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416章

作者:天海山

  “是啊,你们没看到撒丁人都被吓跑了吗?”

  “热那亚、帕维亚、米兰,咱们接下来要去打哪儿?”

  “该轮到曼图亚了!”

  卡比安卡的教堂里,切尔沃尼匆匆推开房门,对坐在窗前的梅拉斯道:“将军,我们的防线很快就要支撑不住了,我掩护您向卡西内撤退……”

  梅拉斯瞥了他一眼,只是颓然摇头:“没有意义。就算能退到海边又能如何?那里也没有英国舰队接应我们……”

  他突然大声咆哮起来:“英国人那群废物!他们说能从海上不断提供补给,结果是法国人的船进了热那亚!而他们在哪儿?在哪儿?!”

  他吸了一口气,声音更大了:“还有撒丁的懦夫!都是懦夫!法国人还没有获胜,他们就像见到狗的兔子,一头缩回了洞里!”

  切尔沃尼无奈地示意卫队士兵将他们的指挥官架走。

  梅拉斯却骂骂咧咧地甩开士兵,听着周围隆隆的炮声,又垂头丧气地坐回椅子上,摆手道:“派出谈判使者,告诉法国人,我们要停战……”

  1793年9月6日。

  奥地利的意大利方面军正式宣布投降。

  拿破仑意气风发地接收了超过1万名俘虏,以及大量武器、战马、旗帜等战利品。

  只是阿根陶军团闻讯,立刻逃往了曼图亚,令他的战果略为缩水了一些。

  而远在800多公里外的约瑟夫通过沙普信号站,下令接受梅拉斯提出的投降条件——以70万法郎的低廉赎金,放梅拉斯返回了维也纳。

第817章 北意大利的新“大哥”

  约瑟夫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不是为了什么“敬佩梅拉斯将军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而是因为梅拉斯足够菜。

  如果他回到奥地利之后还能得到重用,那么下一次在战场上,他还会送大礼给法国。

  这比将他扣下,让更有能力的军官指挥奥军更为有利。

  同时,这还能显示法国“尊重骑士传统的精神”,也就是贵族们有权用赎金,换回自由。

  一来,能在今后的战争中瓦解敌军将领拼死顽抗的意志。

  二来,万一有重要的法国将领被俘,也能以此方式赎回来。

  当然,如果是擒获了威灵顿公爵、卡尔大公、库图佐夫这种重量级的人物,那约瑟夫也会毫不犹豫地将“骑士精神”扔进垃圾堆里。

  亚历山德里亚。

  热那亚、帕尔马、撒丁等七八个意大利邦国的代表受邀来到这里,在喷泉广场上观摩法军的受降仪式。

  实际上,就连托斯卡纳和教皇国都接到了邀请函,但他们都未做出回应。

  撒丁民众挤满了广场两侧的道路,探头探脑地看着一千多名奥地利俘虏从他们面前走过,脸上多少带着些紧张之色。

  毕竟,两个月前他们还是奥地利人的盟军。要不是国王陛下及时改换门庭,这些俘虏里恐怕也要有不少撒丁人。

  而意大利的女孩们则是看着押送俘虏的法国骠骑兵那威风凛凛的身姿,露出或羞涩或迷醉的笑容。

  在俘虏队伍的后面,是十多辆马车的车队。

  车队最前面,是一名法国军官高举着梅拉斯签字的投降书向周围展示。

  后面的马车拉着窗帘,看不到里面的人,但据消息灵通人士透漏,车里坐着的正是梅拉斯和其他12名奥地利军官。

  这些人将在受降仪式结束后,被“礼送”回维也纳。而他们为这趟旅途一共缴纳了390万法郎的“车资”。

  俘虏队列的后面,是数百名高大的法国骠骑兵,再后面是炮兵营、掷弹兵营,全都是精挑的帅气小伙子,一个个身材高大,器宇轩昂。

  这场盛大的受降仪式震撼了整个北意大利。

  等到各国的报纸上开始铺天盖地地报道仪式的细节,以及相关的战役之后,奥地利在北意大利经营上百年而积蓄的影响力,几乎一夜间便消散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各邦国对法国力量的认可。

  帕尔马和摩德纳还专门派人前往凡尔赛宫,表达了想要增加双边贸易的意向,并多次私底下向法国国王和王后祝贺法军取得的大捷。

  受降仪式结束后半个月,法兰西皇家第三步兵师、两个皇家骑炮连,以及4千多名刚完成训练的新兵也抵达了米兰。

  一共1万6千名士兵。

  在接受这些部队之后,意大利方面军已扩编至3万9千多人。

  而阿梅迪奥三世在和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派塔翁中将率领1万5千撒丁军队,加入了法军的作战序列。

