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61章

作者:更俗

  丁文江、韩振亚、邹志林等人事务繁忙,在香港接受了两天的热情招待就离开了,温骏、韩振国却是与周培薇、陈逸森、林杰等星视高层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也是要这时候,温骏、韩振国彻底搞清楚星视集团刚拿下八号仔益洲股份的控股权,正筹划集团整体上市的事情。

  而郑仲湘这段时间出现在内地,亲自推动曲宸集团跟怡田、环泰以及光耀资本进行合作,主要还是担心蜗巢新技术会成为星视的妨碍。

  星视总部宽大的豪华接待室里,温骏站在落地玻璃窗前,俯瞰脚下小如蝼蚁的车辆与行人——这正是他孜孜追求的那种感觉啊!

  这时候郑仲湘与周培薇、林杰以及另两名星视的高管走进接待室,温骏看了坐在沙发上的韩振国一眼,抢先迎过去,寒暄道:“郑先生这么早就过来了啊?”

  温骏、韩振国留在香港有四五天了,郑仲湘不可能从头到尾陪同,主要还是陈逸森出面接待。

  “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召开股东预备会议了,我得提前过来有个准备,”郑仲湘看了一眼腕表,说道,“你们这两天讨论出什么结论来了?”

  郑仲湘将他们请来香港做客,实际他们帮着出谋划策对付萧良,但他自己却消失了两天才出现,慢腾腾从沙发上站起来的韩振国,心里多少有些不满的。

  郑家再牛逼,也不能这么随意差使人啊!

  温骏却无半丝的在意,希望能得到郑仲湘以及郑家的器重,对郑仲湘目前困惑的事,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星视成功整体置入上市公司后,想通过短时间的股价震荡,将萧良赶出去,恐怕很难。最初孙仰军、沈君鹏找到在东洲背景深厚的唐逸凡、俞小荣还有郭晋阳这些人合作,想要拿下沪市上市公司徐海科工的控股权,将当时东洲船机厂的柴油发动机业务装进上市公司,就是被这个姓萧的横加阻挠,最终功亏一篑。姓萧的从介入徐海科工算起到最后完全撤出,历时两年……”

  九五年下半年的时候,宿云生物、南亭实业还刚刚发迹,萧良就敢拿出一笔在当时看来怎么不能算小规模的资金,在徐海科工里面整整纠缠了两年才最终撤出,这样的耐心跟韧性,怎么都不能将他当成一般证券投机者看待。

  郑仲湘神色凝重的点点头,虽然这两天他没有露面,每天交流的情况,陈逸森、周培薇都会及时向他电话或写邮件汇报。

  郑仲湘伸手摸了摸往后梳得油光镫亮的头发,坐到宽大的沙发上,说道:

  “二月底恒生指数受期指交割日影响大跌,蜗巢新技术就是那天出现在八号仔这些股票重点股东名单的。这才刚刚过去两个月,要是姓萧的这次耐心跟韧性,也有这么足,我们指望复牌之后通过股价震荡,迫使姓萧的出局,确实是想多了。”

  “星视未来有那么好的发展,合作方又信心十足,资产成功置入上市公司之后,直接将股价拉到位,不给姓萧的有增持的机会,才更为关键,”

  温骏现在只愁没有表现的机会,哪怕很清楚陈逸森、林杰、周培薇这些人不可能喜欢他指手画脚,也是大胆向郑仲湘建言,临了还不忘问韩振国一句,

  “韩总,你觉得呢?”

  韩振国接过话茬道:“我接触姓萧的不多,纯粹以个人感觉,确实需要将股价直接拉到叫他感觉两到三年内都无利可图的位置,才有可能避免水被他搅浑。”

  萧良迫使宏亚与环泰以每股八元承接天海精工大量的股票——即便有一部分作为出资置入光耀资本,但宏亚、环泰手里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这个价格就令他们异常的难受。

  这个价格不算高,但也绝不算低。

  更关键是天海精工现在完全处于沈君鹏的控制之下。

  沈君鹏整天嚷嚷天海精工未来发展不会追求短期的利润增涨,而是要更多的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在技术自研上增加更多的投入,提高员工的薪资福利,最终将公司的市值保持在三四十亿之间,是非常合理的。

  说白了沈君鹏这是在对环泰、宏亚放话:

  你们每股八元接的股,老老实实以每股八元一点点吐出来吧!

  沈君鹏作为控股股东,只要不在意一时的账面资产浮动,确实有能力将股价长期压制住,绝对不会希望看到试图想对他下死手的环泰、宏亚,从天海精工赚到一分钱出局!

