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247章

作者:名剑山庄

这就说明,叶留宗所部,已经不是乱民了,是军队。

虽然而今仅仅有万人,但是想要剿灭却是难多了。

且不说,东南卫所战斗力羸弱。单单说,各地官军守土有责。不能轻易抽调 ,即便是抽调了,四处围追堵截,主动权还是在叶留宗手上。

杨信忽然觉得,这一战恐怕没有容易结束。

杨信入城之后,建宁城算是转危为安了。

杨信将马队解散,将他们各自统领民夫,守护住城墙。

有城墙作为依靠,各种滚石擂木,准备齐全,面对没有攻城经验的叶留宗,是搓搓有余的。

再加上城中官府与士绅团结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杨信清点物资,他估计坚持三五个月,是毫无问题的。

杨信不相信叶留宗会在城下待上几个月。

到时候大兵合围,叶留宗就是插翅难逃了。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杨信所料,叶留宗大军又攻城几次,每每被杨信所挫败,不过杨信也发现,叶留宗似乎担心马队突然出城,故而一直留有余地,看上去攻击很是乏力。

刚刚开始杨信也没有当回事,但这样的攻城战,持续了近半个月,让杨信越发感觉,是在走过场。例行公事。

杨信一想到这里,顿时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一般在脑中闪过,他暗道:“叶留宗还在城下吗?”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在他大脑之中,不住的盘旋,挥之不去。

杨信思来想后,终于决定召集一百骑,深夜出城。他决定踹营。

杨信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不同人,要用不大办法。

如同他面对的是他伯父杨洪一般的老将,借他三个胆子,他都不管踹营,他在杨洪身边见过杨洪营中的布置,不管多少人踹营,保管有去无回。

但叶留宗用兵上。有不少的亮点,但是有一点却是怎么擦都擦不掉的,那就是生涩的味道。

叶留宗之前只指挥过几百人斗殴,两军列阵双数量超过万人的大战,叶留宗根本没有见过,一切一切都是他自己摸索出来。

叶留宗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他天赋异禀了。

但问题是,用兵之道,虽然有时候能考天才的灵光一现,但是更多时候却需要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比如安营扎寨这事情,杨信从小就学习,怎么安排水源,安排哨卡,士卒驻守,防御措施,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杨信不觉得,叶留宗什么都能明白。

但是他依然谨慎行事,他出来踹营并不是来求一场大胜的,而是要试探一下叶留宗的主力何在?

只是一打起来,杨信发现他的谨慎无处可用。

杨信虽然只有百骑,但是冲进叶留宗大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地。

在前营之中,无数士卒到处乱跑,简直是无头苍蝇一般,杨信自然是到处放火,借祝融之力,将这营盘烧毁。

只是他打到这个地步了,后营之中居然丝毫没有动静。

杨信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二话不说带队冲进后营之中,比前营规模还大的后营,是一座空营。

除却点燃的篝火之外,其他帐篷之中,一个人都没有。

而杨信细细算来,前营不过是三千多人而已,就是这些人在一直演戏,杨信想到这里,一时间羞愧难当,抬手重重的给自己一个耳光。咬着牙说道:“好一个叶留宗,好一个金蝉脱壳。”

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杨信此刻想来,叶留宗手段,不能说完全没有破绽,不过是他没有想到,他根本没有想到,区区一个贼子,居然能用出这样的手段。

杨信立即召集建宁城中的士卒出城收拾残局,一直收拾到了天亮。询问俘虏,才知道这些俘虏都是当地百姓,被叶留宗所裹挟。

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营有没有人,也不知道。

杨信见问他们问不出话来,立即派出探马,四处探查叶留宗所部的行踪。好在大队人马的行踪很难隐瞒的。

不过一日功夫,杨信就知道叶留宗的去向了。

叶留宗向东北方向而去了,这方向有两个县城,一个是政和,松溪。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翻过一道山就到了浙江省地界了。

之前说过,浙江省不是严守边界。问题是浙江省所守的边界,乃是仙霞古道这一片的边界,而此刻叶显宗所去的地方,乃是仙霞关往东南数百里的地方。

浙江方面也不可能将浙江与福建之间每一个路口封死了。

杨信立即整顿人马,准备追击叶显宗,杨恭立即劝住了,说道:“杨统领,而今你首先能战之辈还有多少?”

