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该死!这些懦夫难道没学过‘羞耻’这个单词吗?!”
一个半小时后,前去传令的上尉赶了回来,低着头对约克公爵道:“殿下,克莱法特伯爵拒绝了您的命令,他说……”
“说什么?!”
“他说科隆比所有人,包括您的生命都更重要。他不能因为我军的愚……咳,因为我军的失误,而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约克公爵的脸色瞬间变得比煤块还黑。
他走到地图前,试图找出能够从法军的空隙间脱身的办法,但还没等他有所发现,就听到了东北侧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片刻,有骑兵赶来报道:“殿下,法国人从我军的左翼发起了进攻,大概有4千多人。”
如果是其他指挥经验丰富的将领,见克莱法特军团突然撤走,可能还会怀疑这是联军的陷阱,从而举棋不定。
但加亚尔是瓦隆警察出身,根本没想那么多,立刻就命令部队从空缺处冲了上去……
乌尔河西岸。
布吕歇尔皱眉转头,就看到大队士兵神色慌乱地从身旁不断走过。周围的军官们也根本不去管什么队列了,只是不断催促士兵加快脚步。
他正要呵斥那些军官,参谋便匆匆跑了过来,也顾不上行礼,焦急道:“将军,布伦瑞克公爵的部队在罗德斯豪森西侧被马塞纳包围了。”
布吕歇尔如同被蝎子蛰到一般,猛地踩着马镫站了起来,朝不远处的传令官招手喊道:“整队!快!让这些蠢货们整队,然后立刻转向南,去增援公爵大人!”
他指挥的是联军的左翼部队,还有2万3千多人,因为之前距离战场最远的缘故,撤退时速度也最快,故而这几天一直没被法军追上。
“是,将军!”
那传令官正要转身,沙恩霍斯特却驱马上前将他拦住,而后又转回到布吕歇尔身侧,小声道:“将军,您认为就算我们立刻赶到罗德斯豪森,是否有击败法国人的把握?”
“当然,我要把该死的法国佬全都送进地狱……”布吕歇尔吼到一半,却兀然瞥见了军团参谋眼神中的冷淡,整个人顿时萎靡下去,“如果能抓住敌人的失误,或许还是有机会的。”
沙恩霍斯特沉声道:“将军,就算您冲破了法军的包围圈,救出公爵大人,那么接下来呢?
“我们会面临乌尔河的阻拦。
“就算也渡过了乌尔河,再接下来呢?
“科布伦茨和美因茨都已陷落,我们和公爵大人都会被堵死在莱茵河西岸!”
布吕歇尔死死握着马鞭,手背上青筋暴起,却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沙恩霍斯特见状,继续道:“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立刻前往科隆。
“这也是在为公爵大人守住返回莱茵东岸的退路。”
布吕歇尔知道他是对的,但仍是摇头道:“不行,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方面军总指挥官被包围而不管!”
沙恩霍斯特暗自叹了口气,又问道:“将军,公爵大人是否命令您去增援他?”
“没有。”
布伦瑞克公爵被马塞纳的主力围住,他的传令官根本不可能冲出重围赶来。
“可是……”
布吕歇尔正要再说什么,却被军团参谋打断:“既然公爵大人没派人来,他的意思显然就是让您自己设法脱身。”
他正说着,一名骑兵上尉疾驰而来,向布吕歇尔道:“将军,西面发现法军的踪迹,距离大约三分之二里。”
他说的是普里。三分之二里也就是不足5公里的样子。
沙恩霍斯特急道:“将军,我留下来拦住法国人,您尽快率领主力渡河。再犹豫就来不及了!”
布吕歇尔终于不再挣扎,用力拍了拍军团参谋,转身召集军官们准备渡河。
下午四点半。
沙恩霍斯特已能在望远镜中看到法军的旗帜了,当下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出身卑微,纵然军事天赋惊人,但至今也只混到了少校军衔,这还是因为他曾在南尼德兰救过布伦瑞克公爵,这才被破格提拔的。
然而,他刚有些起色的从军生涯,却要在今天画上句号了。
他很清楚,仅凭布吕歇尔留给自己的三四千人,执行断后任务绝无脱身的可能。
他正准备再去检查一遍防线,就见布吕歇尔的传令官挥着手纵马而来,兴奋地大喊:“沙恩霍斯特少校,快撤退,不用断后了!”
