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243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他非常清楚,如果就此轻易答应,那么他即便放弃怡和洋行的控股权,也得不到太多的利益,因为这会让这些洋人觉得他林浩然好欺负,这不符合他一贯的商业原则。

  “亨利先生,”林浩然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理解您的立场,也尊重凯瑟克家族对怡和洋行的深厚情感。

  但正如我之前所言,我投入巨资获取这份控股权,是出于对其未来潜力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不会轻易放弃。”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了起来。

  “当然,我也理解你们希望重夺控股权的迫切心情,但请记住,商业世界讲究的是公平交易,而非强权压迫,如果凯瑟克家族以及在场参与的英资财团能够提出一个让我满意的方案,看在查尔斯王子和王室的面子上,那么,我愿意考虑放弃这份控股权。

  但是,这只是考虑,如果没有令我满意,即便你们所有人对我施加压力,我依然不会答应的,你们应该也知道,以我如今的财力,并不是一定要待在香江,无论去到哪里,我都会受到礼待。”

  亨利·凯瑟克闻言,心中不禁暗自佩服林浩然的冷静与坚定。

  即便面对在场这么多英资大佬,甚至是英国王子,都如此从容不迫,怪不得能够在如此年轻的年纪里,获得如此大的成就。

  这一次,亨利·凯瑟克的内心中终于认可了林浩然的才能比自己要强。

  他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商界大佬,任何威胁或恐吓都是徒劳的。

  于是,他调整了自己的语气,试图以更加平和的方式继续谈判。

  “林先生,我们当然愿意提出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案,但在此之前,我想请问,您对‘满意’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您期望从这次交易中获得哪些具体的利益?”

  林浩然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对方会这么问。“很简单,我要求的是你们必须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反映怡和洋行控股权价值的报价,另外处理好置地集团与怡和洋行之间的互控问题,毕竟你们让我放弃怡和洋行,总不能连着置地集团也让我放弃吧?

  同时,我还希望获得一些额外的补偿,毕竟,我为了这份控股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时间,如果这个补偿令我满意,放弃怡和洋行自然不是什么问题,虽然我对怡和洋行依然不舍,可在利益面前,一切都可以谈。”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当然,我也会考虑你们的立场和利益,但请记住,如今是你们在求我让出怡和洋行的控股权,而不是我们双方都有这个意愿。

  所以这个补偿不够的话,我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否则,我宁愿选择继续持有这份控股权,在我看来,怡和洋行就是香江最好的企业,否则它也不会被称之为洋行之王了。”

  随着林浩然的话语落下,室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而微妙。

  林浩然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看在王室的面子上,他已经给这些英资财团一个下台阶,让出怡和洋行控股权这件事情,可以谈,但是他不会轻易答应。

  如果达不到他的条件,他是不会放弃怡和洋行控股权的!

  林浩然对于完成这次交易后可能得罪所有英资财团并不感到忧虑。

  因为他知道,这些英资财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例如汇沣银行背后的英资势力就与凯瑟克家族等存在不和。

  因此,待此事平息,各方终将回归常态,各忙各的。

  凭借林浩然目前在香江的影响力,即便这些英资财团有意回避,也难以完全避免与其旗下企业的合作机会。

  林浩然虽然没有直接答应,可他的话语让查尔斯王子非常满意。

  毕竟,林浩然明确表示,他之所以做出让步,完全是看在王室的面子上,否则即便是所有英资财团联手施压,他也绝不会轻易放弃怡和洋行。

  此时,查尔斯王子再次扮演起和事佬的角色:“林先生、姆斯·罗斯柴尔德先生、亨利·凯瑟克先生,以及在座的各位,既然我们已经讨论至此,我建议不如各退一步。

  接下来,你们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再次坐下来深入交流,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协商,你们一定能找到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现在时间不早了,大家不妨先各自回去吧!”

第370章 将置地集团私有化!

