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菠萝蜜多羊
今日他之所以过来,也是因为好奇晋阳公主这段时日天天跑到毓德轩来,现在得了主意,哪里还坐得住。
待到李治离开,晋阳公主这才无奈道。
“九皇叔,真是个急躁的性子。”
李易嘿嘿一笑。
“讨媳妇儿欢心嘛,也未尝不可。”
“这说明九皇叔是个好男人啊。”
晋阳公主抿唇一笑。
“你这孩子不过是垂髫的年纪,倒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真叫人稀罕。”
李易摇头晃脑。
“晋阳姑姑,我也年纪不小了。”
“当然啦,跟你一比,我还是个孩子。”
“晋阳姑姑,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一门婚事啊。”
晋阳公主眸中透着某种危险的光芒。
她的声音依旧柔和。
“大侄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想说我没人要?”
李易眨了眨眸子,一脸无辜,安慰道。
“晋阳姑姑,谁会喜欢十一岁的老女人啊。”
“当然啦,我也没有其他意思。”
“指不定哪天你就能碰见一个眼瞎的。”
晋阳公主气的直翻白眼。
“臭小子,本宫看你真是讨打!”
她挥舞着拳头就要去追李易。
不过刚跑了两步,就有些气喘吁吁起来。
李易笑眯眯道。
“晋阳姑姑,你这身子骨太弱了。”
“恐怕这辈子都追不上我了,何谈教训我。”
晋阳公主撅起嘴巴,刚要说些什么,忽然便见李易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笑嘻嘻道。
“喏,晋阳姑姑,你接着吧。”
他一边说,一边扔给晋阳公主。
晋阳下意识接过,握着手中温润的瓷瓶,颇有些好奇。
“这是什么?”
李易笑容不变,依然是那般嬉皮笑脸的模样。
“听闻晋阳姑姑先天不足,体质偏弱。”
“即便是以太医署诸多太医的能耐,也难以治愈。”
“我这瓶子里有两颗丹药,可强壮体魄,若是晋阳姑姑服用,可以调理身体,必能治好晋阳姑姑的顽疾。”
晋阳公主一愣,下意识道。
“这......这,太珍贵了。”
她毕竟也是懂事的年纪了,知道太医署太医治不好的病症,而大侄子口中说能治好的丹药有多么珍贵。
尤其是这位大侄子的传奇故事,她可是见的多了,当然不会将其当做是普通的孩童来看待。
既然李易说能治好,那必然能够治好。
可是这么珍贵的东西,她又岂好意思收。
李易笑眯眯道。
“晋阳姑姑,你就不要推辞啦。”
“你这身体要是治不好,哪能来追的上教训我?”
晋阳公主闻言一愣,旋即粲然一笑。
她心里一下子明白过来。
这小子刚刚是故意的,就是为了让她能顺理成章的接受。
这大侄子,人怪好的嘞。
第121章 吾孙李易有大帝之姿!
府内颇为安静,唯有少数几个宫女打着灯笼来回穿梭。
李治睁开眼睛,看着黑黢黢一片的屋子,忽然悄无声息的翻身下床,蹑手蹑脚。
躺在床上的晋王妃王氏并未有丝毫察觉。
李治则是从旁边的箱子里掏出一条丝绸,悄悄的走到王氏身边。
他的一举一动都没有丝毫惊动王氏。
直到李治将丝绸带绕过王氏的脖子,比对了一番,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大侄子给他出的主意还真是挺好用的。
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趁妻子不备,量到了尺寸吗。
他刚想要将丝绸抽开,忽然面前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正是王氏。
此时的王氏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治。
她刚刚虽然陷入睡梦中,但是向来睡眠较浅。
正感觉脖子处有些不舒服,便下意识睁开眼睛。
没想到看到这一幕。
自己的丈夫,拿着个绸带绕着自己的脖子,一脸兴奋。
这是要做什么?
王氏与李治面面相觑,旋即王氏尖叫起来。
“啊!杀人啦!”
.................
“臣长孙无忌,叩见陛下。”长孙无忌行至御案前,深深一揖。
李世民放下朱笔,抬眼看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大舅哥脸上略带凝重的神色。
“辅机,何事如此急切?”
“陛下,”长孙无忌的声音低沉,胖乎乎的脸上满是沉凝,“臣有紧急奏报!”
“辅机,你说。”李世民沉声道。
“近日来,我大唐天气炎热,或有烈日高温,也间或有连绵暴雨,不过暴雨虽多,却总不影响长安。”
“但是,微臣刚刚收到急报,京畿以东,暴雨连绵,旬日未歇。”长孙无忌语气沉重,“华州刺史报称,境内渭河及支流水位已远超警界。”
“河水冲激堤岸,根基饱受冲刷,虽然还未出现渗漏、管涌的迹象,但是不可不防。”
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陛下,华州地处渭河下游,地势平衍。”
“若此雨势不减,洪峰持续,臣担忧华州河堤承受已达极限。”
“一旦溃决,则华州城郭、良田万顷及下游诸县,必遭灭顶之灾!”
“数万生民流离失所,漕运孔道亦恐受阻。”
“此实为燃眉之急,恳请陛下圣裁,速调京营健卒、征发民夫,并急运草袋、木石等物料驰援华州,加固堤防,严防死守,以避决堤之祸!”
李世民眉头紧锁,沉稳有力,旋即沉声道。
“辅机所言极是。”
“此乃国事,刻不容缓。”
“刘恩泰,传朕旨意速调京营健卒五千,由右武卫将军李勣统领,火速赶往华州!”
“首要之务,便是协助当地官民,不惜一切代价,加固堤坝。”
“草袋、木石等物料,着即由工部全力筹措,命京兆尹协同,征发沿途民夫车马,务必以最快速度运抵堤坝!”
旁边侍候的刘恩泰恭敬一礼。
“是,陛下。”
李世民又朝着长孙无忌道。
“辅机,立刻带着朕的口谕去工部。”
“让工部即刻选派精通水利、河工的得力官员与匠人,随军同行!”
“务必仔细勘察各处堤坝险情,指导加固,严防渗漏。”
“告知华州刺史及所有吏员,死守堤防!若有失职懈怠,致河决堤溃者,定斩不赦!”
“同时,令华州及下游诸县官员,即刻着手疏散低洼处百姓!”
李世民背着手,面色严肃。
虽然语气颇为急促,但是却丝毫不显得慌乱。
大唐自立国以来,天灾不断。
尤其是他登基以来,纵然贞观年间的百姓已经过得不错,但是灾害仍然给了百姓们不小的冲击。
他如今应对各方天灾,已经是颇为熟稔。
长孙无忌闻言,旋即恭敬退下。
甘露殿内又重新安静下来。
李世民放下奏章,叹了口气。
当个皇帝还真不容易。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父皇......”
一道小小的身影走进宫来,正是晋阳公主。
她脸上正带着一丝激动。
李世民见到她一愣,脸上顿时露出柔和的笑容。
“晋阳,你怎么来了,不在宫里休息休息吗?”
“这天气太热了,朕看你还是不要到处走动。”
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女儿,晋阳公主简直是贴心小棉袄。
晋阳公主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
“父皇,如今我这身体已经好了。”
“再也不像之前那般孱弱。”
“什么?”李世民一惊,有些愕然。
旋即,他立刻起身走到晋阳公主面前,激动道。
“晋阳,你刚刚说什么?”
晋阳公主抿了抿唇,正色道。
上一篇: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