“撤退?为什么?”
“乌尔河结冰了!”
天黑前半小时,沙恩霍斯特率领断后部队赶到了乌尔河边。
而后他就看到了扔得到处都是的大炮和马车,甚至还有不少战马。
他瞬间就明白过来,河面的冰很薄,承受不住过重的东西。
等他渡过河去,夜幕也随即降临。
次日天亮,布吕歇尔集结了部队,正要向科隆方向赶去,却见负责警戒的骑兵将一名穿着英军军装的少尉带到了他的面前。
英国人将约克公爵的信交给他,操着蹩脚的德语道:“将军,弗雷德里克亲王殿下在迪伦被法军缠住了,请您立刻前去增援。”
“我们正要赶往科隆。”布吕歇尔道,“你去告诉约克公爵,我们很快就到。”
待求援的英国人离开,沙恩霍斯特立刻对他道:“将军,我们不能去科隆了。”
“啊?说出你的理由。”
“既然迪伦附近出现了法军,那么更多敌人很快就会赶到那里。我们也有可能被拖住。”
“那要怎么办?”布吕歇尔几乎要将手里的马鞭折断了,咬牙道,“我们再回去和布伦瑞克公爵汇合!”
“不,不,”沙恩霍斯特连忙阻拦道,“我们应该立刻转向东去。”
第847章 辉煌的胜利
“向东?”布吕歇尔皱眉道,“您难道忘了特里尔已经被法国人占领。”
沙恩霍斯特忙道:“将军,法军的数量有限,他们现在肯定正赶往科隆夺取渡口。
“而留守的部队应该集中在特里尔城,以及科布伦茨要塞里。
“我们只要动作够快,是有机会从卡斯特劳恩附近穿过特里尔,经过普法尔茨,从曼海姆撤回莱茵东岸。”
卡斯特劳恩是特里尔城和科布伦茨之间的一座城镇,而且地势平坦,易于通行。
布吕歇尔犹豫了几秒,便向传令官示意:“传令,全军转向卡斯特劳恩。”
另一边,圣伊莱尔率军来到乌尔河畔时,却发现布吕歇尔已经渡河而去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疏忽大意,通常来说十月底时乌尔河是不会结冰的。是今年的极端天气拯救了普鲁士人。
圣伊莱尔和参谋略做商议,一致认为布吕歇尔肯定是逃往科隆了——那里是莱茵河北段唯一控制在联军手中的渡口了。
他随即加速北上,却始终未能发现普军的踪迹,就在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时,前出的骑兵返回报告,说在迪伦发现了英军,正在和瓦隆军团激战。
迪伦东面的密林旁。
约克公爵看着望远镜中不断后退的英军防线,努力维持着王室的优雅神态,侧头问一旁的参谋:“普鲁士人还有多久能到?”
“按照传讯的军官所说,他们在今天中午之前就能赶到。”
参谋的话音未落,约克公爵便注意到法军的阵型出现了异动。
他的嘴角浮现出笑意:“现在几点了?”
“十点半,殿下。”
“很显然,布吕歇尔将军的速度比您预估得要快很多。”约克公爵道,“传令,准备配合援军对法国人发起反攻。”
“是,殿下!”
