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8章

作者:三月啦

  始皇帝在赵高的服侍之下,合衣而卧,久久不能入眠。

  脑子里各种思绪闪过,高度亢奋,身体却疲惫不已渴望入眠休息。

  服用金丹过后的短时间内,很难进入睡眠,始皇帝此刻虽然精神亢奋,身体却无以为继,只能闭着眼睛躺下翻来覆去,陷入半睡半醒的状态。

  一晚上翻来覆去,恍惚觉得自己好像睡了很久,睁开眼天色依旧晦暗,如此循环往复,始皇帝复问赵高。

  “朕睡了多久?”始皇帝的声音传来。

  “陛下,不到一个时辰。”赵高给出了回答。

  始皇帝心头没来由的一阵烦躁,短短一个时辰,他感觉自己醒来复睡,睡了复醒,已经重复了很多次。

  这样短促多醒的睡眠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来说本就是一种极大的折磨,然而考虑到明日一如既往的工作量,始皇帝最终还是按耐住自己,躺在床上重复这个醒了又睡,睡了又醒的过程。

  入睡困难,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奇差无比,也是服用金丹产生的后遗症之一。

  如今的始皇帝,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几乎都需要超过将近半个时辰以上的时间才能够进入睡眠。

  多梦,易醒……

  又是一晚折磨……翌日醒来的始皇帝只感觉浑身疲惫,睡了,但是好像又没睡。

  好像自己一整个晚上都醒着,又好像睡着了,筋骨酸痛,眼睛酸涩,头脑发胀。

  安静的等待着侍从的服侍,更衣,梳洗,始皇帝沉默片刻取出金丹,开始了自己一天精神满满的工作。

  他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循环往复……

  只是现在年纪上来了,力不从心需要金丹辅助了。

  蒙毅在一旁王前听奏,负责的工作也包括提前给始皇帝圈重点。

  尽管三令五申奏报从简,但是奏折水字数依旧是各地大臣的通病。

  毕竟地方官员远在天边,一年到头,也就这么个在始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怎么可能会老老实实在那干巴巴的汇总汇报。

  有的隐晦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见解,有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文采,有的拍拍马屁,一篇奏折通篇下来干货少的可怜。

  现在的情况还是已经经过整顿的,始皇帝刚刚一统天下那会浮夸成风,各郡县三天两头蹦出来个祥瑞上书朝廷,为了给始皇帝歌功颂德,甚至出现过一篇奏折的字数多到需要用箩筐来装的抽象情况。

  始皇帝审阅奏折真的是一目十行,毕竟几十年下来练出来了。

  各地盗匪之事被蒙毅分门别类,最后一股脑扔给了李斯让李斯头疼去,今天的情况倒是好了一些,没有那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的只是例行汇报。

