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所以换句话说,太子扶苏对任何一个可能成为他妃子的女子都是没有任何感情的。】
【而没有任何感情的话,那么太子扶苏自然便不会衡量所谓的夫妻感情,对子嗣的偏爱之类的事情。】
【只会从对大秦,以及对他最有利的角度进行选择。】
【而对大秦以及对他最有利的角度,那自然是要立一个最聪慧的子嗣为太孙的。】
【如果说他的太子妃能够直接生下一个聪慧的子嗣,那么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在有他父王的其他子嗣,也就是他的其他兄弟姐妹的例子在前。】
【即便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与太子妃的子嗣,会是一个天生聪慧的子嗣。】(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毕竟这十余年,他也是被时常被自己那些兄弟姐妹的愚蠢给气的眉头紧皱。】
【明明都是同一个父亲的子嗣,甚至其中还有几个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然而,那些兄弟姐妹的表现,在太子扶苏看来,虽然不至于蠢笨如彘,但也实在称不上是什么聪慧之人。】
【让他们吃吃喝喝,当个庸碌之人倒也还可以。】
【但是如果让他们继承大秦的话,太子扶苏感觉大秦迟早都要在他们手上亡国。】
【同样的道理,若是太子妃所生下的孩子,并不是一个聪慧之子,更加不适合当大秦未来的太孙的话。】
【那么他为了秦国未来的江山社稷考虑,也必然不可能让这样的子嗣成为大秦未来的太孙。】
【但是,这个时代虽说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但是昔日周王朝传承了数百年的宗法制度,又或者说嫡长子继承制度,也的确是深入人心。】
【所以除非他不确立太子妃,否则一旦他立了太子妃的话。】
【那么太子妃所生下的子嗣,不管是聪慧,还是蠢笨,天然便会被外界众臣视为大秦的太孙。】
【届时,他如果看到其他非太子妃的子嗣更加聪慧,更加适合当太孙的话。】
【那么他就得要先敲打、削弱一番太子妃身后的母家势力,然后再找一个理由废太子妃,接着再顺理成章地贬太子妃的子嗣。】
【最后再提升自己所看重的那个子嗣的母妃为太子妃,然后再将那个子嗣确立为太孙。】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不仅麻烦,同时还容易使得朝堂局势动荡。】.
【毕竟能够让他直接给予太子妃之位的妃子,其背后的家族多半都是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这种在朝堂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显赫权势家族。】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以及朝堂局势动荡,还不如选择一些家世并不是那么显赫的女子,然后再给她们一个嫔妃之位,又或者是妇人之位。】
【之后等一众嫔妃生下了子嗣,然后再观察数年,看看哪个子嗣比较聪慧,可堪为太孙,最后他再立哪个妃子为太子妃。】
【秦王嬴政听完太子扶苏的解释,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倒还真没有考虑过子嗣这方面的事情。】670
【但是现在仔细想一想,也的确有道理。】
【除非不考虑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等重臣的女儿,否则如果真的要给太子扶苏娶他们女儿为妃的话。】
【那么必然要给对方一个太子妃之位,以示尊重。】
【但是他们的女儿,就一定能够生下一个聪慧的皇孙吗?】
【这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事情,就像太子扶苏的母妃,除了生下太子扶苏这么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之外,同样也生下了其他的孩子。】
【然而太子扶苏的其他同胞兄弟姐妹,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庸之之资,与太子扶苏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所以为了大秦将来能够有一个最为聪慧,最为出色的皇孙考虑,还是等太子扶苏的一众妃嫔生下皇孙之后,再看看一众皇孙的表现。】
【最后再考虑将哪个皇孙确立为太孙,以及将哪位妃嫔提拔为太子妃更好一些。】
【所以稍稍思量一番之后,秦王嬴政也是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么像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等重臣的女儿,父王便不再考虑她们为你妃子之事。”】
“除此之外,你对于未来的妃子,可还有其他什么要求?”】
“比如年龄,身高,是否生育过等等之类的。”】
【毕竟是太子扶苏第一次纳妃,多少也要认真一些。】
【再加上太子扶苏也无需考虑联姻之类的事情,而且纳的妃子也不是直接给予太子妃之位,所以秦王嬴政也是决定完全按照太子扶苏的喜好来挑选。】
【听到这话,太子扶苏脸上也是难得的再次露出些许窘迫的尬笑道:“与儿臣一般年岁即可,其他的并无什么要求。”】
【秦王嬴政微微点头,心中决定过后便让内侍去将位列九卿之下的一众文武百官的适龄女儿的信息,全部收集过来。】
【然后看看哪个官员的女儿,适合作为太子扶苏的妃嫔。】
