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08章

作者:天海山

  “我是负责这里。您是?”

  中年人微笑示意:“我知道这座教堂经营了一些特殊的生意。”

  巴鲁安当即将手挪向身后,警惕道:“所以,你们想怎样?”

  中年人比了个双手下压的动作:“放松些,朋友。我的老板说,你们目前的经营方式有些……啊,不够高效。

  “如果可以的话,他有意‘代理’你们运到诺福克的货物,并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销售它们。”

  巴鲁安顿时一愣。

  “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还有,您的老板是?”

  “市面上出现那么多优质的便宜货,有心人总能找到它们的来源。请相信我,我们能帮您堵上这个漏洞。”

  中年人朝周围看了一眼,接道:“至于我的老板,您一定听说过他。乔治·胡恩勋爵。”

  ……

  巴黎。

  凡尔赛宫的贸易大臣办公室里,巴伊翻看着“特殊贸易协会”送来的文件,脸上难掩笑意。

  “乔治·胡恩勋爵。”他将一份报告递给对面情报局贸易调查处的主管加拉德少校,“诺福克的老牌家族,和诺福克商会、市长、税务官以及多名议员都有交情。他承诺可以通过当地商会,将我们的货物从正规渠道出售,在短时间内令销量翻倍。同时,还可以提供在警局那边的庇护。

  “不过,他要求两成利润,以及货物在诺福克的定价权。”

  后者看了眼手中的报告,又望向巴伊桌上那一大摞文件,神色间充满了感慨。

  情报局之前判断,在英国及其殖民地找到“合作伙伴”将是最大的挑战——他们为此计划投入“贸易调查处”一半的人力,以及30万法郎经费。

  却没想到,他们根本没费什么力气,就有大量英国势力主动跑来寻求合作。并且要价比他们最初的预估的还低不少。

  “哈!我开始喜欢上这些英国绅士们了。”巴伊又将另一份报告递了过来,“这个是汉普郡的戴维·哈弗斯先生。嗯,正巧他叔叔就是南部海岸缉私队的副指挥官。不过,他的胃口有点儿大,想要得到从普利茅斯到朴茨茅斯的市场……

  “啊哈,这个您绝对猜不到!亨利·格雷福斯伯爵也希望能跟我们合作。”

  “格雷福斯伯爵?您是说,英国纽芬兰总督助理?!”

  “没错。”巴伊笑逐颜开,“他甚至表示可以派船在大西洋的某个小岛上接货,然后悬挂英国国旗,返回加拿大。”

  在这个时代,加拿大还只是个地理概念,不多的英国殖民者都聚集在五大湖区的狭小范围内。所以纽芬兰这个名字经常被用来指代整个北美的英国殖民地,足可见纽芬兰总督的影响力之大。

  “这会不会是英国人的陷阱?”加拉德少校谨慎道。

  “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巴伊指向报告上的几行字,“我们运往加拿大的第一批货物里,有超过六成都是被他个人买下来的。那可是足足35万法郎的酒和纺织品。”

  “我会再派人去那边进行核实……”

  就在近一个月间,特殊贸易协会已经在英国及其殖民地“收获”了7位重量级合作伙伴,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搭建起了完善的运输-销售渠道。

  甚至还有纽芬兰总督助理那样,自己带船入股的。

  至于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那里的克里奥尔人原本就不停地在闹独立,要求自由贸易权,故而便宜好用的法国货到岸之后,立刻就受到热烈欢迎。

  巴西独立运动领导人若泽·沙维埃尔亲自派人与走私船队取得联系,帮着进行销售,并且还订购了一批帐篷、药品等军用物资。

  印度半岛更是有法国的老朋友迈索尔担任“分销商”。走私的货物只要抵达半岛,迈索尔与各土邦之间绵长的边境线就根本不可能进行管控。

第607章 雷,爆了

  对于法国贸易大臣来说,他看到的则是出口额持续以每月10%以上的速度猛增。

  那些受到之前订单骗局影响的法国工厂虽然在得到补贴,并售出了大部分库存之后,基本上已没受什么损失了。

  但他们当初为了完成订单而多招的工人,以及购置的机器之类,却都还令人头疼。

  而近来随着对英、葡走私贸易的兴起,大部分工厂都让空置的产能运转了起来,甚至还略有些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随着运往南尼德兰方向的货物不断增多,瓦隆区的建设速度也比之前数倍提高——只要是钱流过的地方,自然都会比较富庶。

