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3章

作者:月麒麟

剩下的两座大门,则是供大臣出入的。

一般来说,若是天子或太子日常召见大臣,也是从东华门或西华门出入。

朱祁钰虽是觐见贤妃,但是他是外臣,也需从东华门入。

郕王府距离宫城不算很远,马车走了大约半炷香的时间,便到了东华门。

他乘的是马车,此刻掀开帘子往外瞧,却见守卫的确森严了许多。

宫门处,从里到外,至少有十三四个侍卫值守着。

宫墙外头,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朱祁钰扫了一眼,还在里头见着了几个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小校。

宫中不许驰马,不过作为皇帝唯一的弟弟,朱祁钰被赐有肩舆,只需到了宫城外,换乘便是。

他身子还虚着,便没有下车,只遣了兴安下去递牌子,传肩舆过来。

不过等了一会,肩舆没来,倒是来了个熟人。

“下官见过郕王爷,请王爷安。”

来人一身飞鱼服,腰挎绣春刀,身材高大,国字脸,脸色略带阴沉,带着假笑拱了拱手,算作行了个礼。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朱祁钰目光凛了凛,开口道:“有劳马指挥使,本王大病方愈,受不得风,便不回礼了。”

“咳咳,前些日子,本王因伤寒在府中修养,叫宫中母妃甚是忧心,今儿刚好了些,便递了牌子,想进宫瞧瞧母妃,叫她老人家安心,不想竟惊动了马指挥使。”

现下天色已经蒙蒙亮起,雨也停的差不多了。

朱祁钰掀开帘子,刚说了两句话,被冷风一吹,不由得咳嗽起来。

不管他那是大梦一场,还是前世今生,总归有些事情是不会错的。

今上宠信王振,任由其在朝中大肆结党,纠结党羽。

王振自己,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提督东厂,把持着司礼监和东厂两大要害。

作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指挥使,自然也是他的亲信。

马顺是被王振保举接掌的锦衣卫,平素依仗王振的权势,气焰也甚是嚣张,寻常人等皆不放在眼中。

如今圣驾亲征,宫中防务,便是由马顺和驸马都尉焦敬负责。

朱祁钰虽然瞧不上他,但是说话也还客气。

这马顺虽然平素目中无人,但是因着朱祁钰是今上亲弟,尚算客气几分。

不过今天却是一反常态,盯着朱祁钰,皮笑肉不笑的说。

“王爷说笑了,太医院那边刚刚回禀,说王爷至今晨方醒,身子尚需好好将养,怎么竟这般着急,要进宫去?”

朱祁钰神色略有些为难,犹豫了下,方道:“不瞒马指挥使,本王这些日子病得厉害,险些醒不过来,母妃性子温弱,心中焦急却不便出宫,遣人一日一问,为人子者,既已安好,自当请见,令母妃安心。”

略停了停,朱祁钰又问道:“我昏迷着这些时日,神思不清,诸般事宜一概不知,一醒过来,便见京城九门封闭,如今到了宫门口,又劳动马指挥使亲自过来,可是京中有何要事发生?或是皇兄大胜瓦剌,凯旋班师了?”

马顺听了他这番话,渐渐放下心来。

别的不说,吴贤妃只郕王这一个儿子,的确是当眼珠子疼的。

这几日郕王昏迷不醒,吴贤妃吃斋念佛,睡不安寝,差点便求到太后娘娘面前,要出宫去瞧儿子。

郕王平素也的确时常进宫请安,若无要事,常常在景阳宫一呆就是一天,孝顺的很。

马顺管着锦衣卫,探听消息本就是拿手的事儿,这些自然是一清二楚。

何况,事情本就如朱祁钰所说,他这几日的确一直都昏迷着,今晨方醒,想来也不可能提早知道什么消息,不然也不会问出这等话。

于是,马顺收起那副皮笑肉不笑的神情,拱了拱手,道。

“郕王爷,您持着皇上赐的腰牌,按理来说,可以随时入宫觐见贤妃娘娘,可不巧的是,太后娘娘刚刚下了懿旨,进出宫禁的一应人等,都需严加盘查,宗室大臣若要觐见,需得太后懿旨。”

