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83章

作者:泡泡的猫

  “都在的,奴家收拾了,放在宅子里,主人和夫人、丈人的都在。”

  “你且带我去。”

  锁了铺子的门,锦儿带路,武松一行人到了锦儿住的宅子。

  夫妻住的就是林冲老丈人的旧房子,并不宽敞。

  到了屋里,一个老婆子帮忙做事。

  打开一个房间,里面放着林冲家里以前的东西。

  “劳烦你找两件衣物,一件师兄的、一件嫂嫂的。”

  锦儿不知道武松甚么意思,也不敢多问。

  拿了两件衣服出来,武松收了。

  “日后若有事情,你便来寻我,我自与你做主。”

  “谢大人。”

  出了宅子,武松往回走。

  扈三娘不明白,问武松为什么拿林冲的衣服?

  武松回头问鲁智深:

  “师兄可知我为何?”

  “二郎又想招林师弟回来么?”

  武松点头道:

  “嗯,我听闻晁盖死了,宋江做了头领,那厮必要招安投降的。”

  “林师兄与高俅不共戴天,若是跟着宋江招安,高俅必要对付他。”

  “既如此,不如我们兄弟一起。”

  鲁智深用力点头道:

  “二郎说的是,我们兄弟一起,何必跟着高俅那厮。”

  经过灭西夏一战,武松发现子的兄弟还是太少了。

  杨志、施恩留在了西夏,杨春、陈达、李吉三个都在那边。

  回到京师后,想安排亲信做官的时候,发现兄弟不够用。

  林冲武艺高强,和武松又是同门师兄弟。

  如果林冲能回来,又是一大助力。

  一起回到家中,正好孙二娘、张青和戴宗几个人回来。

  “二郎,张大人、何大人那边送了宅子给我们,已经看过了,我们明日便搬过去。”

  武松问了,才知道何正复、张吉送了几套宅子。

  如此也好,原本武松打算自己出钱买。

  张吉、何正复做官时间久,宅子也多。

  武松又说了刚才的事情,然后看向戴宗,说道:

  “劳烦哥哥走一趟梁山,把东西送给林师兄。”

  戴宗点头道:

  “我后日去一趟梁山。”

  “莫要被人知晓了。”

  “我晓得厉害。”

  戴宗收了衣服放好。

  因为要搬家,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

  徽宗拿着奏折,看得眉头紧皱。

  蔡攸坐在旁边,随手翻看奏折。

  “你觉得此事如何处置?”

  徽宗把江陵府送来的奏报丢过去。

  蔡攸看了,江陵府的知州说遭了雪灾,百姓聚集为盗贼,劫掠州县,请求朝廷拨付粮米赈灾。

  蔡攸看完,说道:

  “这厮是老狗的同党,江陵府年年说遭灾,那钱粮却未曾到百姓口里。”

  “那你说该如何?”

  蔡攸想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处置。

  徽宗叹息道:

  “你父亲虽然也有不好,但精通政务,能替朕分忧。”

  徽宗宠幸任用蔡京,除了蔡京会溜须拍马,还以为蔡京精通政务。

  蔡京是奸臣,但他很聪明。

  书法造诣高,苏黄米蔡,这个蔡就是蔡京。

  朝政处理上,蔡京也是个高手,徽宗可以当甩手掌柜,不用自己批阅奏折。

  如今换了蔡攸,徽宗还得自己想法子,搞得十分恼火。

  蔡攸也清楚自己不行,说道:

  “圣上,可把武松叫来,他是状元,他聪慧。”

  正说着,杨戬走进来,禀道:

  “圣上,太师来了。”

  蔡攸不悦,说道:

  “老狗已经不是太师。”

  杨戬不理会,徽宗说道:

  “让他进来吧。”

  蔡京穿着普通布衣进来,对着徽宗拜道:

  “草民拜见圣上。”

  “你有何事?”

  “梁山贼寇张狂,草民想往齐州剿匪。”

  不等徽宗答应,门外又报,说大皇子赵桓来了。

  徽宗让赵桓进来。

  到了里头,赵桓也说想去齐州剿匪,平定梁山贼寇。

  徽宗揉了揉眉心,说道:

  “你要去便去,兵马都在齐州。”

  “这些奏折,你替我处置完毕。”

  说完,徽宗起身走了。

  蔡京直起身子,就要批阅奏折,蔡攸拦住,呵斥道:

  “老狗,你一个白身,也敢批阅奏折。”

  “畜生,这是圣上的旨意。”

  蔡攸抢了朱笔,骂道:

  “我不许你!”

  蔡京冷笑道:

  “你从小不学无术,我不批阅奏折,你有甚么本事处置。”

  说罢,蔡京转身就走,把奏折留给蔡攸。

  大皇子赵桓跟着一起离开。

  看着满桌的奏折,蔡攸头疼:

  “我也不耐烦批阅奏折,把武松找来才好。”

  蔡攸立即吩咐太监,把武松叫到御书房批阅奏折。

第274章 组建内阁,夺取权力

  太监到了武松家里,武松正打算出门找个宅子,安顿李师师。

  问了事情缘由,武松没有立即进宫,而是先去了何正复家里。

  到了何府,听说武松来了,何正复连忙出来迎接。

  “多谢何叔的宅子。”

  “几处宅子而已,值得甚么。”

  进屋坐下,何运贞连忙出来,问道:

  “哥哥如何得空过来?”

  “蔡攸那厮不学无术,圣上要他批阅奏折,他却不会。”

  “我的意思,组建内阁,以蔡攸为首,再挑选几人协助。”

  “我想请何叔入阁。”

  何正复听了,眼睛放光。

  作为官场老人,何正复听出了其中的好处。

  这个内阁,相当于蔡京组建的讲议司,重要的事情全凭自己决定。

  只要进入其中,就是权臣。

  何正复咽了咽口水,问道:

  “二郎,不怕朝臣反对么?”

  “童贯还在梁山贼寇手中,蔡京刚刚罢了官,谁人反对我?”

  “再者,我并非蔡京那等胡作非为,我行正道,忠直之士应当拥护我。”

  何正复问道:

  “二郎还想请谁入阁?”

  “再请张叔入阁。”

  张吉是尚书右丞,他肯定要入阁的。

  “还有国子监祭酒董逸,此人学识渊博,且是正直之人。”

  何正复微微颔首,赞同武松的意见。

  如果全是武松这边的人,肯定会有反对声音。

  但是,如果吸纳有名望的人,阻力就会小得多。

  何正复掐指算道:

  “蔡攸、我、张兄、董祭酒...二郎不入阁么?”

  “我暂且不入阁,有两位叔父在即可。”

  武松看向何运贞,说道:

  “我本想让贤弟入阁,但何叔已经入阁,你再去便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