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有的只有满心的期待。
义父和娘,待他们恩重如山。
没有义父和娘,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可以说,亲爹娘给了他们的生命,而义父和娘给了他们第二次的生命。
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咱准备让你们两个出使高丽。”
朱元璋说出了他的目的。
出使高丽?
沐英和平安两人都是不由的一愣。
显然在见朱元璋之前,他们便已经各自猜想了,这次义父找他们前来所为何事,但都没有猜对。
义父所言,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以往大明不是没有派遣使者往高丽那边而去。
而高丽,也一直有使者往大明这边而来。
当初在大明建立之后,派遣各路使者前往周边的众多小国,告诉他们元朝被驱离,大明成立,要奉大明为主。
当时的高丽那边,立刻就停止用了元朝至正年号,改为洪武年号。
并派遣使者团,前来大明祝贺。
从那之后,双方之间使者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断绝。
大明派遣使者前去高丽很正常。
可是,派他们两个去高丽,就不寻常了。
远远超过了以往所派遣使者的规格。
既然如此,那么必然会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两人做。
沐英瞬间就想到了这一层。
比还在茫然的平安,要快上很多。
“高丽那边不老实,他们那边前年时,老国王便已经死掉了。
结果一直到去年三四月份,才派遣使者来我大明入说这事。
而我大明在高丽那边的使者,也一直没有音讯。
后面才说,我大明使者已经因病去世了,将其安葬在了高丽那边,并请求册新的高丽王。
这事,里面有很大的猫腻。
就咱所得知的情况,和他们所言有着很大的出入。
他们上一任的国王,也就是比较亲近我大明的那个,并不是病死,而是被人给谋杀了。
而我大明在那边的使者,也同样不是病死。
是他们那边怕他们谋杀国王,令立新君的事情暴露,被使者传回来让咱知道。
所以,就把我大明的使者也给暗杀了……”
“好狗胆!当真是好狗胆!”
听了朱元璋所言,沐英还没说话,平安直接就炸毛了。
“区区小国,蛮夷之辈,也敢杀我大明使者?!
陛下,臣请令,愿意为使者前去报仇!扬我大明天威!让他们知道杀大明使者的后果!”
在平安看来,高丽那边杀老国王,立新国王什么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居然敢斩杀大明的使者!
只这一条便让人不可忍受,也不可饶恕!
沐英也随之请战。
这下子,他明白陛下把他和平安两人找来,让他们做高丽使者是什么用意了。
朱元璋对沐英和平安两人的反应很是满意,对着他们点了点头。
然后接着开口道:“自然是要让你们去。
高丽那边的事不简单,据咱所知高丽那边,除了老王被害死外,那这些被人扶上来,想要我大明册封了新高丽王只有八岁。
这个据说是老王的儿子的人,身份也并不简单。
这人其实并不是高丽老王的儿子,而是他们国内之前一个名叫辛盹的权臣儿子。
这人原本是个和尚……”
“当真是欺天了!”
沐英开了口,带着愤怒。
作为藩属国,却做出这种事情来,那就是典型的犯上作乱,其行径极其恶劣!
擅自杀害老国王,又弄一个不是老国王血脉的人,请求册封为新国王。
如此糊弄宗主国,不可饶恕!
朱元璋道:“高丽那边的事情,还不止这些。”
居然还有别的?
此言一出,就连朱标都惊讶了。
阴谋害死老国王,害死大明使者,并扶持一个不是老国王血脉的人当国王,便已经是欺天了。
高丽那边居然还有别的事?
这还当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第214章 李世民来了都得瞎只眼!
沐英和平安两人,也同样是满是意外。
这高丽,弹丸之地还是真能搞事情。
已经整这么多事情来了,居然还有别的!
