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60章

作者:天海山

  但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放火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只能紧着最重要的东西摧毁。

  “是,将军!”

  待那名中校离去,东布罗夫斯基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我们真正的目标是?”

  为了不泄密,此次深入俄国的任务,只有总指挥官柯斯丘什科和几名参谋知道具体的方案。

  柯斯丘什科抬手指向南面,平静道:“克里米亚。”

  是的,约瑟夫从一开始就知道,仅凭不到两万波兰军队,想要威胁莫斯科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年如日中天的拿皇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得带上几十万大军才行。

  所以,他的目标始终都是俄国的“南大门”——克里米亚。

  失去克里米亚,俄国就会失去对黑海的控制权,进而无缘庞大的地中海贸易。

  历代沙皇只要国力允许,就必定不遗余力地对这里用兵。

  而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是耗费了巨大的财力,损失数万军队,才从奥斯曼手中抢到了这块战略要地。

  论起对帝国的重要性,克里米亚并不比莫斯科差多少。

  这也是历史上半个世纪之后,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输给英法土联军,立刻就陷入数十年低谷的原因。

  东布罗夫斯基顿时皱眉:“我们现在距克里米亚足有500英里,我们的食物根本不够支撑这么远的路程。

  “况且,这中间还有库尔斯克要塞。您提出的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连您都觉得不可能,敌人就更想不到了。”柯斯丘什科道,“王太子殿下会帮我们解决后勤补给问题。他向我保证过。

  “至于库尔斯克要塞。俄国人根本想不到我们会突然南下,所以那里的防御必然松懈。

  “我们能攻下那里。我们也必须攻下那里!”

  东布罗夫斯基深吸了一口气,点头笑道:“好吧,既然您要疯,那我就跟您疯这一次。为了波兰!”

  “为了波兰!”

  黄昏时分,燃烧的布良斯克变成了平原上的一支火把,照亮了波兰士兵南下的道路。

  柯斯丘什科回望东面,极为遗憾道:“俄国人的反应太快了,否则按照原计划,我们是有机会摧毁卡卢加的。”

  “布良斯克已经令他们损失惨重了。”东布罗夫斯基说着,又想起了一件事,侧头问道,“对了,我们当初为何不直接从莫济里南下,而是要先在奥卡河北岸绕这里一圈?”

  柯斯丘什科微笑道:“这才是这个计划的绝妙之处。

  “我敢跟您打赌,现在整个俄国国内的军队,一定都在朝莫斯科方向调集。

  “要是我们运气够好,甚至库尔斯克的守军都会被抽调出很大一部分。

  “而如果直接南下,我们将面临俄军的层层围堵,就如同我们此时的境况。总不能到那时,再北上莫斯科吧?”

  两人一同笑了起来。

  似乎他们此行并非去赴死,而是参加一场期盼已久的盛宴。

  次日,负责围堵柯斯丘什科军的科雷泽尼科夫突然失去了波军的踪迹。

  俄军临时指挥所里,科雷泽尼科夫皱眉盯着地图,突然用力拍在了莫斯科的位置:

  “不论他们用了什么法子,但最终目标一定是莫斯科。”

  他对传令官道:“让瓦斯涅佐夫分出3个团回防莫斯科。其他军团向卡卢加集中,争取能在那里截住波兰人。

  “另外,派人去催萨拉托夫过来的部队,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

  “是,将军!”

第708章 赴死

  传令官领命离去,一名两腮蓄着胡须,鼻梁下弯的骑兵军官与他交错而过,进了科雷泽尼科夫的办公室,立正道:“将军,我已经按您说的,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8俄里,依旧没有找到波兰军队。”

  科雷泽尼科夫烦躁地摆手:“巴格拉季昂上校,朝莫斯科方向多派些人手,应该会有收获。”

  “是,将军。”

  巴格拉季昂立正应了一声,又有些迟疑道:“可是,前天敌军还在布良斯克,应该不可能跑到莫斯科附近。我已经将所有地方都反复搜索了很多遍,除了……西维利亚方向。”

  科雷泽尼科夫发出几声干笑:“除非波兰人疯了,否则怎么可能往南边去?他们的目标明显是莫斯科。”

  “将军,我是说……或许我们可以试试……”

  科雷泽尼科夫敲了敲额头:“动动你的脑子吧,彼得。西维利亚和雷利斯克都是一望无际的黑森林,更前面还有库尔斯克要塞。他们去干什么?猎野猪吗?

