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又是一日午后,太子扶苏和身旁的老叟闲聊完之后,便朝着章邯、刘季等人招呼道:“走吧,直接回去吧。”】
【听到这话,刘季也是好奇道:“那明日我们还继续出来巡行吗?”】.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语气平静道:“不必了,该了解的事情都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明日就不必再继续出来巡行了。”】
【刘季闻言也是点头应道:“是,大人。”】
【随即刘季便驾着马车,朝着郡守府邸方向回去。】
【不过没多久,便听到前面传来锣鼓喧哗的喜庆吵闹之声。】
【正在思索着泗水郡未来三、五年发展计划的太子扶苏,听到这个声音也是睁开双眸,微微沉声问道:“前面何事,如此吵闹?”】
【坐着在马车前面的刘季,也是一眼便看清楚情况,当即回禀道:“大人,前面恰好是吕氏的乔迁之喜,所以热闹了些。”】
“我看门口还有沛县县令等人马车,之前听闻新搬迁过来的吕氏与沛县县令交情不错,所以估计他们应该也来祝贺了。”】
【听到这话,太子扶苏也是随之想起了前几天刘季给他说过的最近有户新搬迁过来的吕氏人家,正在准备乔迁之事。】
【只不过没想到,恰好就是今天。】
【不过相遇也算有缘,而且这也算是他治下的一件喜事。】
【所以太子扶苏想了想,也是开口道:“既如此,那你便代我送上万钱,祝其喜迁新居吧。”】
【刘季听到这话,也是当即兴奋道:“好的,大人!”】
【说罢,刘季也是驾车走到吕氏门口的时候,停下车架,高声唱道:“泗水郡郡守秦大人,路过闻喜,遂送上贺钱一万,祝吕氏喜迁新居!”】
【刘季的嗓门极大,这一嗓子直接喊的宅院内的宾客都听到了。】
【而门口的小廝,更是迅速地跑回内堂去禀告。】。
第466章准备诏萧何、曹参入咸阳的大秦君臣【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着天幕上的“泗水郡”在落实六署诸科、六堂诸厅之后大大提高的效率,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点头。
天幕有一点好处就是,原本很多需要经过他们验证之后,才能够判断是否可行的事情。
在有了天幕之后,便直接可以从天幕上的“秦国”的实施情况来判断是否可行。
可以说,大大节省了他们验证的时间,直接抄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答案即可。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转头看向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丞相九卿大臣,示意他们将天幕上的“六署诸科、六堂诸厅”等事宜都好好记住。
等天幕过后,同样在秦国上下改革落实六署诸科、六堂诸厅制度。
而收到秦皇嬴政眼神示意的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一众丞相九卿大臣也是微微点头,手中笔墨不辍,表示自己等人正在记录。
而后看到太子扶苏对于郡守这一职责的评价与理解时,大秦一众君臣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果太子扶苏不说的话,那么他们倒也不觉得郡守这一职责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太子扶苏提出异议之后,他们也是下意识地按照太子扶苏的思维逻辑去思考。
而按照太子扶苏的思维逻辑去思考的话,那么自然也是得出与太子扶苏相同的结论。
那就是如今郡守的职责,的确有些空洞。
毕竟作为郡守,中央朝廷的决策,它插不上手,也难以提出什么有用的意见。
同时地方上的各种繁琐事务,也有比它更低一级,更加亲近黔首百姓的地方县令负责处理。
它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作为中央朝廷与地方诸县之间的纽带,负责传达中央朝廷下发的政令,以及代表中央朝廷监督地方诸县,还有将地方诸县之事上报中央朝廷。
这样的职责虽然也重要,但是总感觉匹配不上,又或者说没有发挥出一郡之守真正的作用。
毕竟郡守作为一郡之守,少则负责管辖几个县,多则负责管辖十几个县,甚至是几十个县。
这样的身份地位,放在昔日春秋之时的话,那都可以说是一个小诸侯了。
然而这样一个堪比春秋之时的小诸侯的重要官职,结果却仅仅只是让它负责传达上下消息,以及监督治下地方诸县,还有偶尔处理一下地方诸县上报上来的疑难事务?
