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锅小米李
更关键的是,大家都觉得干这个工作很难有出路,一辈子做译电员,最多也不过是个科长,和我们一起参加革命的,那个不是团长政委,有勤务员在屁股后面跟着,有马骑,还可以吃小灶.”
“哦,既然这种事不是个案,他们那边就没有改变?我可是听说那边效率很高。”
“哼,改变自然有,很快那边就做出规定,机要科股级每月按正副师长待遇,享受5元津贴,二年以上熟练者等同连级干部,享受3.5元.”
“从你们那边看,这种待遇已然很优厚了,那么你?”
人非草木,谁没有七情六欲,不管在那边干,都必须尊重人才,给与和能力附和的待遇,不然谁跟着你干?
何商友话外之音很明显,这么好的待遇,你为什么还要叛逃呢?
“是相当优厚,可我刘东方提头干革命,为的是个人享受吗?”
“那是?”何商友心底冷笑,更郁闷了,在他看来,无论什么革命口号,粉饰的再好,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刘东方冷笑几声,神情却逐渐落寞,叹了口气,说:
“解决待遇自然是好事,也是我们技术人员喜闻乐见的,可待遇好了,管理也严格了,出身、政治、思想的审查.”说道这里他再次嘲讽一笑,“军委技术室接到一封日战区的书信,说我的父亲是汉奸警察局长,呵呵,然后我不仅被撤职,还被关押审讯。”
“你是北平人,你父亲真做了汉奸?”
“我家世代书香传家,老父怎么可能做汉奸?”
刘东方激动地大叫起来,愤愤道,“后来很快查清了,所谓的汉奸局长不过是同名同姓,可我呢,被关押的这些天
呜呜呜,他们非要逼我承认我父亲是汉奸,还说我顽固不化,说什么在抢救我.想我刘东方.”
刘东方越说越激动,痛哭流涕。
原来如此!何商友恍然,他摇摇头,说:
“刘先生,我们对你的遭遇很同情,但你既然转投军统,仅这些可不够,你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听到这话,刘东方逐渐冷静下来,抬头盯着何商友的眼睛,还是那句话:
“我要见戴局长。”
何商友无可奈何,只好拿起了电话。
几分钟后,刘东方在何商友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了戴春风。
一见面,刘东方便脱口而出:
“戴局长,军统高层有红党卧底。”
……
第432章 窃听器
“031?”
听到这个代号,戴老板倏地站起来:“怎么说?”
“我从山城红党办事处发给军委机要处的密电中多次看到过这个代号,这个人一定是潜伏在军统内部的卧底,而且我估计他的级别很高。”
何商友倒吸一口凉气,死死盯着刘东方,追问道:
“他的真实身份呢?”
刘东方摇了摇头。
戴春风不悦地看了一眼何商友,又重新坐了下来,目光里面已没了刘东方,很显然,他懒得再多看他一眼。
何商友一脸尴尬,狠狠瞪了一眼刘东方,低声对戴春风说:“局座,我再了解一下。”
说完,识趣地拉着刘东方匆匆离去。
这次,戴春风连头也没抬。
等两人出了门,戴春风脸色阴沉,眼神阴郁,沉思了一会,才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很快,毛齐五进来了。
戴春风示意他稍等,不一会儿,何商友也去而复返,他恭敬汇报道:
“戴先生,刚碰见徐处长,直接将人交给了他,已开始审讯。”
戴春风不置可否,顿了顿,才问:
“你们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吗?”
何商友:“属下觉得是,这个人贪生怕死,已经在那边无立锥之地,他不敢撒谎。只是没想到那边老奸巨猾,对那个人的保护这么严密,但不管怎么样,三木之下,怎么都能榨出点有用的。”
看着何商友身心疲惫的样子,毛齐五主动替他开脱:
“局座,案情重大,何处长才着急了点,没有审讯出结果就将人带到了您面前,不过,恕卑职直言,那个人我们必须解决掉了。”
戴春风冷哼一声,语气坚决:“齐五,我知道在你心里已经有一个名字,但是我不想听,证据呢?只要你有证据,现在就可以抓人。”
毛齐五灰心地低着头,不发一言。
何商友听到这话,狐疑地瞥了一眼毛齐五,若有所思地琢磨着。
戴春风继续问道:“长安站那边怎么说,这个刘东方的履历调查清楚了吗?”
