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华沙。
皇家堡。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神色凝重地看着地图上敌军入侵的标记,极为自责地喃喃自语:“一切都如王太子殿下所料,我们当时应该听从他的建议才是……”
刚才皇家大臣马瓦霍夫斯基已经为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根据最新送回华沙的情报,波兰正面临四面临敌——东面的俄国同时向立陶宛和第聂伯河西岸发起进攻。一周前,普鲁士和奥地利也先后对波兰宣战了。
旁边的上议院议长斯塔西茨低着头,小声道:
“是的,我们太过相信盟约了。”
如果当初他们能在波兹南部署一些防御措施,普鲁士军也不可能仅用数天就攻占了西部三个省份。
更为严峻的是,立陶宛军团在俄军科雷泽尼科夫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明斯克已出现守不住的趋势。
好一会儿,波兰国王才长叹了一口气,看向马瓦霍夫斯基道:“那么,军事委员会的建议是?”
“陛下,华沙还有新组建的5个团。”后者道,“比拉克将军那边至少需要4个团,才能稳住防线。”
比拉克就是明斯克防御战的指挥官。
斯塔西茨的眉头紧皱:“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部队可以派往西线?”
“恐怕,是这样……”
屋里的几名波兰重臣皆是神色黯然。波兰已经拼尽了全部力量,但依旧无法抵挡住三个大国的围攻。
难道,只剩下投降这一种结果了吗?
斯塔尼斯瓦夫二世突然指了指地图西南方向的克拉科夫,问道:“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拖住奥地利的军队?”
皇家大臣看向站在大门旁的军官,那是军事委员会的顾问。
后者略做思索,道:“全力防守的话,大概得1万人,陛下。”
目前华沙能调动的兵力只有5个团,也就是7500人。
国王又看向马瓦霍夫斯基:“您用多长时间,能再组建出4个团?”
“两个月,”后者顿了一下,用力咬着牙,“不,陛下,只要40天,我就能召集4个团的兵力!”
如今,波兰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非常高,军事委员会的几处入伍报名点前,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不论贵族、商人,还是工人、农民,都是热血澎湃地要求加入十字军,为祖国驱赶侵略者。
兵源是根本不缺的。
军事委员会的新兵登记册上至少有两三万人。这还是只要年轻,身体好的报名者的结果,如果放宽要求,甚至能拉出5万多人。
但军队并不是随便拉一群人,再给他们发些枪就行。
最低程度的军事训练必须得完成,否则上了战场队列不会排,命令也听不懂,非但无法御敌,还会为自己这边带来混乱。
好在华沙皇家军事学院在半年前就已建成,有大量现成的教官可以调用。这也是马瓦霍夫斯基有信心在40天内拉出4个团的底气所在。
当然,这么短的时间,也就能保证士兵可以拿起枪射击,自己不会走散了而已,战斗力肯定不用期待。
“40天……”
斯塔尼斯瓦夫二世双手用力按在地图上,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对皇家大臣郑重道:“我可以在明斯克方向为您争取到……至少一个月时间。
“请您尽快招募军队。
“而现有的5个团,就全部派往克拉科夫。我们绝不能失去塔尔诺夫斯克山银矿。”
目前,银矿支撑着波兰近半的资金消耗。如果那里出现问题,波兰几乎立刻就会垮掉。
“陛下,您打算怎么做?”
波兰国王显得有些尴尬,但仍是道:“我还有国王的身份。并且,我在俄国算是有些,啊,人情吧。用这些,应该能换来一个月了。”
马瓦霍夫斯基立刻想到了什么,连连摇头:“陛下,您,您不能这样……”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笑了笑:“政治、军事我都不擅长。其实,我也知道,沙皇当初推我来做国王,就是看中了我没用……”
“不,不,您绝非……”
国王倒是很坦然:“反正我的名声一直不怎么样,我能为祖国所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哦,往后人民肯定会对我感到失望。
“约泽夫比我更适合成为国王,我希望议会能全力支持他。”
约泽夫就是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的名字。
国王随即说了自己的计划。
屋里的几名重臣顿时一齐摇头:“陛下,这怎么行?”
“波兰需要您!”
“我们一定还有其他办法……”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摆了摆手:“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战斗吧。”
……
波兰西部。
已陷落的行省波兹南。
波兰外交大臣波托茨基伯爵低头坐在椅子上,双拳紧攥着,令关节已失去了血色。
他的口袋里装着议会已经通过的停战协议。
而今天,他就要在这里将其交给普鲁士人,以大波兰区的三个省和格但斯克市,屈辱地换取普鲁士撤军。
是的,波兰已经抽不出兵力防御西北部了。
波托茨基看了看怀表,他已经在这儿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普鲁士人显然是要多给他一些羞辱。
就在这时,他的侍从悄然走到他身后,伏身低声道:
“大人,有个普鲁士的地方税务官说有急事要见您。哦,他是从库尔姆来的。”
“库尔姆?”波托茨基眯起了眼睛。库尔姆在20年前还是波兰的领土,那里如今仍信仰着天主教。
波兰外交大臣借口受不了椅子的霉味,起身来到了屋外。
一名头发半白的矮个男子若无其事地从他身旁经过,在距离他最近的片刻突然放慢了脚步,用纯正的波兰语小声道:
“请您向华沙报告,格但斯克仍未陷落!