  以至于晌午之时,在蒙毅的辅佐之下,始皇帝的政务已经处理大半,剩下的奏折寥寥无几,看着案几上廖廖几个奏折,始皇帝心情大好。

  剩下的这点,最多只需要小半个时辰。

  停下工作,饮宴休息。

  一日两餐在这个时代是常态,包括贵族亦是如此。

  但是对于上层阶级而言,虽然晌午不吃饭,但是常常会吃一些点心酪浆填补肚子。

  和西方下午茶一个样子,有钱人怎么可能一点东西不吃和普通人一样从早上到晚上饿着肚子。

  始皇帝也有晌午吃点点心酪浆的习惯,毕竟饿着肚子高强度处理工作很容易头脑发昏。

  不消片刻,点心酪浆呈上。

  都是比较清淡的东西,味道微甜。

  始皇帝吃了几口,食欲依旧有些匮乏。

  不过没有太过于明显,勉强吃了一些点心又喝了一些酪浆填饱肚子,下午没那么多事,还能抽出来空靠着躺椅摇摇晃晃。

  困意很快袭来,但是却又无法安然入睡。

  始皇帝倒也没有强求,只是眯着眼睛假寐修养心神。

  “倒是怪也,朕去蓝田大营两次。”始皇帝晃动着身子轻声开口。

  “两次皆是饱腹而归,赵泗这小子做的东西虽然新鲜美味,手艺却不及宫人,宫人学来,同样的菜式,偏生又难以下咽。”始皇帝轻笑了一下,有无奈,也有自嘲。

  依稀记得自己前两天于蓝田浅试躺椅,都能够摇摇晃晃片刻就进入睡眠。还恰好逮到赵泗这小子鬼头鬼脑的偷瞄自己。

  这种快速入眠的感觉,是始皇帝很久都不曾体验的了。

  “许是政务繁多……”正在为始皇帝做关键词审核的蒙毅开口回答。

  “陛下忧国忧民,劳体伤神……”蒙毅开口说着。

  不过赵泗这小子确实如此……

  要说赵泗有多么精明多会说话倒也未必,但偏偏和这小子相处,总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第八十二章 熟了!玉米熟了!

  总是如此也不是个事。

  始皇帝有时候觉得自己还能活很久,有时候又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病。

  有时候觉得自己确实应该休息一下,但又会觉得自己一旦休息下来很多事情就做不了了。

  放松容易收紧难。

  人都是这样,国家,同样如此。

  始皇帝只是摇了摇头,并未否认蒙毅的说法。

  “唤夏无且入内……”始皇帝摆了摆手。

  默默无言的赵高躬身退下去请夏无且。

  始皇帝现在对于金丹也半信半疑,毕竟副作用确确实实在那里摆着,夏无且又是他颇为信任的医师,可是问题根源在于夏无且自己也拿不出来好办法。

  始皇帝需要足够的精力去处理国家政务。

  他,一刻也不能松懈。

  不消片刻,夏无且入内觐见。

  先观气色,依旧是老样子,略有好转,但是气态虚浮。

  呼吸,短促而急切。

  “陛下近来身体可有不适?”夏无且心中已有预感,始皇帝多半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停用金丹。

  “老样子,可有良策?”始皇帝开口问道。

  夏无且并未回答,而是先搭手为始皇帝诊脉。

  诊脉约莫一刻,夏无且才松开切脉的手指眉头紧皱。

  “陛下近些日子可曾服用金丹?”夏无且开口问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自夏无且上一次诊脉,始皇帝零零散散又吃了七八枚金丹。

  “可有良药?”始皇帝开口。

  “陛下,金丹不停,有药也难治。”夏无且摇了摇头,如实回答。

  在夏无且长期的医学经验汇总过程中对金石之药逐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金石乃虎狼之药,身体康健之人服用或可补益身体,但如始皇帝这边本就上了年龄身体不太好的人来说,弊大于利。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医者都很难做到将金石丹药跳大神等行为和医药分开看待,夏无且能有如此认知已经殊为不易。

  始皇帝没有开口,只是摆了摆手回答道:“那就开些安神益睡的方子罢。”

  夏无且是少有不用太顾忌斟酌直接开口实话实说的医生,盖因为夏无且在荆轲刺秦的大事件之中投出了关键性道具,间接的救了始皇帝的性命。

  始皇帝并没有打算停用金丹,夏无且自己都拿不出来好办法,只说停了金丹调理身体能够康健,却又没办法让自己精力充沛,犹如壮年。

  可是若没有足够的精力,如何操控庞大且处于极限运转状态下的大秦?