【想到这里,秦王嬴政也仿佛看出了太子扶苏的窘迫道:“好,父王记下了,如果回头你对自己的妃嫔有其他要求的话,便去和你的母妃说吧。”】
【太子扶苏也是点了点头道:“嗯,儿臣记住了。”】。
第461章准备着眼第三代的秦皇嬴政,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太子扶苏说出的选妃标准,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们这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现在已经是二十岁的年纪了,所以自然也是早就纳妃了的。
不过长公子扶苏纳的妃子,并不是王家、蒙家,又或者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的女儿,而是秦国其他家世相对普通一些的贵族之女。
再加上现在长公子扶苏也并不是秦国的太子,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太子妃一说,之前娶的几个妃子也只能够说是普通的秦国公子妃室罢。
同样也是因为现在长公子扶苏并不是秦国的太子,所以他也是没有给长公主扶苏娶王家、蒙家,或者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的。
毕竟就像天幕上说的那样,王家、蒙家,以及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在大秦皆称得上是位高权重,以及劳苦功高。
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功劳,他们的女儿也配得上一个太子妃之位。
所以他如果要给长公子扶苏娶他们的女儿的话,那么肯定得要给一个太子妃之位,以示尊重的。
否则如果只是给一个普通公子妃室之位的话,多多少少也有点贬低、辱没王家、蒙家,以及当下的左、右丞相与九卿了。
但是长公子扶苏在天幕出现之前的表现,一直都难以令他满意,更加无法令他下定决心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
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给长公子扶苏娶王家、蒙家,或者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如果未来实在是没有其他儿子表现能够比长公子扶苏更加出色的话。
那么他就只能够在矮个子里面拔高个,还是选择将长公子扶苏立为太子。
然后到时候给长公子扶苏娶一个王家,或者蒙家之女,立为太子妃,进一步巩固长公子扶苏的太子地位。
不过,在天幕出现之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那就是看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在娶了哪个女子之后,能够生下一个聪慧的皇孙。
然后回头他也给长公子扶苏娶一个同样的女子,这样的话,说不定他就能够拥有一个同样聪慧的皇孙了。
毕竟如今大秦的下一代,也就是长公子扶苏他们,秦皇嬴政是觉得没有什么希望的了。
所以还不如放眼大秦的下下一代,看看有没有一个聪慧的皇孙。
若是有一个聪慧的皇孙能够看得过眼的话,那么看在皇孙的份上,立他的父亲为大秦太子,也不是不行。
这样的话,即便大秦传至下一代衰落一些,但是起码也还能够有一个皇孙重新扛起大秦的未来。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太子扶苏未来所纳的妃子,以及所生的子嗣的情况了。
另一边,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一众九卿重臣。
在听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说不想娶他们女儿的话语时,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如果是之前的话,他们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太子扶苏的太子妃的。
毕竟太子扶苏的出色,可以说是肉眼可见,众所周知的。
如果他们的女儿能够成为太子妃的话,那么不仅是他们女儿,就连他们家族也可以说是世代无忧了。
但这是他们之前的想法,现在的话,他们却是没有了这样的想法。
因为他们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女儿一定能够给太子扶苏生下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
毕竟子嗣聪不聪慧这种事情,那是真的完全没法保证,也没法预料以及改善的。
世间第一流的才智之士,结果却生下一个庸碌之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甚至说句大不敬一点的话语,他们的始皇帝陛下是何等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结果他们始皇帝陛下的子嗣,大多也不过是中人之资,又或者是中上之资罢了。
而如果他们的女儿,无法给太子扶苏生下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又或者说其他太子妃嫔生下的孩子,要比他们女儿生下的孩子更加出色、聪慧的话。
那么太子扶苏很有可能会选择立其他妃嫔的孩子为太孙!