“据咱所知道的消息,高丽这边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根本原因,是他将辛盹这个大权臣处死之后,释放了之前被辛盹打压的大部分军功阶层。
这算是认了输了,标志着他和那些朝臣们之间的斗法,落入了下风
但作为一个老国王,他并不甘心就此失败,手里面的权力被人夺走。
所以,很快便有了新一步的动作。
他挑选了很多年轻帅气的世家贵族子弟,让他们入宫,组成护卫,并给他们放了很大的权力。
想要用他们,和那些朝臣们对抗。
自然比不过当初给那个和尚辛盹所放的权力。
但他们的存在,对于那些高丽的朝臣们而言,也值得警惕。
辛盹之事后,有很多人都不想再经历一次类似的事。
所以这些人便动手了。
表面上看,高丽老国王的死因,是发现他所招这些年轻的护卫队之人,在后宫中乱搞。
其中有一个,还让他的后宫有了身孕。
大怒之下,将此人给处死,并且言语之中还暗示,要将举报的太监崔万秀也给一并处死。
崔万秀不想死,恐惧之下,就联合了一些人,先下手为强,把高丽的老国王给剁死了。
可实际,这只是一个直接原因和表面原因。
其后面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些高丽的军功阶层等掌权之人怕被分权。
所以便将其给弄死,然后扶一个八岁的孩子上来当国王。
如此他们便可为所欲为,不用再担心那么多了……”
朱元璋所说这些,一部分是上辈子时知道的,高丽那边的相关消息。
另外一部分,则是从后世所看的高丽历史的相关记载。
高丽那边对抗也激烈,不安稳,不甘寂寞的人同样很多。
上辈子时,关于高丽这一次的政变,他是到了后面很长时间才逐渐知道原因。
高丽那边请求册封高丽王隅这么个新国王的请求,一直等到十来年后的洪武十八年时,自己才算是同意。
用这个办法,好好的拿捏了高丽一番。
高丽那里弄死高丽老王,除了政事堂的李仁任等之外,在他们背后还有北元鞑子的影子。
北元鞑子那边也同样不老实,一直在插手高丽那边的政务。
想要拉拢高丽让他们,让高丽和他们一心。
高丽的老王经历过不少的事,且当初元末天下大乱时,还组织人对抗元朝,想要趁机摆脱对元朝对他们的控制。
后面又降服了自己大明。
北元鞑子想要这样的人,带着高丽再次臣服于他们,并不容易。
所以,他就死了。
换上了这么一个八岁的孩子来登做新高丽王。
其目的不言而喻。
自然而然便是想要把高丽给争取到他们那边。
高丽国内,也同样有着大批亲元朝的人存在。
甚至于,亲元朝的人远比亲大明的人多。
出现这么一幕倒也正常,高丽作为元朝的征东行省多年。
认元朝为宗主国的时间不短,甚至于为其驸马藩属国。
如今北元那边虽然残喘,可是手里面的力量还不小,至少对于高丽而言,依然是个不能太过于惹的庞然大物。
可是这样的情况,显然并不是朱元璋所想要看到的。
上辈子时,在发生了这些事情后,他这边对高丽多加斥责。
比如在高丽那边,按规定向大明这边进贡五十匹马。
但有两匹马在路途之中死掉了。
那负责送过马的高丽使者,就私自弄两匹司马补充进去,补足了五十之数。
而自己这边在知道后,对高丽大加斥责。
说他们侍君不诚,有欺君罔上嫌疑,把他们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说他们若是不知悔改,就要动兵征讨,好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礼。
并让他们把这马给带回去,重新弄马过来。
紧接着又因为高丽进贡时,所带的礼品过多,自己又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的斥责。
说他们弄的东西太多,让他们改为三年一朝贡。
并再一次提到,若是还不知悔改,不老实,便出兵攻打高丽。
自己真的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对他们大发雷霆吗?
当然不会。
无非就是通过外交上面的这些小漏洞,小题大作,敲山震虎,让他们变得老实。
对高丽老王身死这件事情里,有北元鞑子的影子在,还有他们后来对北元派遣使者臣服北元这事,自己都同样知道。
不过,却都没有提及。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