“下官奉旨办事,还请郕王爷体谅,您且在宫门口稍后,下官这就前去禀报太后娘娘。”

说罢,便转身进了宫门,自去禀报去了。

不多时,马顺便带着人回来了,只这次不单他一个人,与他并肩而来的,还有一个身着蟒袍,头发花白的宦官。

司礼监秉笔太监,金英!

如果说王振是内官中最有权势的一位,那么金英就是内官当中最具实权的一位。

除了王振这种极受皇帝宠信的宦官之外,正常来说,内官都是十分讲究资历的。

金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早在太宗年间便已入宫,服侍过三位先帝,至先皇时,便是内宦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受先皇信重。

王振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他同时统领着东厂,平时笼络党羽,排除异己还来不及,实在没有那个耐心处理各种繁杂的政务。

是以除了王振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奏本之外,其他的大多数庶务,都是由金英来负责的。

如今王振随驾出京,司礼监便是金英做主。

金英平素便不苟言笑,这次也是一样,走到马车前,行了个礼,道。

“内臣金英见过郕王爷,传太后口谕,命郕王入本仁殿议事!”

第4章 初次交锋

金英办事妥帖,过来的时候直接传了肩舆。

朱祁钰从马车上下来,换了肩舆,一路往华殿行去。

坐在肩舆上,朱祁钰裹着厚厚的披风,手里抱着暖炉,朝着一旁的金英问道。

“太后召见朝臣,为何不在慈宁宫?”

刚刚金英传话来,说太后摆驾本仁殿。

这个名字或许瞧着有些陌生,但是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华殿。

当然,不是主殿。

本仁殿,是华殿的东配殿。

众所周知,奉天殿作为宫城正殿,只做一般朝会之用。

位于奉天殿两侧的华殿和武英殿,才是天子召见臣僚,商议政事所用的便殿。

如今天子不在京师,各处正殿皆不得启用,这很正常。

但是太后平素都居于慈宁宫中,日常召见大臣次数虽不多,但也并非没有,偏这次却启用了本仁殿,朱祁钰方有此一问。

当然,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不必明说,但是朱祁钰相信,以金英的政治素养,是能听得明白的。

“回王爷,这个内臣不知,不过想来是和朝政有关。”

金英没有立刻回答,斟酌了片刻,方开口回道。

朱祁钰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金英的话,能点到此处,算是很给面子了。

大明的体制十分特殊。

简单来说,相互牵制,上下相抑。

虽然现在还没有以后几朝发展的那么完善,但是这一点是埋在根子里的,体现在方方面面。

落在这件事情当中,便是关于太后的权力限度问题,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说,太后的权力来自于皇帝,但是同时又高于皇帝。

看起来很矛盾,但是却是后宫权力结构的精髓之处。

从法理上来讲,皇权至高无上,能代表皇权的只有皇帝一人,不论是官员,勋戚,后妃,权力都是由皇帝授予的,这其中就包括太后。

裁决政务属于天子之权,太后本身并不具备这项权力,她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政务,譬如重用外戚,扶植宦官,甚至直接给皇帝传话,但是却不能直接插手决定政务。

这就是为什么,天子亲征,监国的是郕王而非太后的原因所在。

当然,特殊情况下,太后也可以直接插手朝政,譬如先太皇太后张氏一般,天子幼弱,秉先皇遗诏监国摄政。

这是唯一被朝廷认可的,太后直接插手政务的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极为特殊。

从法理上来说,并非是太后拥有了皇权,而是前一代皇帝将皇权传承给了新一任的皇帝,但是新一任的皇帝没有行使权力的能力,所以暂时由太后保管一段时间。

这个道理,跟民间的父母,保管孩子的压岁钱,是一样的道理。

钱不是父母的,但是小孩不懂得怎么花钱,为了防止钱被祸祸完了。

所以父母作为监护人,暂时保管着。

当然,皇权跟压岁钱还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不会保管着保管着就没了。

所以按道理来说,如今天子正值壮年,孙太后断无任何可能明目张胆的直接诏命群臣,插手政务。

除非

“王爷在此稍待,咱家进去通报圣母。”

