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来了个年轻人 第56章

作者:半江瑟瑟

  一阵由远及近、低沉而密集的引擎轰鸣声便撕裂了坑道外相对沉闷的空气,瞬间压过了远方地面炮火的闷响。这声音不同于红军歼一战斗机尖锐的呼啸,显得沉闷和压抑了许多。

  “发现敌机!”坑道口的哨兵厉声示警。

  指挥所内的空气骤然凝固。参谋们迅速扑向各自的观察口或拿起望远镜。彭德怀大步走到坑道口,撩开厚重的防炮帘向外望去。林育蓉也放下铅笔,抓起桌上的望远镜,快步跟到彭德怀身边。卫辞书紧随其后。

  只见东北方向的铅灰色云层下,数个黑点正快速放大,迅速凝聚成清晰的轮廓——那是一队由六架双引擎轰炸机组成的编队,机翼下涂着刺眼的青天白日徽记。在它们上方更高的空域,还有四个更小的影子在盘旋警戒,是护航的战斗机。

  “是道格拉斯O-2MC,还有几架菲亚特CR.32护航。”卫辞书眯着眼,迅速根据外形判断出型号,语气带着一丝凝重,“国民党的轰炸机来了,数量不少。”

  “防空营!准备战斗!”彭德怀对着身后的参谋大吼,声音在坑道里嗡嗡回响。命令立刻通过电话和传令兵层层下达。

  地面上,伪装良好的防空阵地瞬间解除伪装。部署在隘口两侧高地的五五式37毫米高射炮炮管猛地扬起,炮手们紧张而迅速地摇动手轮,炮瞄具紧紧锁住空中目标。配备高射枪架的八九式重机枪阵地也纷纷指向天空。

  轰炸机编队似乎锁定了隘口核心阵地和疑似通讯枢纽的区域,开始调整航向,降低高度。护航的战斗机则在高空散开,警惕地扫视四周。

  “彭总,林总,让我们的飞机上吧!”卫辞书看着远方天际上开始降低高度的国民党飞机,下意识的出声提醒道。

  听到卫辞书的话,林育蓉直接对通讯参谋下令:“立刻联系前进机场!命令战斗机小队按预案紧急升空拦截!目标:敌轰炸机群,然后打击国民党第十三军的重炮阵地!”

  “是!命令战斗机小队紧急升空,拦截敌轰炸机群,打击国民党第十三军的重炮阵地!”通讯参谋抓起电话大声传达着命令。

  吕梁山 前进野战机场

  刺耳的战斗警报再次拉响。此时前进机场的五架战斗机中,有两架已经转场到了保安。正在和地勤一起检查保养飞机的刘顺、王海、赵宝桐三人,闻声立刻冲向各自的座机。

  “敌轰炸机群来袭!目标隘口!雷霆小队紧急升空拦截!”塔台扩音器里传来陈赓清晰的声音。

  引擎预热完毕。久经训练的三人动作迅捷如电,爬进座舱,系紧安全带,戴上风镜。地勤组长王旭竖起大拇指向飞行员示意一切准备完毕。

  “雷霆明白!断剑、长空,跟我上!”刘顺的声音通过机内电台传出,语气中带着即将大战一场的兴奋之情。

  三架银灰色的歼一战斗机在跑道上爆发出巨大的轰鸣,滑跑距离比平时更短,一分钟便昂首离地,如离弦之箭般直刺云霄。它们迅速爬升,朝着敌机来袭的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吕梁山上空

  中央军的轰炸机群已进入开始最后的轰炸航路,机腹下的弹舱门缓缓打开。但此时护航的菲亚特CR.32战斗机飞行员也发现了远处疾驰而来的三个银灰色小点。

  “注意!三点钟方向,有敌机高速接近!数量三!”护航编队长机在简易的无线电里发出警告。所有的菲亚特战斗机立刻放弃盘旋警戒,展开战斗队形准备进行拦截作战。

  刘顺在座舱内将一切看得真切。“断剑、长空,跟我爬升!抢占高度优势,别跟护航机纠缠,先打掉轰炸机!”

