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377章

作者:名剑山庄

因为下面大臣不想。

所有变法,必须有自己理念,有自己核心价值观,必须能说服天下人。才能推行下去,否则,即便有朱祁镇在背后撑腰,搞得轰轰烈烈了,但之后多半可能夭折。

无他,总体来说中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没有什么太成功的变法了。

朱祁镇因这四个字生出无限的联想。

他似乎依稀的能够感受到,一个符合儒家价值观,又能为他提供变法的理论,正在成型之中。

“不急,不急。”朱祁镇心中暗道:“不将瓦刺灭了,这件事情还不能提上议程,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虽然朱祁镇心中这样想,但是浑身上下却一阵舒爽。一道难题的破解,简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就在大明会试的同时。

大明使臣李实也从汉城离开了。

李实再次来到汉城的时候,李瑈根本没有见李实,他表现的毫无诚意可言。

这也是正常的。

这一段时间,大雪渐渐融化。北京的消息也传到了汉城。

李瑈自然知道大明的条件,是他不可能答应的。

所以他就开始拖时间了。

李瑈现在觉得,只有让大明在朝鲜的铜墙铁壁之前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能再谈了。

故而李瑈开始一系的整兵备战。

但是面子上,却对大明恭顺极了,对李实的到来,宾至如归,各种招待,但是就是不提正事。

只是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瞒得过李实,更不可能瞒得过锦衣卫。

所以,李实坚持之下,最后才得已脱身。

李实将消息传来,朝野震动。

说实话,大明官场对李瑈的态度,是有预判的,大概率猜到这一点,但是被朝鲜如此打脸,还是难以接受。

于是乎,下层官员已经开始上奏,请伐朝鲜。

这种风潮的形成之后,朱祁镇也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伐朝鲜之战,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推进阶段了。

朱祁镇正式封曹义为征东将军,辽东,海西总兵官。下辖前军与六营,出京军八万人马,合辽东海西水师,共出兵十三万上下。

随即大军开始出山海关,向凤凰卫而行。

凤凰卫朝廷靠近鸭绿江最近的卫所,自然也是这一次大军前进基地,京军虽然还没有到,但是焦礼已经派了两三万人驻扎此地,封锁鸭绿江两岸。

甚至派出人马进入朝鲜刺探消息。

而所有口岸也得到了消息,禁止与朝鲜贸易。王英也紧急回松江,准备集结船只北上天津,然后运输大军从海路进攻朝鲜。

这样大声势,自然是哄传天下,也给朝鲜带来极大的影响。

朝鲜之内,自然是人心惶惶。

而今的朝鲜,还不是后世的朝鲜。

后世的朝鲜壬辰之战,还是其他战事,都是朝鲜李家已经根深蒂固了,成为朝鲜人之中君王,他们的正统性,是不容置疑的。

而这个时代的李家,不过六任君主,四代人而已,大明建国尚且不到百年,而朝鲜建国比大明建国,还晚了十几年。

三代的人影响固然能让李家坐稳了朝鲜王的宝座,但是并不能让朝鲜上下,将李家与朝鲜王看成天然的正统的。

特别是李瑈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更是损伤了朝鲜的正统性。

而且朝鲜而今没有怎么被外敌入侵,但是之前的高丽,却有多次被蒙古入侵。朝鲜很多人对大百明朝是没有信心的。

李瑈的局面分外艰难。

不得不承认,非大智大勇,不能为大奸大恶。

李瑈就是这样的人。

如果李瑈是平庸之才,反而做不得这样的事情。

朝鲜世宗的确是一个人物,两个儿子,一一武,各擅胜场,只是天不假年,如果宗大王还活着,事情也走不到这个地步。

李瑈一面大开杀戒,颇有不服者皆杀之的样子,另外又屡屡与世家大族联姻,一口气娶了几十个嫔妃。

到处宣扬,明朝是要灭亡朝鲜的言论,毕竟有安南的前车之鉴。

大明进入安南的时候,也是打得主持公道的名义,而后就不想走了。

虽然很多人对李瑈并不是太满意,但是朝鲜与安南一样,也早已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了,有了自己的民族自觉。

自然不愿意明人进入朝鲜。

这个年头,大军的军纪也就是那样,即便大明内部都不喜欢客兵过境,不要说朝鲜了?

在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之下,在大明步步紧逼之下,李瑈完成了对朝鲜表面的统合。统率朝鲜六军。

以内禁兵为核心,征召北方各部军队都是曾经在李瑈麾下听用的旧班底,一口气调动了十万大军。

李瑈留韩会明镇守汉城,统管国内形势,而他自己御驾亲征。

不是李瑈不想留在汉城,而是在这个时候,李瑈决计不会将军权交给任何人,不管是谁,他都不信任。

他所信任的只有他自己了。

临行之际,韩会明对李瑈说道:“明强我弱,然而局势未必全部利于明,瓦刺内乱,也先天纵英才,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

“臣已经派人去联络瓦刺,瓦刺决计不会放任明灭朝鲜,故而明年甚至今秋,也先必定攻海西与辽东,明军就不可能全力攻鸭绿江。”

“到时候,殿下再卑辞厚币言和,这个难关就渡过了。”

李瑈长叹一声,说道:“朝鲜国小势弱,有辱至此,此仇必报。”

韩会明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有此言,明朝是君,朝鲜是臣,而今不过是大杖则走,小杖则受而已。”

“朝鲜永远是大明的藩臣。”

“不过,要熬过今年才是。”