东华门和华殿不过几步路远,两句话的工夫,便到了殿门口,金英告了声罪,便进去禀报了。

不多时,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李永昌出来,道。

“太后口谕,宣郕王爷进殿。”

朱祁钰的身体还虚着,从肩舆上下来,冷风一吹,又是剧烈的咳嗽起来,一旁的兴安连忙搀着他,这才进了殿中。

本仁殿只是配殿,本就不大。

朱祁钰进去之时,已经坐了好几个人,皆是朝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朱祁钰打眼一瞧。

除了成敬报给他的那些人之外,还有几个面孔。

分别是工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高谷,左都御史陈镒,翰林侍讲徐珵,以及六科的几位给事中。

同时,朱祁钰醒来之后,也头一次见到了,那个他不知该如何对待的人,于谦!

朱祁钰进殿之时,殿中十分安静,气氛颇有些低沉不已。

孙太后坐在上位,身旁是金英和马顺侍立着,二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脸色古井无波,不见丝毫情绪。

相较之下,孙太后的脸色略显憔悴,看得出是仔细掩饰过,但仍旧遮不住略显红肿的眼眶。

再往下看,几位大臣坐在下首,皆是眉头紧锁,神色郁郁。

直到见到朱祁钰进来,方才纷纷起身,拱手行礼。

朱祁钰点头回礼,随即上前,朝着孙太后一拜。

“臣郕王祁钰,参见太后娘娘。”

“免礼,坐吧。”

在朝臣面前,孙太后一向是雍容大方,虽然此刻心情已经糟透了,但是还是挤出一丝笑意,摆了摆手,命内侍再抬上来一方软榻。

“皇帝出京前还说着,要哀家好好照料你们母子,可谁料你刚监国不久,便染了风寒,病势沉重,令哀家同你母妃,皆十分忧心。”

“所幸今晨得了回报,说你大病方醒,但身子仍旧十分虚弱,哀家还盘算着这些日子送些温补药材,让你安居府中,好好将养身子,可谁料还未高兴半刻,便得了这等噩耗”

孙太后说着说着,又忍不住抹起了眼泪,顿时让殿中略略活跃起来的气氛,顿时又沉寂下来。

朱祁钰心中叹了口气,当初孙太后能独得先皇恩宠多年,甚至让先皇为她而废立国母,果然不是寻常之人。

这一番话说的,既有嫡母对庶子的关切,又在大臣面前暗暗为自己辩解了一番,非是她孙太后刻意排斥宗室,而是朱祁钰大病刚醒,怕他受不得打击。

虽然见惯了勾心斗角,但是朱祁钰还是心里头有点恶心。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孙太后对他们母子,都算不得好,平素在后宫当中,连个好脸色都没有。

也只有在一众大臣面前,才会摆出这番圣母娘娘的样子。

从坐榻上再度起身,朱祁钰道:“臣偶感风寒,牵连圣母挂心,实乃臣之罪也,只是不知出了何事,竟让圣母用上噩耗二字,皇兄征战在外,此等凶险之词,不可轻出于口,伏惟圣母虑之。”

不就是扎刀子吗。

前世飘飘荡荡,在这紫禁城中,他见了不知道多少皮里阳秋,阴阳怪气,一开口就往心窝子里扎。

而且扎刀子就算了,他还扎的大义凛然,义正言辞,同样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就连抹着眼泪的孙太后都顿了顿,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心窍,却难以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