  拿破仑还在米兰城卫军的基础上,征召了3千多人的伦巴第军团,由塞律里埃指挥。

  九月中旬,5万7千法撒联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米兰,跟随拿破仑前往曼图亚要塞。

  ……

  就在拿破仑击溃梅拉斯军团的同时,英国地中海舰队也结束了对法国土伦舰队的追杀,返回直布罗陀军港。

  只是,皇家海军的返航过程显得有些狼狈。

  舰队旗舰“胜利号”的指挥官舱室里,胡德勋爵耳边回荡着隐约可闻的炮声,烦躁地摇了摇头,对门口的侍从喊道:“还有多远?”

  后者知道他问的是离直布罗陀还有多远,忙快步跑到驾驶舱问了几句,又迅速赶回来道:“将军,只剩60海里了。”

  胡德勋爵看了眼怀表,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看来今天进不了港了,明天还要被那些该死的蒸汽船折磨一天。

  是的,自从法国商船完成了对热那亚的补给之后,迪恰耶拉准将便指挥“地中海快速分舰队”前往巴巴里海域,与土伦舰队的主力汇合。

  不过他们并未直接混编,而是土伦舰队继续在前面带着英国舰队跑,迪恰耶拉在英国人屁股后面跟着。

  看似法国舰队被追得如丧家之犬一般,接连一个多月都不敢进港口,只怕被堵在里面出不了。

  但实际上,英国舰队有多郁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那些法国蒸汽船简直如同闻到了腐肉味的鬣狗,一直尾随在他们后面,时不时就会利用速度优势,冲上来给最后面的战舰尾部来几炮,而后立刻急转远遁。

  过一会儿又上来一艘,开几炮溜走……

  起初,胡德勋爵还派船去驱赶这些“鬣狗”,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根本没什么用。

  派三级、四级战舰去,法国的蒸汽船就围着他们的舰队主力兜圈子,那些重型战列舰根本追不上。

  而且这些战列舰在被戏弄一番之后,还会面临难以返回主舰队的问题。

  胡德还不得不让主舰队放慢速度等他们。

  而这样一来,就给了法国土伦舰队喘息之机。

  他们就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成功地在的黎波里港补给了一次。

  甚至去驱散“鬣狗”的战舰如果出现编队不够整齐的问题,还会被狠狠咬上几口!

  一个月前,三级战列舰“大胆号”就是为了抓住击沉法国护卫舰的良机——后来看,这所谓的机会多半是法国人故意设的套——导致未能及时向其他战舰靠拢,而遭到大量蒸汽船的围攻。

