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56章

作者:天海山

  是的,他要提高官员的收入。因为目前来说,法国公务员的合法收入着实是非常低的。

  这都源于法国历代的国王们一直将官僚系统当做生意来做。

  既然是生意,那就要有得赚才行。

  于是,卖官时漫天要价,随便一个有点儿权力的职位就得上万法郎,市一级的官职3万法郎打底。

  至于官员的薪水,却压得非常低。普通公务员薪水50法郎起步,副市长级别的官员薪水也就90多法郎。而且还要每年缴纳“官职税”!

  这个奇葩的税种是亨利四世时代颁布的《波莱特敕令》所规定的——所有购买的官职,每年要交官职售价的七十分之一的税金,才能继续履行职权,否则立刻停职。

  例如,上述那位普通公务员,从薪水之中扣除官职税之后,实际收入还不到40法郎。副市长的实际收入则是60法郎。

  依靠这种模式,从路易十六登基以来,每年靠出售官职以及收取官职税,就能为财政带来四千多万里弗的收入。

  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法国公务员仅依靠薪水根本无法过活,所以只能自己设法找“饭辙”了——轻则吃拿卡要,重则贪污受贿。这已经成了法国官场的常态。

  你要让官员保持清廉,最起码得给人发一份能保持体面生活的薪水才行。

  约瑟夫对吏治改革的前半部分是打破贵族对官僚阶层的垄断,选用有能力的人上位。后半部分就是要改善官员的待遇,顺便也要把卖官这种破事尽快杜绝了。

  当然,以法国目前的财政情况来看,卖官暂时还无法彻底禁止。不过,按照他的计划,明年之前至少要将售卖的职位减少一半。

  圣殿大厅前方,博蒙大主教终于结束了冗长的诵经仪式,开始由司铎指挥教士们向到场的信众们发放圣餐。

  博蒙大主教瞥了眼一直在和情报局长“聊天”的王太子,丝毫不以为忤,当即轻咳一声,趁着这个间隙,换用法语高声道:

  “主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看吧,那些贪婪的官员们,虽经了世间的惩罚,最终还将受到主的审判……”

第492章 教会才是敛财之王

  博蒙之前承诺王太子会配合他整顿官僚的行动,这段时间以来倒是非常上心,逮到空就公开谴责那些贪污受审的官员。

  同时在他的要求下,各地教会时不时地就带着基哈西的画像,绕城展览演讲——基哈西是圣经上一名因贪财而受到上帝惩罚,患上了严重的麻风病,浑身变得惨白无比。至少那画上的样子极富视觉冲击力。

  不过,随着事态逐渐平息,最近教会已经不太提此事了。博蒙这会儿突然说起这些,其实就是要在约瑟夫面前表现一下。

  富歇从教士手中接过葡萄酒,瞥了眼滔滔不绝的博蒙,不屑地轻哼了一声,嘀咕道:

  “呵,那些官员又哪儿有您贪。”

  约瑟夫好奇地地回头看向他:“怎么说?”

  富歇发觉有些失言,但在王太子的注视下,只得低声道:

  “殿下,教会里很多人都知道,博蒙大主教的财产足有三四百万法郎,这钱……”

  他是教士出身,所以知道不少教会内部的消息。

  约瑟夫闻言,呼了一口气,皱眉点头。

  他也知道,作为第一等级的教士,怎么可能不贪?尤其是法国还严格限制了教会干涉世俗的权力,教会的那些人就只剩下敛财这一个追求了。

  不过,眼下他只能选择暂时和教会合作,毕竟教会相比贵族阶层更老实一些,对王室更加依赖,所以比较好控制。

  想要进行国家层面的改革,就必须要拉拢能为自己所用的力量,分化第一和第二等级,也就是教士和贵族之间的合作。

  等到基本完成了法国的各项改革之后,整顿教会也必将会提上议事日程。

  别的不说,光是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都在教会手里这一点,就不可能放任不管。

  要知道,历史上在法国大格命成功之后,国民议会就是依靠没收教会的土地,并以这些土地为锚定物,发行了纸币“指券”,才勉强撑过了初期的财政危机。

  另外,教会现在还在收着十一税,虽然实际税率并没到10%,而是7%左右,但这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依旧是巨大的负担。

  众人领完了圣餐,博蒙那边也结束了对贪官的抨击,转而向一旁的教士使了个眼色。

  那教士忙取出了一张绘制着花纹,印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纸片,举起来展示给众人看。

  博蒙笑眯眯道:“这是教会遵从天主的启示,所推出的‘保财券’。购买了这张券之后,便能得到赐福,从而避免被贪婪之人为害。”

  约瑟夫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教会还真是会举一反三啊,这点儿破事都能想到搞出个券来!

