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259章

作者:商十九

发现门口放着个包裹。

寄件人是位陌生的地址。

打开一看。

是台老式的开盘录音机。

附了张字条。

听说你们收集声音。

这台机器陪我录了四十年广播。

现在“六三三”送给更需要它的人。

希望它能继续记录时光。

苏淮插上电源。

按下播放键。

机器转动的瞬间。

传出段模糊的广播声。

是几十年前的天气预报。

明天晴。

适合晾晒心事。

林溪突然捂住嘴。

眼眶有些湿润。

这是爷爷的声音。她说。

他年轻时是气象播音员。

苏淮看着她惊讶的表情。

慢慢转动开盘机的旋钮。

广播声渐渐清晰。

里面还能听见铅笔划过纸张的轻响。

像有人在记录云朵的轨迹。

原来声音真的能穿越时光。他说。

我们以为消失的。

其实都藏在某个角落。

林溪找出爷爷的旧照片。

照片里的年轻人正对着麦克风微笑。

她把照片放在开盘机旁。

仿佛两个时空的人。

正透过声音对话。

第六十一种声音。苏淮轻声说。

跨越时空的重逢。

陈默抱着堆CD走进来。

是《声音的补丁》的样碟。

封面是林溪手绘的图案。

片由各种声音波形组成的森林。

印刷厂刚送过来的。他说。

社区艺术节想当作纪念品。

苏淮拿起张样碟。

放在灯光下转动。

光盘反射的光斑里。

能看见自己的倒影。

这不是结束。他说。

是新的开始。

我们的声音博物馆。

终于有了第一批藏品。

林溪翻开852笔记本1。

上面记录着所有收集到的声音。

从第一声座钟滴答。

到第六十一种重逢的广播声。

每段声音后面都写着小故事。

明天去老厂房看看吧。她说。

该给这些声音找个家了。

老厂房的改造工程已经过半.......

工人正在安装竹制的隔音板。

竹片碰撞的轻响里。

混着电钻的嗡鸣。

苏淮走到空旷的大厅中央。

拍手试了试回声。

两秒的混响恰到好处。

这里会成为声音的森林。他说。

每个角落都藏着故事。

林溪指着墙角的位置。

那里可以放爷爷的开盘机。她说。

旁边摆台新的录音设备。

让过去和现在对话。

陈默拿着张设计图走过来。

上面画着三百个竹编风铃的位置。

下周就能安装风铃了。他说。

到时候风一吹。

整个博物馆都会唱歌。

苏淮突然有了主意。

我们可以搞0.1场开业音乐会。他说。

不用乐器。

只用我们收集的声音。

林溪翻开声音列表。

糖画的碎裂声可以当打击乐。她说。

缝纫声做低音声部。

鸟鸣可以当高音。

陈默掏出手机。

开始记录这些想法。

还要请所有声音的主人来。他说。

让他们听自己的声音.

第396章 陈默草拟流程:声音日记串联全场,音乐会有新花样!

在这座博物馆里回响。

夕阳透过厂房的窗户照进来。

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影。

苏淮蹲下身。

手指划过水泥地上的刻痕。

那是工人测量时留下的印记.

这些纹路能增强声音的层次感。他说。

像天然的音波图谱。

林溪捡起块碎砖。

在地面轻轻敲击。

沉闷的回响里。

混着远处竹板安装的轻响。

开业音乐会的开场。她说。

可以用这个声音。

像敲开时光的大门。

苏淮掏出录音笔。

把砖块敲击声录了下来。

第六十二种声音。他说。

老建筑的心跳。

陈默突然指着屋顶的桁架。16

那里可以挂个巨大的竹编共鸣箱。他说。

把收集的声音都导进去。

让整个空间变成扬声器。

苏淮仰头看着木质结构。

阳光从椽子的缝隙漏下来。

像串流动的音符。

我们需要找位竹编师傅。他说。

共鸣箱的弧度很重要。

弧度不对。

声音会哭的。

林溪翻出通讯录。

找到李师傅的电话。

他做竹编话筒架时。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