  随着刘顺的果断下令。三架歼一引擎轰鸣,以惊人的爬升率向上急冲,瞬间将笨拙的菲亚特甩在下方。

  菲亚特战斗机飞行员徒劳地拉杆追赶,但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和爬升率远逊于装备了改进型“双黄蜂”的歼一,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占据高位。

  “目标轰炸机编队!长空,你负责左翼两架!断剑,右翼交给你!中间领头那架归我,开始攻击!”刘顺的声音冷静如冰。

  三架歼一如同俯冲的鹰隼,从阳光方向直扑轰炸机群。阳光刺目,极大干扰了轰炸机尾部机枪手的视线。

  “咚咚咚咚咚——!”

  刘顺率先开火!六挺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炽热的穿甲燃烧弹形成的金属风暴瞬间笼罩了领航的O-2MC轰炸机。子弹轻易撕开单薄的机体蒙皮,打穿油箱,引燃发动机。轰炸机右侧引擎猛地爆出一团巨大的火球,浓烟滚滚,整架飞机瞬间失去平衡,拖着长长的黑烟和火焰,翻滚着向下方山峦坠去。

  几乎同时,王海和赵宝桐也锁定了各自的目标。密集的弹雨精准地泼洒在另外两架O-2MC的机翼和机身连接处。一架的机翼被打断,凌空解体;另一架被打得千疮百孔,发动机停转,失控地打着旋坠落。

  仅仅一个照面,三架轰炸机便被凌空打爆!剩下的三架轰炸机飞行员魂飞魄散,再也顾不上瞄准投弹,慌忙扔掉炸弹减轻重量,拼命压杆转向,试图逃离这片死亡空域。

  “敌机转向逃窜!护航机在下方试图爬升!”向座舱外看了一眼的赵宝桐开口报告。

  “别管逃走的轰炸机!断剑、长空,跟我下去,收拾掉那些护航的菲亚特!注意交叉掩护!”刘顺果断改变目标。三架歼一利用俯冲积累的速度优势,如闪电般扑向刚刚爬升上来、阵型散乱的菲亚特战斗机。

  菲亚特CR.32是国民党飞机中比较灵活的双翼机,但在歼一面前,其速度差别却如同婴儿和成人一般。一边倒的屠杀随即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展开。

  王海咬住一架试图翻滚摆脱的菲亚特,一个短点射便将其尾翼打得粉碎。赵宝桐则与另一架菲亚特展开了短暂的盘旋缠斗,歼一优异的水平机动性让他迅速咬住对方六点钟方向,六挺机枪齐射,瞬间将敌机打成燃烧的火球。刘顺则盯上了试图偷袭赵宝桐的另一架菲亚特,从高空俯冲而下,猛烈的火力直接将其凌空打爆。

  剩余最后一架菲亚特见势不妙,拼命推油门向低空云层钻去,试图侥幸逃脱,但还是被回过神来的刘顺追上打爆。

  整个空战过程迅疾而高效,从歼一升空到击落三架轰炸机、四架战斗机,驱散敌机编队,耗时不到十分钟。

  ……

  什么?!”汤恩伯将手里的铅笔“咔嚓”捏断,同时用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刚刚冲进来的通讯参谋的双眼,“你他妈的再说一遍!”

  通讯参谋被汤恩伯的表情吓得脸色惨白,但嘴上还是断断续续地开口:“军座!空军…空军急报!三架轰炸机、四架护航的菲亚特…在吕梁山上空…被击落。赤匪的新式战机…只用了不到十分钟……”

  帐篷里死一般的寂静。参谋们僵在原地,不自主地放轻了呼吸。汤恩伯脸上的肌肉剧烈抽动,迟疑好一会儿后,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六架…四架…十分钟…全没了?”

  “废物!废物的空军,全是饭桶!老子要的是他们炸平吕梁山,不是让他们给赤匪放烟花看!”

  “王仲廉、王万龄呢?!地面进攻呢?!炮兵团为什么还不开火?!老子要听到炮声!震天动地的炮声!把赤匪给我炸的渣都不剩!”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远方天际传来了沉闷而连续的爆炸轰鸣。不是零星炮击,是成建制火炮集群齐射的怒吼。

  “开炮了!军座!是我们的炮!”一名参谋指着吕梁山方向,声音带着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激动。

  不顾身旁作战参谋的谄媚回答(国民党军的参谋体系很不完善,大多数参谋地位很低),汤恩伯冲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布向远方望去。只见吕梁山红军预设阵地方向,腾起一片又一片巨大的烟云,泥土、碎石被高高抛起,爆炸的火光即使在白天也清晰可见。第89师、第4师的攻击部队,正借着炮火掩护,如同土黄色的潮水,向红军阵地涌去。

  “好!炸!给老子狠狠的炸!”汤恩伯脸上的狰狞被一种舒爽的快意取代,“告诉王仲廉,炮弹管够!给我把赤匪的阵地犁平,步兵全部压上去!不准停!谁后退一步,就地枪决!”