“罗米列夫上尉和法国朋友正在坚守那里。他说至少可以坚持3个月,他的尸体将是挡在敌人面前的最后一道障碍。”
波托茨基当即心脏狂跳,拼命压抑激动的情绪,确认道:
“您说的是真的?”
“我发誓。我接到消息就连夜从托伦赶来见您。”矮个男子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愿天主庇佑波兰!”
波托茨基目视前方,眼中闪着泪花,点头向他致敬,而后,用力将衣袋里的停战协议,揉成了团。
第698章 “内战”
波兰中西部省份,亨齐内。
一支数百人的行军队列中,赫伯特·施米茨哼着新学会的曲子:
“波兰永远、永远坚强!
只要我还活着,
无论敌人从这里抢走什么,
我都以刀重获!
前进吧!柯斯丘什科……”
正是著名的《波兰永不灭亡》,也就是未来的波兰国歌。只不过它的作者约瑟夫·维比茨基这次将它命名为了《波兰永远坚强》,歌词中“灭亡”之类的词也随之消失了。
历史上,此时俄军已经兵围华沙。但眼下波兰的防线仍在东部边境。
施米茨跟随着军鼓声迈步前行,手指摸索着口袋里的信。
那是他哥哥上周寄来的,说自己已经跟随军团向波兰出发,应该不久之后就能跟他会面,而后一起投身光荣的圣战了。
嗯,他的兄长莫尔特·施密茨是奥地利皇家喀尔巴阡军团的一名上尉。
不过,军官的身份也限制了他。
赫伯特·施米茨自己从新松奇老家跑来波兰已有半个多月,并获得了“圣十字军军团”的中士军衔,如今正在赶赴战场。
而兄长才刚刚出发。
或许等哥哥见到俄国人,自己已经晋升到跟他差不多的军衔了。
赫伯特·施米茨畅想着,嘴角勾起了微笑。十字军圣战,多么浪漫的经历啊!
军队又走出好远,估摸着已经到了华沙远郊,忽而有几匹马从队伍后面追了上来,一名波兰少校高声喊着:“等一等!停下!”
指挥官菲柯特少校立刻向传令官示意,军鼓声笨拙地改变,士兵们随之停住了脚步。
波兰少校和菲柯特低声交谈了几句,后者顿时变得脸色铁青,犹豫了片刻,跳上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头,用德语大声道:“大家听着,夏尔·特罗克少校有件事情要和大家说。”
所有军官和士兵立刻转身望向了他。
特罗克激动地用波兰语说了几句。
菲柯特皱了皱眉,但很快就帮他翻译:
“很遗憾,我们的国王陛下……咳,在几天前向波兰宣战了。”
士兵们顿时一阵骚动。
赫伯特·施米茨难以置信地高声确认道:“长官,您是说‘宣战’?是我听错了吗,不是‘结盟’吗?”
“是的,宣战。”菲柯特点头,又小声咒骂了一句,“混账,简直像狗屎一样!”
特罗克少校继续道:“此时,奥地利的2万5千大军正在经过新松奇,预计4到7天之后,就会对克拉科夫发起进攻。”
菲柯特无奈地翻译着。
而他的队伍,已经炸开了锅:“为什么要入侵波兰?”
“这肯定不是国王陛下的命令吧?”
“是哪个混蛋,竟然勾结俄国异端?”
“他们就这样报答曾帮我们守住维也纳的朋友吗?”
这支队伍是由奥地利赶来支援波兰圣战的志愿者组成的。他们满以为奥地利政府会出兵帮波兰抵抗俄国,却没想到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特罗克先向众人深深地行了一礼,而后道:“克拉科夫几乎没有军队驻防,我们从未料到维也纳会进攻那里。
“所以,华沙不得不将所有能调动的士兵派往克拉科夫。而你们,则是这里最有战斗经验的队伍。我代表国王陛下,恳求你们能帮助我们防守克拉科夫。
“请看在天主的份上!”
赫伯特·施米茨脸色阴沉地向前几步,高声道:“我去!”
立刻有人跟着喊了起来:“我也去。”
“我也想去教训那些蠢货!”
“还有我……”
半小时后,这支800多人的队伍转向西南,赶往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
塔尔诺夫斯克山银矿南侧的切比尼亚镇外。
一名奥地利炮兵拖拖拉拉地将炮弹塞进炮口。装填手用杵弹杆随意捣了几下,而后,点火手点燃了引信。
一声轰鸣,炮弹划了个弧线,飞入了东侧的灌木丛中。
炮兵连长用望远镜看了看,并没有指责炮手,反倒是一屁股坐在了弹药箱上,任由手下发挥。
是的,他们直到进入波兰境内,才知道自己要打的是波兰人。
而在此之前,除了中高级军官之外,奥军士兵都认为这是要去波兰东线和俄国人作战。
很快,维尔姆泽将军的卫队就作为监军,来到了炮兵阵地。
这里的8门大炮轰了一个早上,竟然只有一发炮弹击中了波兰人的阵地,将军已经暴怒了。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