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69章

作者:顾止

  【所以,他打算听听太子扶苏对此的意见。】

  【如果太子扶苏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的话,那么他便派兵伐齐,真正统一天下。】

  【如果太子扶苏对此有什么不同意见的话,那么他就好好听一听,然后再做决定。】

  【而太子扶苏过去一个月虽然因为脸伤的原因,并没有上朝。】

  【但是朝中叫嚣着要出兵伐齐的风气,他是知道的,并且他也的确仔细思量过这件事情。】

  【所以半响之后,太子扶苏也是摇了摇头道:“如琉1七(一)倭吧俬司疤 玥漪果父王可以忍耐得住的话,那么我建议父王尽量压一下伐齐这件事。”】

  “暂时不必着急出兵伐齐,完成最后的天下大一统。”】

  【秦王嬴政敲了敲御案,看向太子扶苏微微皱眉问道:“原因?”】

  【太子扶苏闻言,也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是,齐国太弱了。”】

  “弱到只要秦国真正出兵伐齐,那么甚至都不一定需要真正和齐国开战,就可以携灭六国之大势,直接逼降齐国。”】

  “弱到即便继续放任齐国多存在几年,也并不会对秦国后续的统一天下之事,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可以说,齐国现在就是秦国案板上的一块肥肉。”】

  “只要秦国想吃,那么什么时候吃下这块肥肉都是可以的,并不需要太过于着急。”】

  “二是,秦国是在十七年灭亡的韩国,十八年灭亡的赵国,二十年覆灭的燕国,二十二年灭亡的魏国,今年二十三年灭亡的楚国。”】

  “其中最早灭亡的韩国,距今已经有六年了。。”】

  “次之灭亡的赵国,距今也已经有五年了。”】

  “再次之灭亡的燕国,距今也已经有三年了。”】

  “其中韩地的黔首百姓在经过秦国的降低赋税,免费推广、兑换的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以及免费推广、兑换的牛、羊、驴子等各种牲畜,还有各种高产的庄稼作物和更加高产的耕种方法之后。”】

  “现在已经彻底放下了对昔日韩国的怀念,民心彻底归秦。”】

  “如果有谁想要在韩地反秦的话,那么恐怕韩地的黔首百姓会第一个站出来将对方拿下。”】

  “就像昔日部分韩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在韩国故都掀起叛乱,韩地的黔首百姓主动为秦国平叛一样。”】

  “同样,赵地的黔首百姓在经过秦国的降低赋税,免费推广、兑换的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以及免费推广、兑换的牛、羊、驴子等各种牲畜,还有各种高产的庄稼作物和更加高产的耕种方法之后。”】

  “现在也已经基本放下了对昔日赵国的怀念,民心也基本归秦,不会徒生动乱。”】

  “就算有昔日赵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想要在赵地掀起叛乱,赵地的黔首百姓即便不主动为秦国平叛,但是也不会主动加入到昔赵国余孽叛之。”】

  “而韩地、赵地之外的燕地,目前秦国的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以及牛、羊、驴子等各种牲畜,尚未推广至燕地的黔首百姓之中。”】

  “当下,仅仅只是给燕地的黔首百姓免除了部分的税赋,以及给他们推广了各种高产的庄稼作物和更加高产的耕种方法。”】

  “不过即便如此,燕地的黔首百姓人心也算安定,已经开始渐渐接受、习惯秦国对于他们的治理。”】

  “就算有昔日燕国的贵族公卿想要在燕地掀起叛乱,燕地的黔首百姓多半也不会加入到昔日燕国余孽的叛军之中。”】

  “但是,去年覆灭的魏国与今年刚灭的楚国就不同了。”】

  “目前秦国的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以及牛、羊、驴子等各种牲畜,皆是未推广至魏地与楚地的黔首百姓之中。”】

  “同时,秦国的各种高产的庄稼作物和更加高产的耕种方法,也因为推广时间较短的原因,尚未得到魏地与楚地黔首百姓的真正信任。”】

  “目前秦国仅仅只是免除了魏地与楚地黔首百姓的部分赋税,这并不足以真正稳定魏地与楚地的人心,更加无法使得魏地与楚地的人心真正归秦。”】

  “如果魏国与楚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余孽趁着秦国攻伐齐国的时候,在魏地与楚地掀起叛乱的话。”】