  与此同时 吕梁山上空

  刘顺扫了一眼下方混乱溃逃的剩余国军轰炸机,确认这些飞机已经丧失威胁。“雷霆呼叫断剑、长空,轰炸机威胁解除。按林参谋长命令,下一目标,敌军重炮阵地。降低高度,搜索汾河公路以西区域。”

  “断剑收到。”

  “长空收到。”

  三架歼一迅速脱离空战空域,降低高度,开始沿着汤恩伯主力进攻方向的后方低空掠行。机翼下,沿着公路展开的第十三军庞大队伍,以及更后方正在喷吐火舌的炮兵阵地,清晰可见。

  “长空发现目标!十一点钟方向,公路西侧约两公里,无名高地反斜面!至少两个炮兵营!”赵宝桐的声音率先响起。

  刘顺和王海立刻调整航向。只见一处经过伪装的谷地里,二十余门德制SFH18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若干75毫米山炮正排列成阵,炮口焰此起彼伏,浓密的硝烟笼罩着阵地。弹药手正从隐蔽的卡车旁搬运着沉重的炮弹,观测手在临时架设的观测点上忙碌。显然,这就是他们要寻找的国军火力点源头。

  “确认目标!”带着冷冽杀意的刘顺沉声开口,“雷霆攻击左翼炮群!断剑负责右翼!长空进行外围警戒以及压制防空火力!优先摧毁火炮和弹药堆积点!开始攻击!”

  随着刘顺命令的下达,三架银灰色的战机如同死神般俯冲而下,引擎的尖啸瞬间出现在炮兵阵地上的国军耳中。

  “敌机!赤匪的飞机冲我们来了!”炮阵地上的国军士兵惊恐地尖叫起来。几挺临时架起的马克沁重机枪和零星的对空步枪开始徒劳地喷吐火舌,子弹在歼一周围划出稀疏的弹道。

  “咚咚咚咚咚——!”

  刘顺的六挺机枪率先怒吼。炽热的穿甲燃烧弹如同金属风暴,狠狠抽打在左翼炮兵阵地上。一门正在装填的150毫米榴弹炮炮盾瞬间被打穿,炮组成员如同破布娃娃般被残暴撕碎。紧接着,堆积在旁边的弹药箱被瞬间引爆!

  “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席卷了小半个左翼阵地。殉爆的弹药将数门重炮连同周围的士兵、卡车一同抛向空中,化作燃烧的残骸和碎片。烈焰冲天而起,浓烟滚滚。

  几乎同时,王海的弹雨覆盖了右翼阵地。炮管、炮架、牵引车在狂暴的金属射流下扭曲变形、起火爆炸。试图逃离的炮兵和弹药手成片倒下。整个重炮阵地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与爆炸的炼狱,持续不断的殉爆声和士兵绝望的叫喊声接连响起。

  赵宝桐则如同盘旋的秃鹫,用精准的点射清理着阵地外围试图组织反击的零星防空火力点和惊慌失措的军官。12.7毫米子弹将薄弱的掩体和人体一起打成了零散的碎块。

  仅仅几轮俯冲扫射,第十三军赖以进行火力压制的重炮集群便化为乌有。熊熊大火吞噬着钢铁残骸和人体,浓烟遮蔽了天空。幸存的炮兵魂飞魄散,丢弃一切能丢弃的东西,没命地向后方溃逃而去。

  吕梁山红军前指

  坑道口的观察哨激动地挥舞着信号旗,对着坑道内大喊:“炸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全炸了!是我们的飞机!好样的!”

  指挥部内压抑的气氛为之一振。参谋们纷纷挤向观察口。彭德怀举着望远镜,看着远方腾起的巨大烟柱和冲天火光,狠狠一拳砸在坑道壁上:“干得漂亮!到底是北霸天,这个名字真不白叫!”