  韩振国不喜欢温骏在郑仲湘面前表现得太活跃,但对他的观点还是赞同的。

  郑仲湘这时候不是考虑萧贱人已经吃进去的一千两百万股八号仔能赚多少钱,而是重点防止萧贱人进一步插脚进来将水搅浑。

  他也觉得郑仲湘应该利用控股股东的有利条件,将借壳上市后的星视股价,控制到萧良多食则无利可图的高位。

  “具体要拉到什么位置,才能叫萧良见好就收?”郑仲湘皱着眉头看向韩振国、温骏问道。

  “在内地科技股也是很受欢迎,大体能给到三十倍以上的市盈率,但再高的话,背后基本上都是资本在操纵,”温骏说道,“而在香港,以郑先生的名望以及策划中的荃湾资讯产业园项目,普通投资人应该会有更大的想象力,但具体多少,我跟韩总还真没有什么研究,不敢瞎说。”

  韩振国看了温骏一眼,心想你小子不想冒险给出具体的估算,还怕我居功,我需要你代我回答?

  说来也是奇怪,自上次被萧良捅破他兄弟二人与温骏表面上的虚情假意之后,韩振国看温骏真是越来越不顺眼了。

  郑仲湘不知道韩振国与温骏心里的小九九,皱着眉头走到落地玻璃窗前,俯瞰脚下小如蝼蚁的行人跟车辆。

  周培薇走过来,说道:“股价可能要给到三十五到四十区间才行!”

  她们之前就想过将复牌后的股价直接拉起来,不给萧良增持的机会,但她们之前计划拉到每股二十五元左右。

  这也是萧良开出的报价,但被郑仲湘拒绝。

  却是这几天跟韩家兄弟、温骏进行深入的交流,才发现他们之前对萧良的了解都是片面。

  甚至郑仲湘之前找的私人侦探公司层次太低,都没有了解到萧良在游艇夜宴以及华商经贸交流大会的两次具体演讲内容。

  周培薇、林杰看似没有下力气做太多的功课,却因为行业人脉的缘故,反而对萧良在游艇夜宴以及华商经贸交流大会上的发言略知一二;她们对萧良出售宿云生物给鸿臣之后,蜗巢新技术以及鸿臣在香港证券市场的操作,对天盈投资的架构变动,也更为清楚。

  温骏、韩振国对香港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却是通过这次碰撞,他们才将水面下的拼图拼得更完整,更有理由相信苏利文、熊玉琼赶在金融风暴之前,将资产从泰国、马来西亚撤出,并最大限度的减持对华兴集团的持股,很可能是一次完美的预谋。

  仓促上马古江口深水港项目,只不过给了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应对熊氏及华兴董事会诘难的完美借口。

  是的,苏利文、熊玉琼当时要辞去华兴集团的董事等职务并进行减持,是需要得到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审议批准才能生效;不是说苏利文、熊玉琼今天辞去董事,明天就可以直接减持股票。

  这也不难理解,萧良从香港的日资银行拆借如此巨量的日元贷款,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为何会提供担保了。

  唯有之前建立足够的信任,萧良才有可能拿他在内地的资产,请托苏利文、熊玉琼出面为当时高达三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担保。

  他们重新审视过萧良,自然也就知道按照之前的计划将复牌后的股价拉到二十五元,很可能无法将萧良阻拦在外,非要拉到三十五到四十元这个区间不可。

  这也是他们自己预算出来的,未来三年内相对合理的星视股价区间。

  当然了,他们希望将股价一步拉到这个区间,肯定不会直接动用资金暗中操纵。

  这种玩法太低端了,也容易被对手抓住把柄往死里整。

  陈逸森这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捂住通话孔,跟郑仲湘汇报道:“萧良已经走进太古大厦了。”

  看到温骏、韩振国要起身告辞,郑仲湘说道:

  “非正式的股东预备会议,主要是对将拿到股东大会上进行投票表决的提案进行初步的确认——按照规定,单独或联合持股超过3%的股东,都有权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出方案进行讨论、表决。你们也可以留下来旁听,看看萧良一会儿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温骏、韩振国点点头,就坐在原处没有动弹,等候着萧良走进星视总部的豪华接待室……

第681章 新的提案

  这段时间杀入八号仔的绝大部分投机者,都只关心星视借壳后股价最终有可能被拉到多高,然后套现走人,对重组后的董事会安排,公司章程等等却都不感兴趣,更没有兴趣提什么议案参与公司的治理。

