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贼眉鼠眼
说着赵煦突然笑了:“其实,子安坚守底线原则,你是这样的人,朕对你更放心了。”
“今日你宁愿与朕针锋相对,也不愿帮朕做这件恶事,将来若有人用同样的手段对朕,想必你也会毫不犹豫站在朕这边,对吧?”
赵孝骞笑了:“臣虽然毛病不少,至少是个忠臣。”
赵煦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语气深沉地道:“子安,纵是兄弟朋友,难免有争吵之时,你我兄弟刚才发生的那点不愉快,咱们都忘掉,就当它没发生过。”
“与你相识这么久,咱们还是
“可是事后呢,朕还是不得不重用他,信任他,将国事交托于他,朕对子安也是如此。”
“废后的事子安不必想了,子安就把谋害小皇子的真凶找出来,然后再去上三军巡视几次,看看朕为你挑选的五万精锐禁军成色如何。”
“相比宫闱之事,收复燕云才是重中之重,子安多把心思用在这个上面,朕等着你的捷报。”
…………
走出延福宫,赵孝骞的心情沉重,却有点想笑。
平日干尽缺德事的他,今日不过是要他给皇后身上泼点脏水,他居然拒绝了,还闹得君臣不愉快。
所以,他到底在坚持什么?
善良吗?正义吗?这玩意儿他何曾有过?
他与孟皇后素不相识,为何要为了她而坚守所谓的底线?
可笑的是,赵孝骞自己都找不到原因。
生平行事,无论善恶,凭心而为。
废后这件事,赵孝骞的本心告诉自己,不要干。
于是赵孝骞果断拒绝。
这大概是唯一的解释了吧。
走出宫门后,一个念头从赵孝骞脑海中陡然而生。
难道说,我居然是个好人?
回到楚王府,赵孝骞没精打采地走进银安殿,却见赵颢正一脸享受地大吃大喝。
一大块烤好的羊腿,赵颢双手捧着,正吃得嘴角流油。
赵孝骞上前,劈手夺过他手里的羊腿,赵颢一愣,抬头看他:“你干啥?”
赵孝骞没理他,朝殿外吩咐道:“告诉厨子,给我父王上一份减脂餐。”
“都快肥成球了,再过几年一身毛病,你敢赌我这个不孝子不会拔管儿吗?”
赵孝骞说着瞪了活爹一眼,然后捧着羊腿狠狠咬了一口。
嗯,确实好吃,幸好自己身材不错,有狂吃的资本。
第624章 天罗地网
银安殿内,正在狂吃的赵颢显得有点可爱,像一只盘腿抱着竹子啃的大熊猫。
有时候赵孝骞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这个活爹不知有多少副面孔,憨态可掬,阴险狡诈,出乖卖丑,冷血狠辣……
感觉这位活爹好分裂,赵孝骞忍不住都想找个大夫来给他把把脉,灌几副镇定剂让他正常一点。
厨子不敢拂逆世子的吩咐,很快端来了减脂餐。
所谓的减脂餐,就是一堆生鲜蔬菜,切碎了撒点盐,确实能达到减脂的效果,但味道……只能说一言难尽。
赵颢愁眉苦脸用筷子扒拉着大海碗里的减脂餐,一脸生无可恋。
“逆子,本王又不是牲口,凭啥给本王吃这些菜根泔食?你这叫不孝!”赵颢不满地道。
赵孝骞气定神闲地啃羊腿,道:“人一旦太胖,各种毛病就找上门了,父王现在的状况,吃一口肉约莫少活一个时辰,您自己算算阳寿还剩几何。”
赵颢一惊,垂头看了看自己。
女子低头不见脚尖,已是人间绝色。
男子低头不见脚尖,……说明胖得离谱,该减肥了。
身份越富贵的人,越怕死。
于是赵颢老老实实像牛马一样啃草,各种生鲜蔬菜塞进嘴里,赵颢不停地咀嚼,咀嚼,然后伸长了脖子硬吞下去,脸色铁青发出干呕声,动作停滞了片刻后,随即嘴里又开始咀嚼,咀嚼。
赵孝骞严重怀疑活爹学会了反刍……
看着活爹痛苦的模样,赵孝骞龇牙啧啧有声。
“父王,要不……您还是吃肉吧,有生之年活得痛快就好,只要别忘了留下遗嘱……”赵孝骞诚恳地劝道。
赵颢痛苦摇头:“不,本王要长命百岁!”