朝鲜的成立,就是朝鲜内部亲元派与亲明派之间政争的结果。所以朝鲜内部有很多亲明势力,也是李瑈重大打击的势力。

只是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不是轻易能根除的。

而朝鲜的国际环境,也让他们无法根除这个思想,原因无他。

事大思想乃是朝鲜立国的根基所在,即便是放在后世,这个思想也在指导韩国的外交。

这是现实的地缘政治决定的。

李瑈不管心中多不甘心,但是面对大明的进攻,他必须一面挨打,一面多派使臣去北京,请求原谅。

这两者之间,看似相互矛盾,却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小国之悲哀。

“孤知道了。熬过今年,一切豁然开朗,如果熬不过,就请韩君安排的我家小去日本了,只能能留我一条血脉,也不枉你我一场君臣知遇。”李瑈说道。

李瑈对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有一种被悲观的感觉。

韩会明说道:“大王万万不可出此言,否则会动摇军心的。”

李瑈说道:“我知道。”他退后一步,长作一揖,说道:“总之拜托了。”

韩会明立即还礼说道:“请大王放心,我在一日,汉城一日无忧。”

李瑈带着大军出了汉城,逶迤向鸭绿江而去,而明朝大军也过了辽阳,转向东而去,在四月初,双方大军粮草辎重,等等都一切到位了。

大战拉开序幕。

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

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

鸭绿江是一条大河,特别是在下游特别是出海口附近,有五千米宽,这就是为什么?大军不在出海口吞并,反而以凤凰卫作为后勤辎重所在,因为越往下游,就越难以渡过鸭绿江。

而鸭绿江上游,更是山高林密,不适合大军行动。

也就凤凰城以东这一段,比较狭窄,容易渡河。而且这一带河中多岛,将河流分割成好几段,最窄之处,不过一二百米。

虽然而今是春季,冰雪融化引起鸭绿江水涨,但是总体上来说,鸭绿江天险,比不过长江,黄河等天险。

正统十九年四月,大军已经在这里屯驻了。

曹义对这里并不陌生,甚至很熟悉。

当年与也先大战的时候,也是与对面李瑈并肩作战的。

曹义带着数百护卫在鸭绿江西岸远远的眺望对面,却见朝鲜各军,阵势严谨,层层叠叠,数百里江面之间,烽火相连,大军封锁,就好像是铜墙铁壁一般。

细细看,营寨之中火铳手与火炮的数量也是占一定比例的。

毕竟曹义几年与李瑈联手大战也先的时候,没有少用火铳,李瑈也不是傻子,自然会大量使用。

而且这东西,对于朝鲜来说,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

火器对防守一方带来极大的便利。

所以,朝鲜在鸭绿江对面竖立着坚固的营盘。李瑈并没有给曹义留下一丝破绽。

曹义知道,这一次根本没有什么侥幸可言。

不过,曹义也没有想过侥幸。

于是在曹义一声令下,总攻开始了。

首先打响的不是,鸭绿江两面,而是在鸭绿江出海口,山东登莱水师与朝鲜水师开战了。

毕竟鸭绿江下游虽然宽阔,真因为开阔,也能摆开水师。如果明军水师再这里取得控制权,那么就可以直接从下游渡河了。

曹义不想在这里进攻,就是因为即便是在鸭绿江下游达成突破,也不可能顺利的,毕竟朝鲜多山。尤其是朝鲜北部,尤其多山。

鸭绿江东岸虽然也有一点狭长的沿海平地,但是距离平原还远,一路打过去,实在有太多可以防守的地方了。

除非过了平壤,才一马平川。但仍旧是河流险阻,而平原也不多。

朝鲜本地有句话,说,将朝鲜半岛给摊平了,就和中原一样大了。

虽然有些狂妄,以为我大中华没有山一样。但却也表明了朝鲜的地形特色。

这才是,曹义一心想要从两侧迂回的原因。

不得不说朝鲜水师与登莱水师之间的战斗力,虽然有些差距,但差距并没有大到双方决出胜负的地步。

朝鲜世宗大王时期,乃是朝鲜武功最强盛的时候,当时北击女真,东征倭寇。而今这位世宗大王才死去不过三四年时间,故而朝鲜上层所有有些混乱,但是放在朝鲜军队上而言,也是往几百年之间,最能打的时候。

登莱水师的遮掩船,载重不大,火炮稀少,多用火器投掷,登船肉搏,双方打得半斤八两。

而在这个时候,中游也打响了。

首先发言的是神机营。

在朱祁镇的规划之下,神机营就是一个炮营。

五千神机营中,总共有几百门大炮。

每一个尊火炮,小于五百斤的。

这些铸炮技术虽然没有达到大明后期的标准,而且都是铁炮。但是足够打出一里多的射程。

也就在鸭绿江边立下阵地,可以直接轰击江中小岛。

打到李瑈的第一道防线之上。

鸭绿江中的小岛,是明朝两国之间争议区域。

而且这一带山峦起伏,唯独这些小岛大小不一,却是河中冲击出来的易与耕种。故而百姓聚集在这里,在明中期朝廷专门派使臣来划界。

只是而今却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

因为朱祁镇开辟海西镇,各种流民与移民,都要先迁移到海西去,故而凤凰卫这一点就有一下疏忽了。

凤凰卫不过是一个卫所而已,满城士卒加上百姓家眷,也不过数万人,已经是这一带最大的城池了,故而被当做后勤要地,囤积大量的辎重。

此刻江中岛屿自然没有人。却是李瑈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