  股东代表们赶到星视总部,交头接耳,也都是讨论新调整的资产重组方案。

  萧良这次是与熊志远、朱祎琳一起走进星视位于太古大厦顶层的接待室,看到温骏、韩振国竟然毫不避讳的坐在里面,笑了笑,朝郑仲湘笑道:

  “听说郑先生这几天招待好几个从内地赶过来的贵客,我还在想,谁在郑先生面前担得起‘贵客’这两个字呢?郑先生昨夜陪大明星蔡漾参加宝格丽的慈善晚会,今天都出现各大娱乐版的头条了。不过,刊登了那么多照片,却没有看到这两位贵客的身影啊,我还以为郑先生有意将他们藏起来,不让我知道呢。”

  郑仲湘脸色略沉,说道:

  “慈善晚会不过是无聊之极的应酬。韩总、温总昨天是EASON、培薇在接待。新的方案,以及将在股东大会重新讨论制定的公司章程等,我们都发给各家了,也通过电话初步了解到一些意见,蜗巢新技术那边一直没有反馈,萧总今天是有什么惊喜带给我们吗?”

  “也谈不上惊喜,”

  萧良说道,

  “上次承蒙郑先生款待,感激得很。我之前也在餐桌上明确说了,我个人毫无保留的支持星视的资产重组方案,也非常看好星视完成上市后的发展。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故弄玄虚,又或者是毫无原则说这种事,只为了自己能高位套现。因此,我找了两名股东,一起提名我自己担任董事。另外,蜗巢新技术也与天盈投资、鸿臣集团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向其他股东代表郑重承诺,只要我在新一届的董事会里当选星视的董事,我们将以不高于每股五十元的价格,最多动用十亿资金,进一步增持股票!”

  根据香港为上市公司制定的累积投票制原则,完成资产重组后的星视新一届董事会,倘若设立七名董事人选,萧良不仅需要联合3%的持股人才能有提名的资格,还需要获得总计超过15%的持股人的支持,才能在董事会拿下一个董事名额。

  当然,考虑大股东的投票权,不可能很平均的覆盖到他们指定的侯选人头上,通常萧良能争取到10-12%的持股人支持,差不多就能进董事会了。

  但是按照新的资产重组方案执行,萧良持股会被摊薄到1.8%,不仅仅提名董事人选,想要真正进入董事会,更需要争取其他股东的支持。

  当然,萧良的承诺也如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水里,顿时掀起惊天波澜。

  每股五十元?十亿港元?

  “萧总,你这话当真?”

  “萧先生,你不是跟我们开玩笑吧?”

  股东代表们几乎怀疑自己听岔了,有人禁不住走到萧良跟前过来,希望他再说一遍。

  “星视最终通过重组上市,我又能进董事会,我将联合天盈投资、鸿臣集团,最多增持星视十亿港元的股票,增持价格最高放宽到每股五十元——我现在说得够清楚了吧?”萧良笑道。

  “真的?”

  其他人还是难以置信,这个信息对他们是太利好了。

  这次借壳资产重组增发的新股规模极为庞大,但锁定期也是漫长,同时星视集团母公司已经持有的七千两百万股也会被一同锁住,短时间内是严禁减持。

  现在萧良他本人争取进董事会,除了他名下的一千两百万股将随即锁定外,还将动用十亿港元增持股票?

  这是真要将完成资产重组后的星视股价直接拉高到五十元吗?

  这段时间杀进来的投机者,这段时间痛并快乐着,痛的是难以把握什么时机套现出局才能利益最大化。

  看到星视调整过后的资产重组方案,看到计划总计掏出十三亿港元现金参与重组的几家投资机构名单,其他股东代表也很快就联想到荃湾资讯产业园区这个议题上去了。

  不过,这个议题提出时间不长,一份稍像样的规划文件都还没有公开拿出来过,更不要说能过特区政府的批准了,一切充满着巨大的变数。

  大部分人心里都盘算着复牌后股价能涨到二十元以上,他们就可以大赚一笔离场了。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押注一家,不是像蜗巢新技术八支仙股都押注。

  八号仔的股价最终哪怕就终止于每股二十元,他们在这个时候出货,短短两三个月的狩猎,也是收获16倍的超高收益。

  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这已经够他们美上好几年了。

  现在呢,只要他们联合起来支持萧良进董事会,他们就有可能获得超过四十倍的恐怖收益?

