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我本来打算,把白崇彦弄回来做开封府尹,”
“现在打算让他做河南左布政,”
“给他两个任务。”
“一是在河南搞摊丁入亩,”
“二是为迁都洛阳做准备工作。”.
第三千两百三十五章 名义正使
闻焕章惊讶道:“这么快就要迁都了?”.
赵渊说:“开封皇城太小,处处拥塞得很。”
“洛阳那么大的皇城,”
“却一直空置着实属浪费。”
“就是住起来有些膈应,”
“蔡京那亲戚修缮洛阳宫时,”
“居然他娘的用人骨磨粉刷亮宫墙。”
赵渊乘车返回皇宫,
破天荒的把天王甲翻出来,
打算吓唬吓唬那些日本使者。
大江维顺、圆信和尚二人带着几个主要成员,
被太监引导着进入皇宫。
大明皇帝不在任何殿中,
而是立于廊下射箭。
冬日暖阳普照,
保养得体的天王甲,
在日光照耀下金光灿灿。
初见之下,大江维顺差点被亮瞎狗眼。
圆信和尚仿佛看到了菩萨金刚,
两腿一软直接跪地,
口中呼喊“菩萨陛下”。
把弓箭交给侍卫拿着,
赵渊取下头盔,俯视眼前众人:
“你们可全权代表倭王?”
身为名义上的正使,
圆信和尚回答:“我等受上皇委派,”
“前来大明商讨石见国之事。”
赵渊问道:“谁说话最管用,”
“可直接站出来,”
“我懒得跟你们废话。”
沉默十多秒,
终于有一人上前。
既不是正使圆信和尚,
也不是副使大江维顺,
却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赵渊大马金刀坐下,
又搬出板凳赐座,说道:
“且自报家门。”
这年轻人果然自报家门,
而不说自己的官职:
“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鄙人是藤原北家鱼名流之藤原家成。”
藤原氏并非铁板一块,
分为北家、南家、式家、京家。
目前是藤原北家掌控朝政,
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政府有137家堂上家,
其中93家都出自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又继续分流,
像大名鼎鼎的紫式部,
就出自藤原北家嫡流分支。
鱼名流则属于另一脉。
鱼名流还继续分支,
一支为公家,一支为武家。
眼前这个藤原家成,
出自藤原北家鱼名流公家分支。
他的曾祖母,是白河法皇的奶妈,
借助白河院政迅速崛起。
鸟羽上皇如今另起炉灶,
藤原家成代表藤原北家鱼名流,
拉着一帮白河院政官麻溜投靠过来。
此人,才是鸟羽上皇的绝对亲信,
后来甚至成为第一宠臣。
他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平清盛的长子。
赵渊自然搞不清楚这许多,
他只需知道眼前这人说话管用即可。
于是乎,正使、副使全部靠边站,
藤原家成被叫到最前方。
“倭王还想打吗?”
赵渊直接问道。
藤原家成并不正面回答,
而是发出抗议:
“请问大明皇帝殿下,”
“石见国、对马岛皆我日本疆土,”
“明国为何擅自出兵占领?”.
第三千两百三十六章 率船出海
赵渊反问:“几年前薛道光率船队出海,”
“为何遭到倭国军队偷袭?”.
藤原家成解释说:“那是一场误会,”
“且我国上皇当时是持反对意见的。”
“我国将士虽然突袭唐军,”
“但那些唐军也在我国沿海劫掠,”
“详细论起来我国损失更大。”
“再则,当时的唐军是宋国所派,”
“并非现在的明国所派。”
“日本与明国,并无冲突。”
赵渊说道:“无论宋明,皆为中国之人!”
藤原家成说道:“陛下这样说,未免过于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又如何?”
赵渊说道,
“倭国之国号,乃汉光武帝所赐。”
“日本之国号,乃武周女皇所赐。”
“不论是倭,还是日本,”
“皆为中国之属国也。”
“如今日本久不来朝,”
“大明出兵惩戒一二,”
“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
爸爸打儿子,需要理由吗?
一时间,藤原家成竟无话可说。
倭国这个国号,
确实是光武帝赐予的,
“大和”民族也诞生于此。
日本这个国号虽然是日本人自己更改的,
但一直希望获得唐朝认可。
一直从唐高宗时期,
苦苦哀求到武则天篡国,
才终于获得唐朝的官方允许。
国名和族名都是中国皇帝给的,
日本天皇非但不谴使朝贡,
反而擅自攻击中国船队。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