  走私商人们为了货运方便,甚至自己筹措资金,将约瑟夫原本规划的从亨内高到奥斯坦德的木轨道,一直延伸到了卢森堡,并最终在凡尔登和法国国内的木轨道接轨。

  奥斯坦德更是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海港,在几个月间变得异常繁荣。

  大量的法国北部居民和南尼德兰的法语人口,乃至大量意大利人都云集于此,赚取“特殊贸易”高昂的薪水。

  甚至由于来找工作的水手太多,工钱都由每月100法郎降到了80法郎。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极为诱人的高薪了。

  而这些人总要衣食住行供应,他们的薪水也要有地方去花。于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泥瓦匠、木匠、鞋匠,甚至“失足妇女”紧随而来。

  大量住宅、店铺、娱乐场所如同雨后的蘑菇般,在港口周围冒了出来。

  奥斯坦德一带的人口迅速从4千多人暴增至5万以上,并且还在不断上涨。

  奥地利政府原本对南尼德兰的控制力就不怎么强,这数万法语人口更是毫不理会布鲁塞尔的政令,而瓦隆商会的影响力却逐渐扩大到了南尼德兰西北部。

  可以说,要不是约瑟夫顾及会刺激奥地利,立刻就能将布鲁塞尔以南的区域全部纳入法国。这倒是他之前所没想到的意外收获。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奥斯坦德的海上贸易热火朝天之际,伦敦却面临着一场恐怖的“地震”。

  泰晤士港的一座咖啡馆里,一副学者打扮的梅斯梅尔有些不甘地望向远处的伦敦市区,怅然叹了口气:

  “我确信那个恩菲吉普爵士已经对我描绘的前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天,最多三天,他就会投资5万英镑购买公司债券。”

  他看向正在品尝咖啡的卡洛纳:

  “而您却不给我这三天时间。”

  卡洛纳没搭理他,一旁贴了两撇小胡子的闪电公司总经理斯泰勒低声道:

  “那个莫当特男爵已在议会受到了质询,实在是没办法再拖了。”

  由于伦敦煤气路灯项目的工期接连延期,导致力推此事的莫当特议员被政治对手借题发挥,颜面大失。

  于是,莫当特便找到伦敦市长,严令他在今年年底前必须拿出“足以令议会闭嘴”的成果来。

  后者立刻满口答应。

  他非常有信心,因为伦敦的煤气路灯已经完成了80%的建设,只需要通气测试,就能投入使用。

  这个比例几乎已经覆盖了全市,相信当伦敦在夜色中亮起来的那一瞬间,议会的老爷们必定会笑逐颜开的。

  是的,闪电公司告诉市长赫伯特,伦敦煤气路灯项目已经接近尾声,而后者也丝毫没有怀疑——如今伦敦的大街小巷里都已是路灯林立,那典雅的造型,坚固的螺栓,无不充满了工业的美感。

  然而,赫伯特不知道的是,这些路灯也只有美感而已。

  所有路灯都是分包商严格按照闪电公司的图纸制造和安装的。不但管道接口无法密封,没有必要的阀门,就连导气管的材料都非常“讲究”,保证在埋设之后一年内,就会蚀穿。

  这样就算英国人再投入一大笔钱,重新找人将这项“烂尾工程”续上,也会在明年这个时候不得不将所有管道全部扒出来。那花费甚至比从头铺设管道还要高。

  之后,赫伯特便要求闪电公司将已建成的路灯投入使用。

  为了莫当特议员的前程,他还直接发出公告,在年底举行点亮伦敦煤气路灯的盛大仪式。

  当然,路灯是根本点不亮的。所以卡洛纳和斯泰勒在商量之后决定——跑路吧。

  而且,真的已经捞得够多了。

  就在卡洛纳等人搭乘的船驶离泰晤士港之后数小时,伦敦市市长、莫当特男爵与一众官员出现在了仪式现场。

  不过当赫伯特听助理在他耳边低语之后,却是有些愠怒之色。闪电公司的总经理以及高级主管竟然没有一个到场的,且哪儿都找不到这几个人。

  赫伯特扫视现场的上千民众和大群的记者,心中涌起不好的感觉。但当他瞥见站在不远处的闪电公司的技师,以及参与煤气路灯工程的那些公司老板,心中又松了口气。

  只要有技师在,能点亮路灯就行,其他的账以后慢慢跟那个斯泰勒算。

  太阳开始西沉,在议员与市长等人做了精彩的演讲之后,天色也正好暗了下来。

  莫当特男爵激动地抬手示意:

  “让我们用光明驱散伦敦的黑夜吧!”

