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00章

作者:天海山

  两个月前,他们在听到约瑟夫要用蒸汽机驱动之后,立刻就表示要使用明轮,也就是在船体两侧安装两套如水车般的巨大木轮,并用橡木壳包裹明轮的水线以上部分,用来抵御炮击。

  这也是最为成熟的方案。目前,虽然明轮船还未投入使用,但理论已经被提出来了,甚至有人做出了模型。

  但约瑟夫却断然否决了这种设计。

  明轮本来就非常沉重,加上防弹壳,使用蒸汽机的功率优势将会被抵消大半。

  并且明轮的目标非常大,就算加上木壳保护,依旧很容易被敌人的大炮击毁。而作为动力部分,明轮如果出现问题,船长基本上就可以下令弃船了。

  而后,他便拿出了后世常见的船用螺旋桨,并催生出眼前的“不屈者号”测试船。

  海军大臣卡斯特里侯爵则是充满感激地看向王太子。

  从后者向他承诺要制造先进的蒸汽铁甲战舰,他苦等三年。在这三年里海军几乎没下水任何三级以上的战舰。

  就在他以为要在三年之后再等三年之际,王太子突然来到了布列塔尼。

  然后就真的搞出了蒸汽动力船。

  他看着不断逼近桨帆船的“不屈者号”,不禁用力捏了捏拳头,兴奋道:“如果有20艘这种战舰,不,只要15艘,我们就能在地中海对英国舰队发起挑战了!”

  虽然目前蒸汽动力只能驱动轻型护卫舰,无法和正经的战列舰正面交锋,但利用高航速和持久性,完全可以跟英国人打机动战,利用牵制和骚扰,令英国舰队疲于奔命,最终不得不退出地中海。

  罗吉弗尔将军正要附和,却突然看到望远镜中的“不屈者号”的船身一阵颤动,接着烟囱里的黑烟逐渐消失,航速也很快慢了下来。

  片刻,“不屈者号”上的技师划着小艇靠岸,苦着脸对约瑟夫道:“殿下,螺旋桨又出现了剧烈震颤。

  “这次连主轴都被震断了……”

  约瑟夫顿时皱眉。

  这已经是第5次出现震颤问题了。

  他刚来船厂时以为把自己前世玩过的模型船放大百倍,就能搞出蒸汽动力船来,却没想到完全不是那回事。

  就说这个螺旋桨,他只记得大概的形状,但具体桨叶斜度多少,桨叶形状如何扭曲,乃至要用什么材料,全都得从头摸索。

  虽然在技师反复尝试之后,算是解决了上述的技术细节——例如使用榉木制造螺旋桨,采用四片桨叶等等,并很快造出了第一个螺旋桨实物。

  然而,从螺旋桨被连在蒸汽机上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被严重的震颤问题所困扰着。

  经过约瑟夫和技师们研究分析,认为应该是加工精度不足所导致的——螺旋桨两侧不能做到完全对称,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震动。手机的震动马达就是用这种原理工作的。

  约瑟夫扶额摇头。他终于明白为何早期的蒸汽船都使用明轮驱动了,看来就是因为加工不出来合格的螺旋桨。

  他和身旁的波尔达等人对视一眼,暗叹难道真的要使用明轮吗?

第589章 战略级材料

  “不屈者号”被缓缓拖到了码头上,众人都是沉默不语。

  约瑟夫带着波尔达、萨内等人登船检查,就见蒸汽机因为过载而扭断了曲杆,如同一头畸形的怪兽趴在那里。

  而艉舱里到处都是飞溅的碎木块,应该就是因严重震颤而崩碎的主轴。

  他做了详细的测量与记录,离开船准备返回设计室,就见默多克兴冲冲地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道:“殿,殿下,5个小时了!”

  “什么5个小时?”

  默多克转身向远处的船体实验室指去:“新的螺旋桨已经连续运行5个小时,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约瑟夫顿时大喜,忙与众人搭上马车,赶去查看。

  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实验室里,摆着一个一人多高,装满水的玻璃“大鱼缸”。

  侧面的LJ52型蒸汽机正在轰鸣,通过一套齿轮带动一根圆柱形木轴探入“鱼缸”里。而轴承末端的螺旋桨则搅出大量气泡,但只是微微震颤,如同一头被猎人死死按住的猛兽。

  默多克对正在朝蒸汽机里添煤的搭档桑德尔示意。

  后者瞥了眼钟表,道:“5小时36分钟了。一切正常。”

  周围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设计师和技师们纷纷击掌相庆:“感谢天主!终于成功了!”

  “我就知道,王太子殿下的设计一定能成。”

  “这东西能让我们的战舰领先至少十年!”