而太子扶苏一旦选择立其他妃嫔的孩子为太孙的话,那么太子扶苏便很有可能会为了让那个孩子上位,从而废太子妃。
而如果废太子妃的话,那么势必又会连带敲打、削弱,贬谪一番太子妃身后的母家势力。
如此一来,他们家族别说能够因为女儿是太子妃一事而获益了,说不定还会因为女儿生下的子嗣不如其他太子妃嫔的子嗣聪慧,从而凭空招惹来祸患。
届时,别说什么世代无忧了,搞不好下一代就有忧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子扶苏果然不愧是最肖他们始皇帝陛下的子嗣。
一样的唯大秦论,以及一样的冷酷无情。
哪怕是自己的子嗣,但是只要影响到了大秦未来江山社稷的存续,那也是说废就废!
所以,还是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扶苏比较好一点。
毕竟以他们当前的身份地位来说,即便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扶苏,那也不过是给自己家族来一个锦上添花罢了。
这种事情可以,但是没必要。
所以还是保持当前这样的身份地位,也就足够了。
至少天幕上的他们都曾经被太子扶苏尊称过一句老师,有这么一份师生情谊在。
只要他们家族未来的子嗣,不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又或者是影响到了大秦江山社稷的发展。
那么太子扶苏至少也会给他们家族子嗣一份荣华富贵,平安无忧的生活。
这对于他们来说就足够了,毕竟到了他们这等身份地位,大多数都可以称得上是进无可进的了。
如何能让家族平安、稳妥、富贵地传承下去,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与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一众九卿重臣相比,其他中上层次,甚至是中下层次的文武百官。
在听到天幕上的“秦”准备在九卿之外的文武百官之中,选择适龄的女子作为太子扶苏的妃嫔时,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毕竟与已经几乎站在文武百官顶点的一众九卿重臣相比,他们这些中上层次,又或者是中下层次的文武百官,那进步空间可就太大了!
而且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他们反而没有一众九卿重臣的困扰。
因为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而言,如果太子扶苏娶他们的女儿的话。
那么他们的女儿最多也就是获得一个夫人之位,又或者是妃嫔之位罢了。
至于说太子妃之位,一般情况下,基本都是与他们女儿无缘的。
而如果他们的女儿只是一个妃嫔之位,又或者是夫人之位的话。
那么即便他们女儿生下的子嗣不太聪慧,太子扶苏也不会废他们女儿的妃嫔之位,又或者夫人之位。
更加不会为了废他们女儿的妃嫔之位,又或者夫人之位,从而去削弱、打击、贬谪他们女儿身后的母家势力。
毕竟太子扶苏之所以会生出想要废太子妃,以及削弱、打击、贬谪太子妃身后的母家势力的想法。
无非就是因为太子妃生下的子嗣,难以符合太子扶苏的要求。
但是同时太子妃的子嗣又先天具备继承大秦的法理,阻碍到太子扶苏可能看好的其他子嗣上位罢了。
但是,太子妃嫔以及夫人所生下的子嗣,是不具备先天继承大秦的法理的。
换句话说,太子妃嫔以及夫人所生下的子嗣,在法理上是不会阻碍到太子扶苏可能看好的其他子嗣上位的。
所以太子扶苏自然不需要为了他可能看好的其他子嗣上位,从而去削弱、打击、贬谪其他太子妃嫔又或者夫人背后的母家势力。
故而就算他们女儿嫁给太子扶苏之后生下的子嗣不太聪慧,那也无所谓,往后就好好当一个以色娱人的妃嫔或夫人呗。
只要他们的女儿能够成为太子扶苏的妃嫔又或者夫人之一,那么单单是太子扶苏的妃嫔又或者夫人这个身份,就足以给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了。
甚至如果他们的女儿运气好一点,能够给太子扶苏生下一个天生聪慧,符合太子扶苏需要的子嗣的话。
那么他们女儿更是有机会母凭子贵,直接从原来的太子妃嫔又或者夫人之一,摇身一变,变成太子妃!
这样一来,他们更是直接赚大发了!
而对此,他们仅仅只是需要嫁出去一个女儿而已。
说句不太好听的,简直没有比这更加划算的买卖了。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