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378章

作者:名剑山庄

李瑈对明朝是一边打一边求和。

故而表现出来的战术上,就是不敢越鸭绿江一步。

说句实话,凤凰城周边的丁口,说明了这一带,乃是大明的边边角角的,人丁稀少,有大量未开发地带。

故而战争的大量物资都要从关内运输过来的,运输线很长,但是对朝鲜却不一样了,鸭绿江距离汉城,可比鸭绿江距离北京要近多了。

鸭绿江以西很多地方都是荒地,根本没有镇守,最近大军都在凤凰城。这也是从陆路进攻朝鲜另外一个艰难之处,后勤线的艰难。

而朝鲜如果先抢先进攻,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他却不敢,同时也没有用,他就是趁着大军未到 ,先一步攻下凤凰城有怎么样?

这一点优势在面对朝廷大军的时候,也是没有一点用处的,甚至还会更一步在道义上被动,让这一场战争更不容易结束。

只能等着对面大军云集,先一步进攻。

只是李瑈也万万没有想到,但神机营一发威,他的第一道防线,立即不堪一击。

一枚枚炮弹越过河面砸在江心洲,但是砸的木屑乱飞,大量朝鲜士卒还没有见到明军长什么样子,就已经死在炮火之下了。

还有一些射不准,砸在鸭绿江之中,打得一道道水柱冲天而起,就好像一瞬间进入了由水柱构成的森林一般。

虽然都是实心炮弹,杀伤力没有开花弹那么打的,但大大小小几百门大炮,一起发威,却也是少见之极。

本来一两百步的宽面之上,一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这个效果,让双方都很吃惊。

曹义也很吃惊。

想想就知道,这个将大炮单独编组的想法,是出自于朱祁镇,甚至三千,五军,羽林,勇卫,神机,射声六营的组建想法,都是来自于朱祁镇。

因为在大明是一个兵贵杂的时代。

发展到戚继光时代,已经出现的鸳鸯阵。

在每一个卫所也秉承马三步七这个标准,即便是单独的步卒之中,有有火器兵,与奇兵队,而单单是冷兵器兵种之中,长枪,刀盾,弓箭,都是混编的。

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中,无数长枪如林,覆盖整个平原。缓缓前向,就好像整个天地在动的想法。

所以,朱祁镇提出的纯兵编组,其实被很多大将心中不看好,毕竟京营操练的大阵,一直是马步混合的。

其实如果成国公没有将步卒丢在后面,即便是被突然伏击,也是站稳脚跟的。

当然了,纯兵与杂兵谁优谁劣,这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个军事话题,比如坦克单独编组,还是与装甲车编组在一起,最低沉的步兵班,所用枪械也不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大命题,很难说这些将领都是错的,而朱祁镇是对的。

大明军队的而今的阵法编组,乃是从太祖太宗年代一代代打出来的。

只是皇帝就是皇帝,区区三万人马,又不是京营都这么来。大臣们也不会拼死阻拦的。

对于神机营很多人都还觉得可惜。

之前是一个当打的营头,能够硬顶瓦刺骑兵冲锋的老营,结果变成了五千连长兵器都没有,只会放跑的士卒,根本不能单独使用,必须被人保护。

只是今天一看,让曹义立即感到吃惊不已,似乎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缓缓的拉开帷幕。

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

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

这种千斤的大炮,曹义也不是没有见过。

北京城头,已经边关城头之上,这样大炮从来不少。

技术或许有进步,但是并没有大跨越性的进步。

这些大炮是少府这么多年精心打造,在刘定之的督促之下,是用了心,也有一些变化,比如确立了炮表,是朱祁镇下令钦天监配合打造出来的,改造了炮车。即便如此,一门炮也需要四匹驮马,如果路况不好,要六匹驮马。

这也是为什么,神机营五千多人,只有几百门炮的原因,大炮驮马,弹药车,炮手的辎重,等等平均一门炮需要十个人伺候。

再加上一些护卫后勤人员,这样的编组已经是极限了。

曹义也没有想到,火炮的集中使用,会有这样的威力,恐怕即便是什么城池,也挡不住火炮的轰击,更不要说朝鲜人在江心洲上面的,仅仅算的上是木制营寨。

而李瑈,也吓了一跳。

李瑈脸色微变,看情况就知道,已经不可能守了。立即下令撤退。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火炮刚刚停下来,就有无数士卒乘船小船而来,一两百步的河道,并不算远。

