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892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朱棣站在那,脸色沉得能滴出水。

  袖袍底下,他的拳头早已攥得骨节发白。

  他懂了。

  这是玄机真人又一刀砍向他的藩位。

  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直接,更歹毒。

  上次督造长城,好歹还留了个协理亲王的虚名,给他留了张脸皮。

  这次,玄机真人竟要让李景隆那个酒囊饭袋,骑到他脖子上拉屎。

  让他朱棣,这位战神般的燕王,去给一个纨绔当副手。

  这不是打脸,这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用鞋底来回地碾。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冰碴子。

  “真人,本王只问一句,你举荐李景隆,可有能说服本王和这满朝文武的理由?”

  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了玄机真人身上。

  他们倒要看看,这位国师大人,要怎么把这天大的荒唐事给圆回来。

  玄机真人迎着朱棣那能杀人的目光,嘴角居然微微勾起。

  “理由,自然是有的。”

  “李景隆乃开国元勋岐阳王李文忠之长子,根正苗红,忠心可鉴,此为德。”

  “燕王殿下虽是皇亲,但终究,是藩王。”

  这话说的极轻,却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捅进了朱棣的心窝子。

  他是在当着所有人的面,点他朱棣的身份,说他有不臣之心。

  玄机真人压根没理朱棣那瞬间铁青的脸色,继续道。

  “曹国公常年总领京营,深谙调度,行事稳重。”

  “西征之战,稳字当头,此为才。”

  “燕王殿下用兵,则过于锐利。为将可,为帅,未必。”

  他又一次,把朱棣死死钉在了执行者的位置上。

  “至于其三。”

  玄机真人的笑意,变得高深莫测。

  “此乃陛下与首辅大人,深思熟虑后的决断,非贫道一人之见。”

  “燕王殿下若有异议,大可向首辅大人请教。”

  他轻飘飘就把这滚烫的山芋,丢给了从头到尾闭着眼睛,像尊石佛的老人。

  大明内阁首辅,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唰!

  所有人的视线,又齐刷刷地转向了御座之侧的朱元璋.

第1790章 儿臣遵旨!

  朱棣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又是个套。

  玄机真人这是要逼着他亲爹,当着满朝文武,亲手把他给否了。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诛心的事吗?

  朱元璋缓缓睁开了他那双看透世事风霜的眼睛。

  那眸子里,没有半点情绪,深得像口古井。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没看朱棣,也没看玄机真人。

  先对着龙椅上的朱允炆,微微躬了躬身。

  然后才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殿内那些激动不已的将领。

  最后落在自己满脸不甘的儿子身上。

  “西征主帅,国之大事。”

  朱元璋的声音,瞬间压下了所有喧哗。

  “燕王之功,天下共见。其勇,亦是人尽皆知。”

  听见父亲开头便肯定了自己,朱棣心里,不由自主地燃起一丝希望。

  可朱元璋的下一句话,就把他这点希望,彻底踩进了泥里。

  “但是论资历,曹国公李景隆,乃开国郡王之后。”

  “其父李文忠,是与老夫一同打江山的生死弟兄。”

  “其爵位,在燕王之上。”

  “论官职,李景隆现总领五军都督府,是我大明军阶最高之人,品级亦在燕王之上。”

  “论忠心,李景隆自幼在宫里长大,是老夫看着他穿开裆裤长大的,他对大明和朱家的忠心,无可置疑。”

  “论稳重,李景隆虽无大战功,却也从未有过大过。”

  朱元璋说到这顿了顿,目光如刀,从朱棣脸上刮过。

  “而燕王,锋芒太露,非社稷之福。”

  他没说一句重话,也没半分责备。

  但每个字,都像一把无形的锤子,一下下砸在朱棣胸口上。

  他的声音砸在地上,掷地有声,也砸在朱棣的心口上,让他喘不过气。

  这哪是在讲道理?

  这分明是在告诉所有人,你朱棣功劳再大,大不过祖宗规矩。

  威望再高,高不过朝廷体统。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无懈可击的碾压。

  “故,老夫以为,此次西征,由曹国公李景隆挂帅,最为稳妥。”

  “燕王朱棣,可为协理军务亲王,随军出征,为国效力。”

  话音落下,大殿之内,再无半点声音。

  那些燕王一系的悍将,一个个像被霜打了的公鸡,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他们敢跟玄机真人叫板,但谁敢跟这位亲手打下大明江山的太祖皇帝顶嘴?

  朱棣站在那儿,只觉得天旋地转,喉咙一甜,一口血差点喷出来。

  他又一次,输得干干净净,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这一次打败他的,不是玄机真人的阴谋,而是自己亲爹。

  用无情的祖宗法度,给他亲手打造的一座牢笼。

  整个朝堂,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话。

  他堂堂燕王,竟要给一个酒囊饭袋当副手。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朱棣最终还是缓缓单膝跪下,用尽全身的力气,才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

  “儿臣,遵旨。”.

第1791章 搞什么鬼!

  应天府南郊校场,旌旗如林,喊声震天。

  西征大军集结完毕.

  十数万京营精锐,如刀削斧劈般列成方阵,肃立在操场之上。

  刀枪的寒光和甲胄的雪亮,映着一股冲天的铁血煞气,仿佛要把天都捅个窟窿。

  新任西征总兵官,曹国公李景隆,骑着匹白得晃眼的宝马。

  身披华丽的金甲,腰悬宝石剑。

  在众将簇拥下,满面红光地检阅着大军。

  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凯旋归来,封妻荫子的场面。

  可在这片威武的海洋中,有一块礁石,显得格外沉默。

  那是燕王朱棣,和他麾下数千燕山亲兵的方阵。

  朱棣还是那身玄黑铁甲,静静地骑在匹乌骓马上,脸沉得像块冰。

  他身后的燕山锐士也个个沉默如铁。

  握着兵器的手,关节都捏白了,眼里全是压不住的火。

  朝堂上的羞辱,像根刺,扎在每个人心头。

  他们想不通,为何战功赫赫的燕王殿下,竟要给李景隆这种货色当副手。

  就在这时,中军方向一阵骚动。

  一队穿着奇特制服,胸前绣着格物院三字的官员,在真人府护卫的护送下,抬着几十口大木箱,走进了校场。

  为首的,是格物院新提拔的主事。

  不是什么大儒,而是个民间墨家传人。

  就因为在机械上有点天赋,被玄机真人破格任用。

  “奉玄机真人之命!为西征将士,配发新式军备!”

  那主事扯着嗓子,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校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了过去。

  箱子打开,里面不是金银,也不是神兵,而是一堆堆看着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一些粗帆布缝的小包,和一架架比寻常弓弩小了一圈的轻便连弩。

  “搞什么鬼?这就是真人的新军备?拿这些破烂玩意儿糊弄鬼呢?”

  一个燕王麾下的将领,看着那些东西,满脸不屑。

  他旁边的同袍也嗤笑:“我看这位真人,就会玩玄虚。”

  “真上阵,还得靠手里这把刀!”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下巴差点掉地上。

  格物院主事,亲自拿出一个帆布包。

  当着几万人的面,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掏出来讲解。

  “此物,名野战医疗包。”

  “玄机真人悲悯将士伤亡,耗尽心血研制。”

  “这瓶是医用酒精,烈酒蒸馏七次所得。”

  “若有伤口,以此清洗,可杀菌防腐,免于溃烂。”

  “这药叫速效金疮药。”

  “三七、白及等名贵药材秘制,敷上伤口,立刻就能止血!”

  “无菌绷带,沸水煮过,烈日晒过,干净无比,包扎伤口,能防发炎。”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