  最终,它依靠自己坚固的船壳而未被击沉,但却被轰得遍体鳞伤,侧舷的后半部分几乎没一块完好的木板,基本失去了作战能力。

  之后,胡德勋爵又尝试用速度比较快的桨帆船去驱赶法国战舰,但收获的却是两艘桨帆船被击沉的结果。

  法国人的蒸汽船远比桨帆船耐久力强,双方周旋20分钟,桨帆船的速度就开始跟不上了,从而进入挨打的节奏。

  从那以后,胡德就再也没有派战舰去驱赶那些蒸汽船了。

  而后者则继续尾随、骚扰他的舰队主力。

  这些小船的火力虽然不强,但经不住在长达50多天的时间里反复“啃咬”,胡德的主力战舰几乎就没有哪艘不带着点儿伤的。

第818章 英国海军的进取心

  说实话,这些战舰所受的伤对作战能力影响不大,但却不能一直放着不管。

  例如,侧舷甲板破了一块,那么该部分船身就无法承力。

  而木制战舰在转向或者迎浪的时候,船体会产生轻微的变形,破口周围的结构将受到非常大的结构应力。破损位置附近的船身结构会迅速老化、报废。

  就像平时我们撕塑料包装,如果外包装是完整的,用很大的力气都撕不开。但如果在边缘切个小口子,就能轻松从那里撕开。

  所以,这些战舰看着伤势不重,但却必须返港维修,否则原本的小问题都可能变成需要更换半个船身的大工程。

  胡德勋爵不由得想起了这次行动中地中海舰队的损失情况——

  1艘三级和1艘四级战列舰遭到重创。

  1艘巡航舰和3艘护卫舰被击沉。

  “重创”是海战中的专有名词,意思是该舰除了还浮在水面上之外,已经和废物没区别了。通常要返港至少4个月,才能完成抢修。

  这点儿损失其实不足挂齿,但更为严重的情况是——18艘三级战列舰、20艘四级战列舰,以及几乎所有的巡航舰和护卫舰,都受了轻伤。

  这么多需要维修的战舰一下子涌入直布罗陀港,船坞和造船工匠肯定会严重不足。

  整个维修过程至少得持续小半年——如果不算上被重创的那两艘船的话。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地中海舰队将只剩下十几艘三级战列舰可用!

  别说法国土伦舰队了,连西班牙舰队都能欺负他们一下……

  胡德勋爵只觉得无比憋屈。

  甚至七年战争那会儿,他在大西洋上和优势兵力的法国舰队搏杀时,都没有这么憋屈过。

  他愣愣地看着舷窗外,过了好半天,他终于重重叹了口气,返回桌旁,开始提笔给海军部写报告,申请地中海舰队返回普利茅斯港进行维修。

  那里有更多的船厂和工匠,能将维修时间压缩到3个月以内。

  就在他写完了最后一个单词,准备签上自己的名字时,就听到舰队后方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

  他经验丰富,确定那不是大炮的声音,立刻皱眉冲向了指挥舱。

  胡德勋爵还未穿过二层甲板间的走廊,他的参谋便急匆匆地迎面赶来,满头大汗道:“将军,‘硝烟号’刚才发生了殉爆!”

  胡德的脑子里顿时“嗡”的一下。

  所谓的殉爆,是指存放在船舱里的弹药被敌方炮火击中而产生的爆炸。因为爆炸点在船体内部,所以通常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而“硝烟号”是一艘四级战列舰,去年2月份才建成服役。发生殉爆之后,基本确定会从战斗序列中移除了。

  胡德来到指挥舱,不用望远镜就已看到了东侧的海面上升起滚滚浓烟,是“硝烟号”正在剧烈燃烧。

  更远处,则有十多艘法国战舰在转着圈鸣炮庆祝。

  参谋在一旁继续汇报着:“刚才有两艘法国巡航舰击中了‘硝烟号’的右舷,没想到竟造成了殉爆……”

  这种情况其实极为罕见,因为火药都堆在炮甲板内侧,前面还有一层木壳挡着,通常很难被击中。

  胡德突然想起来,“硝烟号”的右舷上周就被轰出了两个缺口,如果这次正好有炮弹从破损处射入……

  他脸色铁青地对传令官道:“派护卫舰去救人。”

  一小时后,被烧垮了骨架的“硝烟号”彻底没入地中海里,成为了第一艘在此次海战中被击沉的战列舰。

  次日中午,英国地中海舰队缓缓驶入了直布罗陀港。

  胡德的胸口不禁涌起一股放松的安全感,他突然觉得这个港口竟前所未有地可爱,可爱到让他不由想放声大哭。

  ……

  伦敦。

  唐宁街十号。

  小皮特合上面前的地中海舰队返回普利茅斯港维修的申请,抬眼看向海战大臣:“杰维斯将军,海军部的意见呢?”

  杰维斯有些艰难地开口道:“首相大人,目前来看,返回本土维修是非常必要的。”

  没等小皮特说什么,一旁的内政大臣波特兰公爵便急道:“那这期间,我们在地中海将几乎没有舰队可用?”

  杰维斯叹了口气,点头:“的确如此。”

  “所以谁来为我们的商船护航?”波特兰公爵几乎是大吼道,“法国舰队会撕碎他们!”

  “这……”杰维斯的声音越来越弱,“只能建议商船暂时不要进入地中海海域。”

  “这怎么行?!您知道我们在地中海的贸易额有多少吗?哦,上帝!我们为海军投入那么多钱,最后竟然被灰溜溜地赶出了地中海!”

  皮特示意他冷静,而后用严肃的语气对杰维斯道:“我可以要求商船暂时不进入地中海。

  “但在舰队完成维修之后,海军部有什么应对法国人的计划?”

  后者又叹了口气,苦着脸道:“法国舰队一直不和我们正面决战,而是利用一种灵活的小船不断骚扰。如果是在大西洋上,我们还可以利用风力布置战术,但在地中海……”

  “所以您的结论是?”

  “很抱歉,皮特先生,短期内很难做出有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