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89章

作者:更俗

  朱鹮电子年后又趁机加大彩电业务的市场广告宣传力度,第二季度的彩电销量直接出现翻倍增长,令朱鹮电子近年来都很疲软的黑电业务,出现强劲的复苏。

  苏安建目前在朱鹮电子内部还是稳如泰山,姚成毅这些人还不足以对他形成威胁。

  哪怕明知苏安建跟萧良早就形成默契,涉及朱鹮电子的一些事务,郑仲湘等人也会找苏安建商议;毕竟没有办法绕过苏安建。

  苏安建也通过这些事,也慢慢摸清楚星视内部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也能看出星视高层在业务发展上的一些分歧。

  “韩振亚、韩振国兄弟想以宏亚集团的名义再搞一次更大规模的融资,星视应该会参与,但宏亚后续的发展侧重点,还是能看出陈逸森与袁可飞、林杰存在一些分歧,”

  苏安建现在成了情报小能手,透露最新的消息给萧良他们知道,

  “陈逸森更看好宏亚数码商城的发展,袁可飞、林杰则希望星视这两三年来,能集中更多的资源,在信息电子制造领域能有真正的突破。对了,你对宏亚数码商城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应该都有不错的发展吧!”萧良沉吟道。

  做空调经销发家的江宁电器集团,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逾十亿的资本不说,今年也毅然决然砍掉赖以发家的空调批发业务,在新街口筹建全国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综合电器门店,已经半步跨入连锁家电经营的殿堂之内了。

  宏亚没有抢在江宁电器之前,进入家电连锁行业,虽然上限没有那么高了,但能在九九年,就在专业性更强的珠江路开设了第一家综合电子商城,发展空间肯定还是有的。

  前世宏亚也确实一度成为国内3C连锁零售行业的巨头,通过各种眼花缭乱的资本操作,控制上千亿的资产,前后在江省辉煌了近二十年才玩崩掉。

  萧良眼窝子没有那么浅,看不得别人发财。

  他现在极力推动的,还是想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尽可能促使星视将更多的资金、资源,真正投入到国内的信息电子技术产业发展中来。

  当然了,哪怕更多的资金砸到添美网、趋势网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也远比郑仲湘明年初傻乎乎拿数百亿美元,从大东电报局手里买下香港电讯强一百倍。

  虽然大东电报局最终只套走两百亿美元,虽然星视为收购香港电讯,额外承接的一百多亿美元巨额债务,也最终予以归还,但萧良痛惜的是,星视这一愚蠢的行为,是对香港最后所剩无几的新兴产业资本,打击是毁灭性的。

  “如果说,”萧良站到水边,看着夜色下的粼粼波光沉思了良久,转头问苏安建,“我是说如果啊,星视提出收购朱鹮电子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代工业务,你能否就这件事保持沉默?”

  “为什么?”苏安建惊问道,“你要知道,我们是不能这么对话的。”

  “苏总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我只是说如果,”萧良笑了笑,说道,“而且朱鹮电子在跟爱立信以及摩托罗拉的合资制造公司里所占的股份,售价也不可能有多高,出售也不会对星视此时的市值造成多强的影响。我就算直接请求你同意出售相关业务给星视,也不会构成操纵股票罪,”

  萧良从冯薇玲手里拿过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递给苏安建说道:

  “国内实在是不关心国际市场的变化啊,不要看爱立信手机在国内还如日中天,但我们还是要看爱立信截止五月份在全球手机市场的详细数据啊!特别是五月份,初步统计爱立信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同比去年已经下跌超过3%,跌到13.2%。赶在资产大幅跌值前出售,怎么都不能算亏损的买卖吧?”

  “出售跟摩托罗拉的合资电脑制造业务还容易一些,摩托罗拉笔记本还没能在国内打开市场,全球市场也很拉垮,摩托罗拉的中国公司,都想将合资工厂的股份出售掉,”苏安建说道,“但是跟爱立信的合资工厂,上半年给朱鹮电子提供了超过近一亿四千万的利润,后续还有星视通讯电子的代工业务,想要出售,根本不是我能做主的事情。”

  “不用你做主,你保持沉默就好了。”萧良说道。

  “星视目前是紧缺实质性业务支撑股价,你怎么不考虑出售一部分锂电业务?”苏安建问道。

  “就算郑仲湘捏着鼻子忍我,但他未必能出得起价啊!”萧良说道。

  “星源时代已经实现盈利了?”苏安建心神一动,难以置信的问道。

  “哦,年后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了。现在国际汇率变动还是太大,产品又主要出口汇率下跌最多的日韩,为了保证在日韩也能有足够的价格竞争优势,不得不继续往死里压价。唉,现在就算有出口退税,盈利还很有限,”萧良说道,“等日韩经济复苏,又或者国内的锂离子电池需求起来,这个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此时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比前年均值还是下跌了将近40%。