  “那么魏地与楚地的黔首百姓,是很有可能会跟着魏国与楚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余孽一起叛乱,进而给秦国造成更多的麻烦的。”】

  “所以我觉得在攻伐齐国之前,可以稍缓几年,花多点时间与精力,稳固一下魏地与楚地黔首百姓的民心,使得他们安定下来。”】

  “不会因为魏国与楚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余孽随便振臂一呼,就盲目加入到叛军之中,给秦国带来更多的麻烦。”】

  【说到这里,太子扶苏顿了顿,看了秦王嬴政一眼,稍微有些犹豫。】

  【秦王嬴政注意到太子扶苏的眼神,再次敲了敲御案道:“还有什么想法,继续说。”】

  【太子扶苏想了想,接着说道:“三来,暂时留着齐国的话。”】

  “那么不管齐国实力弱不弱,秦国都还算是有一个外敌。”】

  “而秦国只要还有一个外敌,那么大秦君臣上下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也都能够继续做到一致对外。”】

  “但是,一旦齐国没了的话,那么秦国就没有外敌了。”】(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没有了外敌的话,那么原本上下一心一意,目标一致的大秦君臣,当即便会四分五裂。”】

  “毕竟,君主的利益与目标,其实与文武百官的利益目标是并不完全一致的。”】

  “甚至在某些时候,君主的利益与目标与文武百官的利益与目标更是冲突的。”】

  “如果现在立刻没有了齐国这个外敌的话,那么父王接下来马上要面对的,便是一众文武百官与大秦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

  “这一点,我不知道父王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相应措施。”】

  “四来,统一天下之前的秦国与统一天下之后的秦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秦国。”】

  “有些事情,有些问题,在秦国尚未统一天下之前,父王可以非常轻易地强行推行解决。”】

  “但是,等待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父王再想要强行推行、落实某些事情,解决某些问题的话,就不一定那么容易了。”】

  “因为这个时候,阻碍父王、阻碍秦国的阻力,不是来自于外敌,而是来自于内部。”】

  “。内部的阻力,有时候解决、应付起来,反而比外部阻力更难。”】

  “所以我觉得可以暂时留着齐国,作为一个外敌吸引秦国上下的注意力。”】

  “然后父王再趁此期间,将其他可能日后会引起争议,甚至是引起一众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的抵触,不太好推行落实下去的事情,先强行推行落实下去。”】

  “等到做好完全准备之后,父王再出兵灭掉齐国,完成天下大一统。”】

  【听完太子扶苏的话语,秦王嬴政也是陷入到了深思之中。】

  【此前他一直想着都是如何扫平最后的齐国,完成秦国历代先君数百年以来统一天下的大愿。】

  【但是他还真没有想到暂时留着齐国,对秦国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是的,在听完太子扶苏所说的理由之后,秦王嬴政也是决定要暂时留着齐国。】

  【毕竟太子扶苏说的有道理呀,以秦国现在的国力,想要覆灭齐国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哪怕继续放任齐国多存在几年,也并不会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秦国倒也不必急于一时地去覆灭齐国。】

  【其次,魏国与楚国都是刚刚覆灭不久,现在魏地与楚地黔首百姓的人心都尚未安稳,更加没有归心秦国。】

  【如果秦国现在伐齐的话,那么也的确有可能会被潜逃在外的魏国与楚国的贵族公卿余孽抓住机会,再度掀起叛乱。】

  【虽然对于秦国来说,即便魏地与楚地的黔首百姓再度反叛,也并不算什么大的麻烦。】

  【但是能够减少一点麻烦,早点让魏地与楚地(吗吗好)的黔首百姓的人心彻底归秦,终归还是好的。】

  【再次,也正如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他们秦国现在因为“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个霸业目标的存在,所以能够做到君臣上下团结一心。】

  【但是一旦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除非能再给他们秦国君臣重新找到一个堪比“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样的霸业目标,来统一他们大秦君臣的意志。】

  【否则,他们秦国君臣必然会由原先的一致对外,转而变成对内。】

  【而一旦对内的话,那么君王与大臣之间,以及各个不同派系的大臣与大臣之间,必然会因为彼此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发生矛盾、冲突。】

  【而这种矛盾、冲突,不得不说,是他之前并没有考虑到的。】

  【当然,他没有考虑到,并不代表他处理不好这种事情。杂】.