杨信听了,微微一顿,他不得不承认,他带出来两千五百人,而今却只有不足两千人了,损失最多的就是福建卫所兵了。

他这两千步骑去追叶显宗万余大军,是有一点太危险了。

杨信说道:“我只需带本部马队去,只要不与叶留宗交战,咬住他的尾巴,最少让朝廷知道,叶贼在什么地方。”

杨恭说道:“我知道将军忠君报国,但是福建毕竟是山多平地少,将军对这里又是人生地不熟,有一个万一,让我们如果向朝廷交代?”

杨信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说实话,建宁城附近乃是两条溪水交叉之地,这一带平地还算是多一点,才能让骑兵奔驰。

如果在山中,这一点骑兵优势损失殆尽,打起来回怎么样,还真不好说了。

杨恭见杨信似乎有些心动,他靠近一点,低声说道:“杨兄弟,不要怪哥哥没有提醒你,圣上乃是让你在焦巡抚麾下听用的,而焦巡抚仅仅是福建巡抚,可是管不到浙江的事情。”

“你这样急忙忙冲上去,功劳什么的未必,却一定会得罪人的。”

杨信也是明白,他作为福建的兵马,不打招呼跑到浙江境内,浙江方面的人,能高兴才算怪了。

“难道什么也不做,任有叶贼流窜?”杨信到底是年轻,这官场的道道,了解跪了解,但是还不能适应。

杨恭说道:“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自然是要上奏朝廷,言建宁大捷,你就等着升官吧。”

杨信又是丧气,又是颓废,说道:“就依杨大人的意思吧,不过,不要称大捷了,我杨信丢不起这个人。”

在他看来,他分明是被叶留宗给耍了,还有什么脸面称呼大捷。

只是很多事情并不以杨信心思为左右。福建地方这一段时间出了这么多的事情,怎么不将这一件战事吹上天,好洗洗福建的罪名。

于是乎,就在建宁大捷的奏疏摆在朱祁镇龙案上的时候,朱祁镇也将另外一封奏折放在这一封奏折边上。

却是浙江方面奏报,叶留宗进入浙江,攻克庆元龙泉,向处州府而去。浙江地方一边向朝廷求援。一面弹劾福建地方,纵寇之罪。

朱祁镇看了这两封奏疏,岂能不知道下面内情如何?

如果不是杨信的密奏通过锦衣卫传过来了。朱祁镇对杨信都有一点失望了。

只是面对福建方面的请功奏折,朱祁镇想来想去,还是批了,让内阁论功行赏。

虽然朱祁镇知道这建宁大捷之中水分很多,但是朝廷是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人心的。特别是福建方面。

在叶留宗起事之后,福建官员人心惶惶的。唯恐上面责罚。也借此向福建方面表明,朝廷没有心思在福建掀起大案。

只要能剿灭叶留宗,其他的事情就可以放一放了。

至于怎么赏赐,赏赐谁,内阁自然会安排好的,不用朱祁镇操心。

对于浙江方面,朱祁镇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直接批道:“前令有司禁守省界,而今安在?天下无非一家,何来纵寇?”训斥几句之后,安抚道:“叶贼气势已衰,有司能剿灭叶贼者,重重有赏。”

