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走走停停,
累了便躺下休息,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
反正宋徽宗已饿得肚子咕咕叫,
而且两个脚板心都走出了血泡。
夜间便睡在山里,
迷迷糊糊间被饿醒,
他饥不择食挖了些草根吃。
翌日天亮,继续往西逃,
不时通过太阳辨别方向。
行至正午时分,
实在饿得难受,
宋徽宗发现一个村落,
便想进村去讨些吃的。
倒不用再伪装什么,
风餐露宿还睡地上,
全身都变得脏兮兮。
而且皮肤多处被芒草割伤,
鲜血流出来染上尘土,
披头散发还真像个叫花子。
可他连一个破碗也没有,
村民也被盘剥得极为穷苦,
从村头走到村尾也无人肯给口饭吃。
宋徽宗从怀里摸出一条玉束带,
那是他换衣服的时候,
脱下来顺手塞进怀里的。
玉为圆形,
中部镂雕龙纹,
边沿为联珠纹。
龙在宋代还不是皇家专属,
民间有大量龙形器物,
比如龙纹铜镜什么的,
不怕因一条束带被认出身份。
南方地区重视教育,
这山村竟也有村塾。
宋徽宗听到朗朗读书声,
手里拽着玉束带便过去,
在教室门口整理衣襟作揖,
“叨扰学究了!”
这是个上了年纪的夫子,
让学生们自己背诵课文,
起身过去回礼,
“听朋友的口音,似是北方人?”
宋徽宗回答说:“在下祖籍河南府,”
“前番在杭州监酒税,”
“大兵进城后烧杀抢掠。”
“在下乔装打扮,”
“携家人慌忙逃走,”
“中途却是失散了。”
“行至此地又累又饿,”
“想请夫子给一口吃的。”
说着又拿出龙纹玉束带,
“此乃长辈所赠,”
“余身无别物,”
“只能以束带报答。”
老夫子不疑有他,
让老妻弄些吃的来,说道,
“都是读书人,一顿餐饭而已,”
“不必给什么报酬。”
宋徽宗说道:“还是要给。”
“在下欲往宁国投奔友人,”
“一路并无盘缠,”
‘就以此玉带换些铜钱。”
老夫子也不再拒绝,
他仔细观察玉束带,
发现不仅雕刻精美,
而且带子也属上乘锦缎,嘀咕道,
“如此贵物,老夫却是买不起,”
“把这几间屋子抵了都不够。”
“随便给些钱财便可。”宋徽宗说道。
老夫子从家里拿出几贯铜钱,
似乎觉得过于寒酸,
又从房梁上取下两条腊肉,
“实在惭愧,家中只得恁多了。”
“足够了。”
宋徽宗心情激动。
老夫子又翻出一个行囊,
将铜钱和腊肉装进去,
开始跟宋徽宗聊诗词文章。
这个属于宋徽宗的特长,
不但当场写词相赠,
还用筷子击打桌沿,
把刚才那首新词唱出来。
老夫子大为震撼,
对宋徽宗钦佩不已,说道,
“以先生之才,必为国家栋梁,”
“竟然只能做监酒税。”
‘那昏君有眼无珠,”
“亲小人,远贤良,”
“盘剥无度,残害百姓,”
“合该国灭身死!”
“先生不必再逃,”
“回去投奔新朝,”
“定能获得重用。”
宋徽宗老脸微红,解释说,
“攻陷杭州的明将,”
“不知约束士卒,”
“乱兵四处烧杀抢掠。”
“吾实不愿回杭州,”
“先去投奔友人再说。”
一顿饱餐之后,
老夫子又请他留下墨宝,
把刚才那首新词给写下来。
宋徽宗不敢写瘦金体,
硬着头皮用行书写就,
然后背着包袱作揖告辞,
出村之后连忙疯狂奔跑。
下午出山往西南走,
半夜终于来到一条河边.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滑稽的画面
他忘了索要生火工具,
身上也没有刀子,
饿了只能抱着腊肉生啃。
早晨醒来开始拉肚子,
拉得近乎虚脱,
躺了小半天终于缓过劲来.
然后继续生啃腊肉,
脚步浮虚沿着河水前行。
中途遇到一个农夫,宋徽宗问,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