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第82章

作者:李蒹葭

  张卫国他爹是张卫民的堂哥,早年因为下河救人,出现了意外,淹死了。

  他亲叔张大彪那一脉,就张卫国这么一个独苗苗。

  大哥走得早,他这个当二叔的,说什么都要帮着拉扯拉扯,管教一下。

  不然这孩子野了,长大了就废了,跟城里街头那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一样。

  张卫民听说侄子跑到了野猪岭,失踪了,急得着急上火,马不停蹄地请了假,骑车往双水村赶。

  这到了家,虚惊一场,张卫国被李浪从野猪岭救了下来。

  张卫民这才带着谢礼上门,就是为了报答报答李浪的救他侄子的恩情。

  见李浪还在犹豫收不收,张卫民于是板着脸,神色威严道:

  “李浪同志,救人一命得知恩图报,这公是公私是私,得分清楚,你可不能让我难做啊……”

  张主任官腔都打出来了,李浪他再不就着台阶下,那他就是虎!

  “那就谢谢卫民叔了。”李浪附和笑道。

  “这才对嘛!”张卫民拍了拍李浪的肩头。

  “爹,你们聊,我去烧热水,给卫民叔泡壶茶。”李浪正要下炕。

  老爹李大海却是拦住了他:

  “你别动,我去,你陪你卫民叔唠嗑唠嗑。”

  “你卫民叔好不容易从城里回来一趟,你陪着他多聊会。”

  李大海有眼力见,起身下炕,去厨房拿水壶烧水泡茶了。

  李浪和张卫民就着炕桌面对面坐着。

  张卫民上上下下打量着李浪,眼里带着笑意:

  “你小子可以啊,六百多斤的大炮卵子,三枪就干倒了!”

  张卫民朝着李浪竖了个大拇指。

  这对叔侄还真一样,夸人就贼喜欢大拇指朝上。

  “运气好运气好。”李浪很谦虚。

  他这卫民叔是混国营工厂的,干的又是油水多的肥差,再加上又是自己长辈,礼数还是要有的。

  “什么狗屎运气,这是实力!”张卫民嗤之以鼻。

  “你小子就别谦虚了,年纪轻轻就是火龙狩猎大队的大队长了,张狂一点没啥事,年轻人就该狂一点,”

  “把气势拿出来,不然以后遇到了小人,可是会被嚼舌根子的!”

  张卫民话音刚落,顿了顿,又文绉绉来了一句:

  “叔今天给你上一课,‘君子畏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畏德’,听过没?”

  李浪摇头。

  张卫民白了李浪一眼,“书上说的,叔给你解释下,这句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敬畏道德而非权势,而品行低劣的人畏惧强权却不敬畏道德’。”

  “懂了吧?”

  “你有实力,你得摆出你的威严出来,让人看到,这样就算以后遇到了小人,他们都会怕你。”

  “为啥怕你?因为你够强!因为你有实力!”

  “因为你狂!”

  “所以在叔这儿,别谦虚,该咋样就咋样,”

  “小浪,你是有实力的,以后的路还长着呢,绝对比叔走得更远。”

  张卫民一番推心置腹,说得李浪心里头有点儿感动。

  他前世糊涂半辈子,拖累了老爹,也拖累了两个妹妹,经历最亲近人的背叛后,在后悔和遗憾中郁郁寡欢几十年,才想明白这些道理。

  重生后,到今天,居然有人把这些道理,原原本本一件不落地告诉他。

  这无异于,启蒙的灯塔,迷雾中的指南针。

  二世为人,谁对他好,李浪心里头敞亮着,门儿清。

  眼前这卫民叔,得算一个。

  “卫民叔,谢谢你,我知道了。”李浪点点头,言语诚恳。

  “这还差不多,你小子在这山沟沟待久了,打交道的都是村里的混子,”

  “叔告诉你,外面的混子,比村里那些,恶心多了,坏多了!”

  “当然,叔也得敲打敲打你,你小子有了成绩,也别飘,狂是一回事,飘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浪又点了一下头。

  张卫民是国营工厂的采购员,经常下乡采购,又浸淫职场,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他这些为人处世道理,是很受用的。

  “好了,叔的心窝子话,就说到这里了。”

  “你小子是真有实力,运气也是一等一的,”看着坐在炕桌对面的李浪,张卫民笑眯眯道。

  “嗯?卫民叔,怎么说?”

  李浪也是有眼力见的,看张卫民这样一副笑呵呵的模样,知道肯定有好事上门了。

  “我听周烈山他们说,你小子运气好,抱上了三火村胡首富的大腿,还钓到了两百斤的大鱼?”张卫民双眼冒着精光。

  “对。”李浪点头。

  “鱼呢?鱼在哪?”

