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锅小米李
“小的进了房间就没有出来,老的刚才说要请区长你吃饭呢。”
“是兴师问罪还是赔礼道歉?”
张义思忖着,对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他没有好感,偏偏这个时候又收到谢管家吃饭的邀请,不禁感觉有几分厌烦。
但转念一想,自己还没有给他们接风压惊,对方就主动找了上来,显然是另有深意。
于是他叮嘱猴子和钱小三做好发报工作,直接前往酒店包间。
一间装修豪华的包厢里,摆着几样精致的小菜,谢管家显然已经候在这里多时了,他一见张义,忙笑着起身迎接:
“吴先生,您可来了。”
张义点了点头,坐到了主座上。
“谢先生,我的事情多了一点,所以来晚了,还请海涵。”
谢管家给他斟了杯茶,一脸热情说:
“没关系没关系,我知道吴先生忙,一定还没吃午饭吧?来来来,趁热吃,我们边吃边聊。”
张义淡淡一笑,看着桌上的佳肴:“谢管家真是体贴啊,但特意请我吃饭,怕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吧?”
谢管家微微沉吟了一下,说:“我就是想和您认识一下,另外替我家少爷道个歉,谁能想到沦陷区这么危险,他年纪小,不懂事,还望吴先生原谅则个。”
“乱说话可是要死人的。”
“明白,明白,我回去一定向孔先生如实禀告。”
张义没想到这个老东西转身就将孔部长搬了出来,脸一下就沉了下来。
但谢管家却继续一脸无辜地说道:
“当初,委座的命令下到财政部,听说是去沦陷区,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原以为大家会争着去,结果谁都不吭声。
孔先生也很无奈,最后亲自点将,让孟凡来闯一闯,老朽也算见过几分世面,就跟着一起来了。”
“想不到谢管家对党国如此忠心。”
“谬赞了,谬赞了。”谢管家摆摆手,“一百多万法币说多不多,但要兑换成美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张义皱眉说:“日方允许用法币交易,为何要兑换成美元?”
“孔先生说了,日本人有诚意,我们也不能不表示一下。”
张义冷哼一声,都什么时候了,还打肿脸充胖子。
金融战以来,日本人印假钞,国民政府也印,然后再由双方的特工想方设法在对方的控制区花掉,在解决自己资金不足的同时,还可以打击对方的经济,一箭双雕。
法币对国民政府来说,想印多少就是多少,但美元呢?
山本宪藏这个老鬼子带领一群小鬼子拼了命地印假钞,几年时间里,发行了几十亿元,堪称世界假币制造之最。
据说此寮为了印制假钞,没日没夜地干活,身体都被拖垮了。
但转头一看,他疯狂了,中国人比他更疯狂。
国民政府在领土和人口日益紧缩、税收收入停滞的状况下,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透支,居然几年间在国统区发行了近五千亿的的法币,要知道37年中国的法币总量还不到十五亿。
所以山本宪藏呕心沥血印的这点钱,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山本宪藏彻底绝望了、服了:
中国实在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国家!
造假嘛,老传统了!!!
谢管家继续说:“为了运作这笔生意,财政部紧急成立了一家公司,定名为通济,取通达接济之意。
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通济公司不舍股东,不收股本,只有转运开销,没有盈利收入,公司职员一律不拿薪水。
收购棉布的资金由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大国家银行共同担负,这几家银行都分别派员参加通济公司”
“谢某不才,被孔部长委以重任,出任这家公司的监理。”
“原来是谢监理,失敬了。不知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
谢管家矜持一笑,沉吟了一下,做出十分为难的样子。
“唉,有些话说起来难以启齿,但.”
图穷见匕?张义心下冷笑,淡淡道:
“但说无妨。”
“那我就不拐弯抹角了,就直说吧。”
谢管家叹了口气:
“通济公司的职员一心为国,连薪水都不要,这种奉献精神值得表扬,但我们不能不替他们考虑,总不能让人家受苦受累还没有钱拿吧?
再者,转运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如今几家银行也是捉襟见肘,一时半会凑不出钱来”
听到这里,张义要是还不明白他今天唱的哪出戏,那就真是傻子了,不耐烦地打断他:
“谢管家,直说吧,你们计划怎么做?”
谢管家笑了笑,直接从怀里摸出一个信封推到他面前。
张义打开信封,瞥了一眼,见是一叠花花绿绿的美元,大概有五千的样子,面无表情地问:
“你这是什么意思?”
“咳,这是给吴先生的好处。”
谢管家看着他,继续说:
“吴先生只要给军统局再发一份电报就行了,就说之前谈判的棉纱布匹数量不准确,日本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然突然反悔,将谈好的8800件改成了6000件。”
张义心底冷笑一声,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一口就吃了2800件面纱,也不怕撑死。
叫张义沉默,谢管家以为他胆小怕事或是给出的筹码不够,刻意加重语气:
“日本人向来出尔反尔,只要我们将原始合同票据销毁,谁也不会深究的。
等这批棉纱到了山城,高价抛售后,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是吗?”张义轻蔑一笑,将装有信封的美元砸了过去,怒不可遏:
“我是军人,奉戴局长的命令和日寇虚与委蛇,是为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换取军服,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好有力气打日本人,绝不会和你们同流合污搞这种投机倒把的买卖!”