一会儿功夫,就登岸了。

而且朝鲜军队,此刻正一面慌乱。

他们还没有从被轰击的余韵之中清醒过来。

一方面固然是火力猛烈,另外一方面,却是这是很多朝鲜士卒万万想不到的事情,从精神层面无法接受。

如此明军一冲上来,双方短兵相接。

朝鲜人又接到撤退命令,纷纷后退。随即转变成了溃退,被明军追杀,来不及上船,纷纷跳进了鸭绿江之中。

明军首战得胜。

一场总计参与兵力不过数千人战斗,却进一步打击了朝鲜士卒的士气。

李瑈不敢反击,只能派人谨守鸭绿江东岸,长壁深垒,以待长久。

曹义连夜铺设浮桥,就是那种无数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浮桥,并想办法将火炮运上了江心洲之上。

大军以江心洲为出发点,直扑北岸。

只是李瑈也不是白痴,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之后,就将阵地向后撤退了一两百步,正好让开了火炮射程。

当炮火一停,就派大量的火铳上在江岸上列阵,轰击江面上正在渡江的士卒。

这里水面狭窄,通行大船不易,双方的水师都有默契的在下游交战,不到上游来。所以明军用来渡江的船只,大多是小船。这些小船并不坚固,如果用大炮轰击,一炮之下,就会散架,但问题是朝鲜没有那么多大炮,他们更多是火铳。

于是乎双方开始对射。

不过片刻,明军火炮再次响起来,朝鲜各部纷纷退去,明军这才在鸭绿江北岸站稳了脚跟。

只是他们的进展,也进限于处了。

李瑈等待多时,将麾下马队一下子投入进去了。

双方在江岸之上,浴血厮杀。

整个朝鲜不过一两万骑兵而已,这些骑兵在明军骑兵面前从来是软脚虾。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骑兵毕竟是骑兵。是朝鲜军中的精锐,在明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之下,冲过来,未必不能将明军先头部队,一古脑赶下鸭绿江。

只是他们太小看明军。明军派过鸭绿江的是一个营,站在这里的仅仅是半个营,二千多人。但这两千多人面对朝鲜骑兵的冲击,岿然不动,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不得不说,朱祁镇的意志彻底贯彻在京营之中,京营不管是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军官水平,乃至将领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每年六百万两银子,户部,兵部,锦衣卫,东厂都盯着,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不会在搞出贪污军饷这样的事情。

而且军队训练也是相当之艰辛,大部分时间都在军中反复操练。虽然比不上现代军队的训练强度,但是在当时却也是少用了。

最少朝鲜军队的训练强度是远远比不上了。

所以面对朝鲜骑兵的冲击,两千明军士卒居然牢牢的顶住了。

曹义只能听见对面岸上,喊杀声震天,立即下决定,派出士卒增援。但是增援效率是相当之慢,估计一天下来,能够派上去一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明军的战斗力大大高于李瑈的估计,李瑈见状,心中暗道:“决计不能让明军在东岸站稳脚跟,否则这仗没有办法打了。”