  相当于预计的收益再翻二点五倍?

  大家都是老投资客了。

  他们心里都清楚,哪怕萧良的承诺最终未必会兑现,但只要将这个噱头炒作下去,甚至哪怕先将萧良所持的一千两百万股送进董事会锁住,对他们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一干股东代表众情激动,很多人甚至都不顾及郑二公子在场,就拍着胸膊说,就算抬也要把萧良抬进董事会,郑仲湘与在座的周培薇、陈逸森、温骏、韩振国也是面面相觑,脸色难看。

  他们刚才还在商量着,以为复牌后将股价快速拉到四十元左右,就能阻止这贱人多插一脚来搅浑水,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给出的上限比他们之前预测的还要高出一截!

  “萧总既然对星视这么感兴趣,为何不直接参与增发?”温骏眯起眼睛,问道,“你这样的承诺,未必太没有诚意了吧?”

  “郑先生会欢迎我们参与增发吗?”萧良看向郑仲湘问道。

  借壳上市的资产重组可以附带一部分的融资增发,这时候是指向特定的几家投资机构,还是向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进行公开增发,方案如何草拟,决定权在发起资产重组的星视手里,萧良只有代表他一千两百万股的表决权。

  其他股东也不可能轻意帮他否决现行方案,逼使星视将蜗巢新技术纳入增发名单之中——因为这么做对其他股东没有利益。

  “目前计划参与增发的投资机构,都是谈了许久的,短时间所需要的融资也不太多。只能希望公司下一次发展需要融资时,萧总还能如此积极。”郑仲湘脸色阴沉的说道。

  以每股十五元的价格,增发给萧良,他疯了?

  “温总,你看,话不能随便说,要不然分分钟被郑先生打脸啊,”萧良敛着眸子,浅笑瞥了温骏一眼,又跟郑仲湘说道,“我今天过来没有更多的事情了,主要就是新提交一份议题放到股东大会审议;倘若有幸当选董事,再跟郑先生共商星视发展的大计!”

  温骏脸青一阵白一阵,他刚才在郑仲湘面前抢着表现,却言出有失严密,白白挨了一通讽刺。

  郑仲湘脸色很是有些难看了,但他又能公开说不欢迎姓萧的贱人进董事会?

  正常的,他还得说几句欢迎的漂亮话才是。

  萧良将一只文件袋递给陈逸森,很“熟络”的说道:“这是我提交的议案,EASON你帮我签收一下。正式股东大会的时候,你要把我的提议给漏了,我可是要找你麻烦的!”

  资产重组方案草拟,会议的组织等事,星视这边都是陈逸森在负责。

  陈逸森将文件袋打开来,确实是蜗巢新技术联合另两名股东,差不多重组完成后总持股还将维持在3%以上,确实是有董事以及其他各种方案的提名权——他让秘书拿纸笔过来签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屈辱。

  “我们就等股东大会再见?”

  萧良与熊志远、朱祎琳站起来,非常谦和的朝沈仲湘伸过手去,说道,

  “就像郑先生在秣陵时说的,大家只要在规则内行事,壹家与万家优品真刀真枪的竞争,才能促进两家真正的成长,我现在也希望我的加盟,能促使星视拥有更璀璨的未来;郑先生一定会期待的!”

  说罢萧良与熊志远、朱祎琳就离开接待室。

  走进电梯,朱祎琳忍不住点评起来:“你最后那段话完全可以不说的,你要有在温和中藏有凌厉,才能更给人一种力量感。”

  “哎呀,水平有限,我还以为这么说,能叫郑仲湘更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来搞他的事的呢!”萧良“懊悔”的说道。

  “我还是不明白,郑仲湘明明就不可能将所有的好处都揽入囊中,一定要与人分利才能将事情办成,为何一定要去惹你?”熊志远挠着脑袋说道。

  “郑仲湘以及郑家都是不介意分利的,要不然郑家也做不到今天的地步。问题是,现在内地人到底是太穷酸了。就像你在路上看到穷亲戚,心生怜悯,肯定不会介意请他吃一碗牛肉面吧?但是穷亲戚不打招呼,坐上桌还将筷子伸到你的碗里夹面条呢?是不是就很招人烦了?”萧良笑道。

  熊志远记得萧良以前说过类似的话,但他也没有太在意。

  不过,他对郑仲湘也不熟悉,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像萧良揣测那样,就是莫名的歧视在作祟。

第682章 借壳的想法

  萧良他们走出太古大厦,守在大厦前的商务车随即开过来。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