  这意味着星源时代的锂电池,以九七年国际锂电定价(人民币或美元定价)一半的价格出口到日本,实际仅比日本当地出产的锂电低10%而已。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星源时代竟然在今年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苏安建简直难以想象。

  要是随着WAP手机先在欧美流行起来,又或者高端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从日韩转到国内,星源时代的锂离子电池直接出售给国内的制造厂商,又或者直接出口汇率变动不大的欧美地区,利润率将高到什么程度?

  难怪萧良敢说星视都出不起价了。

  星视市值是高,但是现金储备也就一百多亿。

  星视就一百多亿的现金储备嘛,收购朱鹮电子手里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代工业务,却是合适的。

  萧良坐回到这段时间很少回国内,一回国内就要将他榨干的冯薇玲身边。

  不要说苏安建了,他提出这个建议,都是异常的艰难。

  他从前世的记忆里,是清楚知道朱鹮电子将来会变得有多衰败,但是现在,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代工,却是朱鹮电子最为核心的盈利业务之一,出售将涉及整个集团发展方向的根本性调整。

  更为关键的,是相关业务倘若出售给星视,后续还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那他苏安建这辈子就极有可能被钉在朱鹮电子的耻辱柱上。

  这不是苏安建保持沉默就行的。

  他是朱鹮电子的董事长、党组书记兼总裁,这么重大的事项决策,他保持沉默,算怎么回事?

  除非在出售这些业务之后,苏安建能将朱鹮电子带向更高的辉煌。

  “手机代工公司,也是以爱立信为主,”冯薇玲张嘴说道,“如果星视动了这个心,应该会先做爱立信的工作——比较难的是如何让他们动这个心。爱立信目前在全球手机市场确实下滑得厉害,却又看不到他们有在手机市场振作起来的样子,说不定郑家出面,星视能够将爱立信在合资公司里的股份都收购过来呢。到时候朱鹮电子仅出售部分股份,还保留一部分,苏总的压力应该要小很多!”

  苏安建点点头,说道:“如果这些数据是真实的,萧总应该尝试说服星视,去收购爱立信手里的合资公司股份!”

  他带领朱鹮电子走到今天的局面,他是在朱鹮电子上市之后,才拿到五十万的年薪,更多是将青春跟热血奉献给了朱鹮电子,实在没有勇气去冒这个险……

第729章 善意的提醒

  萧良也是年轻气盛不服输,看到冯薇玲趴在被褥上就像骨头寸断瘫着,才心满意足的坐到床边,将杂乱堆放到地板上的衣服捡起来,有一种大捷归来的畅快之感。

  初升朝阳的柔和光芒从窗户射进来,落在冯薇玲每一寸皆雪白无瑕的肌肤上,熠熠生辉,起伏的曲线是那样的迷人。

  萧良伸出手指在冯薇玲红晕未褪的微腴脸颊轻轻摩挲,笑问道:“以后还敢不敢在我面前嚣张了?昨天谁叫嚣着要把我榨干的?”

  冯薇玲咬住萧良的手指,不敢再挑衅了,身子往前挪了挪,像猫似的蜷到萧良的身边,问道: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叫星视动心去找爱立信谈——你有没有办法,还是说找特定的人下些功夫?”

  “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好好歇两天吧。这事并不难办,是我之前犹豫了,”

  萧良俯下身子,手捧住冯薇玲迷人的脸庞亲了两口,说道,

  “郑仲湘跳出来创办星视,主要还是年轻气盛,不甘心躲在老郑羽翼下被世人指指点点说是一个纨绔子弟。现在星视也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只要确有机会,郑仲湘会比谁都更有自信、更积极去干的。”

  “那你怎么将这条路铺到郑仲湘的脚下?你不会直接跑过去跟郑仲湘说吧?”冯薇玲问道。

  “要是能碰到就直接说啊,”萧良笑道,“要是碰不到面,我可以给袁可飞或者周培薇发邮件,有必要遮遮掩掩吗?我虽然被踢出了董事会,但我持股超过3%,还有提交股东议案的权利。”

  “你不怕郑仲湘对你有逆反心理?”冯薇玲问道。

  “我又不是他爸爸,他需要对我有什么逆反心理?他现在这点自信还是有的,”萧良笑道,“倘若有一天,星视的股价被打爆掉,才需要担心这个。对了,郑仲湘今天还在秣陵,我现在就赶回办公室去写邮件。你怎么说?再睡一觉,等我中午过来再大战三百回合?”