  手持一枚勋章,林浩然满载心事,回到了施勋道的别墅。

  今晚所遭遇的一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未曾料到,那些英资财团竟会联手,迫使他放弃对怡和洋行的坚持。

  这些,在他去总督府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想过,在怡和洋行已经被他控股的情况下,这些人居然还不死心。

  然而,林浩然非但不恼怒,反而内心泛起一丝笑意。

  回到三楼书房,林浩然随意地将那枚勋章丢进了一个抽屉里。

  对他而言,这枚勋章远非什么值得夸耀的荣誉。

  英政府妄图以此勋章笼络他,显然是大错特错了。

  更令他反感的是,在颁发勋章之后紧接着就施加压力,迫使他让出怡和洋行的控股权,这让他对英政府的好感荡然无存。

  毕竟,英国政府终归是服务于英国人的,香江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块殖民地,轻视他这位华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林浩然一点都不在乎。

  因为他知道,香江在英国管辖范围内的时间,已经不长了。

  算算时间,再过十几年,香江便会重回祖国的怀抱。

  到时候,他也就无须看这些英国人的脸色做事了。

  即便是如今,他也不惯着这些人。

  如果这些英资财团的目标是置地集团而非怡和洋行,那么无论如何,林浩然都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至于怡和洋行,只要有足够让他满意的利益,他也不是不能考虑放手。

  但前提是,利益必须丰厚到让他心动。

  否则,一切免谈!

  这也是他不生气的原因。

  怡和洋行的那些海外投资项目,在林浩然眼中并无多大潜力。

  此前,他甚至计划着,在将来把扭壁坚拉下马后,将这些前景黯淡的海外资产抛售,回收资金以投资更有价值的项目。

  现在看来,既然这帮英资财团想要拿回怡和洋行,或许可以借怡和洋行之手,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对林浩然来说,怡和洋行的未来发展确实不容乐观。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即便置地集团仍作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怡和洋行的市值也不过勉强达到五百亿美元左右。

  如今,怡和洋行因失去了置地集团,其价值更是已经大打折扣。

  林浩然预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怡和洋行的最高市值能达到两三百亿美元就已属难得,五百亿美元更是奢望。

  相比之下,目前与怡和洋行实力相近的汇沣银行,未来市值将高达一万六千亿港元。

  怡和洋行与汇沣银行,作为香江英资财团的两大代表,未来的发展差距将如天壤之别。

  综合这些条件,林浩然自然不是很在乎怡和洋行的控股权。

  不在乎归不在乎,起码得有足够的利益,否则天王老子的面子,他都不给。

  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林浩然深思熟虑起来。

  他在考虑,要开什么条件给亨利·凯瑟克他们。

  首先,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所互控的那部分股份,肯定是要解决掉的。

  否则,他放弃怡和洋行的股份,岂不是又再次让怡和洋行反过来控股置地集团?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在他将怡和洋行那19%的股份卖掉之前,必须解决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之间的问题。

  两者相间的藕断丝连,或许要趁此机会,彻底砍断了。

  “何不借此契机,彻底实现置地集团的私有化呢?”林浩然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置地集团目前所掌握的固定资产,其未来的价值不可小觑。若能妥善运作,其盈利能力恐怕连造币厂也难以企及。

  毕竟,置地集团在中环、上环、湾仔、铜锣湾、尖沙咀等黄金地段拥有大量房产物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均占据最核心的位置。

  即便置地集团今后不再进行其他业务拓展,仅凭这些位于核心地段的房产物业,通过收取租金,也足以让其财源滚滚,收获颇丰。

  昔日的置地集团,凭借其英资背景,获取了众多最核心、最繁华的地段,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大量自留地产物业,其优势不言而喻。

  置地集团被誉为中环地主,这一称号绝非空穴来风。

  不仅如此,置地集团旗下还拥有众多优质子公司,牛奶国际便是其中之一。而牛奶国际旗下,则掌握着香江最著名的连锁大卖场品牌——惠康超市。

  此外,香江最大的药妆连锁品牌万宁药房,以及持有美心公司50%股权的企业,同样隶属于牛奶国际旗下,进一步彰显了其强大的业务实力。

  所以,在林浩然看来,置地集团的优质性,要比怡和洋行强太多了。

  没有了置地集团的怡和洋行,什么都不是!