谢管家被钞票砸了个措施不及,他愣了愣,神态仿佛在说,大家都这样干,何必小题大做呢。
“谢管家,好自为之。”张义冷漠了看了他一眼,转身欲走。
“等一下。”
谢管家捡起地上的钞票,在手里把玩着,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吴先生血气方刚,初涉仕途,怕是不知官场凶险,有时候一着不慎,就会有杀身之祸啊。”
张义倏地转身,枪口指着谢管家:“你在威胁我?”
“没有,只是一点忠告罢了。”
张义冷笑一声,一把将他按在饭桌上,用抢指着他的头,按下保险。
“老东西,你们想发国难财那是你们的事,我管不了,但别想把我拉下水,更别威胁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让我过不去,我就杀他全家!”
“你不敢开枪的。”谢管家面露不屑。
“那就试试。”张义扣上了扳机,谢管家的身体瞬间变得僵直。
“你我是孔部长.”
“聒噪!”张义呵斥着扣下扳机。
谢管家浑身颤栗,绝望地闭上:“求你了,我错了”
只听“咔嗒”一声,撞针发出空响,原来枪里没有子弹。
谢管家身子一软,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胯下一股臊气弥漫开来。
“怂货。”
撂下这句话,张义回到酒店房间。
猴子一脸忧虑地迎上来,递过一份电报,上面只四个字:
“速回山城。”
……
第366章 怀疑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抗战爆发之初,戴老板为军统立下一条规矩:抗战期间不准结婚!
对这样一条规矩,戴老板的解释是,“战时物价飞涨,唯恐同志背上家庭包袱,形成拖累,小之影响个人精神,大之妨碍团体工作。”
“特务工作性质特殊,很难要求每个人的结婚对象都是团体中人,无形中会给保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甚至会造成无谓牺牲。”
戴春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要求的,但随着他特批毛齐五、毛森几人结婚,这条禁令的约束力似乎在减弱。
更尴尬的是,他作为填房的准夫人余淑恒见毛齐五几人结婚,以此为筹码,开始了对戴老板的逼婚。
这位余淑恒余小姐还是他的好兄弟好朋友唐季礼介绍他认识的。
当时戴春风想撺掇唐老四去汪伪卧底做汉奸,亲自上门拜访,恰好在唐府巧遇了忙着找工作的余小姐。
唐老四的老婆是大名鼎鼎的女明星徐来,她有个女秘书叫张素珍,余淑恒又是张素珍的好友闺蜜。
余淑恒毕业于金陵中央大学外语系,正是军统急需的外交人才,人又长得漂亮干练,唐老四一介绍,戴老板欣然应允,直接让她做了自己的秘书。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来二去,女秘书就变成了未婚妻。
戴春风也不掩饰对余淑恒的宠爱,不但将余的母亲弟弟妹妹接到山城赡养,还化名余龙(余化龙),让大家称他余先生,余淑恒自此水涨船高,成了军统局的准老板娘。
余淑恒也是这么想的,期待着出国留学归来,早日上位老板娘。
用戴老板的话说,他希望自己未来的夫人成为自己事业上的贤内助。
即使不能像“师母”一样出类拔萃,起码也要见多识广,上得厅堂,在任何大场合不给自己丢份。
但在出国之事迟迟不能落实的情况下,余淑恒有些等不及了,尤其是她接到线报,说局本部有几个花枝招展的女特务每天围着戴老板转,蠢蠢欲动。
尤其是有个叫周志英的女特务更是连脸都不要了,死缠烂打,不仅在办公室堵戴老板,更是直接跑到戴公馆纠缠。
余淑恒急匆匆赶到戴公馆,一下车,就和在公馆外徘徊的周志英狭路相逢。
“你找余先生干什么?”
余淑恒见周志英大冬天的穿着一件洋气的立领旗袍,套着雪白的狐皮坎肩,浑身上下散发着脂粉香气,娇嫩的脸蛋被冻得青紫,依然掩饰不住那股魅惑气息,轻蔑一笑,冷着脸问。
她这话自然带着明显宣示“主权”的意味,我叫余淑恒,他化名余龙,你算哪根葱?
周志英是个撒泼打滚的主,见到正主丝毫不慌,一脸敌意地说:
“自然是给戴局长汇报工作。”
说话间,她上下审视了一会余淑恒,说:
“余秘书,几天不见,怎么变憔悴了?”
余淑恒轻哼一声,缓缓靠近,一把掐住她的腰肉,讽刺说:
“有时候,穿皮袍的女人不一定有多高贵,主要是看穿的女人有没有水蛇腰。
哼,打扮得像狐狸精一样,一身的狐媚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风尘女子呢。实话告诉你,余先生喜欢有内涵的女人。”
说完,她得意一笑,指着紧闭的戴公馆大门:
“你不就是想进去吗?我带你进去,让你彻底死心。”
余淑恒心说,只要“老板夫人”这个位子空一天,梦想坐上这个位子的就大有人在。
这个周志英就是其中一个,而且她被戴春风公开斥责的情况下,仍然不要脸的死缠打烂,肯定是戴春风招惹了人家,否则任何一个黄花大闺女都不可能这么纠缠一个中年男人。
今天她就要让杀鸡儆猴,让这个小姑娘彻底死心,免得自己出国留学还有人打老板娘的主意。
周志英没想到余淑恒要带她进心心念念的戴公馆,狐疑地看着她,但余淑恒已经走了,她忙踩着高跟鞋跟了上去。
戴春风正穿着睡衣靠在沙发上看文件,见余淑恒带着周志英走进来,一脸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