  “呸,”冯薇玲说道,“我歇会儿也得起来,今天得回东洲去;我公司都快瘫痪了,不能再不管了!”

  萧良前世虽然对新兴产业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极为关注,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甚至在他所擅长的专业,大部分细节记忆都是模糊的。

  这时候除了需要他亲自深入的跟进各项研究外,也需要一个科技经济情报搜集体系相助,弥补细节记忆的不足,确保蜗巢科技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弯道超车。

  通过原材料、精密设备以及相关零部件、元器件的采购,初步建立科技情报搜集网,这事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是千头万绪。

  之前各种仪器设备、原材料的采购,主要还是通过代理贸易公司,又或者是供应商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进行;正常的商品进口,也大都如此程序。

  冯薇玲组建贸易公司,则要绕过这些代理贸易公司以及供应商在国内的分支机构,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直接的联系,还要尽可能跟行业内更多的企业建立联系,加密情报搜集的能力,相比正常采购,现在的工作量就要繁杂太多。

  这段时间冯薇玲就亲自拜访了上百家海外企业,进行各种调研考察,网罗人选,还筹建了覆盖日韩以及欧美地区的市场调查公司。

  这段时间在正常的采购之外还付出大量的成本,贸易公司暂时也压根就不可能盈利,但哪怕是能盯住日韩电子巨头的锂电新品研发进度,也绝对是值得的。

  为了做这件事,冯薇玲她自己在国内的企业都没有精力去管理,上个月甚至闹出员工盗窃店内黄金首饰的丑闻来——真是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行吧,你到东洲后,跟我说一声。”萧良恋恋不舍的拍打了几下冯薇玲有如山丘的臀,走去卫生间洗漱,然后坐车返回西南塘研究基地……

  …………

  …………

  郑仲湘一早就赶到星视通讯电子总部,深入了解这一个月来新工作进展,十点左右要调阅一份资料,袁可飞让助理到他办公室打开电脑打印出来,还是袁可飞的助理看到萧良刚发过来的邮件。

  得助理提醒后,袁可飞也没有藏着掖着,更没有先去确认邮件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就在会议室里直接跟郑仲湘说了。

  蜗巢新技术投资与鸿臣、盈投解除一致行动人协助,萧良也辞任董事一职,但萧良还持有星视四千五百万股,约占到星视约5.5%的股份,他在股东大会上提交议案,以及就一些问题向集团董事、高层提出质询,或对集团的经营提出建议,都是正当的权利。

  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星视需要对萧良提交的议案、质询或建议,做出明确的回应。

  当然,这也是四月闹翻后,袁可飞第一次接到萧良的私人邮件,也不想因此惹来郑仲湘的猜忌。

  袁可飞随后就让助理将笔记本电脑拿到会议室里来,直接打开邮件,看到萧良给他的邮件,仅在附件里上传了一份关于爱立信过去一年半来的全球手机销售数据。

  单纯看爱立信的全球手机销量,同比并没有下降,还增长了百分之十,但问题是,全球手机总销量同期大幅增长了百分之四十。

  再看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型号手机的销售数据,袁可飞他们进一步发现,爱立信手机今年还能有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高速成长,但在日韩、欧美等高端机型竞争激烈的市场,爱立信今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停滞。

  即便爱立信在全球手机市场还保持第三的地位,但这份数据足以说明爱立信的手机业务颓势已现,特别是中高端机型的研发跟推出,已经疲态尽显。

  “这数据可靠吗?”郑仲湘没有先问萧良发这封邮件的居心,而是先问袁可飞数据可不可靠。

  移动通讯市场,受到不少国际专业咨询分析机构的关注,但通常来说,有需求的企业找这些机构购买数据或其他的市场咨询服务,理论上应该是到七八月份,才有可能拿到上半年的数据。

  现在六月还没有过去,萧良就将爱立信手机截止五月份的全球详细市场数据拿过来,不是没有可能,但郑仲湘总要先确认一下。

  “我打两个电话……”袁可飞说道。

  袁可飞拿出手机,略作回忆,就先拨了一个电话出去。

  袁可飞打完第一个电话,就将手机放了下来,跟郑仲湘说道:“数据略有差距,但整体上还是相当准确的;我刚刚跟爱立信亚太区总裁郝兆雄通的电话。不过,郝兆雄也刚刚才从内部看到五月份的数据通报,看来萧良做情报工作,还是很有一手的。”

  “他发这份报告的意图是什么?”陈逸森又惊又疑的瞥了袁可飞一眼,随即将视野移开。

  袁可飞近一年来长驻秣陵,陈逸森肯定怀疑袁可飞与萧良私下是不是有什么接触,但又不想将这层意图暴露得太明显。

  “我给萧良打电话问一下?”袁可飞朝郑仲湘征询的看过去问道。

  郑仲湘点点头,照常来说,袁可飞就应该给萧良回一通电话。

  袁可飞拨通蜗巢科技副总裁张叔毅的电话,通过张叔毅联系上萧良。

  就在会议室里当着郑仲湘的面,袁可飞按了免提键,开门见山的问道:“我刚刚看到萧先生发过来的邮件,不知道萧先生有什么指教?”

