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4章

作者:月麒麟

军报今日寅时才送入宫城,乃是由兵部侍郎于谦亲自送达,理论上来说,不存在泄密的可能,更不可能被一个刚刚从病中醒来的郕王知晓。

所谓不知者不罪,她便是心中有气,也不能借此机会发作。

相反的,在众大臣眼中,郕王的这番话不仅不是阴阳怪气,反而是忧心皇兄,心存社稷之语。

可就是这样才越是让人心口发堵。

孙太后止住抽泣,仔细的打量了朱祁钰一番,见他脸色发白身体虚弱。

方才深秋,手里便捧上了暖炉,一番话说得又情真意切,心中不由得悠悠叹了一声。

大约是她突遭惊变,心中太过多疑了吧!

她执掌后宫多年,深知这对母子是什么性情,说白了,一个比一个懦弱,是断不敢有什么小心思的。

放下手里的帕子,孙太后一脸憔悴,似乎有些不忍开口,摆了摆手道:“还是叫于侍郎说吧!”

于谦领了旨意,站起身来,躬身一拜道:“遵圣母口谕,昨夜丑时三刻,臣在府中安歇,接兵部值守郎中传信,有怀来卫千户梁贵奉上谕入京,有紧急军情禀奏。”

“臣不敢怠慢,即刻赶至兵部召见梁贵,其人声称,受陛下随侍锦衣卫校尉袁彬传话,圣驾于土木堡遭虏贼合击,大军几遭覆灭,勋戚大臣死伤殆尽,所幸祖宗保佑,圣驾安好,然已陷于虏贼之手。”

“袁彬声称,受陛下口谕,命梁贵入京,取九龙蟒,龙叚匹及珍珠六托,金二百两,银四百两,赏赐虏酋也先,迎回圣驾。”

“事关重大,臣不敢擅专,于是命兵部严锁大门,值守之人一律不得出入,臣携军报星夜叩阙入宫,入见圣母皇太后。”

于谦的话,说得不紧不慢,而且说得很详细,朱祁钰很快便在心中勾勒出了整件事情的大略过程。

一时之间,心中竟不知是何感受。

土木之变,梁贵入京,天子被俘

件件桩桩都证明了,他并非大梦一场,而是真真切切的重活一回。

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希望一切都是他在做梦。

一人之生死,无关紧要,但是千万将士何辜?

愣了片刻,朱祁钰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此事太过耸人听闻,或许,是那梁贵谎报军情,何况皇兄身旁随驾大臣无数,近侍之臣本王大都认得,却从未听过有袁彬其人,或是这二人合伙,诓骗朝廷?”

一言既出,包括孙太后在内,一众大臣都抬起了头。

他们何尝不是和朱祁钰同样的想法,此事若是两个人谎言欺骗,该有多好?

于谦被众人注视,拧着眉毛重重地叹了口气,道。

“太后娘娘容禀,那袁彬虽非近侍之臣,但却的确在随驾出京的名单当中,兵部曾有军报,言本月初五,袁彬奉命出使敌营,被虏所扣。”

“贼虏不识天颜,若圣驾真的陷于敌手,虏必召能辨之人,此非袁彬莫属。”

如果说这些都是旁证推测的话,那么于谦下一句话,则彻底击碎了所有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截止臣入宫之前,镇守居庸关总兵官都指挥佥事孙斌来报,言我军于土木堡大败,死伤不计其数,圣驾失踪,生死不知,已遣官军四处搜寻,详细军报待统计完成后,再行禀奏。”

第5章 当务之急

于谦的话,令殿中众臣都为之一默。

虽然在朱祁钰到之前,众人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大概,但是如今再听一遍,依旧触目惊心。

那可是整整五十万大军啊!

就算撇去征调的民夫徭役,后勤辎重人员,单纯能战的官军,也有近二十余万人。

那也先不过十万之众,大明动用了三倍于敌的大军,怎么就能败了呢?

而且不仅败了,就连御驾亲征的皇上,都被人掳走,这何止是丧师辱国。

数遍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也唯有靖康之时,出现过这等事情!

不过事已至此,即便是再心怀沉痛,也不得不提起心劲儿来面对。

于谦刚刚的话里头,还有一层意思。

如此伤亡惨重的大战,势必会惊动周边军镇前去查探,居庸关只是第一个。

接下来,宣府,大同,山西,紫荆等地的详细军报,必然会陆续到达京师。

这件事情,瞒是瞒不住的!