朱祁镇看完这两个奏折,然后才看其他的奏折,却是广西战事又起。苗人在山中,简直神出鬼没,柳溥即便入山也很难找到踪迹。

而且苗人与柳溥仇深如海,决计不能向朝廷投诚的。

不过,几百人千余人又多在山中,比一个伙山贼也强不了多少。

朱祁镇也就不在意了。令柳溥捉拿便是了。

在叶留宗在建宁城下的时候,杨溥也将朝廷各地的巡抚都换了,唯独浙江,江西没有换,就怕影响围剿叶留宗。而到任的巡抚,也开始审查各地官员,很快广东按察使落马了。

朱祁镇细细一数,从王振开始,山西曹习,福建郭怀,而今又加上一个广东按察使,还有一个户部侍郎。

到了这一步,要适可而止了。

如果翻译成现在的话,那就是这一轮打老虎的成果是,国家级一枚,省部级五枚。

如果不是叶留宗霍乱两省,再加上春暖花开之余,瓦刺似乎也有几分蠢蠢欲动,让朱祁镇很明白的感受到,今年是多事之秋。

很多事情都要到此为止。

专心面对眼前的事务为上。

只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他翻出下面一封奏疏,更确定了这一点。

这一封奏疏,乃是宁波海关上奏的。

他本来以为,这宁波海关还能说点别的。不就是海关的事情。但是宁波海关所说的不是,乃是宁波大疫。

而且这已经不是单单是宁波的问题了。

因为在宁波开港之后,宁波成为浙江海贸的中心,大量物资都从宁波出海,宁波的繁华在几年之内,迅速攀升,一时间有赶超杭州的趋势。

这样一来,宁波来往的人数,也迅速增多。

朱祁镇可以肯定,此刻报上来宁波大疫。那么大疫决计不仅仅是宁波。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忽然泛起了刚刚浙江方面弹上报的奏折,冷笑一声,“啪”的一声砸在地面之上。

为什么是海关报上来的。浙江三司在做什么?

这一点就足以让朱祁镇恼怒非常。他心中暗道:“看来,浙江非派一个巡抚不成了。”

朱祁镇正想着如何处置浙江方面的时候,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问自己:“方瑾到了什么地方了?”

他从一边的奏折之中开始翻走,一会功夫就将方瑾奏疏翻了出来,看方瑾的路线图,方瑾乃是通过大运河南下,算算时间时候已经到了杭州。

朱祁镇一想到杭州,又想到宁波大疫。但是整个瘫坐在坐塌之上,一点形象都没有了。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疫本来就很难受了,而今大疫很可能传到军中,且不说军队感染死亡人数怎么样?这都是后事了。

这个时候,叶留宗就快要打到处州城下了,而原本在数日之内赶到的援军,已经到不了了。

再从别的地方抽调援军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而今多浪费一个月,将来剿灭叶留宗就多花数个月功夫。给叶留宗的时间越长,他祸害的地方就越多,收拾残局的花费也就越多。

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

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

因为宁波之疫,叶留宗之乱,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了。

朱祁镇立即召集内阁与张辅,商议对策。

朱祁镇首先说道:“浙江上下不堪重用,非要换人不可。”

说实话,虽然而今处州战局让朱祁镇很不满意,但是朱祁镇也知道,处州战局也不能全怪浙江地方。

但是对于浙江地方隐瞒疫情,却是无法忍受的。

“陛下,使功不如使过。”杨溥立即说道:“而今多事之秋,当镇之以静。而且又从何处调人去担任浙江巡抚?”

杨溥未必是对浙江地方官有好感,只是从朝廷决策到换人,换了人之后再掌控地方权力,一切理顺之后,开始做事。

这事情太长了,夜长梦多再出了什么事情,岂不是乱上加乱了。

朱祁镇未必不知道这一点,只是浙江局面纷乱之极,以宁波为中心的大疫。南边还有兵乱。

还有困到疫区的京营将士。

这些事情,朱祁镇并不认为浙江地方官员可以胜任。

不派一个精明强干的下去,如果一直拖拖拉拉的,所造成的影响,恐怕会更坏。

其实朱祁镇心中也有一些泄气。

对于地方上屡屡出事。

朱祁镇能做些什么?

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他能做的也仅仅是换人而已。

此刻朱祁镇有一丝理解崇祯皇帝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