  不过,他对此也只能干看着。

  毕竟当初为了忽悠教会那点儿存粮,他答应过让教会售卖“改良版赎罪券”的。

  由此可见,教会这一年多来没少搞出各种券来赚钱。

  约瑟夫下意识地咂了咂嘴,心中对整顿教会之后的收获更多了几分期待。

  ……

  科西嘉岛首府,阿雅克肖。

  议员吉罗拉莫家二楼的房间里,同为议员的巴托里奥将几张纸推到了桌子正中,而后环视屋中的几人道:

  “这是恩尼奥先生从查尔斯顿寄来的。哦,4个月前他受我之托去了美国。”

  另一名科西嘉议员疑惑地拿起最上面的那张纸,念道:

  “查尔斯顿的纳博斯镇近30年来只有三名马西莫夫人,其中的两人还活着,另一人在年初去世。

  “死去的马西莫夫人以前从未提到过自己有科西嘉亲戚,而且穷困潦倒,所有家产加起来不超过30美元。

  “不过,有镇上的人看到,在她死后,有个带着意大利口音的人和她的外甥,也就是她唯一的亲戚接触过。之后,她外甥就开始声称她曾去过科西嘉。”

  “所以……”

  巴托里奥用力拍着桌子,怒道:“所以保利夫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美国姑母!就算有,最多也只会留给她30美元的遗产,而不是1万美元!”

  “请你们再看看这个。”

  他从那些纸中抽出了两张文件,塞给身旁的议员。

  后者看不懂英语,又将文件递还给了他。

  巴托里奥猛用手指戳着那两张纸道:

  “这些是查尔斯顿市政厅开具的证明文件。这份是一栋位于查尔斯顿西侧的别墅,这份则是南郊一处巨大的棉花庄园,它们都属于保利夫人。”

  “您不是说保利夫人没有继承到遗产吗?”吉罗拉莫这位内应立刻装出费解的表情。

  “这根本不是什么遗产!你们看这上面的转让时间。”巴托里奥咬牙切齿道,“4月底,说明这是保利夫人新购置的产业!”

  吉罗拉莫指向证明文件上的价格,吃惊道:

  “房子和地加起来足有10万美元!她哪儿来这么多钱?”

  屋中的所有的7名议员顿时都沉下了脸来。

  奥斯卡·保利一直标榜自己一心复国,根本没有什么家产,在伦敦住的房子都是支持者赠送的,如今却突然冒出来10万美元的巨款。

  不用任何人提醒,他们立刻都想到了几个月前被意外烧毁的2万5千英镑资助金,也就是12万美元。

  而保利在美国购置的产业,加上他妻子在荷兰继承的1万美元,恰好和这个数字吻合。

  “我想事情已经很明白了。”巴托里奥冷笑道,“保利背叛了我们。”

  有人提出疑问:“可是,他没有理由这么做啊……”

  “不,他有。”之前始终没出声的一名褐发瘦削男子开口道,“实际上,年初时我们就获得了情报,英国人似乎正在法国进行谈判,有可能不再为保利先生提供庇护。”

  说话的是主管科西嘉复国组织情报机构的官员,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

  “我将此事汇报给了保利先生,但他说不惧怕法国人,让我不用在意。”

  吉罗拉莫立刻接道:“这样看来,保利先生从那时起就准备离开英国了。”

  他原本是要自己说出英国人不再保护保利的事情,却不料有人比他还快了一步。

  褐发男子思忖道:“不,不止是离开英国。我认为,他有可能是跟法国人做了交易。”

第493章 证据确凿

  “这怎么可能?”还是之前提出质疑的方脸中年人用力摇头,“保利先生有可能去美国躲避,但绝不会跟法国人同流合污的!”

