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锅小米李
小贩麻利地拿过一个木夹,用油纸装了两个煎好的油饼递给他。
丁浩接过来转身就走。
“钱,先生,你还没.”
丁浩猛地转身,轻蔑笑着,撩起衣襟一角。
看到黑洞洞的手枪,小贩脱口而出的话戛然而止,直到丁浩的背影消失,他才气冲冲嘟囔了一句“狗特务”。
这边丁浩狼吞虎咽地吃着油饼,穿街走巷,很快进入一幢三层小楼的阁楼。
这里是他的据点,窗帘后面架着一部望远镜,它的对面正是红党办事处。
吃了油饼,他摸了摸棉袄,半天才找出一根皱巴巴的烟,但又找不到火柴,索性直接将烟塞到嘴里,咀嚼起来。
辛辣的味道刺激着口腔,让他精神不由一振,立刻坐在望远镜后窥视起来。
这一盯就是几个小时。
从天刚亮到中午,半天时间又过去了,他扶膝而坐,眼睛酸了,脚麻了,肚子又饿了。
“唉。”
丁浩长长叹了口气,婆娑着冰冷的望远镜,他准备在坚持到天黑的时候放弃。
在这个冷漠的城市,从事着怀疑别人的行当,感受到的也只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乏,有的只有怀疑、冷漠和无视的眼光,他从来没有对这种冷漠体会得如此深刻,在今天,在大年三十。
他想着以后飞黄腾达的时候再见到像自己现在这样落魄不堪的,一定要伸把手哪怕给他个十块八块不,一定带他吃顿饱饭去!就像他现在在想的,队长锅里的肥肉,真香。
恍恍惚惚之际,丁浩耳边听到了一阵汽笛声,忙凝神去看。
就见一辆罩着帆布棚的吉普车停在办事处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灰蓝色军装的军官。
清瘦,四十上下,腰间扎着武装带,别着驳壳枪,身后还跟着一个打着绑腿的警卫员。
瞄了一眼车牌号,丁浩一眼看出这辆车是从成都来的。
然后办事处的大门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同样穿灰蓝色军装的中年人,胸口有口袋,这是干部的标注。
这人丁浩认识,是办事处的机要秘书,黄秘书,是他长期监视的对象。
黄秘书显然和来人是老相识,两人热情地拥抱了一下,拉手拖臂谈笑着走了进去。
随着吉普车驶入,办事处的大门重新关闭了,只留下两个背着长枪一动不动的卫兵。
此刻丁浩的目光恨不得穿透那道大门,窥探到他想知道的一切。
他连忙调整望远镜,人也站了起来,视线紧随着两个中年人的背影。
他们走到一处台阶下,来人将一个红色文件夹递给黄秘书,黄秘书看了一眼,表情变得严肃,匆匆带着来人走进了一道小门,视线被彻底遮挡了。
丁浩不由有些泄气,连续的工作和一无所获的失望,让他看上去疲惫极了。
但他怎能甘心,大过年的,这个成都的干部冒着风寒带来的情报一定极其重要。
他一定要等下去。
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视线中,黄秘书的眉头舒展了,他和来人谈笑风生地向办事处大门走来。
这是去干什么?吃饭?
丁浩暗忖着,视线紧随着两人出了办事处大门。
窥见两人如他所料上了大街,丁浩一喜,连忙起身准备尾随上去。
走到门口,他又退回来,捧起木桶中的冷水,往自己脸上狠扑了几下,困顿的大脑瞬间清醒了。
“谢天谢地。”
下了楼,瞥见两人还在自己视线中,丁浩默默说了一声,用手压了压毡帽,警惕地左右环顾了一下,低着头向前走去。
阴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人们逛街的心情,行色匆匆的人群,叮当叮当的电车,卖力吆喝的小贩,喧闹异常。
丁浩从着手默默走着,突然他脚步一停,转身拿起一个货摊上的棉袄,一边询问价格,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目标。
目标两人似乎察觉到有人跟踪,脚步变得时快时慢,以此来测验身后是否有人跟踪自己。
丁浩在摊位上默默环顾着大街上的一双双眼睛,每个行色匆匆的人,似乎都各怀使命,似乎有无数双闪着饿狼般阴险墨绿光芒的眼睛同样在盯着自己的目标。
比如不远处路边报摊上两个假装看报纸的男人在接头接耳,紧接着其中一个男子一两步就尾随上了一个在目标身边停留过的男人。
是二队的人,丁浩暗骂晦气,这些家伙睡到大天亮才出来游荡,决不能让他们拔了头筹,目标可是他守候了一早上才发现的。
此刻,丁浩暗暗紧张起来,他知道麻烦大了,这么多人不说打草惊蛇,也会害自己暴露,到时候必将功亏一篑。
看着目标挤入人流,跟踪的特务从四面八方尾随上去,丁浩脸色难看。
这时,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个落单的小男孩站在一家货铺门口,正吮吸着手指,眼巴巴看着路过卖糖葫芦的小贩。
他灵机一动。
扔下手中的棉袄,他从着手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一头扎到了卖糖葫芦的小贩身上,回过神来连忙哈腰道歉。
再转身的时候,他手里已经多了一串糖葫芦。
他走到小男孩身边蹲下来,挤出一脸和蔼的笑容:“小弟弟,想吃吗?”