“已经核实过,确系无误,他的父母弟妹都在北平。”
“给华北区发电,想办法将他的家人控制起来。”
“是。”
几人说话间,贾副官敲门进来,后面跟着电讯处长魏大明。
戴春风让何商友介绍了刘东方的情况,然后问魏大明:
“你怎么看?”
“是。”魏大明点了点头,“据属下了解,刘东方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随着红党军队无限通信系统的扩张,在技术水准和纪律意识方面产生了不少问题,泄密、贻误军机、各自为政、违反纪律的现象屡有发生。
“尤其是所谓的百团大战后,日军感到对八路军情报方面的迟钝,在方面军的情报技能上进行了空前的革新和加强。
虽然破译工作断断续续,但已能掌握部分红党司令部的动静。
日军利用先进的无线电侧向技术、假冒军部呼号等来判定大电台的方位,利用拍电手法、移动位置、改变呼叫和波长等推测红党军队的动向,追踪红党军队的领导机关,开展扫荡活动.据说,他们为了方便管理,已经取消了包括团级以下的电台配置。”
“穷人乍富,这不稀奇。”戴春风嗤笑一声,又兴致勃勃地问:“咱们这边呢,能不能破译他们的电报?”
“自军技室成立以来,一共破获红党方面的电报149份,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他们采取的是一报一码制的密码.不过,想要破解母本,需要时间。”
戴春风刚露出一丝笑意,听到后半段后,脸色一沉,看着他。
魏大明无奈道:“戴先生,军技术那边.”
“我知道了。”戴老板抬手打断他的话,军技室那边掌握在毛庆祝主任手里,此人深得委座信任,他也不好逼迫得太紧,况且他感觉这是委座故意要分散势力,让手下相互制约的举措,为此,只有忍耐,等事情出现转机。
这时,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
戴春风拿起电话,面无表情地听了几句,冷冷一笑。
迎着几人的目光,他说:“这次没审出什么结果,有些可惜,但这个人还有价值,就交给大明处长吧。”
“是。”
谈话结束,几人敬礼告辞,毛齐五却走在了后边,欲言又止。
戴春风知道他想说什么,却没有给他机会,敲了敲桌子说:“徐处长马上过来。”
话音刚落,司法处长徐业道敲门进来,他脸色有些不好:“局座,上了大刑,还是什么都没说。”
说着他将审讯记录递到戴老板面前。
“还有个事想跟您汇报。”
戴春风面无表情地翻开着,听到这话,停下手里的动作,示意他坐下说。
徐业道隐晦瞥了毛齐五一眼。
毛齐五装作要回避:“那我先回去了。”
戴老板摆摆手,示意毛齐也坐下:“不必,一家人,有事一块儿商量。”
他又对徐业道说:“我正好也要找你,清理监狱的事有进展了吗?”
“我就是来跟您汇报这件事的,想要一次性处决那么多人,保密上很难做到,不过,今天我和张副处长一席谈话,突然有点想法。”
“张义?”毛齐五一脸意外。
徐业道点了点头:“张副处长提出用毒的想法,虽然有点阴损,但确实可以做到悄无声息,不过这需要技术科的支持,而且知道的人要越少越好。”
“用毒?”
戴春风思忖着,隐隐有些兴奋,不过听说主意是张义出的,又有些警惕和不可思议,一心为公?急人之所急,还是这里面有自己不知道的阴谋算计。
难道自己的怀疑错了?