几十门火炮集火轰击,几乎是以此制敌,无坚不摧了。李瑈本想层层防御,但是一看明军火炮的表现,就知道,只要将明军放过鸭绿江天险,之后就是无可奈何的局面。

虽然在后面还有什么大同江,等江河,但是李瑈很明白,他的根基浅薄,一旦前线出现惨烈的败仗,政治上的巨变,就会致命。他不会知道他那一位张良能不能当得住。

他亲自上阵,带着本部人马,围杀这些过江的明军。

明军死守岸百余步的宽度,援军虽然不多,但是源源不断上阵,一天之下过江万余人,双方厮杀竟日,终于在日落时分,朝鲜人才不得不退兵。

只是在天黑之后,明军也退兵,放弃这一处滩头。

这个决断很明智。

因为在半夜时分,朝鲜从上游乘坐火船,撞在浮桥之上。

从西岸到江中洲的浮桥被点燃,一夜之后,化为灰烬。熊熊大火,燃烧了半夜。这一条浮桥被烧断之后,明军能渡江人员锐减。

如果还让明军停留在滩头,那么明日就会面临一场大屠杀。

至于为什么不在当日就撤退。

原因很简单,临阵撤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撑到天黑。

不过这一战,双方伤亡都不少,从伤亡比上来说,朝鲜军队将近明军的两倍,这不仅仅是战斗能力,还有各种后勤宝藏,还有武器装备的原因。

这一战之后,双方都在暂时添伤口,曹义又寻了另外一个突破口,尝试过江。毕竟这一带鸭绿江蜿蜒流淌,可以选择为突破口的地方,并非只有一个。

只是在李瑈的防守之下,都宣告失败。

但是李瑈虽然是防守一方,伤亡还在明军之上,如果不是因为鸭绿江险阻,让明军过江的人数,都很少,每一次过江,都要面对一场以少敌多的大战。正在平原上展开大战,朝鲜人早就被京营给打崩了。

双方加起来二十多万兵马,沿着鸭绿江百余里河道铺展开来,明军开始一次又一次试探过河,因为强烈的火力支持,李瑈不得不将沿江防线撤退后一两百步左右。

大部分战事都是在万人以下,在鸭绿江东,持续一天,到二天不止,简直是此起彼伏。

曹义一方面是在用朝鲜兵来练兵。

在曹义看来,京营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见过血的太多,战场上过走一遭,胜过训练一年多。真正见过血之后,知道什么是战场,战斗力才真正发挥出来。

二来,曹义是真的想突破。

固然他安排了两侧迂回的总战略,但是说曹义有一场畅快淋漓的灭国之战,倒也不是,只是真正大战,本来就是这样的,特别是一方占据地利一心要守,打过几十天,几个月都很正常。

即便是鄱阳湖大战,双方都有决战之心,前后也打了一个多月。

所以,曹义虽然留了后手,但是在对付李瑈上,可是没有半分保存实力的想法,一次一次突破恶战,估计这样打上一个多月,当曹义将李瑈的情况搞明白了。那就是决战的时候了。

只是不知道曹义不知道,李瑈能不能等到他决战那一天了。

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

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

鸭绿江两侧鏖战正浓的时候。

海西镇这边,也准备了一万步骑,准备南下。

海西镇虽然兵力薄弱,但是而今外界环境出奇的良好。女真与兀良哈各部都与瓦刺貌合神离。纷纷向朝廷进贡,大有朝廷一声令下,就脱离瓦刺投奔朝廷的局面。

虽然朱祁镇不会相信这些墙头草。

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却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海西镇三万战兵之中,可以抽调出来一部分参与对朝鲜的做战。

海西总兵自然不能动,真正领兵的是金凡察。

也就是爱新觉罗的老祖宗,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后代会有大出息,此刻的他一心一意要当大明的忠臣。

而且他少年时代,其实是在朝鲜境内长大的,对地形了如指掌。

更不要说,他还有一个臂助,那就是金宗瑞的儿子,金承琉。

而今的金承琉已经是大明军队之中一员百户了。不过,他现在隶属于锦衣卫。

此刻就要发挥出他的作用来

金宗瑞生前就在朝鲜延边六镇,任职有很多亲朋故旧,

故而在开战之前,金承琉就已经潜入延边六镇最重要的一镇。就是会宁镇。

于是在正统十八年四月末,会宁城中有人大开城门,金凡察带领一万步骑,进入会宁镇,经过半夜激战之后,会宁成为这一场大战之中,第一处落入朝廷之首地方。

随即金凡察又势如破竹,将剩下五镇一一攻克,将在朝鲜世宗时期才纳入朝鲜版图的的延边六镇,全部拿下。

延边六镇的陷落,整个朝鲜都震动了。

对大部分朝鲜人来说,对这一场战争都持悲观态度,都以为明廷要胜利,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真正开战不过一个多月的时候,就出了如此大纰漏。

一时间无数消息,传到了李瑈手中。

一个是使者在李瑈面前连连扣头,说道:“大王,延边六镇失陷,咸镜道危险,一旦咸镜道失陷,则天下震动,还请大王速速救援。”

李瑈说道:“我知道了。此事你没有外传吧。”

“小的知道轻重。”这个使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