然而,参谋正要转身,就见有骑兵惊慌失措地赶来,大喊道:“殿下,南面出现大量法军,至少有1万5千人。”
约克公爵顿时面无血色,连手中的望远镜都掉落在地上:“怎,怎么是法国人……”
不到下午两点,圣伊莱尔便在瓦隆军团的配合下击溃了英军防线,上万英国“龙虾兵”跪在旷野中,从远处看去,这里像是变成了一大片深秋的枫树林。
不过圣伊莱尔很快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俘虏中并未发现约克公爵,他应该是趁乱逃向了科隆。
圣伊莱尔立刻率领部队向北追击,原本夺取科隆渡口就是他的任务之一。
但当他马不停蹄地赶到科隆时,却发现奥地利军队已经在这里布防了。
面对修筑在极其险要位置的坚固要塞,圣伊莱尔只得让士兵们原地休息,等瓦隆军团跟上来,再尝试发起进攻。
次日,瓦隆军团还未抵达,他却先等来了苏尔特的部队。
后者控制了美因茨之后,也是心系科隆这个莱茵北段最后的渡口,便一刻不停地赶了过来。
双方的军队加上瓦隆军团,一共3万多人,开始对科隆要塞发起了猛攻。
三天后。
巴斯托涅。
约瑟夫正在看美因茨那边送来的战报,就见埃芒带着一名传讯官敲门而入。
王太子近侍笑容洋溢道:“殿下,维达尔上尉带来了惊人的好消息。”
约瑟夫只是对那传讯官露出微笑,实在是他这几天收到的捷报太多了,令他产生了“抗体”:“请告诉我是哪支军团取得了胜利?”
维达尔上尉恭敬行礼,将战报递给埃芒,而后用夸张的语调高声道:
“天佑法兰西!
“殿下,费迪南德军团的主力已经投降。马塞纳上校为您俘虏了包括布伦瑞克公爵在内的20多名联军高级军官,以及共4万多名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士兵。”
约瑟夫的“抗体”瞬间失效了。
“太好了!”他用力挥拳,兴奋地喊道,“天佑法兰西!”
屋子内外的亲卫们也都听到这惊人的捷报,纷纷将帽子抛上了半空,蹦跳着欢呼起来,“哈哈,我们赢了!”
“这场该死的战争要结束了!”
“以我们辉煌的胜利而终结!”
“天佑法兰西!”
也难怪大家会如此激动,这场重要的大捷意味着,莱茵西岸的联军主力被彻底歼灭!
此战之后,整个莱茵兰地区将全面被法国控制,反法同盟再无任何还手之力。
而且单就这场战役的结果来看,也是足以震动欧陆的。
从法军发起反攻开始,先后击毙、俘虏了近7万联军。
要知道,在没有先进侦察手段的十八世纪,战败的一方很容易就能化整为零,趁夜色,或者借助地形逃脱。
能消灭超过60%的敌军兵力,绝对是极为罕见的。这场战役的布局、谋划、推进等一系列操作,日后必然会进入各国的军校教科书里。
维达尔上尉等大家平静下来,又向约瑟夫欠身道:“殿下,马塞纳上校希望您能前往罗德斯豪森主持受降仪式。”
约瑟夫略做思索,点头道:“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立刻出发。”
这种规模的大捷是要搞一场隆重的受降仪式,一来能提振军队,乃至整个法国的士气,二来能向整个欧洲展示法国的强大,以增强法国的国际影响力。
又过了三天,当约瑟夫抵达罗德斯豪森时,只看到了一望无际的俘虏营,却并未见到马塞纳。
前来迎接的贝尔蒂埃向他解释道:“殿下,马塞纳准将担心敌军会增强科隆的防御,前天便率领主力赶往科隆了。”
是的,马塞纳在围歼了布伦瑞克公爵的军团之后,已由约瑟夫亲自签发委任状,晋升准将了。
贝尔蒂埃继续道:“同时,我军还分别向普法尔茨、曼海姆,以及西北方向的亚琛和盖尔登同时发起了进攻。”
莱茵方面军这么大咧咧地分兵出击,并不会造成兵力过于分散,因为整个莱茵兰地区已经没什么抵抗力量了。
像是普法尔茨和曼海姆方向,只派3千多人过去就能轻松占领。
而马塞纳仍能集中超过7万大军对科隆要塞发起围攻。
第848章 脆弱的同盟
1793年10月16日。
筹备多日的卢森堡受降仪式在迪基希正式召开。
这里距离联军真正的投降地点罗德斯豪森有20多公里远,不过罗德斯豪森镇实在过于荒凉,于是总参谋部决定改在迪基希这座卢森堡第二大的城市举行。
受邀而来的各国记者早已占据了道路两侧最好的位置,画商们更是嗅到了商机,派出了大量画师,摆好架势准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