  “如此,臣告退,稍后为陛下送来汤药。”夏无且退后两步躬身行礼。

  “陛下之体,已如草木,风吹即倒,请陛下以身体为重,金丹若非不得已,万莫服用。”夏无且临了又情深意切的开口。

  始皇帝倒不在意,夏无且算是始皇帝的亲近之人,这种话御医里面也只有夏无且能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夏无且退下,尔后忽然想起来了方才和蒙毅叫住夏无且。

  “且慢……”

  始皇帝想起来之前自己长期食欲不振和赵泗同食的胃口大开,以及那一次一反常态的顷刻入睡。

  蓝田,躺椅上的那一觉,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却是少有的醒来之后精力充沛的睡眠。

  始皇帝自己也觉得稀奇,而且身体好转明显,夏无且是专业人士,或许能够知道原因,说不定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所帮助。

  夏无且闻言,眉头皱的高高耸起。

  “食欲大开?顷刻入眠~~”

  “相处起来确实倍感亲切。”蒙毅补充了一句。

  令人亲切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历史上人格魅力大到布衣之身三言两语使人纳头便拜的人物也不在少数。

  在始皇帝细致描述以后,夏无且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这样说来,臣斗胆猜测……许是此子归秦,利国利民,陛下以国事为重,心忧顿解,思绪放松,方有如此之事。陛下之疾,多在心病也!”夏无且开口说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

  夏无且很早以前就说过始皇帝的病和心病也有关系。

  夏无且做出如此解释合情合理。

  “那照你这么说,把其召入宫中为宦,亦可为一良药?”始皇帝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陛下心中喜悦,便是良药!”夏无且对于始皇帝的玩笑却很认真。

  夏无且,在始皇帝为质子的时候就曾经照顾过始皇帝,后来又跟随始皇帝归秦。

  始皇帝哑然失笑,见夏无且认真起来,只是摆了摆手,夏无且识趣的退下。

  这自然是个玩笑,不过夏无且的话也被始皇帝放在了心上。

  夏无且以前也说过自己的身体有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心,心事重而身疲。

  赵泗这小子确实讨人喜欢使人亲近,召个令自己愉快的孩子陪伴自己于宫中排忧解闷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往后看,汉武帝也曾经特意召金日磾的两个孩子入宫为弄儿(逗乐的孩子)为自己排忧解闷。

  君,亦是人,亦有人的好恶和情感需求。

  看着顺眼,能够让自己心情舒适,又有前途,好学聪慧,何妨召入宫中王前听命侍奉左右呢?

  当然,并不是现在,最起码也要等到三种新粮出产以后。

  蒙毅对于始皇帝的小玩笑会心一笑,至于赵高依旧保持缄默,自从被蒙毅参了一本以后,赵高在蒙毅面前都会保持小心翼翼,不过心中也暗暗记下了赵泗的名字。

  对这方面,赵高很敏感。

  他能够感觉到,始皇帝对于赵泗毫不掩饰的亲近和喜欢。

  ……

  而另一边的蓝田大营之中。

  打离开王府以后,赵泗又重新回归了看书读书去王离那里蹭饭,偶尔出营解决一下生理需求的枯燥无味的日子。

  不同的是,现在的赵泗对于蓝田船员们耕种的农作物更加上心了。

  早上和晚上都会定时巡视一圈,确保自己的璞玉光环能够照顾到所有农作物,其余时间还会不定时巡逻注意生长情况,同时深度参与到除草除虫的活动当中,耕种,读书两不误。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

  这段时间内……

  李斯再次修改了一些法律条文。

  远在陇西的扶苏冷不丁的突然给始皇帝写信,前半部分关心始皇帝的身体情况,后半部分又再次提起了分封之事,始皇帝为此怒而掷书。

  齐地征调大量徭役,开始大规模晒盐制盐,三万隶臣自骊山而至齐地。

  而从齐地远道而来的阴阳家当代代表性人物驺奉也终于赶到了咸阳。

  第一批合计两千套马上宝具发至陇西。

  匈奴于河套之地和大秦屡次发生摩擦,随着时间逐渐向秋季靠拢,摩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王家的耕地在这段时间内舍弃了原本的直辕犁,全部换成了长曲辕犁。

  红薯土豆茁壮生长。蔬菜已经收获了一茬,辣椒也丰收了,早已经用完的辣椒储备得到了补充,这一次收获的辣椒很多,可以放开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