  卫辞书刚检查完干扰站的仪表回来,正好听到外面的欢呼和彭德怀的吼声。他走到林育蓉桌边,拿起自己的军用水壶灌了一口:“林总,听动静,汤恩伯的炮兵是报销了?”

  林育蓉抬头看了眼卫辞书,平静地点点头:“嗯。刘顺他们干掉了。”

  “那接下来?”

  “接下来看二野的贺老总什么时候到了。”

第一零六章 总攻,农业部,冬小麦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 拂晓 汾河西岸无名高地

  薄雾笼罩着收割后的田野,枯黄的玉米秆在晨风中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贺龙踩着沾上了露水的17式军靴,带着警卫员站在一座酸枣树的小山包上抬头远眺。二野参谋长李达站在贺龙身边,从自己身上解下分量不轻的望远镜向贺龙递了过去,同时李达嘴上开口说道:“老总,关麟征二十五师的师部设在青龙镇,辎重队集中在镇东打谷场。汤恩伯十三军相当一部分力量驻扎在柳林堡,两军结合部是赵庄,大约有一个营的守备力量。”

  从李达手中接过望远镜,贺龙循着李达所示的方向抬镜观察,只见在望远镜的视野里,青龙镇青灰色的屋脊轮廓分明,几辆蒙着帆布的卡车停在打谷场边缘,灰黄色的土墙下,几个穿着黄灰色军装的国民党士兵在缩着脖子踱步。

  十五里外的柳的林堡上空飘着炊烟,隐隐约约的人影在夯土围墙后晃动。

  “阎老西的碉堡没挡住咱们,他蒋介石的德械师倒学会当缩头乌龟了。”贺龙放下望远镜,从兜里摸出烟斗,对着身边的同僚们出声嘲笑着开口。

  “汤恩伯挨了空袭,重炮丢了大半,关麟征的电台又被辞书同志弄哑了,现在只敢依托村落防守。”任弼时裹紧棉大衣走上前,眼镜片上随着嘴唇的蠕动时不时浮现出些许白霜,“陈赓的飞机早上又去柳林堡转了一圈,汤恩伯被吓得连枪都不敢放。”

  贺龙划着火柴点燃烟丝,红光在雾气里明灭:“老彭的电报里说,咱们是要围三阙一?”

  “彭总意思是在赵庄方向留个口子。”李达展开作战草图,“一野装甲部队卡住汾河大桥,三野三个团堵死北面山道。我们二野负责东、南两面,只要他们从赵庄溃退,装甲旅就能在开阔地把这些白匪军当成麦子给收割干净!”

  “麦子……现在倒是种冬麦的时候了……”听到自家参谋长的回答,贺龙的思绪一时间有些出神,关于麦子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回过神来的贺龙对着一旁的关向应继续开口说道:“战士们的冬装备齐了没有?”

  “昨晚全换上了,每人还发了一条羊毛毯和两大包压缩饼干。”关向应给自己点上一支香烟,从鼻孔呼出两道白雾回答,“就是火箭筒的弹药算不上多,一个筒子才五发普通弹,两发穿甲弹。”

  “打国民党,这些家伙什已经足够了。咱们先找老彭他们汇合去。”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 上午吕梁山红军前指

  坑道外,中央军第89师、第4师在失去重炮支援后发起的攻势虽显疲态,但仍在军官督战下持续冲击鹰嘴石阵地。坑道内,电台的滴答声与电话铃声交织,参谋们紧张地标注着敌我态势。

  “报告!”一名风尘仆仆、臂缠红布的通讯兵冲进指挥所,向彭德怀、林育蓉敬礼,“二野司令部联络员报告!贺龙司令员、任弼时政委、关向应副政委率二野主力已秘密抵达指定区域。现已完成对敌汤恩伯第十三军、关麟征第二十五师主力部队之战略合围。贺司令员等首长正前来前指汇合!”

  听到二野联络员的汇报,正在想着什么的彭德怀立刻回神,随即对着前来汇报的联络员兴奋开口:“干得漂亮!没想到贺胡子到的这么快。”

  “张参谋!”

  “到!”

  “命令前沿阻击部队,务必钉死阵地,消耗敌军锐气!为总攻创造条件!”

  “是!”

  “通知各部队主官,半小时后前指召开作战会议。准备好最新的敌情图。”

  “是!”