一顿饭,赵颢都不知自己是如何度过的,好不容易把一大碗减脂餐吃了下去,赵颢咂了咂嘴,看着面前空荡荡的碗。
“就算是吃草,终归也要让本王吃饱吧?这么点东西,喂猫都不够,逆子莫非真在虐待本王?”赵颢幽怨地叹息。
“少食多餐,清淡少油,菜多肉少,坚持下去,不出俩月,父王就能瘦下一大圈,到时候您大摇大摆出门,惊艳天下。”
“可是,本王不快乐了啊!”
“做个快乐的短命鬼,放开了吃肉如何?”
“罢了,老夫算是栽在你手里了,但愿还能多活几年,老夫还想抱孙儿呢……”
赵颢说着突然一拍大腿:“对了,孙儿!你那个名叫袅袅的侍妾怀孕了,为何不把她送来汴京,还让她留在真定府作甚?”
赵孝骞笑了笑:“怀孕前三月不宜车马劳顿,等日后月份足了,孩儿派人将婆娘们都送回汴京,毕竟前方又快开战了,留在真定城不安全。”
赵颢打量他一番,道:“你今日回来脸色比死了爹还难看,遇到什么事了?”
赵孝骞叹了口气,把今日与赵煦对话的过程完整说了出来。
赵颢听完后,神色却不见改变,仿佛赵煦的目的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自古以来,宫闱没有单纯的刑案,骞儿,现在你明白了吧?”赵颢沉声道。
赵孝骞点了点头,苦笑道:“孩儿早就明白,所以孩儿拒绝了官家。”
赵颢嗯了一声,道:“官家欲废后,老夫早有猜测,这次他的时机倒是选得绝妙,老夫都不得不佩服。”
说着赵颢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地喟叹道:“咱们这位官家,是真长大了,已学得了帝王心术,换了几年前,他可没这般道行。”
赵孝骞沉默许久,突然轻声道:“父王将来的敌人,……是官家吗?”
赵颢笑了笑,不答反问道:“骞儿,你可知老夫隐忍了多少年?”
“不知。”
赵颢轻叹道:“我的父皇英宗在位时,老夫便有了心思,你算算,多少年了?”
赵孝骞低声道:“也就是说,从那时起,父王已开始暗中培植势力,蛰伏在朝野间,不惜自污声明,以求自保,从而暗暗积蓄力量,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赵颢坦然点头:“不错,老夫也是英宗之子,这皇位凭什么他们都能轻松得到,而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论心智,论才干,论雄心,老夫不输他们任何人,凭什么不能是我!”
说到这里,赵颢情绪突然激动起来,脸孔涨得通红,双目充血,瞋目裂眦,一股森然的杀意自大殿弥漫开来。
殿内的气氛很骇人,幸好赵孝骞统领过兵马,见过杀阵,对赵颢周身散发的杀意淡然以对,丝毫不为所慑。
“父王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等的合适的时机,一直没有来呢?”
赵颢悠悠长叹,浑身凌厉的气势陡然散去,哂然笑了笑道:“如果等不到,那便作罢,就当老夫这些年白干了,临死之前把祸患和把柄除个干净,不连累子孙后代,咱家还是清清白白的楚王一脉。”
“谋事一半在天,一半在人,我已谋定,剩下的,交给天意。”
说着赵颢朝他一笑:“骞儿拒绝官家的决定是对的,无论你出自什么心理,宫闱的事都莫沾惹,谁沾到谁倒霉,今日你理直气壮为官家分忧,明日焉知不是钢刀加颈的罪名。”
“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不需要老夫教你,再得宠的臣子,终归也有失宠的一天,人在得意时必须冷静,莫给将来留祸患。”
赵孝骞点头:“是,孩儿受教了。”
赵颢又道:“小皇子一案,官家让你继续查,你莫太上心,有些事查得太深了,对自己同样也是祸患。”
赵孝骞莫名有些感动。
这些道理和经验,真的只有亲生父子之间才能面面相授,外人是不可能对自己如此挖心掏肺的。
正在感动时,赵颢突然摸了摸肥硕的肚皮,一脸幽怨地道:“才跟你说了几句话,本王又饿了,……你确定吃草能瘦下来么?”