  几十名点灯人立刻散开,各自揭开玻璃灯罩,将一端燃烧的细长杆探入路灯里。

  然后他们就都露出诧异之色,开始各自检查阀门,接着再次点灯。

  夜,依旧如以前那样漆黑一片。

  点灯人连忙换了其他路灯去试,依旧点不亮。

  足足半小时后,伦敦各处都送来了消息,没有一盏灯能点亮。

  赫伯特狠狠瞪向闪电公司的技师,后者忙苦着脸解释:

  “市长大人,应该是煤气没有通过来,我已经让人去检查了。”

  然而,检查没有任何结果,又一个小时之后,赫伯特脸色阴沉地宣布:

  “由于出现技术故障,点灯仪式推后。”

  次日清晨,他便带着一众官员杀到了闪电公司问罪。

  斯泰勒等人仍是没有出现。一名技师战战兢兢地向市长汇报:

  “我检查了总输出管道,那里确实没有煤气。”

  “那就去检查你们的蒸馏厂!”斯泰勒怒道。

  那技师无奈地垂着头道:

  “可是,市长大人,那里只有首席技师才能进去……”

第608章 报应不爽

  在确认闪电公司的高层全部“失联”之后,伦敦市长命人强行打开了蒸馏车间的大门。

  这里灯火通明,却没有一个人影,只留下泛着金属光泽的干馏甑等设备,躺在那里。

  “让它们动起来!”赫伯特转头朝技师吼道。

  技师们彼此对视,却表示他们都不会操作这玩意。

  中午时分,两名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学者来到闪电公司。

  他们经过反复确认,并尝试操作之后,其中年纪较长的老者对赫伯特道:“很遗憾,市长先生,这东西似乎只是个空铁罐子而已。”

  “它甚至不能长时间灼烧,”另一位学者指向加热炉,“那里面只能装入不到50磅煤,绝对无法蒸馏出供应整个伦敦的煤气……”

  不死心的赫伯特又让学者们将整个闪电公司都翻了一遍,最后完全确定,只有地下室里的那套设备能产生少量煤气——那是用来维持市政厅周围几十盏路灯的“面子工程”。

  除此之外,连半升煤气都造不出来。

  赫伯特足足愣了好几分钟,才终于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骗局。

  不,是整个伦敦,乃至全英国都被骗了!

  当天晚上,事情就被直接报到了小皮特那里。

  年轻的首相盯着内政大臣波特兰公爵,眉头紧皱:“也就是说,这家闪电公司还通过银行,发行了几十万英镑的债券?”

  后者点头:“商贸信用银行,戈德米德家族开办的。我已经派人去核实债券总金额了,估计至少有70万英镑。”

  小皮特顿觉一阵眩晕。

  70万英镑!这个数字绝对能令伦敦掀起轩然大波了。要知道,整个煤气路灯项目的拨款也就30万英镑。

  他忙道:“那个商贸信用银行和闪电公司是什么关系?立刻冻结他们所有账目!”

  “是的,首相先生,我已经这么做了。”波特兰公爵道,“不过银行账上只有2万多英镑,其他资产还在统计之中。至于他们的关系,现在看来应该就是同伙。”

  英国人购买闪电公司债券的资金早已转走,那两万多英镑都是银行自己的存款之类。

  小皮特用力砸在桌子上,下意识问道:“来得及封锁消息吗?”

  “这……恐怕不太容易。毕竟参与的人太多了,而且伦敦街头的路灯也一直没有亮起来。”

  小皮特仰头呼了口气,吩咐道:“您立刻去清点那家银行和闪电公司,尽量多找出些资产来,以减少事件的影响。

  “另外,让莫当特立刻辞去议员。至于赫伯特……他是直接负责人,只能用他来平息民众的怒火了。”

  直到此时,他都只是将这件事当作普通诈骗案,顶多就是金额非常大而已,所以他还在考虑如何减少影响以及善后。

  实际上,相较于几十万的公司债券,那些参与伦敦煤气路灯项目的分包公司,才是那颗威力最大的炸弹。

  待波特兰公爵离去,小皮特又让随从召来了伦敦劳合社的人,也就是英国最强的私营情报机构,委托他们调查这次的煤气路灯案。

  坏消息永远是传播速度最快的。

  才刚到第二天中午,几乎所有伦敦人就都知道了煤气路灯只是一场骗局。

  教堂的钟塔上,艾尔维斯爵士眼神空洞地注视着远方。

  他将全部身家都拿去买了闪电公司的债券,昨天还在到处向别人吹嘘自己的投资天赋,以后肯定飞黄腾达,结果今天就变成了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