  不多时,坑道入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和杂乱的脚步声。贺龙一马当先,率先进入,他嘴里叼着标志性的烟斗,身着有些灰尘的荒漠迷彩作训服,脸上带着长途奔袭后的疲惫,但一双眼睛依然明亮有神。任弼时和关向应走在贺龙的身后两侧。

  “老彭!老林!哈哈,紧赶慢赶,没误事吧?”贺龙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彭德怀的胳膊,又朝一旁的林育蓉点了点头。

  “来得正是时候,贺老总!”彭德怀握住贺龙的手,“汤恩伯和关麟征的先锋部队,被我们摁在鹰嘴石前面啃了一天硬骨头,加上他们的重火力折损了大半,现在正进退两难呢!”

  “敌情比预想的还要有利。”任弼时走到地图前,审视着地图上最新的作业图标分析着开口:“汤恩伯部前锋受挫严重,士气低落,重火力丧失。关麟征部因道路问题,主力尚在汾河以南,与其前锋脱节。这正是分割围歼的绝佳时机。”

  听到任弼时话语中的意向,关向应随即开口补充:“彭总,林总,二野的部队已按预定部署,封锁了敌西退之路及南向与关麟征主力汇合的通道。虽然连日的急行军消耗了战士们的一些体力,但部队当前士气高昂,弹药充足,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大家看。”林育蓉招呼着众人走近,随即指着地图上被红色箭头三面包围的蓝色区域开口说道:“敌第十三军前锋团残部及后续投入的第89师一部,现聚集于鹰嘴石至小王庄不足五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其东面是鹰嘴石我军坚固阵地,西、南两面是我二野刚构筑的阻击线,北面是吕梁山余脉,地形复杂,大部队难以机动。已成瓮中捉鳖之态。”

  “那就收网!”身为军事主官的彭德怀作出了最后决断,“通讯兵!”

  “到!”

  “传我命令!”

  “一、鹰嘴石正面阵地(一野部队),于总攻发起后,以现有兵力依托工事,继续实施坚决阻击与火力压制,牢牢吸引敌注意力。”

  “二、二野贺龙部本次担任主攻。以一部兵力自西向东,猛攻敌侧后。主力自南向北,直插小王庄敌核心阵地。务必迅猛分割,打乱敌军建制!”

  “三、前指直属装甲预备队,配属给二野,由南向北攻击轴线投入,负责撕开敌纵深防御,摧毁其残余抵抗枢纽。”

  “四、航空兵部队,总攻发起后,全力压制敌可能集结区域及后撤路线,阻止敌突围与援兵靠近!”

  “五、总攻时间,定于今日下午四时整!各部务必准时发起攻击!”

  “不愧是老彭,这个命令对我脾气!”听完了彭德华下达命令全程的贺龙心潮澎湃,摩拳擦掌:“我的兵憋了一路,就盼望着吃上汤恩伯的这顿大餐!”

  “那你可得保证把汤恩伯这块硬骨头,连汤带水的嚼碎!”

  “哈哈哈哈,放心!保证骨头渣都不给他剩下!“

  作战计划迅速敲定,参谋们分头传达命令。

  坑道内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卫辞书刚检查完干扰站回到指挥所,正与通讯兵确认设备状态。

  林育蓉走到卫辞书身边,看着仪表盘上闪烁的指示灯:“干扰效果还稳定吗?”

  “稳定的,林总。”卫辞书指着几个读数开口说道,“汤恩伯那边电台基本瘫痪,零星呼叫全是杂音。关麟征前锋的通讯也受到严重干扰,时断时续。”

  “嗯,这就好。没了电台,他们就是聋子瞎子,指挥必然混乱。”

  卫辞书笑了笑:“是啊,技术代差就是最大的优势。可惜,要是咱们部队有足够的知识分子,加上空间里的翼龙,彩虹,无侦……我能让老蒋在南京的电台都开不了机。”

  “路要一步一步走。”林育蓉目光投向坑道外,层层叠叠的山峦映入这位战帅的眼中,“先把眼前这仗打好,风物长宜放眼量,将来我们有的是机会……对了,干扰站耗油情况怎么样?还能撑到战斗结束吗?”

  “没问题,林总。备用油料充足,发电机也运转良好。足够支撑到这场战争打完。”卫辞书肯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