赵孝骞失笑:“孩儿确定。”
“很好,那么老夫就要不耻下问了,……牛马也都吃草,它们瘦吗?”
…………
赵煦的动作很快。
赵孝骞拒绝参与废后,赵煦便立马召来了章惇,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合作。
章惇的倾向一直旗帜鲜明,他是支持废黜孟皇后的。
跟赵煦的出发点不一样的是,章惇看到的是孟皇后所代表的朝堂势力。
太皇太后指婚,孟皇后被抬进皇宫的那一刻起,她身上的旧党标签便一辈子都摘不掉了。
太皇太后是坚定的旧党领袖代表,尽管孟皇后从不干预朝政,任何与朝政有关的她都没说过一句话,可偏偏朝臣就是那么执拗,太皇太后薨逝后,朝中旧党们理所当然地把她当成了旧党的标杆人物。
孟皇后冤不冤?
她当然冤,可她无法改变事实,因为她是太皇太后指婚,所以她就是旧党的一员,从不干预朝政也注定了无法改变阵营。
章惇拜相后,大刀阔斧推行新政,对代表旧党的孟皇后自然是处处不顺眼。
原本臣子绝不可干预天家的家事,章惇看孟皇后再不顺眼,也只能闷在肚子里,亲人家眷面前都不敢乱说话。
可如今赵煦主动找到了他,透露出欲废黜皇后的想法,章惇这种脾气不好,性格又冲动的人,闻言正合我意,哪会不答应?
君臣在福宁殿秘密商议了一个时辰,章惇喜滋滋地告辞出宫。
第二天,朝堂上便传出了风言风语。
传言称,小皇子病重期间,好巧不巧的是,孟皇后在自己的寝宫开设法坛,孟皇后的亲姐姐还求了道家的符水入宫,有宫人在半夜隐隐听到皇后的寝宫有人作法……
不得不说,章惇不愧是宰相,出手整治人的手段确实狠辣。
一出手就奔着要人命的目的,而且要的是一大批人的命。
对于除掉旧党这份伟大的事业,章惇执行起来简直是不遗余力,不介意杀得人头滚滚。
也不知旧党是不是刨过老章家的祖坟,不然实在无法理解,一个人对一个党系的仇恨,怎么会如此之深。
传言甚嚣尘上,最初只在宫闱里传,后来慢慢传到了宫外,终于被朝中御史听闻。
于是,在数日后的朝会上,有监察御史出班,向赵煦禀奏了此事,并请官家严查。
赵煦做戏做全套,听闻有人传皇后的闲话,赵煦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斥朝官造谣,挑拨天家夫妻之情,下旨查缉严惩造谣之人。
然而,防悠悠众口,甚于防川,赵煦再如何发怒,传言仍然像瘟疫一般传开,并且已传到了汴京的市井民间。
当街头的百姓们都在窃窃议论之时,这件事已然无法掩盖下去。
于是,在朝会上,监察御史再次提出了此事,并请赵煦严查,无论是真有其事也好,还是有人造谣也好,朝廷不能无动于衷,否则败坏皇后清誉,损害皇家威严。
御史参奏后,宰相章惇带头,请求官家严查此事。
在群臣齐声劝谏下,赵煦长叹口气,面色铁青地下旨,为了表示重视,赵煦令章惇亲自查缉此案,定要将造谣之人绳之以法。
至此,一张天罗地网已成形,铺天盖地朝无辜的孟皇后头顶压下。
第625章 夫妻决裂
华夏从古至今,很多皇帝都信奉道教。
但是,皇帝信奉道教是一回事,宫闱里却十分忌讳道家。
这并不矛盾。
皇帝是单纯的信奉,大多数是为了求长生,或许也有治病祈福的目的,总之,皇帝可以做,别人不可以做,和尚摸得,阿Q偏偏摸不得。
但宫闱里别人信奉道教的目的,可就不好说了。
众所周知,道家既有益人的长生祈福术,也有害人的厌胜巫蛊术。
宫里的人若信奉道家,谁知道你用道家的这些秘术来干啥?
画个圈圈诅咒当今天子,难道也任由你作法吗?
上一篇: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下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