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98章

作者:墨守白

  大渊先生,咱这边开设市舶司,着手对外发展贸易的事儿,大渊先生应该你也知道吧?”

  汪大渊道:“回禀陛下,小人的确有一定的耳闻。”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就好,实话与大渊先生说。

  开展这市舶司,发展海外贸易,咱这边不能说是毫无头绪。

  但对于海外的情况,了解的也确实不多,缺乏相应的人才。

  海外贸易的水很深。

  尤其是海外行船,各方面的行道这些都很重要。

  大渊先生往年在海上多有奔波,对此知道的很清楚。

  大渊先生正是我大明,现在紧缺的人才。

  所以,我准备聘请大渊先生,为我大明市舶司的海事顾问。

  六品官身。

  让大渊先生为我大明尽一份力如何?”

  听到朱元璋这话,汪大渊一下子又愣住了。

  愈发的不可置信起来。

  六……六品官身?

  这……这就六品官身了。

  愿意!草民愿意!”

  惊愕之后,立刻满是激动的跪在了地上,对朱元璋叩首。

  汪大渊活了大半辈子了,见识过很多的事儿。

  早就已经认识到了一个道理。

  这世上富商也好,别的也罢了,说来说去这些都是虚的。

  唯有官身才是最为可靠。

  再大的富商,再能挣钱,遇到官府之时也一样不成。

  尤其是犯了一些事后,那就是待宰的猪。

  他也早就想要当官。

  可官不是那般好当的,根本没有门路。

  也没有相应的才华。

  这辈子,都只觉得已经是做官无望了。

  哪能想到,今天忽然之间就有这么大的好事,掉在了他的头上。

  六品官身啊!

  这可比县太爷的品级还要高!

  而自己得以被皇帝如此看重,亲自给自己封官的原因。

  竟然还是自己,早年在海上闯荡,对海外的事情知道很多。

  这个被自己爹,早年间认为不务正业的举动,居然能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好运?

  “草民叩谢陛下圣恩,就是……就是,草民怕自己做的不好,辜负了陛下您的期盼。”

  看着激动跪地叩首的汪大渊,朱元璋忽然间想起了在现代时,看到的一些人所说的,洪武朝的官狗都不做的话。

  有些人说这话是在玩笑,可有些人还真的把这事给当真了。

  怎么可能狗都不做?

  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心念念,争着抢着想要做自己洪武朝的官!

  自己上辈子杀官如割草,一个个的大案弄下了,砍了那么多官员的脑袋。

  可也从来没见缺过官。

  想要当官的人,还是挤破了脑袋?

  “起来吧大渊先生。”

  朱元璋望着汪大渊笑着说道。

  “不仅是这六品海事顾问,若大渊先生做得好。

  在今后开相应的海事学院时,也可以让大渊先生到那边去当个先生。

  去给那些人好好的上课,传授一下经验。

  为我大明的海洋经营,添砖加瓦。”

  刚刚直起了身子的汪大渊,听了朱元璋的话,又一次跪在了地上。

  心情要多激动就有多激动。

  居然……居然还能让自己当先生?

  教书先生那可是特别清贵,也很受人尊重的一个职业。

  地位很高。

  走到哪里,很多人都会客客气气的。

  而他汪大渊,以往对于教书先生,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不仅是他羡慕,他爹当年也很羡慕。

  当年自己爹,就想让自己当教书先生。

  但可惜自己没这个才能。

  结果现在,自己不仅仅能当六品的官,还能当先生,向人传授自己在海上的经验。

  这种感觉真好!

  尤其是自己所得到陛下如此厚遇,还都是因为这个,当初被自己爹所不好的,到海上闯荡的兴趣爱好。

  这要是自己爹还活着,那该有多好?

  肯定会为自己感到开心。

  而自己在面对爹的时候,也能扬眉吐气。

  当下他就决定,等到事情稍微办妥后。

  他就抽空给自己爹去上坟。

  把这些事儿,都好好的说给自己爹听一听。

  告诉他,他儿子扬眉吐气了!

  到海外做贸易,也并不是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不务正业。

  而是大有可为!

  谁能想到,自己黄土都埋到脖子里面了,却忽然之间转了大运!

  来了个升官发财!

  “陛下厚恩,小民无以为报,唯有竭尽所能,以报陛下之恩遇!”

  汪大渊对着朱元璋再次郑重叩头之后,这才站起身来。

  老头的脸都涨红了,身子都在颤抖。

  朱元璋能够理解汪大渊此时的心情,自己洪武朝的官,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大渊先生你说错了。”

  听到朱元璋这话,汪大渊瞬间就变得惶恐起来,

  双膝一软就要跪地认罪。

  虽然他并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

  惹的皇帝不高兴了。

  但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那肯定还是要先认罪为好。

  “大渊先生的称呼,要改一改了。

  不是小民,而是应该称臣。”

  听了朱元璋的话,汪大渊脸上的那些惶恐,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整个人都变得越发激动和亢奋。

  一张脸涨的通红。

  “是,是,小民……不,臣知道了,臣记住了。”

  这两个‘臣’字说出口,令汪大渊如饮琼浆,身子轻飘飘,只觉得浑身上下轻了不止二两。

  心情那叫一个好。

  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称臣。

  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的面儿称的臣。

  这感觉真新鲜,真好!

  见到老头的这个反应,朱元璋就知道,自己东西送到了汪大渊的心坎里。

  喜欢就好!

  喜欢了那接下来,才能忠心任事,好好干活。

  “陛下,这对外经商,和寻常的贸易还不一样。

  对航海路线要求很高。

  海上看起来到处都是水,没有什么不同。

  但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却不少。

  有些地方适合航行,有些地方却不适合航行。

  海水下面有着暗礁,稍不注意就会搁浅,甚至于船毁人亡。

  在茫茫大海上,如何辨别方向,躲避风暴……也都有着一些相应的窍门。

  臣年轻时,对航海很感兴趣。

  没少下南洋,下西洋。

  绘制有海图,把臣所知道的航道这些,都给标注了出来。

  哪些地方可以停船,那些岛屿有可以饮用的水源

  什么地方有什么货,都有所记录。”

  听到汪大渊这话,朱元璋面上笑容更盛。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这海图在哪里?大渊先生可曾带来。”

  汪大渊道:“回禀陛下,臣没有带。”

  “那能否将之取来。”

  汪大渊摇头。

  朱元璋面上笑容不变,心里面却微愣了一下,感觉不太好。

  莫非是汪大渊还想要更多?

  “陛下,这海图都在臣心里面记着。

  臣可以随时再画出一幅海图。”

  “哈哈。“

  朱元璋闻言笑道:“好好,咱找大渊先生没有找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