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411章

作者:墨守白

  之所以如此,还是想着给双方都留一定的回旋的余地。

  不把这层窗户纸给捣破了。

  有些时候,这层窗户纸还在,那事情就好说。

  可一旦把这层窗户纸戳破了,那么出于种种的考虑,都不得不用强。

  会把很多的后路都给堵死了。

  而且,高丽那边也很有可能会因此,直接倒向北元那边去。

  对自己灭北元的大计,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所以,自己才会采取这样的办法。

  直到后面将纳哈出这些都给扫荡,让北元的势力越来越弱,且高丽那边,也在自己一次次次的训斥下,对待大明进贡的物品越来越多,端正态度之后。

  才正式册封那王禑为高丽王。

  但这辈子重新来过,朱元璋不想再这样做了。

  上辈子自己的做法,证明了当时的策略还是很有效的。

  但终究是有些无力,不够敞亮,没有打出威风来。

  所以,这辈子他要派沐英和平安过去,对高丽那边好的清扫一下。

  让高丽变成大明的形状。

  不仅如此,在朱元璋的设想中,最终要把高丽那里给彻底的变成大明的领土,如此才好。

  上辈子时,不知道那边的人居然那样恶心

  等到现代生活了后,才发现这些棒子是真的极其无耻!

  不断的窃取中华文化,还有各种的发明历史。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么一位存在,到了他们那里都得被射瞎一只眼,落荒而逃,铩羽而归。

  他们更是大宇宙国一样的存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从他们那里而起,是以他们为中心,一层层的推进。

  他们才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后面华夏文化都是受他们影响才出现的。

  连屈原都要抢。

  种种行为,令人作呕,也令人火冒三丈!

  如今重回大明,自己还是皇帝,那有些事儿就必须要做了。

  朱元璋觉得,高丽棒子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等玩意儿的存在,就是来恶心人的。

  如今自己大明,所面对的局面和上辈子时所面对的局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自己手里面的钱财不多,北元那边龟缩于草原之上,不和大明进行大规模的交战。

  西南有梁王,东北有纳哈出,草原上的部族,也都听从北元的号令。

  想要将北元给彻底瓦解,给弄死,给解决掉,并不容易。

  所以自己才会采用相对较为缓和的外交手段,来拉高丽,不让它彻底倒向北元。

  可现在,事情却不同了。

  经过自己的布置,用经济手段搅乱了草原。

  让草原上的这些人疲于应对,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手里面的钱财也不少,如今老四,已经将剿灭海寇,所获得的很大一部分收获,让人给运了回来。

  市舶司也正式开始远航,今后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大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对策自然而然也要跟着改变。

  高丽那边,干出来了这等事儿,再让自己如同上辈子那样,只对他们用外交手段进行训斥,而没有真的对他们用强是不可能的。

  这辈子就让他们明白,杀大明使者的后果!

  倭国也好,高丽也好,今后别管是什么国也好,只要敢不知天高地厚,斩杀大明使者,都必须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头悬北阙!

  如此才不负大明之威!

  上辈子是自己认知不到位,想着这些边远之地,国小民穷,过于贫瘠。

  又山高路远,打他们不会有什么好处,反而容易让大明陷入战争泥潭,得不偿失。

  所以,就列了很多的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对这些地方动手。

  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现在朱元璋早已改变了主意。

  这些地方,还是握在手里比较好。

  如若不然,在今后就会被别的人所占据,还会危害华夏。

  目的不同,那么所用的手段自然也将会随之变化。

  永远都不要嫌领土太多。

  沙俄这个从北元这里,学了一些大国管理经验的地方,都能拥有那么多的领土,还能降之给守住,那么大明也一定能行。

  “好狗胆!居然敢暗地里和北元如此勾搭,眉来眼去,狗高丽已有取死之道!”

  平安怒骂出声,看得出来高丽所干出来的这些事儿,把他彻底给惹毛了。

  北元乃是他们死磕的对象,有不共戴天之仇。

  结果现在,狗高丽不知天高地厚,杀大明使者,居然还要勾搭北元!

  这怎么能让他忍受的了?