这单单是听上去都感觉非常的浪费!
作为一郡之守,自然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像太子扶苏所说的综合统筹治下众县各方面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然后深入了解各个地方县的优缺点,接着再结合自己所能够调动的各方面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为治下的各个地方县制定中长远的发展规划。
这个职责,秦皇嬴政就觉得挺不错。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众丞相、九卿大臣,微微眼神示意道:
“记下。”
而不用秦皇嬴政眼神示意,一众丞相、九卿大臣也是飞快地将始皇帝的要求,以及太子扶苏认为郡守应该肩负的新的职责都给记录下来。
准备等天幕过后,便将之压实落到地方上的各个郡守身上。
毕竟自从天幕出现之后,他们这些中央朝廷大臣,一个个都忙碌的连觉都睡不够,没道理地方上的那些郡守却能够优哉游哉的。
所以必须得要给地方郡守上上工作量,让他们也深切体会一下中央朝廷大臣的压力与忙碌。
而秦国各地的郡守,在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对他们当前职责所提出的异议,以及对于郡守这一职责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时,心中也是跳了一下。
他们该不会以后还要为治下各县制定中长远的发展规划吧?
想到太子扶苏所谓的中长远发展规划里面提到的规划修筑水利工程,方便黔首百姓耕种用水;修筑道路,方便黔首百姓出入以及物资运转出入;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商贾到本地郡县买卖等事宜。
一众郡守也是觉得十分头疼,毕竟想要做到太子扶苏说的那些事情可不简单,更不容易。
而当看到太子扶苏给天幕上的“萧”、“曹参”那么高的评价的时候,大秦一众君臣眼睛都亮了。
秦皇嬴政更是忍不住轻声呢喃道:
“丞相之资?”
“九卿之资?”
要知道,在天幕播出这么久之后,他对于太子扶苏的为人也是比较了解。
知道太子扶苏并不是一个喜欢信口开河,吹捧别人的。
而且,以太子扶苏的身份地位,也没有谁值得他特别去吹捧。
所以,太子扶苏如果说谁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潜质的话,那么这个人大概率是真的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潜质。
换句话说,天幕上的“萧何”真的有丞相之资,天幕上的“曹参”也真的有九卿之资!
但是,这真的可能吗?
区区一个泗水郡,甚至只是泗水郡里面的一个小小的沛县,就能够有两个堪称是丞相之资与九卿之资的大才?
这未免有点太离谱了吧?
还是说,那沛县是什么风水极佳的地方吗?
像有丞相之资、九卿之资这样的大才都能够一次出俩?
不过不管到底是真的有丞相、九卿之资,还是假的有丞相、九卿之资,都值得召他们到咸阳考校一番。
毕竟如今大秦是真的缺人才,同时也是真的政务忙碌,事情繁多。
像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这些丞相、九卿大臣都恨不得将自己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甚至是变成三、四个人来用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每天忙的睡眠时间都不足三个时辰,由此可知他们的忙碌程度。
所以现在看到两个经过太子扶苏亲口评价的,有丞相之资与九卿之资的人才,左丞相隗状也是当即朝着始皇帝开口谏言道:
“陛下,既然太子扶苏殿下言萧何、曹参二人有大才,臣觉得可以将之诏至咸阳,考校一番。”
“若是能力确实出众,那么也不妨委以重用,以尽其才!”
另一旁的右丞相王绾也是跟着说道:
“臣也认为可以特诏萧何、曹参二人至咸阳,好生考校一番。”
“若是他们二人能有天幕上的自己的那番能力,那么给其一个机会,破格提拔任用一番,也未尝不可。”
说的时候,右丞相王绾还给一旁的隗状微微以眼神示意。
准备等萧何、曹参两人到了咸阳,考校其确定有天幕上展现出来的才华能力之后,便一人一个将萧何、曹参给瓜分了。
而隗状看到王绾的眼神示意,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对此,李斯等九卿重臣也是有不同的意见。
毕竟如今谁不缺人手,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手,那更是大缺特缺呀。
所以如果天幕下的萧何、曹参也有天幕上的“他们”的能力的话,那么其他九卿也是想要将萧何、曹参给扒拉到自己手下帮忙分干的呀。
尤其是李斯,在他看来,曹参此前一直都担任狱掾,对于秦国律例这方面也非常精通。
这是什么?
