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十九
他说:我来当弹珠声部的领唱。
陈默突然对着镜头说:我要拍个幕后纪录片。
从写歌拍到演出。
名字就叫《磁带里的合唱团》。
苏淮正在调试老录音机的音量。
旋钮转动的咔嗒声。
像在给纪录片配开场音效。
下午有个穿校服的女生来送录音。
是段老式缝纫机的哒哒声。
我奶奶的嫁妆。她说。
(bgab)攥着录音笔的手指泛白。
她说当年做新衣服时。
总有人在旁边唱童谣。
苏淮把这段声音加进间奏。
缝纫机的节奏和老风扇的嗡嗡声。
像对失散多年的老朋友。
这才是完整的时光。他说。
看着屏幕上交织的音轨。
有穿针引线的温柔。
也有跑调的快乐。
林溪在排练室的墙上贴满照片。
有老录音机的特写。
有孩子们唱歌的笑脸。
有铁砧上的凹痕。
还有声音树的新木牌。
这是我们的声音相册。她说。
指着空白的地方。
演出那天补张大合影。
傍晚收工时。
苏淮发现老录音机的磁带卡住了。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外壳。
发现磁带已经断成两截。
褐色的磁粉像撒落的星星。
得小心点接起来。他说。
找来透明胶带。
林溪举着台灯照亮。
陈默的摄像机对着这双手。
指尖捏着断裂的磁带。
像在拼接破碎的时光。
胶带贴上的瞬间。
苏淮说:这是声音的补丁。
和修鞋匠补的鞋底一样.
第424章 磁带断裂遇巧手,声音补丁温情现
带着温度才不会硌脚。
接好的磁带重新转起来。
虽然有个小小的卡顿。
却像故意留下的停顿.
刚好能接上新歌的间奏。
是老磁带在提建议呢。~苏淮笑着说。
把这段卡顿声剪下来。
加在间奏的开头。
像时光咳嗽了一声。
夜幕降临时。
活动室的灯还亮着。
苏淮在写演出流程。
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混着老录音机的电流声。
陈默在剪辑白天的素材。
屏幕上的画面跳着舞。
林溪在给新加入的成-员发歌词。
有人问能不能邀请家人来看演出。
苏淮说:我们要搭个开放式的舞台。
让路过的人都能停下来听。
就像三十年前那样。
没有门票。
只有想被听见的心。
月光从窗户爬进来。
落在老录音机上。
像给它盖了层薄薄的纱。
磁带还在慢慢转着。
仿佛永远不会停。
苏淮关掉最后一盏灯时。
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声响。
回头看时。
老录音机的电源灯还亮着。
微弱的红光里。
似乎有个影子在晃动。
他走过去按下关机键。
咔嗒一声。
世界安静下来。
晚安。他对着黑暗说。
明天见。
第二天清晨。
第一个到活动室的是修鞋匠。
他带来块新铁皮。
说要给舞(中转群2台做个9119)背景板。
锤子敲打铁皮的声响。
把沉睡的老录音机唤醒。
电源灯闪了闪。
像只刚睡醒的眼睛。
苏淮来的时候。
看见修鞋匠在铁皮上凿孔。
每个孔都对应着一种声音的波形。
凿透了就能透光。他说。
举起铁皮对着太阳看。
演出时灯一亮。
就像声音在发光。
女生抱着口琴坐在台阶上。
对着铁皮上的波形练习。
哪个孔对应哪个音符。
她都记在心里。
我要让口琴声从这些孔里钻出来。她说。
指尖拂过冰凉的铁皮。
像给声音开了扇窗。
陈默的摄像机对准铁皮上的孔。
镜头拉远时。
所有孔洞连起来像棵树。
·······求鲜花0·
这是声音树的剪影。他说。
把画面回放给大家看。
林溪突然说:我们该在舞台周围种真树。
⑧就种梧桐树。苏淮接话道。
想起第一次捡起的梧桐叶。
叶子能当乐器。
树干能挂录音笔。
树根能藏着没说出口的话。
小男孩跑过来。
...........0
手里攥着片巨大的梧桐叶。
我试过了。他说。
上一篇: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