“想吃,妈妈不给我买。”小男孩说着,眼圈有点儿红。
“给你。”丁浩将糖葫芦递了过去。
小男孩收起眼泪,小手抓着糖葫芦,用舌头舔着,一脸陶醉。
“还要吗?”
“要。”
丁浩笑了,他直起身来,举目四望,然后指着远处挂着红灯笼的酒楼,说:
“那里有好多好吃的糖葫芦,我们一起去拿好不好?”
说罢不待小男孩同意,他已经抱起了他,盯着目标远去的背影紧紧追了上去。
“总算甩掉尾巴了,不容易啊!”黄秘书两人带着明里暗里监视的特务兜了两圈,终于摆脱了跟踪。
“是啊,过年了这些人也不休息。”
“要理解,毕竟这是人家的工作嘛。”
“哈哈,说的也是。行了,老黄,别卖关子了,你到底要请我吃什么?”
黄秘书笑着说:“你老刘是东北人,好不容易来一趟,我怎么也要尽尽地主之谊,叶主任特批,今天请你吃铁锅炖大鹅。”
“铁锅炖大鹅?我做梦都想吃,等赶跑了日本人,一定要吃一顿地道的。”
“到时候你请客啊。”
“管够。”
两人说着话,浑然不知他们的对话被抱着小男孩从身边经过的丁浩听得真真切切。
丁浩默不作声,摸着小男孩的头加快了步伐,他要提前赶到那家东北菜馆。
“二位长官吃点什么?”黄秘书和老刘走进东北菜馆,掌柜隔着柜台热情地招呼着。
“铁锅炖大鹅有吗?”
“有有有,锅里正炖着呢。”
掌柜额头微微有汗,显得很紧张,黄秘书和老刘对视一眼,没说什么,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
“铁锅炖大鹅一份,2号.客人。”
说完这话,掌柜似乎已经浑身没了力气,虚弱地靠在当做屏风的木墙上。
而一墙之隔的内屋里,一个穿着皮棉袄、戴着黑色毡帽的男子正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他的手里握着一把手枪,枪口指着的,是抱在一起瑟瑟发抖、自己捂着嘴巴的掌柜的妻女,旁边还有一个被堵上嘴捆绑起来的小男孩。
这人正是丁浩。
此刻他用警告的眼神恶狠狠瞪了一大两小三人几眼:
“敢发出任何动静,立刻让你们死。”
说完这话,他拿起墙上挂着的一个灰色盖耳毡帽换上,走出内屋,脸上已换上了亲切和蔼的笑容。
“掌柜的,现在我是伙计,你最好老实点,我保你全家性命无忧。”
“唉唉唉听您的。”掌柜赶紧点头。
丁浩轻哼了一声,拿过账本算盘,假装盘账,眼角的余光却死死盯住了2号桌上的老黄老刘两人。
这时他注意到老刘从兜里拿出一份折叠的报纸递给了对面的黄秘书。
黄秘书小心展开,一边闲聊,一边看了起来。
是一份《大公报》。
丁浩眼神不由一凝。
接着他注意到,对面的老刘点上了一根烟。
一边抽,一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左手搭在了桌上,手指在黄秘书视线能看见的地方轻轻地扣动着,有时扣三下停了,有时扣七下停了。
随着黄秘书脸上的神情凝重,手指扣动的动作更快了。
丁浩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这两人一定在传递情报。
摩斯电码?
他试着回忆熟背的2000字明码字表,却发现怎么都对不上。
红党自己的密码?
此时此刻,他恨不得自己的眼睛有神奇的能力,能够捕捉到二人面前好似不存在却实实在在跳跃演化的文字。
“二位先生,菜来了。”突然,小二端着菜上来了。
手指的扣动戛然而止,黄秘书也将报纸还给了老刘,二人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大鹅。
菜烧得很地道,但老刘浅尝即止。
“不好吃?”
“很美味,但这么好的东西打包回去吧,也让办事处的同志们尝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也是。”黄秘书想了想,叫来伙计打包后,两人到柜台结账。
丁浩热情问:“这就吃好了?”
“回去慢慢吃。”
“好勒,两个大洋。”
老刘刚想摸兜掏钱,就被黄秘书按住了:“说好我请客的。”
说着他摸出两个银元放在柜台上,手还没有离开柜台,一只手按住了他的手背。
黄秘书皱起眉头:“怎么了?”
“您别误会。”丁浩讨好地笑着,略带羞涩地指了指老刘:
“不好意思,能不能把您的《大公报》留下来给我看看?”
黄秘书和老刘对视一眼,哑然失笑。
老刘好奇地看着他:“你也看报纸?”
丁浩红着脸说:“看看报纸,长长见识,有句话说,行什么路来着”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对对对,可以留给我吗?”丁浩举手作揖,一脸希冀地看着他。
“行,一份普通报纸罢了,遇到你这么上进的青年,我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老刘没有任何犹豫,就掏出报纸递给了丁浩。
“谢谢二位长官,谢谢。”
“别叫长官了,我们也是老百姓的一份子。”两人笑着摆摆手,施施然离开饭店,远远传来爽朗的笑声。
如愿拿到报纸的丁浩眉头舒展了好些,此刻他顾不上其他,出了饭店,直奔不远处的报摊。
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份《大公报》,他细细对比,果然和老刘说的一样,是今天发行的最新版,两份丝毫不差。
确实是一份普普通通的报纸,但里面肯定蕴藏着自己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