  约瑟夫的脸上也满是惊喜,转头问默多克道:“是加曼先生用了什么新工艺吗?”

  是的,在螺旋桨连续震颤之后,他便将老爹的师父加曼先生——法兰西最顶级的钟表工匠——给请来了。

  让加曼用加工钟表轴承的工艺制作螺旋桨,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所能达到最高的加工精度了。

  默多克点头:“是的,殿下,加曼先生说他改进了抛光方式,并且换了主轴所用的木料。”

  “哦?”约瑟夫有些诧异,加曼竟然还懂材料学,“他换了什么木料?”

  “这,我没问他。”

  约瑟夫对埃芒道:“麻烦您去将加曼先生请来。”

  半小时后。

  钟表大师看着已经安然运转了6个多小时的螺旋桨,兴奋地在胸前连划十字:“感谢天主!一定是您指引贝伦妮斯小姐来到我这里的!”

  约瑟夫眨着眨眼:“贝伦妮斯小姐?”

  波尔达忙道:“殿下,那好像是船厂给加曼先生配的女仆。”

  约瑟夫看向加曼:“加曼先生,难道女仆小姐对您的工作提供了帮助?”

  “是的,殿下。”后者用力点头,“您之前提到,制作主轴要使用木质均匀,硬度尽可能大的木料。

  “我在上周吃完饭时,下意识地嘀咕起这个,贝伦妮斯小姐听到之后,告诉了我一种极为坚硬的木料——愈创木。”

  “愈创木?”约瑟夫觉得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她说那是她见过最硬的木头,牙买加的土著用这东西制作船桨的轴套。而她家里正好有一截。”

  加曼说着,朝还在飞转的螺旋桨看去:“就是那个。我起初并未在意,但当我见到这木料之后,立刻意识到它绝对是最好的主轴材料!

  “它不仅坚硬,不易变形,而且会自己渗出油来。用它制作主轴,甚至可以不用额外润滑。

  “我就将它加工成主轴,没想到真的有用!”

  约瑟夫忽然心中一动,能自己渗油,还非常坚硬,这好像就是后世新闻提过的“驱逐舰救命轴”啊。

  他记得那新闻是说,当时某国海军进口的驱逐舰因为设计缺陷,导致大轴极易磨损,但又买不到进口配件。最后老工匠用一种能自己渗油的木料制作主轴换上,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忘了木料的名称,但很可能就是这个愈创木。

  如果这东西能当后世三四千吨的战舰的主轴,用来应付这个时代不到四百吨的护卫舰肯定是绰绰有余。

  约瑟夫思忖道:“这样看来,之前的震颤问题不止是螺旋桨加工精度不够,很可能还伴随着主轴在旋转作用下轻微变形,导致两侧受力不对称的情况。”

  首席设计师萨内接道:“也不排除是主轴的硬度和抗变形性能太强,加上自润滑性,弥补了螺旋桨加工精度的问题。”

  约瑟夫立刻意识到,这种愈创木将成为一种战略级别的原料!

  他忙让埃芒将那位贝伦妮斯小姐叫来,问道:“您那段愈创木是从哪儿得到的?”

  女仆显得非常紧张。在她磕磕巴巴了半天之后,约瑟夫才听明白,她的父亲曾在加勒比海做水手,因为救过一名牙买加商人,后者便送给他一大截香料,也就是那根愈创木。

  她父亲回国后,得知这东西非常值钱,就一直放在家里当摆设,直到被加曼买去了。

  约瑟夫当即发给她一千法郎的奖金,并吩咐情报局的人跟她和她的家人说保密条例的事情。

  随后,约瑟夫又找来一名植物学家,询问愈创木的产地。

  “殿下,据我所知,这东西应该是牙买加出产的。”后者道,“偶然有香料或药材商带它来欧洲出售。”

  “牙买加?”约瑟夫顿时皱眉。

  那可是英国殖民地——看来需要在英国人还不了解其用途之前,尽快囤一批才行。

  一周后,造船厂又从药材市场买到了几根愈创木。加曼将其加工成全尺寸主轴之后,安装到了“不屈者号”上。

  正午的阳光照着布雷斯特湾平静的海面。“不屈者号”带着全新的动力系统,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次它仅用了25分钟,便干净利落地超越了用来对比测试的桨帆船,并且连续航行了4个小时,才终于因为蒸汽机故障而停了下来。

  此时,那艘桨帆船早已被它甩开了20多公里。

  这次,约瑟夫看向了默多克,微笑道:“那么,接下来就要看您的了。至少要保证稳定工作一天不出故障才行。”