见无人说话,孙太后道:“诸位臣工,皆为国之肱骨,皇帝亲征之前,将国事朝政托付各位,如今出了这等大变故,哀家一介深宫妇人,已惊惶无措,尚赖各位大人谋划商议,眼下局面,当如何是好?”

略一停顿,见诸大臣仍旧沉吟,孙太后继续道:“局势危难若此,诸位不可惜身不言,此非朝会,若有想法,尽可言之,不拘对错,皆为国尽忠,若有不妥,哀家亦宥之不罪。”

太后的话都说到这儿了,再不说话就不合适了。

不过其实孙太后的顾虑实属多余,在场诸人,皆是六部重臣,最不济的也是天子近臣或守备京师之人。

眼下天子北狩,他们就是京城里高个子的人。

换句话说,天塌下来,就砸在他们头上,怎么可能会惜身不言?

实在是这消息太过惊人,让这帮老大人一时之间,都乱了方寸。

不过幸好,有朱祁钰进殿这么一闹腾,总算是给了他们一些接受的时间,这会心里头,也大略有了想法。

吏部尚书王直起身,奏道:“太后娘娘,此事详情尚不明了,然大略情况,已可见一斑,以臣之见,伤员抚恤,罪将定罪及其他诸事,可暂缓行。”

“当务之急有三:其一,打探详细情况,诏命临近各卫所关隘守将,尽快呈上详细军报,就地收拢残军,随行勋戚大臣有幸免于难者,尽快护送回京,再行论处。”

“其二,诏命各关隘守将,打探陛下陷落之地,伺机迎回,同时派遣使节,出使瓦剌,探明情况。”

“其三,贼虏既获大胜,必挟胜而进,京师及边关诸镇防务,为重中之重,需重新商议,详细安排。”

和以后的几代不同,此时虽然已经有了内阁,但是只是以备咨询而已,人员,职务皆尚无定制。

尽管已经行票拟之事,但是这项权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制度。

凭借着三杨的遗泽,内阁在朝中地位略有提升,但是依旧没有什么存在感,可算是有明一代,权势最低之时。

自太祖罢中书省之后,六部尚书便是前朝实权最重之人,吏部为六部之首,尚书被称为大冢宰,是如今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

因而王老大人一开口,就定下了今日议事的调子。

调子定好了,才好开始商议。

自然,王老大人提出的这三项当务之急,口气力度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条最为简单易行,乃是应有之意,所以王老大人提出的是详细的办法,没什么可讨论的。

此事隶属兵部分管,此刻兵部事务皆由于谦做主,于是于侍郎起身道。

“大冢宰所言甚是,下官出宫之后,便即刻传令各边镇收拢残军,即刻呈上详细军报,并将幸免于难的勋戚大臣护送回京。”

接下来的第二条,就比较难办了。

王老大人说得十分委婉,但是其实意思很简单,商量怎么把皇帝救出来。

不过在场之人皆是老成谋国之辈,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

若梁贵带来的军报属实,那么也先既然放一直扣押着的锦衣卫校尉袁彬来传话,就必然已经确认,自己到底抓住了什么人。

换位思考,若是自己这方抓住了敌军主帅,而且还是御驾亲征的天子,那必定是严密看守,置于中军之内,严密防守。

想要救人,肯定是难上加难!

沉默了一会,翰林院学士陈循上前道:“太后娘娘,臣以为皇上既然遣人传讯,不妨暂且准之,先太祖,太宗皇帝威震漠北,瓦剌对我大明尚有惧意,或可遣使携金银玉帛前往,迎回陛下。”

此话一出,再场大臣皆暗暗叹了口气。

这话说出来,怕是陈循自己都未必相信!