这就是廷尉之资呀!
等他哪天升任丞相之后,再把曹参丢进去当廷尉,这不很好吗?
所以李斯也是打定主意,等萧何、曹参两人来到咸阳,考校确认过他们才华能力如天幕那般出色之后,便努力将之争取到自己的麾下。
而听到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话语的秦皇嬴政,微微思索之后,便点了点头道:
“天幕过后,便下诏让泗水郡沛县的萧何、曹参二人至咸阳述职觐见。”
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闻言,皆是拱手应道:
“是,陛下。”
泗水郡,沛县,萧何、曹参两人也是有些惊愕地看着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
虽说他们也觉得在太子扶苏去到天幕上的“泗水郡”之中,天幕上的“他们”二人多半能够得到重用。
但是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天幕上的“他们”二人居然能够成为太子扶苏的属下,而且还是担任太子扶苏改革之后的工署署长兼礼署署长,以及刑署署长之职。(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天幕上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抱上了太子扶苏的大腿呀!
其他方面暂且不说,单单是署长这一职位,就直接一下子让“他们”从沛县的主吏掾和狱掾这样的小吏阶层,跃升到了泗水郡的顶点阶层。
说句不客气的话,天幕上的“他们”在成为署长之后,论及权势,整个泗水郡内和“他们”相当,又或者是在“他们”之上官员的不会超过十指之数。
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呀!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太子扶苏只是暂时下到泗水郡担任郡守而已,要不了几年便会返回中央朝廷当他的太子储君。
而如果天幕上的“他们”表现出来的才华能力,能够让太子扶苏满意的话。
那么太子扶苏他日返回中央朝廷当太子储君的时候,会不带上“他们”吗?
必然是会的!
毕竟太子储君也是需要积攒自己的班底的。
而有什么能够比自己亲自提拔上来的能臣干吏,更加适合充当自己的班底的吗?
自然是没有的!
所以等到太子扶苏返回中央朝廷之后,天幕上的“们”多半也会跟着太子扶苏去咸阳,成为太子东宫六部之中的一员。
他日等到太子扶苏继位秦王之后,天幕上的“他们”也必然会得到太子扶苏更进一步的重用。
可以说,天幕上的“他们”,前途简直就是一片光明璀璨呀!.
而这还不是最让萧何、曹参激动的,最让萧何、曹参激动的是太子扶苏对于天幕上的“他们”两人的那一句“有丞相之资”与“有九卿之资”的评价。
这几乎可以说是对于一个人才最高的评价了!
更重要的是,太子扶苏如此评价天幕上的“他们”,那么这岂不是说未来天幕上的“他们”有可能在太子扶苏的治下担任丞相与九卿一职?
单是想到这一点,萧何、曹参两人也忍不住心情激动难抑。
曹参更是举起酒杯,对着萧何半是羡慕,半是祝贺道:
“恭喜天幕上的你得到太子扶苏的重用,果然还是你的才华能力,更胜我一筹呀!”
毕竟太子扶苏是评价天幕上的“萧何”有丞相之资的,而对天幕上的“他”评价却仅有“九卿之资”。
同时从太子扶苏让天幕上的“萧何”同时担任工署署长兼礼署署长之职,而“他”仅仅只是担任一个刑署署长之职,也可以知道太子扶苏是重视“萧何”多过重视“他”的。
不过对此,曹参倒也还不至于嫉妒萧何。
毕竟他与萧何同在沛县为吏这么久,自然也清楚论及才华能力的话,萧何的确是更胜他一筹。
听到曹参的祝贺,萧何也是同样满脸笑意地举起酒杯同贺道: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