戴春风忽觉得头疼,他看了一眼毛齐五:“这件事就交给毛主任去办吧,让他给技术科打招呼。”
“是。”二人眼神一交汇,毛齐五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何尝不是疑惑重重,但老板既然决定顺着张义的意思来,想来自有道理。不管张义有什么阴谋诡计,只要自己的人盯着,他敢玩什么花样,肯定会暴露无疑。
“老徐,接下来咱们要竭诚合作了。”
“我这边没问题。”徐业道敬礼,躬身告辞。
毛齐五也退下。
二人走后,戴春风一脸阴沉地想了一会,唤来贾副官低声叮嘱几句,后者匆匆离去。
行动处,办公室内,张义正和处长何志远下棋。
何志远手持棋子啪啪地放着,嘴上也没闲着,边下棋边说:“云义,你又要输了,新婚燕尔的,怎么心不在焉的?找不到棋逢对手的感觉。”
张义苦涩一笑,叹气说:“结婚了又如何?没有爱情的婚姻,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何志远愣了愣,笑道:“爱情这东西,是很空泛的。具体到实际,你要有固定的性生活,你要每天一起吃饭,每天在一起谈论家里的事情,睡到一张床上,空闲了出去逛逛,否则,爱情就只剩下一张空壳。”
顿了顿,他又说:“你们年轻人现在崇尚自由恋爱,我对这个不懂。但不管什么样的爱情,都得过日子。再说了,对于我们的职业来说,爱情是奢侈的。听说她是戴老板介绍的?”
“是。”
“自己人?”
“对。”
“那你应该感到庆幸,至少不用在她面前掩饰身份。”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张义心说,嘴附和着:“是啊,婚姻就是元角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说着他话锋一转,说:“倒不是我心不在焉,只是在想事。”
“什么?”
“刚才我在楼道看见一处押了一名犯人,郑重其事的样子,看起来身份很不简单,问何处长,他又不说是什么人,神神秘秘的。”
“犯人?”何志远若有所思,沉默了一会说:
“自从机构改革后,司法、警稽、谍参先后被划分出去,我们行动处现在成了孤家寡人,抓个人也要看一处二处的脸色,仰人鼻息,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
“处座可是有什么想法?”
“罢了。”何志远摆摆手,显得意兴阑珊,“到我这个年纪,还有什么想法,说到底还是心态的问题。”
“心态?”张义请教,“您这话怎么说?”
“在这个世道,在抗战的大环境下,我们又身处在这个尔虞我诈的行当,面对权利名利,谁又能保持心静如水的心态呢?可那又如何?”
何志远叹了口气,继续说,“有时候我站在办公室窗口往外看,看外面繁华的高楼大厦,看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常常心有疑惑,我在这座城市,我的定位是怎样的?我是否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张义面露讶然:“处座,您这是怎么了?您的位置,您的位置还用找吗?堂堂八大处处长,军统的八大金刚,谁见了您不得毕恭毕敬。”
“呵呵。”何志远笑了笑,“我说的位置,不是我的职位,也不是我的名利地位,是我的心态,我们的心态。
我记得在黄埔军校时,有位教官说,生而为人,要不因胜利而骄纵,不因名节而倨傲,不因失利而沉沦,不因落后而浮躁,可我们都是俗人,生活在俗世,又有几个人能完全做到呢。”
说着,他深深一叹:“很多人都是因为忍不住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才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啊。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戴老板既有安排,我们听命行事就好。”
“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意思是说,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张义若有所思,沉默了一会,反驳道:“是不是太消极了?属下看来,有时候踉跄着行是为了走的更远,也是为了配合别人踉跄的舞步啊。以退为进虽然能避免很多烦恼和灾难,怕就怕长此以往,被别人当成软柿子随意拿捏。”
何志远不置可否,看着张义,意味深长地说:“所有人都是从学正步到快步,再到小跑,然后成为武林高手,殊不知,舞跳多了,着了迷了,就会忘了走正步的步伐,不小心一个跟头栽下去,爬都爬不起来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何处长,受教了。”
张义拱手说,他本想借机挑起行动处和一处二处之间的斗争,不想何志远却选择了退让,看来自己的道行还是差了点。
“当然了,你比我年轻,更有冲劲,想法也是好的”何志远接过话头,刚说了几句,桌上的电话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