太祖,太宗威震漠北是不错,但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仁宗,宣宗继位之后,皆将精力放在了内政之上。虽然依旧对北虏有余威震慑,但早在先皇之时,边境便常有边患,只是不严重而已。

至今上登基践祚之后,因天子幼弱,朝中大政以平缓为主,能不起边衅,便不起边衅,更是助长了虏贼的胆量。

何况二十余年的时间,大明已经换了三代天子,瓦剌,鞑靼等部自然也是如此。

旧一辈的,曾经见识过太宗军威的虏酋渐渐凋零,新一辈的虏酋,因大明一再忍让,更是肆意妄为。

若是如此简单便能迎回皇上,那也先又岂敢兴兵十万,擅起争端。

不过众臣也知道,这是眼下唯一成功率略大的法子,若是依靠边将寻机救驾,怕更是难以为之。

因此只好拱手附和。

“此乃老成之谋,准!”

孙太后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一眼陈循,心道果然是随侍之臣更加靠谱,想了想,又道。

“此事需得抓紧时间,昨夜军报到京,哀家与皇后在内库当中盘点了一番,已经按皇上之意,将金银蟒袍备好,诸位大人商议一番,尽快遣人送去便是。”

陈循身上虽然挂着户部右侍郎的衔,但是实际上却在翰林院办差,相较六部群臣,翰林院算是侍从之臣,更加依靠圣恩。

看太后如此神色,便知他说中了太后的心事,于是继续道:“太后所言甚是,此事耽搁不得,以臣之见,不若仍遣那梁贵回去,一来,他本职怀来卫千户,熟悉情形,二来,也更能取信与瓦剌。”

孙太后想了想,开口问道:“众臣意下如何?”

定了要遣使的大方向,那么送谁过去,反而没什么紧要,归正大概是去送些金银,传个话,不抱什么真能迎回皇帝的希望,所以众臣皆俯首称“善”。

于是这件事情也定了下来。

紧接着,驸马都尉焦敬起身,道:“太后娘娘,臣以为,当此危急之时,当不拘一格降人才,可命兵部张榜,京城内外,凡有退敌之策,迎回陛下之谋者,可破格征召,再行任用。”

这又是一条不咸不淡的建议。

说白了,赌运气!

京城内外,百姓虽多,但是若有这等智谋诡谲之士,早已被朝廷征召,何须等到现在?

要知道,皇上出征之前,便已经征召过不少能人异士,现在,怕是尸骨都凉在土木堡了。

所以说,这建议整个就是个废话。

殊不知焦敬也是叫苦不迭,作为勋戚武臣的一员,他深知勋戚如今的处境。

这次大军出征,皇上虽然是受王振的煽动,但是背后少不了有勋戚的推动。

这一点,无论是太后娘娘,还是殿中的诸位大人都心知肚明。

毕竟作为勋戚武臣,只有一直有仗打,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

这二十多年以来,天下承平,武备废弛,再加上先太皇太后与三杨辅政,对勋戚一再打压。

好不容易才碰上这么一场大仗,可谁料,竟出了这等事情。

现在瓦剌大军压境,自不必说,待这场风波过去之后,想都不用想,那帮臣肯定趁此机会,大肆攻讦勋戚。

这个时候,能在太后娘娘面前挣一分好感,日后处境便好一分。

可偏偏这次大战,一众勋戚都寄予厚望。

京城里能够叫得上名号的,基本上都随驾出征,就连勋戚里头的定海神针,先皇托孤的重臣,英国公他老人家都跟了过去。

若是胜了自然皆大欢喜,可如今这般情况,他区区一个驸马都尉,连爵位都没有,在这殿中,连插话的余地都没有。

是以哪怕知道说得是废话,他还是硬着头皮得说。

至少要表明态度,京城勋戚一脉,还是在想办法,救回皇帝,将功补过的。

这算是兵部的活儿,故而孙太后转向于谦,问道:“于侍郎意下如何?”

诚然,这个建议大概率没什么用,但是也挑不出错处来。

于谦没怎么犹豫,道:“臣以为可行。”

于是,第二件事也这么被暂时商定下来。

剩下的,就是最要紧,也最棘手的第三件事。

京城,该怎么办?

第6章 徐珵其人

要说京师如今的局势,就不得不提大明朝前期的几次迁都之事。

大明立国之时,遵照开国太祖皇帝之意,定都南京。

南京位于江南膏腴之地,易守难攻,乃是都城的上佳之地。

至太宗皇帝靖难之后,他老人家乃是马上皇帝,性格刚毅勇猛,心怀雄图伟略。

加上靖难之事使太宗皇帝颇受非议,需以大功绩平息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