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念旧歌
评议室里,四位评委也面面相觑,气氛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
四位选手,同样的两票,谁也无法锁定胜局。
规则说平票需要再次商议,可现在这个局面,怎么商议?
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不可摧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翘着二郎腿,脸上挂着乐呵呵笑容,还没投票的男人身上。
陈品!
他的三票,将不再是简单的投票。
他将成为这场世纪对决的——最终裁决者!
安托万看向陈品,带着一丝挑衅和期待:
“陈,现在看你的了。你的选择,将决定这场battle的最终走向。”
陶德正也一脸玩笑地看着他:
“小陈,这一票,责任重大啊。”
陈品嘿嘿一笑,却没有去碰那张投票单。
他反而靠在了椅背上,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开了口。
“各位老师,都挺有想法的哈。”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陈品环视一圈,拿起桌上一张照片,是郭铁柱那碗朴实无华的刀削面。
“在投票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
“我们今天,到底在评什么?”
陈品将照片放下,目光扫过四位评委。
“陶老您评的是‘根’,是传统。没错吧?”
“安托万老师,你评的是‘新’,是未来。也没错吧?”
“苏老师评的是‘钱’,是市场。”
“简大师评的是‘画’,是意境。”
“你们说的,都对。”
陈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玩味起来。
“但你们好像都忘了一件事。”
“这场比赛,从头到尾,主题只有一个字——”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重重一点。
“面!”
“这个主题,看似简单,简单到像一句废话。但正因为它的简单,才给了十二位厨神,无限的发挥空间!”
“他们可以用任何形式,任何理念,任何技法去诠释自己心中的‘面’!”
“所以,”
陈品站了起来,声音陡然拔高,
“我们今天的评判标准,也应该只有一个!”
“那就是——”
“在这三小时的极限时间内,谁的‘面’,完成度最高?!”
“谁对‘面’这个字的理解,最深刻,最透彻?!”
“谁,就应该晋级!”
他没有去选择任何一个阵营,而是直接掀了桌子,建立了一个凌驾于所有人现有标准之上的,一个全新的、唯一的评判维度!
“我要求,基于这个标准,我们进行第二轮的公开辩论式投票!”
第217章 谁说科技没有魂?我用一个名额,定义华夏美食的未来!
“好。”
安托万第一个打破沉默。
“既然如此,我们就按你的规矩来。”
“基于‘完成度’这个标准,进行第二轮投票。”
“那么,第一个晋级名额。”
陈品环视一圈,活像个经验老到的拍卖师。
“我想,应该没有任何争议吧?”
他话音刚落,四位评委全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梁文韬师傅。”
陶老爷子率先开口,语气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那碗‘古法竹升云吞面’,无论汤底、面条还是云吞,任何一个维度,都做到了传统技艺的极致。98分,实至名归。”
安托万罕见地没有反驳,反而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那碗COnSOmmé(清汤)……不,应该叫‘顶汤’。”
“它的醇厚与清澈,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那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在三个小时内能完成到这个程度,我必须承认,这近乎是一个miraCle(奇迹)。”
“我同意。”
苏月禾言简意赅。
“附议。”
简承望惜字如金。
陈品咧嘴一笑,拿起笔,在梁文韬的名字后面,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勾。
“好,第一个名额,粤菜泰斗,梁文韬师傅,全票通过!”
“他是传统的‘标杆’,是这座舞台上所有人都必须仰望的高度,晋级,理所当然。”
第一个名额尘埃落定,非但没让气氛缓和,反而让剩下的席位显得愈发珍贵。
“那么,第二个名额。”
陈品将问题抛向众人。
评议室里,气氛再次微妙。
“我提名林默。”
安托万毫不犹豫。
“他的‘鱼面’,在COnCept(概念)层面上,是全场最大胆、最具颠覆性的。他不是在做一道菜,他是在用极致的knifeWOrk(刀工),向我们所有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到底什么是‘面’?”
“我反对。”
陶德正老爷子立刻皱眉。
“安托万,我承认那孩子的刀工出神入化,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面’!不是‘鱼’!跑题就是跑题,再巧的‘巧’,也不能偏离了‘本’!”
“这怎么能叫跑题?”
安托万也来了劲,身体微微前倾。
“他成功地用鱼肉,reCOnStrUCt(重构)了面的形态与部分口感,这是一种高级的metaphOr(隐喻)!”
“什么隐喻不隐喻的,老百姓吃东西,讲究的是名正言顺!鱼就是鱼,面就是面!”
眼看两位又要陷入“传统与创新”的经典争吵,陈品清了清嗓子,打断了他们。
“陶老,安托万老师,先别急着吵。”
他拿起林默那道“鱼面”的照片,在指尖转了转。
“咱们换个问法。”
“这个问题,不是‘他做的是不是面粉做的面’,而是‘他用鱼肉做的这道菜,算不算一道成功的面’?”
陈品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什么叫‘面’?在我看来,它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是形态,细长、条状。第二,是口感,爽滑、筋道。”
“林默选手做到了什么?他用神乎其技的刀工,完美复刻了‘面’的形态,这一点,无人能否认。”
“至于口感,鱼肉天生嫩滑,他通过精准的火候,让鱼丝在保持嫩滑的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韧性。虽然和真正的面条有区别,但在‘爽滑’这个点上,他做到了八分。”
陈品加重了语气。
“最重要的是,他将鱼肉这种食材,推向了它本身从未达到过的形态巅峰。从这个角度看,他对‘食材’的理解和完成度,甚至超越了大部分选手。”
“他是在用极致的技术,去实现一个天才的创意。”
“这种探索精神,本身就代表了最高的‘完成度’。”
陈品一番话说完,陶德正老爷子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依旧觉得有些“离经叛道”,但不得不承认,陈品的这套逻辑,自洽且有说服力。
安托万看向陈品的眼神,已经带上了几分知己般的欣赏。
“我同意品的看法。”
苏月禾推了推眼镜,给出自己的判断,
“从话题性上来说,‘鱼面’的争议性和记忆点,远超其他作品。它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
简承望大师也缓缓点头:
“以鱼为弦,奏响面章。此中有真意,确为佳品。”
陈品见状,拿起笔,在林默的名字后面,也打上了一个勾。
“好,第二个名额,林默!他的‘鱼面’,代表了概念的‘颠覆’,是思想的胜利!”
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
而候选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三个人身上。
用科学缔造完美的凌峰,用技艺传承风骨的白云飞,以及用味道征服一切的张大牛。
“我还是坚持我的选择,凌峰。”
安托万率先开口。
“他的‘完美油条’,是用engineering(工程学)的思维,解决了传统烹饪的痛点。这种将经验转化为数据的能力,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进化’。”
“我也支持凌峰。”
苏月禾附和,
“他的模式,具备极强的可复制性和商业前景。这不仅是一道菜,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型。”
“我反对!”
陶德正一拍桌子,
“凌峰那孩子的东西是好,但它太冷了,没有魂!白云飞师傅的‘龙须凤巢’,那才是真正有温度、有传承的手艺!那一手‘炸’,是几十年功力沉淀出的智慧!”
“不错。”
简承望大师点头,
“白师傅的菜,吃的是手艺,品的是风骨。凌峰的菜,赏的是技术,看的是数据。境界不同。”
二比二!
又是一个无可撼动的二比二平局!
最后的生杀大权,再一次,交到了那个一直翘着二郎腿看戏的男人手上。
上一篇:北漂失败,直播改造老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