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639章

作者:名剑山庄

只有他不知道而已。

等太子终于要见冼景之后。

冼景内心之中,心急如焚,但是偏偏要装作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太子也没有废话,而是将一本账册拿了出来,淡淡的说道:“这上面说,你每年要给出的分红,最少要三五十万两,却不知道佛山铁厂能不能拿得出来?”

冼景心中苦涩,说道:“太子明鉴万里。”

这就是冼景为什么这么急,甚至要冒险进入火器领域的原因。

佛山铁厂投资太大了。

想要回本不是不能,但是需要时间,但是他已经给很多人承诺了分红。当然有些人可以不给,比如说各路商人。

这些商人很多时候,也没有想过真能分红。

还有一些人,却必须要给的,比如钱家。这是不能得罪的人。

如果冼景满足于而今的地位,他大可吃下不给这些商人分红,这些人也不敢说,但是冼景却有更高的野望。

人在不同的地位上,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冼景还是一个秀才的时候,觉得能将佛山铁厂建立起来,就是非常好了。但是而今尚得公主,佛山铁厂也不在话下。

他心中自然有更大的追求了。

比如说大明商界之首。

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一方面是他自己的能力局限,他驸马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参与国家大政,另外也是对朱祁镇的心思的揣测。

冼景对自己为什么能尚公主,有过很多想法,隐隐约约的揣测出来,其实皇帝陛下,是希望他在商界有所作为的。

所以,为了在商界建立权威,将这些大商人都拉拢过来,这第一次分红,是决计不能短的。

无他,这不是分红,乃是信誉。

古代经商,最重信用。冼景而今失言一次,将来就不要指望别人相信他。所以冼景的选择,也就只有一条路了。

太子说道:“而今有一件事情,满者伯夷与淡目国打仗,你想去卖武器,我可以给你一个通行令。只是”

冼景二话不说道:“五成,在爪哇卖出多少银子,有五成就是殿下的。”

太子听了。他越越估算一下,最少有十来万两银子,他也有些心动。

说实话,交趾省的账册之上,还有不少结余,远在这之上,毕竟交趾新定,朱祁镇免去了交趾赋税起运京师。

这也是想让交趾的税收,取之交趾,用于交趾,好让交趾百姓归心。甚至这些年来,每年中枢还给交趾补贴一些钱。

只是如此一来,交趾在财政上独立,也让朱祁镇担心,交趾有独立的倾向。

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想让太子坐镇交趾的另外一个原因。

用太子压制交趾的独立倾向。

太子手中过的金银最多的时候,有百万两之多,但是这都是在册的钱。太子是一分钱都不敢乱用。

太子是要继承皇位的,自然要爱惜羽毛。

十万两如果是不在册的钱,足够太子做很多事情了。

太子自然不会立即答应了,如此显示出自己太看重钱了。这会影响到太子的形象,太子说道:“汪直。”

“末将在。”一个侍卫出列说道。

这个侍卫不过十几岁,脸上还有淡淡的绒毛。他就是太子爱妃汪氏的弟弟。因为汪氏的原因,太子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太子对他也分外信任。

太子说道:“这一件事情,你去与冼驸马一起去办吧。”

汪直会意行礼之后,立即对冼景说道:“冼驸马,请吧。”

冼景向太子行礼之后,就与汪直缓缓的退了出去。

汪直与冼景谈过什么,这里就不细说了。

反正从此之后,汪直从军中脱身,纠结了十几艘战船,护送冼家的商队在南洋贸易,这个过江龙的出现。

将本来维持脆弱平衡的南洋,瞬间变得混乱起来了。

旧港宣慰司,与南洋卫乃至南洋的华商也都该说大量的换装,这些人南洋土皇帝都是有钱人,大量的金银换成了武器。

淡目国与满者伯夷的战事,也败了几仗。

甚至占城国觉得有利可图,也参与进去了。虽然武器是战斗力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不意味着,有精锐的武器就能代表一切。

淡目国得到了南洋大量回回教的支持。爪哇岛上的战争,反而越大越大,一些华商见冼家支持满者伯夷,也投入身家。

只是能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却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这几年之内,胜负是分不出来的。

太子的这个动作,很快就被朱祁镇知晓了。

南洋是朱祁镇关注的重点,而太子身边也是朱祁镇关心的重点,这者叠加在一起,朱祁镇想不知道都难。

而太子也没有隐瞒朱祁镇的意思,专门写了一分奏折,来禀告这里面的事情。

当然了,说话的艺术,自然是说的都是实话,却不是全部的事实。比如冼景在私下给太子多少钱,是一个字也没有说。

好像根本没有这一件事情一般。太子一心一意在忙的都是南洋布局。为将来的南洋之战做准备。

在最后还说了,派于冕为太孙的老师。

太子是一个字没有骗朱祁镇,只是部分的真相不是真相。

朱祁镇却不生气,因为在他看来,太子的奏疏,已经能与一些大臣的奏疏相比了,虽然行上还有一些疏漏,朱祁镇用朱笔将这些疏漏的地方,都圈了出来,什么也没有批。

太子未来是在做皇帝的。

而满朝大臣,谁不是欺君的好手,写出来的奏疏,从来是告诉皇帝,他想告诉的事情。很多真相都是奏疏下面的潜流之中。

朱祁镇还担心,将来太子不明白这一点,真当下面的奏疏当成大明的现实,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而今太子都会写这种奏疏了,将来估计下面的人想骗太子,就很难了。

至于太子有自己的小心思,朱祁镇一点不在乎。

能坐稳这个龙椅的从来不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的道德君子。甚至如果太子真是这样的人,朱祁镇也会废了他。

但是朱祁镇也微微感叹道:“太子长大了。”

