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19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去年蔡攸怎么判的?”

  “流放河湟,”

  赵罄说道,

  “这人的学问还不错,”

  “河湟之地缺少读书人,”

  “把蔡攸流放过去可以教书。”

  “蔡京的其他儿孙,”

  “也在广西找到了,”

  “打散安排在边境地区种地教书。”

  “其中一个儿子,”

  “我把他扔去了海南岛。”

  哪个儿子?

  当然是被赵渊抢了老婆那个。

  “对了,初版《大明律》已经编好,”

  赵罄让太监取来书稿,

  “朝廷正在安排印刷,”

  “印完了就发到全国。”

  “接下来三年,各级司法部门,”

  “必须根据实际案情,”

  “来检验这部《大明律》。”

  “法律条文如果有问题,”

  “三年之后再增删修改。”

  “就算彻底不改了,”

  “也还要补上一些典型案例,”

  “以方便法官断案时进行参考。”

  赵渊翻阅着《大明律》书稿,

  只见扉页写着十六个字:

  民维邦本,本固邦宁。

  国法之下,官民平等。

  “唉,恐怕大明覆灭那天,”

  “都做不到官民平等。”赵渊叹息。

  赵罄说:“就算做不到,也得有这个概念。”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有些感慨,”

  赵渊说道,

  “等四方战事结束,真正进入内政时期,”

  “主要矛盾就变成央地矛盾。”

  “到那个时候,中枢君臣就得跟地方官斗智斗勇,”

  “‘官民平等’可以成为朝廷的一把刀。”

  就在此时,一个太监来到门外站立。

  赵渊朗声问道:“何事?”

  太监回答说:“李待诏持牌求见,”

  “言翰林院金石所有要事启奏。”

  “请她进来。”赵渊道。

  “咦......”

  赵罄拖长了声音,

  语气里充满了嫌弃和鄙视。

  赵渊白了儿子一眼:“你想什么呢?我是皇帝,”

  “她是待诏,正经的君臣关系。”

  两人扯淡之间,李清照已经进门。

  “臣李清照,拜见官家,拜见陛下!”

  赵渊一脸和蔼微笑:“不必拘礼,爱卿且坐。”

  “谢陛下,”

  李清照坐下之后,

  拿出一张稿纸,

  “晋州炼矾务所献铜盘,”

  “金石所已鉴定为真,”

  “且辨认出盘内铭文,共有一百三十三字。”

  “铭文所载,与《诗经·小雅·六月》相符。”

  “此铜盘,乃太宰尹吉甫作战立功,”

  “周宣王记载赏赐任命之物。”

  父子俩都不玩金石,

  当然没听过这玩意儿.

第三千二十一章 国宝兮甲盘

  但凡对金石字画有了解的,

  都会对兮甲盘如雷贯耳。

  此盘在南宋时期出土,

  又被元代宰相所获,

  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失踪,

  历朝历代无数金石家把它研究了无数遍。

  再后来就是个捡漏故事,.

  一个旅美华人用几百美元买下,

  也有说是十万美元买下。

  不管多少钱买的,

  反正在中国拍出两亿多人民币的天价,

  传世国宝从此变成某富豪的私人收藏品。

  赵渊拿起李清照递来的稿纸,

  上面写着翻译成楷书的铭文。

  大概内容是:周宣王五年三月庚寅日,

  天子下令征讨玁狁于太原。

  宰相尹吉甫奉命出征,

  带着俘虏凯旋而归,

  天子赏赐四匹马、一辆车。

  又派宰相去洛阳,

  责令四方邦国缴纳粮赋。

  特别是南淮夷和淮夷,

  说好了要纳贡的农民,

  不得拖欠贡品和粮赋。

  允许这些夷人来往经商,

  但不得扰乱地方市场。

  各地的诸侯百姓,

  也要遵从王法,

  只能在规定的市场交易,

  不准到穷乡僻壤去做买卖...

  赵渊读罢特别感兴趣,

  让李清照带自己去金石所。

  出现在赵渊面前的,

  是兮甲盘的完全体,

  盘身下方还有圈足。

  另一个时空由于战乱,

  兮甲盘落入农民手中,

  圈足不幸被敲掉了,

  铜盘被当成平底锅用来烙饼......

  金石所的所长李唐赞叹道:

  “昔者,周宣王命太宰伐玁狁于太原。”

  “今者,陛下命陛下伐金贼于河北。皆大胜也!”

  “大明天子之德,直追贤明天子周宣王。”

  “大明陛下之功,更胜周朝贤相尹吉甫。”

  “此盘应时现世,岂非天人感应乎?”

  “大明必致盛世也!”

  “天人感应之说就不必提了,”

  “但确实值得高兴。”

  赵渊乐得满脸笑容。

  .....

  “这就是汴京啊!”

  白鸿站在船头,

  眺望远处城郭。

  他从小就听祖母教诲,

  要好生读书学习,

  长大了到东京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