  沐英并未说话,但从其神态上的变化也能看得出来,对于这一个事情,他同样很气愤。

  显然已经动了真怒。

  “哦,对了,那被杀的高丽老王,也同样有着各种的传闻。

  比如他生不出来儿子,无人继承王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喜欢男的,有龙阳之好。

  甚至于还有传言说,他早年在北元那边当质子时被玩坏了。

  之前那个名叫辛盹的和尚,之所以会那么受他的重视,甚至于能让其代行王权,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和尚貌美。

  至于后面,他召集那些年轻的贵族子弟们入皇宫当侍卫,有给他们权力,通过他们来制衡朝臣的目的。

  除此之外,也有龙阳之好的原因在作祟……”

  还能这样?玩的真花!

  听了朱元璋所言,朱标,沐英,平安几人都是目瞪口呆。

  有被这个消息给惊到了。

  蛮夷果然是蛮夷,真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当然,这些咱只是那么一说,至于保不保真,咱也不太清楚。

  咱姑且一说,你们姑且一听,心里面有个印象也就算了。

  他是不是有这样的癖好,对于接下来高丽之行,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沐英平安用力点头,表示记住。

  至于平安……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一时半会儿大部分的心思,还沉浸在这突然间所听到的劲爆消息里没有回过神来。

  “咱这次让你们往高丽那边去,是在为接下来对北元用兵做打算。

  对北元用兵已经快了,最多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里面,会对其发起总攻,一举将其给彻底击破。”

  刚刚还大部分心神沉浸在高丽老王玩的真花的事情里,没有走出来的平安。

  闻言立刻就将这点心思,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陛下,臣请令,愿为先锋,破灭北元!”

  他们这边,和元鞑子打了这么多年,偏偏到了最后的关头,北元朝廷逃到了草原上。

  导致了灭北元的事儿没有尽全功,想想就让人遗憾。

  他们这些武将里,又有几人不想着把北元给灭了?

  此时从陛下这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那又怎么能忍得住?

  自然是要在第一时间请战。

  “看你这次在高丽那边的表现吧,要是表现的可圈可点,那咱在今后灭北元之战里,给你一个先锋当当也而不是不可能,”

  朱元璋随口画饼。

  当然,也不全是画饼。

  平安若真的在这次高北元之行表现的还可以,证明了他已经是个成熟体的平安,那让他当个先锋也不是不行。

  靖难之役,他已经用实打实的战绩,表明了他有这个能力。

  朱元璋唯一所忧虑的,就是平安这个时候,到底有没有靖难时的那种水平。

  平安听到自己家义父的话,一时间都有些惊到了。

  话说,他刚才请为先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灭北元的事,别说是当先锋了,就算是让他当个小卒,他都乐意,都要参与。

  哪能想到自己一开口,陛下居然给了这么一个回答,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惊喜!实在是太惊喜了!

  “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一定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陛下,臣也愿意为灭北元出力!”

  比较淡然的沐英,这次也不再淡然了。

  他真着急了。

  早知道陛下在这次的事情上,会如此大方,那他说什么也要赶紧请战。

  灭北元之战,谁不想在里面出一份力?

  “准了,你们把高丽那边的事情完成后,接下来咱会优先考虑你们参与北原之战,职位还不会太低。”

  朱元璋望着沐英,给出了确定的回答。

  灭北元的战斗,是蓝玉的成名之战。

  但是蓝玉的性格,着实是有些不怎么行。

  且这辈子和上辈子时情况也大为不同。

  上辈子到了洪武二十几年时,天德,文忠,邓愈等这些能打的名将,都去世的差不多了。

  而文英在云南那边镇守,也没有办法出手。

  所以才让蓝玉领兵,打了这么一战。

  可现在不一样,如今才洪武九年。

  天德,邓愈,文忠等这些人都还在,西南那边,还没有着手进行对付。

  文英这孩子也能抽得出手。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北元之战自然而然是轮不到蓝玉挂帅。

  若无意外,将会是天德挂帅出征,总揽全局。

  蓝玉的性格不行,还是先磨砺磨砺吧。

  今后再给他找合适的出路。

  如今还在锦衣卫当中任职的蓝玉,并不知道悄然之间,他的命运便已经被朱元璋另有安排。

  “对了,你们这次去高丽那边,别的不说,这耽罗岛需要将之给占领下来,为我而大明所有。”

  朱元璋指着地图上的那一块岛屿,对沐英和平安两人说道。

  耽罗岛在后世也叫济州岛,是一处极好的岛屿,地理位置很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