  “郑先生此时也在通讯电子吧?我发这封邮件,是提醒你们注意爱立信截止这时,依旧没有将移动通讯终端产品,作为其核心业务真正重视起来,”

  萧良在电话里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觉得星视很有必要现在就讨论收购爱立信与朱鹮电子合资公司资产的可能性——这只是善意的提醒,希望你们能考虑一下……”

  萧良没有多说,就直接将电话给挂了。

  陈逸森很烦萧良都滚出董事会了,还TM对星视的发展指手画脚,却又没有办法抱怨——人家毕竟有这个权利,总不能这时候一本正经的要求人家以股东议案的形式提出这个建议吧?

  林杰、周培薇都朝郑仲湘看过去,说道:“如果说爱立信确实到这时,还没有将终端产品作为核心业务重视起来,我们确实可以考虑这个可能性。”

  换作其他公司,要是这时候考虑收购爱立信与朱鹮电子的合资公司资产,无疑是痴人做梦、自不量力,会惹人笑掉大牙。

  星视的背后是郑家,他们却可以这么想上一想。

  郑家旗下的长和电讯,从八十年代末就通过并购、注资等种种方式,在英法荷葡等西欧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布局数字移动通讯网络运营投资。

  以持股资产计算,长和电讯目前算是欧洲第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相当于内地移动或联通公司这一类的角色。

  而爱立信作为欧洲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供应商,类似于中兴这一类的角色,其产品主要就是卖给运营商。

  也恰恰是这层关系,星视最初在萧良的建议下,与朱鹮电子合作发展手机项目,还将手机的生产交给朱鹮电子与爱立信的合资公司代工,爱立信非但没有阻挠,甚至还向星视通讯电子额外授权转让了两款手机产品技术,甚至在手机中文软件研发上,跟星视通讯电子进行密切的合作(提携)。

  如果说爱立信将移动通讯终端(手机)跟移动通讯网络设备一样,都作为核心业务发展,自然是绝不可能将在中国最重要的终端生产基地让出的,但倘若爱立信志不在此,还是一心想着重点发展移动通讯网络设备呢?

  这一瞬间,林杰、周培薇以及袁可飞想到很多可能:

  接手爱立信在内地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与爱立信在新款手机研发等方面进行更深程度的技术合作,又或者哪一天直接承接爱立信的移动通讯终端(手机)业务?

第730章 收购

  这世间没有什么不透风的墙,进入七月份,星视找爱立信洽谈收购其在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务(手机合资公司股份)的消息,就悄然流传开来。

  星视与爱立信都竭力否认,别人也没有办法将这事当真;就算真在进行相关谈判,也充满很多变数,没有几个人觉得这事能做成。

  普通投资者跟媒体,虽然很难接触到最新的全球行业数据,但爱立信去年(1998年)在全球市场足足卖掉近三千万台手机,却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谁都很难想象出身北欧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爱立信,会是那样的保守顽固,竟然都无意将一个年营收入达上百亿欧元的业务视为核心,还有将相关资产出售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识到,不少欧美跨国企业更认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并付之实践。

  爱立信即便不可能立即出售全部的手机业务,但将价值链最末端的组装生产优化出去,并非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更何况郑家对爱立信的影响力,真正的专业人士还是能够看得见的。

  爱立信与朱鹮电子的手机合资公司,主要涉及中低端手机的组装生产,对爱立信而言,更加无关紧要了。

  不过,这一业务能为星视所收购,与星视通讯电子的合并,对星视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这主要也是国内外对中国的期待值普遍较低,甚至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认为印度的发展前景,远比中国璀璨辉煌得多——因为印度比中国更“民主”。

  很多人相信,星视通讯电子接手爱立信在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务,哪怕仅限中低端机型的组装生产,除了能继续为爱立信提供手机代工服务,获得稳定的代工利润外,还将在爱立信的紧密支持下,在中低端手机开发方面,将取得其他国内电子厂商无以相比的优势。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