  “如果他们真朝南去,那我倒放心了。他们走不出黑森林就会饿死。”

  布良斯克以南都是人烟罕至的密林区,和南尼德兰面积差不多大的雷利斯克省甚至只有3万4千人口。

  就连库尔斯克和更南面的哈尔科夫,也都非常贫瘠,很难搞到足够的补给。

  一直到南面400英里外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才能见到一些人烟。

  而就算是急行军,到那里也需要近两个月。缺乏后勤补给的波兰军队绝不可能在荒无人烟的地带坚持这么久。

  巴格拉季昂有些沮丧地从办公室里出来,仔细思索着波兰人到底跑去了哪儿。

  半晌,他摇头自语:“不管怎样,总得去确认一下吧。”

  当天下午,俄国皇家霍尔姆骑兵营下辖的一千名骑兵悄然离开军营,向西维利亚疾驰而去。

  他们是巴格拉季昂从基辅带出来的部队,原本就不隶属于科雷泽尼科夫,所以能够在未获得后者批准的情况下私自调动。

  布良斯克最南端的小镇布拉索沃。

  两名游骑兵追上了东布罗夫斯基,神色焦急道:“将军,在我们身后出现了一支俄国骑兵。我们没敢抵近侦察,但估计至少有6个中队。”

  柯斯丘什科当即眉头紧皱:“是追着我们来的吗?”

  “他们在偏西3英里的位置,应该还未发现我们的踪迹。”

  东布罗夫斯基道:“但这么多骑兵,我们迟早会被发现。”

  柯斯丘什科陷入了沉默。

  一旦被俄国人洞悉自己南下的意图,就算短时间内无法调集大军阻拦,但即使派少量骑兵骚扰,也会严重拖延自己的行军速度。

  并且,库尔斯克要塞也会增加防御力量。

  自己的军队很可能会饿死在要塞前!

  东布罗夫斯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挥了一下马鞭,道:“我带骑兵去击垮他们。”

  “等等!”柯斯丘什科伸手拦住了他,“逃回去的骑兵肯定会引来更多的俄军。”

  东布罗夫斯基麾下的骑兵团加上翼骑兵,一共也只有1千5百人,根本做不到将6个中队,也就是近1千名俄国骑兵尽数歼灭。

  “那我们该怎么办?”

  柯斯丘什科看着从身边不断走过的士兵,好半天,才极为艰难地对传令官道:“命令全军立刻转向东北,做出向奥迭夫进发的样子。”

  “是,将军!”

  东布罗夫斯基诧异地问道:“您这是要做什么?”

  “让俄国骑兵以为我们要从奥迭夫绕至莫斯科南面。”

  “以为?”骑兵总指挥官立刻摇头,“可我们总得继续南下,到时候还是会被那些骑兵发现。”

  柯斯丘什科低头看着自己的马鞍,道:“所以,需要有人拦住俄国骑兵。”

  东布罗夫斯基瞬间明白过来。只要能将身后的骑兵拦住两三天,他们就会认为大军仍继续朝东北方向前进,而己方大军此时早已掉头南下。

  只要能将这些骑兵甩开五六天,一旦钻进西维利亚的密林中,他们就很难再找到己方的行踪了。

  东布罗夫斯基道:“那我去截住那些‘尾巴’。”

  他说得非常轻松,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和主力部队分开,很快就会陷入不断赶来的俄军重围之中。

  “骑兵团可离不开您。”一旁的安东尼·马达林斯基上校驱马走了过来,向柯斯丘什科举帽行礼,“请将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只需要1300名士兵,保证将后面的俄国人拦住3天以上。”

