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张根说道:“凉州路途遥远且不易行,”
“需要征调大量民夫,”
“行军途中就粮草消耗无数。”
“会州确实可以打下来,”
“但不如出兵威慑,”
“逼迫西夏和谈交出失地!”
翟汝文也说:“南北两面,随时可能开战,”
“对待西夏还是以和谈为好。”
按照既定作战计划,
其实李宝那边,
早该跟钟相作战了。
但今年夏收之后,
长江流域突发大水,
荆南荆北几成泽国,
把双方的地盘都给淹了一大片。
洪水虽然已经退却,
但许多州县的郊外,
直接变成了沼泽地。
大明的地盘还好些,
陆续搞了些小型水利工程,
而且洪水来临前还紧急加固堤坝,
洪水之后官府也组织救济灾民。
钟相那边却没兴修水利,
荆江下游甚至分叉变道了,
连老舵手都搞不明白水文情况,
大型战船开过去极有可能搁浅。
洪灾区的水稻,
今年近乎绝收。
各自召集部队准备打仗的钟相和李宝,
面对这场大洪水都有些傻眼。
至于北线战场,
更是严重缺粮。
把山西本地兵也算上,
张广道手里四万大军,
却没军粮征集太多民夫。
他干脆让山西兵负责运粮,
就近攻破寿阳县城。
然后让山西兵回去屯兵太原,
自己带兵屯驻寿阳,
等待来年有粮了再去打平定。
破了平定,再破承天寨(娘子关),
到时候就能打通井陉,
与宗泽等人两面夹击伪帝。
至于金国那边,
今年一直在消化辽国地盘。
还把一些渤海人和奚人,
强行迁徙到幽云各州,
既能充实那里凋零的人口,
又能削弱渤海人和奚人的叛乱风险。
金国境内,一直有叛乱势力!
实在是金国扩张太快,
在不到十年时间里,
地盘翻倍翻倍翻倍再翻倍,
而且很多地盘持续性闹饥荒。
面对饥荒和叛乱,
金国也出台了一些善政,
但真正实行起来效果不大。
每次都是靠武力来解决,
把造反的人全杀了,
叛乱和饥荒就都不再成问题。
金国今年迁徙了大量部落,
须得等这些部落的麦子,
明年收割之后才能大规模出兵。
这不仅仅是军粮问题,
还牵扯到迁徙部落的民心。
不让他们收一场麦子,
刚刚迁居异地的百姓不会安稳,
从这些部落征召的士兵也无心打仗。
整个北方战场,出现一种难得的和平,
只爆发小规模的摩擦,
张广道攻占寿阳县城已经算大仗。
暴风雨之前都是平静的,
今年越没有动作,
明年的战争就会越激烈。
高景山说道:“无论怎样和谈,横山都必须拿回来。”
“如果谈不拢,便出兵拿下会州再谈。”
“那里距离兰州很近,”
“不会消耗太多军粮。”
赵渊笑道:“西夏使者李仁礼,来东京两三个月了,”
“好吃好喝乐不思蜀,”
“也该唤他来谈谈正事。”
.....
街道上百姓在欢呼,
西夏使节团却如丧考妣。
“假的,定是假的!”
回到都亭驿,曹昌庸对众使节说,
“明国或许打了胜仗,”
“夺走和南军司也是真,”
“但绝不可能斩俘我大夏士卒十余万!”
“汉人向来喜欢吹嘘,”
“热衷于夸大战果,”
“甚至是夸大了十倍来说。”.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归还土地
众使节纷纷点头,
这个说法还能接受。
李仁礼却问:“如果大夏军只损失一两万,”
“晋王会放弃和南军司吗?”
曹昌庸瞬间哑口无言,仔细思考后说,
“或许晋王只是暂时退却,”
“寻找时机再把和南军司夺回来。”
“也有这个可能。”
李仁礼希望如此.
他们没心情出去玩了,
就在都亭驿反复讨论,
通过露布显示的简单信息,
来推测还原当时的作战过程。
纯属瞎猜!
当日下午,二人就被太子召见。
他们直接前往大元帅府,
一路上遇到的东京百姓,
看西夏使节过来都昂首挺胸。
大元帅府的侍卫,
也喜气洋洋,
故意朝使节们挤眉弄眼。
“拜见大明国太子殿下!”
二人同时作揖,
态度恭敬了许多。
赵渊微笑道:“坐吧。”
侍卫把椅子搬来,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