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起于渊
刚哄完小的,老头也不高兴了。
刚刚墨迹那么久,肯定是看见什么了。
江尘只能带笑开口:“这不是那戏本结了酬银吗,想着伯父可能懒得进城,索性将东西买来了。还有几两银子........”
“有这么多?” 沈砚秋适时低声惊呼。
转头去哄有些不开心的老爹:“爹爹,我就说那戏本比我之前看的都好。”
江尘连忙点头:“我去看了,只要二郎传一上演,永年县几乎万人空巷!”
沈朗下撇的嘴角抽了抽,终究忍不住开口笑骂:“你这一张嘴,哪里像个山民。”
“还万人空巷,永年县城一共才多少人!”
见着沈朗表情松动,江尘顺杆往上爬:“差不多,差不多!”
“只不过,戏虽然火了,但我养名的事,却有些麻烦。”
沈朗一听这事,表情顿时严肃起来:“坐下说。”
江尘于是将得罪陈泽的事情原委经过说完。
最后又加上一句:“此事,是我太过冲动,那陈泽心眼极小,娇生惯养,恐怕已经将我记恨上了。”
旁边的沈砚秋也紧跟着开口:“爹爹,那陈泽就是个纨绔,讨厌的紧,从进来之后,就一直盯着我。这事怪不得尘哥。”
“好啊。” 沈朗听完,却先赞了一声。
说完看向江尘:“我还以为,你真是不计名利,万事能忍呢,原来还是有三分火气的。”
“你要是这点脾气都没有,我还不放心将女儿交给你呢。”
江尘虽在沈朗面前说自己冲动,却也没有悔意。
“可终究是多了一个仇敌,县尉要是想对付我,该是简单吧。”
“一个小小县尉,若是之前.......”
“若是之前,伯父一句话就能让他下狱!”
江尘主动捧哏,却让沈朗老脸一红,轻咳两声后开口:“不提之前了。”
“他要是想对付你,只需写个名字,就能让你去挖运河,这辈子都没办法活着回来。”
“爹爹你有办法的吧!”
江尘还没开口,沈砚秋已经紧张的抓住了沈朗的衣袖。
“别急,别急!”沈朗就是看不得女儿这模样:“人家还没急呢,你急什么!”
江尘只能拱手请教:“还请伯父教我。”
第136章 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来请教,他自然要摆出姿态。
何况,上山打猎,搭弓射箭他在行。
这种勾心斗角、应对官面上的威胁,他还真有些手足无措。
沈朗淡淡开口:“其实,徭役之事不难。”
“永年县苦寒路远,依照律法,徭役可以用钱粮抵,你现在名声在外,县尉也不敢强行让你去服役。”
这么一说,江尘才放心下来。
只不过要钱粮,那就简单多了。
“但你举义勇的事,最终肯定会落在他手上,少不了麻烦。”
沈朗继续说道:“而且,他要是真想对付你,也不需要找什么实证,只要说你某一桩案子有嫌疑,不断找你问话,就可以让你什么事都做不了。”
江尘想想,动不动要去县衙走一遭,说定还得进牢狱问话,也顿时觉得一阵头疼。
“那该怎么办?”
沈朗话锋一转:“你可知县衙中几位主官?”
“县尉和县丞?”
沈朗给的书里,江尘倒是看到过相关记载。
“是了。” 沈朗微微颔首,“我大周官制,多求制衡。”
“县尉和县丞,一人主武,一人主文,看似各司其职,实则相互争权,天生不合。”
江尘也明白过来,这是让他借县丞的力,挡住县尉的刁难。
“可我也从没见过县丞啊......”
就算他们两者争权,县丞也未替他说话吧。
沈朗回头对沈砚秋开口:“砚秋,去熬一壶茶来。”
沈砚秋颔首,应声离开堂厅。
等沈砚秋走后,沈朗才开口:“说对策之前,我有一话问你。”
“伯父请说。”
“你不想扬名,也不想为官。难道真心想一辈子当个猎户?”