  柯斯丘什科思索了片刻,默默地点头,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低沉道:“波兰会永远记住您的名字,还有,和您一同战斗的每一名勇敢的士兵。”

  “瞧您说的。”马达林斯基却是露出微笑,“您和东布罗夫斯基将军之后所要面临的战斗,肯定比我更加危险。我只是等不及想早点儿揍俄国人而已。”

  次日。

  奥迭夫西郊的河谷旁。

  马达林斯基上校看着面前的王领第37步兵营,以及两个中队的翼骑兵战士,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道:“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们所承担的任务了。

  “我,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人牺牲自己。

  “但我此时仍这么做了。

  “因为,除了这样,我实在想不到其他能够拯救祖国的方法了。

  “为了波兰的存续,为了我们的后代不受侵略者的奴役,我请求你们,和我一起,用鲜血浸没脚下的这片土地!

  “请原谅我的自作主张,我将会在地狱里向大家永恒地忏悔。

  “但是,在这之前,我们会撕碎所有的敌人!

  “胜利,终将属于波兰!”

  1300名波兰士兵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忽然间,有人用力拍击胸口,大声道:“我愿意与您一同赴死!”

  士兵们瞬间跟着爆发出阵阵咆哮:“一同赴死!”

  “撕碎敌人!”

  “为了波兰!”

  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退缩。

  中午时分。

  追踪柯斯丘什科的俄国骑兵远远地发现有一道步兵线列挡在河谷与北侧树林间的狭窄地带。

  负责指挥的俄国军官看着望远镜中波兰王领军团的旗帜,陷入了犹豫。

  第二天早上,他在确定那队波兰士兵只有千余人,且没有离开的意思之后,终于下达了进攻命令。

第709章 承诺

  巴格拉季昂所派来的是精锐皇家骑兵,素质远不是哥萨克所能比的。

  然而,马达林斯基和他的士兵们坚定地用刺刀抵御了这一千骑兵的反复冲击,纵然不断有人伤亡,却没有丝毫退缩。

  直到大半天之后,俄国骑兵发现根本啃不动这支波兰步兵,便打算利用河谷旁的空隙绕过他们。

  然而,立刻就有两个威风凛凛的翼骑兵中队拦住了他们。

  随后,波兰步兵配合从侧面夹击,当场击毙了四五十个俄国人。

  次日,吃了亏的俄国骑兵暂停进攻。

  等到下午三点,又有近千名俄国骑兵从布良斯克以北赶来。

  原来,前天晚上俄国骑兵指挥官便已经派人向巴格拉季昂请求增援了。

  其实,后面还有数千俄军步兵,正在距此8俄里,也就是8.5公里外的路上。

  黄昏来临前,2千俄国骑兵再次冲向了马达林斯基指挥的防线。

  由于没有配备大炮——马达林斯基知道,大炮是主力部队攻下库尔斯克要塞的希望,所以并未要求炮兵支援——所以对敌军骑兵的杀伤非常有限,波兰人只能不断收缩防线,以弥补减员造成的间隙。

  好在今天是阴天,太阳五点半就落山了,俄国人只得先退了回去。

  波军营地里,一名中尉向马达林斯基报告道:“上校大人,我们阵亡了107人,重伤205人。”

  马达林斯基默默点头,对副官道:“让大家好好休息。明天,还有一天。”

  只剩下1千名士兵了,而俄国人却越聚越多,他不知道能否完成坚守三天的承诺。

  他咧嘴笑了笑,或许只能等下地狱之后再向柯斯丘什科将军忏悔了,反正自己要忏悔的人多了,再多一个也不算什么。

  第二天清晨,俄军没有浪费一点儿时间,立刻向波兰防线发起了猛攻。

  马达林斯基亲自拿着一支燧发枪,站在防线的中部。

  此时,根本没什么好指挥的,他觉得与其一直对士兵们喊“坚持住”,不如增加一点儿火力来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