  【但是,如果他能够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那么处理起来是肯定比没有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要更好一些。】

  【而且有些事情,比如说变法改革之类的,在尚未彻底统一天下之前强行推行落实下去,大家即便心有怨言,但是也不一定会反对。】

  【但是,如果彻底统一了天下之后,再去做变法改革这样的事情的话,那么众人就很有可能会开口反对了。】

  【所以总得来说,暂且让齐国多存续几年,给他与秦国更多一点时间来好好准备一下,如何平稳改革地过渡到天下大一统之后的秦国。】

  【对他与秦国,应当会更好一些!】。

第457章后悔过早统一天下的秦皇嬴政【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大秦一众君臣也是有些惊愕地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提出的建议。

  毕竟谁能想到,在距离大秦彻底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太子扶苏居然会提出暂不伐齐的建议呢。

  毕竟彻底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不仅是秦国历代先君一直以来的愿望。

  同时也是大秦一众文武百官一直以来,为之奋斗不止的目标!

  如今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个目标近在眼前,谁又甘愿暂时停下步伐呢。

  不过在听完太子扶苏的解释之后,秦皇嬴政也是不由得陷入到深思之中。

  因为有些事情,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便可以很轻易地看出双方的不同。

  比如说,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件事。

  因为为了防止六国彼此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所以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在覆灭其他诸侯国的时候,动作是非常迅速的。

  再加上,其他诸侯国也是各有各的内部问题。

  所以秦国从覆灭韩国开始,到最后覆灭齐国,真正统一天下,仅仅只是花了十年时间。

  这个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很短的。

  所以也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虽然打下了六国,但是却并未使得六国之民真正心归秦国。

  在天幕出现之前,别说刚刚覆灭不久的齐国了,甚至就连覆灭时间最长的韩国的黔首百姓,也依然尚未真正地心归秦国。

  一旦有个什么六国王室宗亲,又或者是贵族公卿站出来振臂一呼的话,那么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便很有可能会半推半就地跟随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反叛。

  当然,这咎灵硫轳ZX弃8栮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说,秦国本土的官吏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派遣大量的秦国本土的官吏去有效地治理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

  又比如说,秦国对于昔日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的态度相对柔和,只要他们愿意投降,那么秦国便会让他们继续担任当地的相关官吏。

  从而导致这些六国王室宗463亲、贵族公卿在打着秦国的旗号治理当地黔首百姓的时候,往往会故意曲解秦国下发的律令,甚至是有意激起当地黔首百姓对于秦国的怨愤。

  再比如说,秦国在打下六国之后,也并未对六国之民施以宽恩、减免赋税之策,反而为了征集军需,进一步地提高赋税等等。

  而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吗?

  可以!

  但是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真正投入到治理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身上才行。

  而很显然此前是他与秦国为了尽快完成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个霸业目标,是并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上面的。

  所以也就导致了,现在他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不得不停下步伐,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治理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好让他们真正心向秦国。

  具体要花多久的时间,才能够真正让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真正心向秦国,忘却故国,他也不知道答案。

  可能是三年,又或者是五年,再或者是十年也不是不可能。

  而天幕上的“秦国”如果听从太子扶苏的建议,暂且放缓伐齐的步伐,先好好治理已经覆灭了的韩地、赵地、燕地、魏地、楚地的话。

  那么等到天幕上的“秦国”彻底覆灭“齐国”,真正完成天下大一统这个目标之后,除了刚刚覆灭的“齐国”之外。

  其他韩地、赵地、燕地、魏地、楚地的黔首百姓,必然都会心向“秦国”。

  届时,天幕上的“秦国”只要再好好治理一下“齐地”,使得“齐地”的黔首百姓归心于秦之后。

  “秦国”内部便再无内患,不用再担心会有昔日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余孽突然跳出来反叛之事。

  如此一来,“秦国”便足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天下一国,万民一心!

  而且暂缓伐齐,除了可以给秦国更多的时间,收拢已经覆灭的各个诸侯国治下的黔首百姓的民心之外。

  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继续统合大秦上下的意志。

  在秦国彻底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他可以很清晰地察觉到他麾下文武群臣的心思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以前他麾下的文武百官,在他的统御之下,基本都能够做到为了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个目标尽公忘私的话。

  那么现在他麾下的文武百官,虽然依然不敢违逆半点他的意志。

  但是很显然在不违逆他意志的情况下,也都有了各种各样为自己,又或者为自己派系、亲眷等等谋私利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