  怡和洋行,不过是置地集团身上的一个吸血鬼罢了。

  这些,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未来怡和洋行会想办法从置地集团手中拆分出去,让牛奶国际彻底独立起来,从而使得它的控制权由置地集团转移到怡和洋行身上去,就能看得出来。

  可如今,它们依然完全属于置地集团旗下,在林浩然控制了置地集团的情况下,怡和洋行还想打牛奶国际的主意,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牛奶国际如今可是置地集团旗下百分百控股的企业,属于置地集团的私有化子公司了。

  有了这个念头,林浩然一发不可收拾。

  将置地集团私有化,还真可以。

  如今,他所掌控的置地集团股份已经达到了47.3%了,再进一步,就是已经超过50%了。

  可仅仅将近50%的股份,未免太少了。

  毕竟,置地集团的未来价值,可是高得离谱。

  后世大家所熟知的置地集团为何持有这么多的香江优质物业的情况下,还混得如此之惨?

  主要原因还不是受到怡和洋行这个母公司的压榨?

  利润不断转移到怡和洋行身上去,再通过怡和洋行转到以凯瑟克家族为首的那些英资财团身上去,置地集团能过得好才奇怪呢。

  况且,失去了另外一个主要资产——牛奶国际,置地集团每年的营收、利润更是会大跌。

  否则,仅凭置地集团自身发展的话,仅仅依靠收租一年获取几百亿港元的利润,再加上牛奶国际强大的零售业务,置地集团的价值,在林浩然看来,根本不比未来的汇沣银行差。

  “将置地集团私有化,可以作为我与这些英资财团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除去怡和洋行持有的30.2%置地集团股份,那些英资财团手中还握着大约10%的置地集团股份。

  这10%的股份我志在必得,如果能再加上怡和洋行的那30.2%,那么我手中将掌握近87.5%的置地集团股份。只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资金投入可非同小可!”林浩然边敲击着桌子边沉思,眉头不禁紧锁。

  即便是通过股份互换的方式从怡和洋行手中获取那30.2%的股份,林浩然仍需支付一定的对价,只不过这笔钱不是直接给怡和洋行,而是流入置地集团的账户。

  加上港灯集团那6%的股份,他目前总共掌控着置地集团47.3%的股份。

  然而,要将置地集团彻底私有化,还需收购剩余的52.7%股份。即便按照100亿港元的总市值来估算,他也需要筹集超过五十亿港元的资金。

  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他短期内难以筹措到位。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他手头上目前可用的账面现金仅有13.85亿港元,这是林浩然之前从环宇投资公司了解到的信息。

  这十几亿与所需的五十几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更让他头疼的是,他还背负着怡和洋行二十亿港元的债务,加上利息,总额已高达二十二亿港元。

  虽然这笔贷款他只贷了一年,且距离还款日还有七个月的时间,看似并不紧迫,但明年终究是要还清的。

  这笔庞大的债务,无疑给他的资金筹集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五十几亿港元再加上二十二亿港元,这个天文数字让林浩然不禁感到汗颜。

  七八十亿港元的资金需求,确实让他倍感压力。

  回想起两年前,连几千万港元的资金都需要贷款,而现在,他所筹谋的资金规模已经动辄高达几十亿港元。

  不过,现在已经是11月份了,意味着年末即将到来。如果明年初有需要,林浩然计划从旗下的万青集团、港灯集团等子公司筹集资金,预计能轻松凑得十几亿港元。

  然而,即便是加上这十几亿港元,总额也不过能达到二三十亿港元,再加上他的怡和洋行股份应该也能搞个十来亿港元,可即便如此,与他所需的七八十亿港元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即便是先设法筹集到五十亿港元,也还远远不够,仍然相差不少的资金需求。

  这其中涉及的复杂因素太多,林浩然左思右想,始终找不到清晰的解决思路。

  “还是先早点休息吧,明天召集手下大将一起商议。”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林浩然最终决定放下思绪,准备就寝。

  毕竟,他现在身边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商场上的洞察力远胜于他,何必独自忧虑呢?

第371章 术业有专攻

  第二天早上,林浩然早早便出了门,直接前往康乐大厦。

  很快,他便来到了马世明的办公室。

  “老板,您真打算将怡和洋行还回去给那帮英资财团?”一看到林浩然,马世明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如今,作为置地集团管理层的一把手,总督府那边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自然也第一时间知道了。

  “将怡和洋行的控股权转让给他们,倒也不是不可考虑。马先生,您认为,与置地集团相比,怡和洋行的价值如何呢?”林浩然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

  林浩然的问题让马世明一时语塞,他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