  他并未责怪默多克,毕竟高压蒸汽机技术才搞出来一年多,这个还是超高压版的,能有目前的稳定性就已经很难得了。

  后者和桑德尔对视,有些不确定道:

  “殿下,这可能需要两年左右。毕竟这么高压力的型号,在其他地方很少用到。”

第590章 法国蒸汽机技术的功臣

  对于机械设备来说,必须得大范围使用,才能使问题都暴露出来,从而进行改进,最终成为成熟的产品。

  但大功率高压蒸汽机目前的应用范围非常窄——抽水、提矿用不到这么大功率,明轮运输船还没研制出来。至于火车……50马力还远远不够看,至少要再提升好几倍,达到200-300马力才能开始搞第一代实用火车。

  这就导致了LJ52的迭代速度不可能太快。

  约瑟夫也知道急不来,只得点头道:

  “两年,勉强跟得上吧?蒸汽机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

  桑德尔见王太子对这个研发速度好像并不太满意,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殿下,如果您能将一个人调到联合蒸汽机公司,我觉得有可能在一年之内达到您的要求。”

  “哦?”约瑟夫顿时眼前一亮,忙道,“您说的是谁?”

  “理查德·特里维希克。一名年轻的英国技师。”

  桑德尔正说着,便被默多克皱眉在背后戳了一下,但他并没有搭理,自顾自道:

  “我知道他眼下就在巴黎,是来向人才委员会报名的。不过,委员会只给了他‘继续审核’的机会。”

  继续审核就是评审认为此人距离高端人才标准还差一点儿,准备再做观察。如果之后申请人能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个有分量的论文,或者搞个什么发明,多半就能获得邀请。

  特里维希克?约瑟夫微微眯眼,这名字有点儿耳熟啊……

  桑德尔继续道:“他虽然只有20多岁,但理论基础很扎实,还拥有一种独特的高压蒸汽机专利。

  “哦,对了,殿下,我听说他年初时,甚至造了一部用自己设计的蒸汽机推动的车子,不过只走出了200米就发生故障了……”

  约瑟夫听到“蒸汽机推动车子”时,当即瞪大了眼睛。特里维希克,难道是那个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火车的大牛?!

  后世的人大都知道乔治·史蒂芬孙是火车之父,但实际上特里维希克比他早8年,就造出了世界上一部能载客的火车。

  然而,特里维希克的火车性能太差,甚至压坏了轨道,所以受到了各种嘲讽。

  他作为一个富二代,哪儿受得了这份气,只丢下一句“虽然它极有前途,但终究被埋没,这使我再也没有勇气去做任何实验”,便放弃了继续研发。

  而史蒂芬孙因为出身贫寒,比他更有耐心和韧性,最终顶住压力搞出了真正能投入实用的火车。

  没想到这个特里维希克竟然也跑到巴黎来了。

  看来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真的是搞对了!

  实际上,这个时代最受尊崇的还是贵族和大地主,搞技术的人大多不受重视,做实验、搞发明都得自掏腰包,地位甚至不如商人。

  所以,法国这个能提供资源让你安心钻研技术,还给优厚待遇的人才委员会,对科学技术人才有着巨大吸引力。

  约瑟夫兴奋道:“您能找到他吗?法兰西很需要这样的人才!”

  他心说,好歹这次人才委员会没把人给赶回去,看来以后审核名单自己得经常关注才行。不过,这也不能怪人才委员会,毕竟他们也没开挂,对于特里维希克这样未取得显著成就的年轻人,没直接过审也是正常的。

  桑德尔点头:“实际上,他之前来找过我。我想,人才委员会应该留有他的住址。”

  约瑟夫立刻对埃芒道:“请您以我的名义给人才委员会写封信,让他们务必将这位特里维希克先生留下。”

  “是,殿下。”

  这可是曾力压火车之父的男人,在高压蒸汽机方面有相当深的造诣,毕竟20多岁就能自己手搓高压蒸汽机了。

  而且等蒸汽机的事情搞完之后,就给他个实验室,让他开始研发火车。

  这次有自己亲自过问,肯定没人敢再嘲笑他。他的玻璃心不受打击的话,说不定真能把火车给搞出来!

  约瑟夫又饶有兴趣问桑德尔:“对了,特里维希克去找您做什么?”

  “他来向我展示他的新型高压蒸汽机。”桑德尔道,“希望我们能投资进行生产。”

  约瑟夫有些诧异:“他怎么不自己生产?他应该拿得出这笔资金吧?”

  一旁的默多克见无法挡住竞争者,便放弃了抵抗,解释道:“这要感谢我们亲爱的瓦特先生,他用手中的专利扼杀了所有高压蒸汽机技术。所以特里维希克只有离开英国,才能合法生产他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