随即批阅道:“准。”

朱祁镇随即交代怀恩道:“在乾清宫腾出一个院子,作为太孙出阁读书的地方。”

虽然太孙还小,但是朱祁镇也不得不重视太孙的培养,毕竟大明的国情在,这个太孙几乎百分百就是未来的皇帝。

朱祁镇年纪越大,越明白,他不可能掌控一切,但是只要安排好后继两个皇帝,就能管大明百年兴盛。

至于百年之后,朱祁镇已经泉下泥销骨了,哪里还能还能管得了人间如何雪满头。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

怀恩立即答应一声,出去之后,交代自己的徒子徒孙去安排。只是片刻之间,怀恩疾步进来说道:“陛下,遵化的奏报,陛下要的蒸汽机已经完成了。”

一瞬间朱祁镇的表情十分丰富。

这是朱祁镇心心念念的事情,牵挂了十几年了,各种投入从来不少。

之前也有过几次这样的奏报。

毕竟如果单单的蒸汽机模型,并不是太难的。

但是朱祁镇要求的蒸汽机,要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抽水,这是用在水利之上,二个就是上铁路。

其实大明的铁路已经不短了,说起来也有一两百里长了。

大多数在遵化铁厂范围之内。作为遵化铁厂内部的交通路线,这种办法,甚至还被佛山铁厂效仿了。

只是因为厂区之中,各种高温,马匹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是会生病的,于是一般来说都是人推的车子。

毕竟,人在很多时候,是比动物更有人忍耐性的。

朱祁镇问道:“这一次可是真的?”

怀恩说道:“这里有钦天监正贝琳的奏疏。”

钦天监正贝琳参与进去,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

朱祁镇提出蒸汽机的创意之后,前后有数任大匠主持,只是统统失败了,甚至还出现爆炸的事情,有一位待诏死在这事情之上。

朱祁镇深刻反省之后,才发现一件事情。

虽然这些人大匠,一个个在自己的专门负责的范围之内,可谓技艺高超,很多事情,都有独特的见解。

但是他们本身还是工匠,很多思维都是工匠的思维。

即便是这些大匠的子弟投入贝琳门下学习数学,然后成为这些大匠的助手,也不能扭转他们的心思。

他们造蒸汽机的办法,就是我觉得,大概,感觉应该是这样的。

什么数学的计算,根本没有多想。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一百年也造出蒸汽机。

最后朱祁镇不得不让贝琳上,这也是正统历推行顺利,好几次天象都十分吻合,贝琳有了时间。

朱祁镇将他的一些科研思路告诉了贝琳,比如实验,计算,数据总结等等。

贝琳就赶鸭子上架了。

贝琳到了之后,就利用他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弟子的帮助之下,对整个蒸汽机进行了重新设计。

贝琳作为一个天学家,也造过一些天器械,甚至他还有恢复水运天象仪的想法,比起各种用水力推动的天器械,原始的蒸汽机并不是太难的。

难的就是如何,让蒸汽机上铁路,并推动车辆进行,这才是难题。

朱祁镇打开贝琳的奏疏。

贝琳的奏疏拉开,却见上面有些很多张配图,都是工笔画出来的,朱祁镇一一看过去。发现单单从图纸上来看。

蒸汽机的所有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

只是朱祁镇这些年太清楚一件事情了,下面为了欺上瞒下,是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

别的事情,也就罢了,而蒸汽机是关乎大明国政的。这一点朱祁镇不亲眼看看,是万万不能放心的。

他正想下令将蒸汽机运到京师,但是看到奏折上的标注的尺度,就知道这蒸汽机体积相当之大,即便是驰道也未必能将蒸汽机运输到京师来。

他立即说道:“传令,朕要去遵化。”

此刻朱祁镇已经铁了心。

事实证明,以朱祁镇而今的权力,他真铁了心要做什么事情,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

只是刘定之阻挡不成,只是对朱祁镇出京这一件事情加以掩饰。

要知道,皇帝出京。从来是大张旗鼓的,是要对天下说明的。

刘定之无法相信,他该怎么告诉天下人,皇帝出京,就是为了一个莫名奇妙的机器?

于是刘定之给朱祁镇加了行程,就是并不直接去遵化,而是先去昌平,祭奠太宗,仁宗,宣宗三位皇帝。并视察,已经开工的当今陛下的万年吉壤,也就是陵墓所在。

虽然朱祁镇对于修自己的陵墓,并不是太感冒的。但朱祁镇毕竟已经是四十多岁了,而且寝陵的修建也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会儿就能修好的。

如宣宗皇帝那样,一年之内,动用十万人大工,紧急修建,成本不知道抬高了多少。还有不知道百姓都死在工地上。

还不如,提前开始修建。

只需几千人慢悠悠的修建就行了。有了一个基础,将来有什么事情,再加以扩建就容易多了。

这一件事情,大臣们都是很是坚持。朱祁镇也觉得,算是为朝廷好。就让少府出钱,开始修建。

朱祁镇带着大臣侍从,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昌平,为太宗,仁宗,宣宗上香。随即就到了自己的寝陵之上。

朱祁镇只是一看,就微微皱眉。

他知道他的寝陵工程其实很大的,但是到底有多大,却没有一个概念。

而今站在高处一看,整个工地面积长一两里,宽一里余,当然了,并不是全部是地穴,还有很大一部分地面建筑,几乎是重修一座宫殿。

朱祁镇在大事上花钱从来不眨眼,该花钱的事情,朱祁镇不会吝啬,但是这钱,朱祁镇并不觉得应该花。

他立即问刘定之道:“这个寝陵要花多少钱?”

刘定之说道:“估计在百万两上下,不过分做十几年,每年的支出也没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