  “切萨雷先生,那他为什么要吞没查莫斯资助复国组织的钱?”巴托里奥冷声道。

  “很显然,保利先生去美国是准备隐退的。”吉罗拉莫立刻添了把柴,“那2万5千英镑被他当作了养老金。”

  众人纷纷点头:

  “这恐怕是唯一的解释了。”

  “他或许还从法国人那儿得到了一笔钱。”

  “这并不意外,如果他没有妥协的话,很可能会遭到法国人的刺杀。”

  只有切萨雷仍是不愿相信,但也找不出辩驳的理由,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吉罗拉莫则是摆出一副沉痛的表情,环视众人道:

  “先生们,先别说那些钱了!我想起来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不久之后要在卡尔热斯举行暴动,如果保利先生和法国人勾搭上了,那么暴动将会变得非常危险。”

  巴托里奥立刻皱眉点头:

  “啊,您说得没错。但暴动已经准备了很久,如果仅凭我们的怀疑就取消的话,组织里的其他成员恐怕不会同意。”

  科西嘉复国组织人数众多,议员和重要领导者加起来就有近40人,仅凭他们7个人是无权更改暴动计划的。

  吉罗拉莫佯装思索一番,看向几人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但是可能会令巴托里奥先生担责。”

  “您说吧,为了复国组织,让我做什么都行。”

  “我代表科西嘉人民对您表示由衷的感谢。”吉罗拉莫拍了他一记,接道,“与伦敦那边的联络是您负责的。您可以告诉保利先生,说卡尔热斯出了些意外,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暴动日期应提前三天。

  “而我们其他人从此刻起都不得离开这里,以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如果到时候法国人有所准备,就说明是保利先生出卖了我们。”

  巴托里奥顿时眉头深皱。如果保利没有问题,那他这么做就是背叛组织。但如果保利真和法国人勾结,则能够救下大量参与暴动的复国组织成员。

  他很快便做出了决定,点头道:

  “好!我同意您的计划,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他坚信保利贪墨了大家的资助金,所以自己的所为只会为组织立功。

  半个月后……

  天刚蒙蒙亮,便有数百名手臂缠着红色布条的人怀揣不明物体,一声不响地涌向了卡尔热斯市政厅,沿途还不断有人加入进来。

  当他们来到市政厅前,为首之人从背后的布包里取出一样长条状的东西,用力一挥,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四下里便突然冒出大批军队——由于科西嘉政令不畅,至今也未能进行警务改革,所以治安仍是由军队负责——将戴红布条的人团团围住,并用燧发枪指着他们。

  随即,有军官高声道:“都给我放下武器!我命令,以暴乱罪名义将你们全部逮捕。”

  他话音刚落,便有几名戴红布条的人战战兢兢抗议道:

  “长官,我们只是来市政厅要求增加工资的。”

  “您冤枉我们了,我们真的没有搞暴动。”

  “您看,我们只是些可怜的搬运工……”

  他说着,从布包里取出一块木牌举了起来,上面写着“每月提高3法郎”的字样。

  那军官有些懵,命人上前检查,果然发现所有人携带的都是木牌、横幅之类,并没有任何武器。

  他无奈将为首几人带走问话,其他人只能尽数遣散。

  当天下午。

  吉罗拉莫的家中,7名复国组织的议员脸色阴郁地随意坐在各处。

  好半晌,吉罗拉莫才打破了沉默:“我们必须感谢巴托里奥先生,他挽救了复国组织。”

  众人闻言,纷纷向巴托里奥点头表示敬意。如果不是他去试探保利,那么将会有数百名参与暴动的组织成员被捕。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后者疲惫地摆手,而后声音冰冷道:

  “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保利背叛了大家。我只对他一个人说过暴动要提前三天,所以肯定是他将消息泄露给了法国人!”

  所有人都点头认可了这个结论,但其实他们是陷入了思维盲区——

  虽然那天参与谋划的人都没有离开过这间屋子,但提前三天暴动这件事却可以事先商量好,由吉罗拉莫反向提出来。科西嘉军队只等着到了日期,去卡尔热斯表演一番即可。

  这下,连之前最信任保利的切萨雷都不出声了,低头紧握着双拳,眼中充满了怒意。

  巴托里奥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