江尘的态度,沈朗早已看在眼里。
心思沉稳过度,完全不像年轻人。
可谈吐见识,又不像胸无沟壑。
今日直接问出来,却是想看看江尘到底是什么态度。
江尘没料到沈朗会问得这么直白,不由思索起来该怎么回答。
见江尘没有开口,沈朗又继续说:“我有两计,指向不同的路。”
“要是你只求安稳,是一种做法。”
“要是你心中还有别的抱负,那就是另一种做法。”
江尘沉吟许久,终于开口:“我本来就是山野的小民,有一家人要顾,又有了砚秋,现在年景不好,最大的目标,当然是全家过上不愁吃喝的好日子。”
沈朗的眼神不由黯淡,这和上次的答案没什么区别。
看来面前少年,真的是有能力却胸无大志。
志大才疏是错,可有才无志,始终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又能有什么成就呢。
正要开口,江尘却继续说道。
“可今天我回村,见村中的孩子饿得站都站不稳,又有了别的想法。”
“我现在能力有限,自然先顾着家人。”
“可要是有机会也有能力,也愿意改变一下周围人的现状。”
“就像我在戏楼听得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做的应该是这种人。”
沈朗本已黯淡下去的眼神,渐渐重新亮起。
“好!好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哪部戏里的?”
“额......我站在戏楼外边随便听的,不知道是哪部戏。”
沈朗本来沉寂的心再次活泛,也不追究。
“不管如何,你这志向,比那些张口闭口天下苍生的人强多了!”说完,沈朗又有些脸红。
好像之前他就是这种人,还不如江尘脚踏实地呢。
“伯父,那现在可以说眼下该怎么办了吧?” 江尘再次发问。
沈朗嘴角带笑,若是有了羽扇,肯定已经扇起来。
“你要是求安稳,就在县尉对付你之前,主动投靠。给县尉送上‘举贤’的功劳,你成了他‘自己人’,应该能安稳度过。”
人已经得罪狠了,再回头投靠,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而且陈泽心眼小,他二叔为了名声不再对付自己。陈泽还不知道怎么折辱自己呢。
沈朗早料到他会拒绝,便继续说:“第二个办法:献功,求官。”
江尘依旧皱眉。
那不还是要落在县尉手下,和之前也没什么区别啊。
沈朗看穿了他的心思,解释道,“你求武官,县尉肯定会打压。但‘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你费些力气争取,他打压,最后说不定能落得里正的位置。”
江尘眼前一亮。
这是让县尉觉得自己养出这么大的名声,最后只能当里正,继而放弃继续针对?
可转念一想。
陈泽的二叔,能这么大度吗?
有机会,不会将他按死?
他都懂斩草除根的道理,县尉没理由不懂。
“所以,就要用到县丞了。” 沈朗说,“举义勇是归县尉管,但向上呈递文书的事,归县丞负责。”
“我会写一份举贤的文书,送到县丞案头。”
“就算他不会大力保你,但为了‘不使野有遗贤’的名声,让你当个里正还是可能的。”
江尘听完,不由一阵头疼。
贾凡当里正那么轻松,只要村中员外一句话就行。
怎么到自己这,还要在县尉和县丞之间小心周旋?
若不是沈朗点透,他肯定想不到这么复杂,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但事情已经发生,他也不能退了。
只能继续发问:“那现在该怎么做?”
“继续养名。县中有聚乐楼就够了,虽然不知你用了什么手段,但聚乐楼本身就不简单,愿意站在你这边,是件好事。”
“此外,还要在村中养名,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你拿出些粮食接济村中百姓,应该就不够了。”
江尘略微思索,摇了摇头。
沈朗皱眉:“也不是让你散尽家财,只需些许就够了。”
他不信刚说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还舍不得一些粟米?
“直接送,不太好。” 江尘开口。
白送的话,送谁不送谁?
谁家余粮都不多,得了的肯定感恩戴德,没用的说不定还怨恨上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沈朗追问。
“明日........再说吧。” 江尘却并未说出想法。
见江尘心有成计,这事也不是很急,沈朗就没有追问。
转而开口:“那现在,就剩下解决最大的绊脚石了。”
“陈丰田一家两代都是里正,要是你不争,第三代就该是他儿子了,算下来,他们在三山村的根基比你深得多。”
“你养名求官,陈丰田肯定不敢让你成功,说不定正在谋划对付你呢。”
江尘沉吟片刻,开口:“我有了一些谋划,但现在还不好说。”
沈朗皱眉:“又不能说?你不信我?”
江尘和沈朗交谈时,陈丰田正骂骂咧咧地去开门:“真是赚了点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还买骡车?显着他了!”
他自然听说了江尘买骡车的事,只觉得江尘已经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本来这些天江尘名声越来越响就心烦,现在更是莫名来气。
上一篇:1937延安来了个年轻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