  “松花江里的河鲜啊,这可是厂长亲自指明我们采购部这周要采购的。”

  “在厨房呢,卫民叔你等会,我去给你拿。”

  李浪还没下炕,李大海就拖着一个麻袋,来到了堂屋。

  好嘛,老爹一直在隔壁屋偷听呢。

  张卫民一看到麻袋,迫不及待地就跳下了炕,连鞋子都没穿。

  他打开麻袋子一看,

  里面白花花的都是大鱼,全都是松花江里头的河鲜。

  “好,好,好好好!”张卫民大笑,连说五个好字。

第108章 卖鱼,日赚八张大团结!旧手表变新手表!

  麻袋口子敞开着,

  里面躺着翻着白花花肚子的大鱼。

  十斤大鲤鱼,三十斤的大花鲢,三十斤的大草鱼,还有一斤多的大板鲫……

  一共十几条,一百六十斤。

  这些肥美的大鱼,都是李浪用钓竿子,从龙门河钓上来的。

  龙门河又是松花江支流,这些大鱼,就等于是从松花江那边下来的河鲜了。

  松花江水质极好,水草丰茂,在里面长大的野生鱼,那叫一个鲜!

  这个鲜,可不是城里的养殖鱼能比的!

  山珍海味河鲜,这“河鲜”是跟“山珍”“海味”同一个等级的!

  因此,城里那些吃多了鸡鸭猪肉的领导,就特好这一口河鲜。

  冬天天气冷,山珍难寻,长白山又远海,山珍海味吃不到,松花江的河鲜那就是一绝!

  张卫民上头的大领导,也就是红星轧钢厂的杨厂长,前天来采购部下达采购任务,让采购员多收一些山珍河鲜。

  “好好好!”

  张卫民大笑,望着麻袋里的大鱼,连说三声好。

  “大侄子,还是你牛逼,叔没看错你。”张卫民丝毫不吝啬对李浪的夸奖。

  李浪和老爹对视一眼,两个人都很困惑。

  卫民叔这是咋的了?

  怎么这么开心?

  “卫民叔,你这是……”李浪起了好奇心。

  “哦,光顾着看鱼了,忘记说大事了。”张卫民把麻袋口合上,

  他正要继续说,李大海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搪瓷茶杯,拉开厚重的门帘子,从厨房走出来。

  “卫民,你喝茶。”

  “好。”

  张卫民接过搪瓷杯子,随手放在了炕桌上。

  他重新回到火炕上,盘腿坐下,

  “小浪,是这样的。”

  “前天下班前,我们轧钢厂的厂长,专门来了一趟采购部。”

  李浪没说话,坐在炕桌对面,静静听着。

  他有眼力见,能让卫民叔这样慎重对待,那肯定是一件大事。

  而且这大事,十有八九跟他钓的这些河鲜有关。

  “厂长发话了,说过几天市里面有大领导下来视察。”

  “那大领导是南方人,去年才调到我们市工业局,打小在江南长大,喜欢吃鱼,尤其野生的河鲜。”

  李浪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感情轧钢厂那位厂长,是为了拍市工业局大领导的马屁,才让采购部的采购员,下乡去收河鲜。

  李浪对官场里这些门道不感兴趣,但他看张卫民这么激动,就知道这活儿要是办成了,张卫民肯定有好处拿!

  “懂了吧?你这些河鲜,今个儿可是帮叔一个大忙了!”

  “叔在附近几个村子转了一圈,都没收到大鱼,”

  “听卫国说你小子钓到了一百多斤大鱼,这才专门过来找你。”

  张卫民看着李浪,笑呵呵说道。

  这小子真大方,十斤的大鲤鱼,说送卫国就送了。

  这一点,他就很欣赏李浪。

  对兄弟大方,说明做人可以的,人品这方面,杠杠的!

  “卫民叔,你要是喜欢这一袋子鱼,我就低价卖你了。”李浪开口。

  张卫民今天送的一批物资,全部加起来也要十块打底,他做人有数,卫民叔这么有诚意,他不好再漫天要价。

  “瞎说啥呢!”

  “刚才不是说了吗?公是公,私是私!”

  “花钱跟你买鱼的又不是我,是我们厂子。”

  “你这半袋子的大鱼,我全要了,按照市场最高价收了。”

  “咱们松花江的河鲜,那滋味,可不是菜市场那些养殖鱼能比的!”

  张卫民笑呵呵说道。

  他大手一挥,从裤兜口袋里,掏出一沓钱。

  “这麻袋里的鱼,一共多少斤?”张卫民手指沾了点口水,一边数钱一边问。

  “没算过,估计有个百来斤吧。”李浪随口回道。

  “这样,大海哥,你去找个杆子秤,咱们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