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75章

作者:志鸟村

  最后,也是最总要的一点。即使在场的这些LV0.8的技术员们,能够擦到凶手的DNA,如何证明它是事发当日沾染上的,还是事前沾染上的。

  要换成江远的LV4的犯罪现场勘查,他可能还有些办法来做区分,可LV1以下的技术员,想这些事情都是白想。

  而且,就算江远有LV4的犯罪现场调查,他也不想用来做类似的区分。

  太复杂了,诉讼环节怎么给法官和检察官解释?

  所以,最好的证明方法,江远觉得,还是盯着血迹和凶器。

  进一步的说,别看这群男人现在擦DNA擦的浑身酸软无力,整个人都变弯了,可他们的成果想发挥作用,比擦DNA更难。

  江远决定拯救他们……同时挽救自己。

  江远回到拾荒老人的小院,站在门口,再看看一群技术员忙碌的声音,咳咳两声,道:“我有个想法。”

  一群已经做麻木了的技术员,用无神的目光注视着江远。

  “我想优先寻找血迹证据,看看能不能找到凶手留下的血迹。”

  见众人都看过来,江远继续道:

  “如果不行的话,也可以通过血迹形态分析来判断一下,凶手接触过现场哪些物件,从而缩小DNA检测的范围。”

  血迹形态分析就等于是重建犯罪现场了。

  而通过重建犯罪现场,就可以“看到”凶手在拾荒小院内的行进路线,以及大部分的动作。

  如此一来,那些距离凶手比较近的物件,就有更大的可能,沾染上凶手的DNA。

  几个技术员的表情从麻木到有点兴奋然后又有点麻木。

  “这跟上级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可不一样了。”

  一名叫侯小勇的现勘先出声。

  江远不急不缓的道:

  “刑警队这边给你们的任务,不可能是按照某个顺序擦DNA吧。做现场勘查,本来就有轻重缓急,如何把握,不应该是现场勘查的职责范围吗?”

  几名技术员都很不硬气,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隔壁县法医居然这么硬气。

  其中一个年纪大的技术员老李不由得站起来,趁机伸展了一下腰,扭了扭,道:“小江啊,如果按你的说的办法,漏掉或者污染了DNA,怎么办?谁担责?”

  其他隆利县的年轻的技术员有点不好意思低头了,他们的技术方面本来就拉胯,一方面是技术不行,另外一方面也是这踢球能力太强。

  现在居然要把皮球提给外县帮忙的法医,年轻技术员还是有点脸皮薄的,尤其是刚刚还吃过江远给的食物抽过他的好烟。

  “就目前这个环境,哪个DNA没被污染?”江远一哂。

  有两名技术员也没眼色的笑出了声。

  确实,就这个现场,还谈什么污染,拾荒来的物件上面,全是不知名的DNA。

  这么多人……

  高个年轻的江远在一群人中还是比较醒目的。

  他朗朗开口道:

  “在这种环境下,血迹是最能证明身份的。反正都是赌,如果让我选,我肯定先赌血迹里有凶手的。再次,赌血迹形态分析,也比赌这个现场好吧。”

  其他几名技术员面面相觑,有些犹豫起来,他们也不想这样擦DNA,擦到死,也可能是做无用功,最后还是要被骂。

  “而且现在先做血迹,也是为了先保住这份最重要的证据,任何人做现场勘查,做这样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到哪里复查,都说不出一个错来。或者,你们打电话请示一下?”

  江远虽然年轻,但是也不是愣头青,他是来帮忙的,不是来顶锅的,把球踢回去了。

  几名技术员心里也偏向了江远的话。

  有方向总比他们这里硬干好吧。

  几人互相对视。

  年轻的现勘侯小勇又开口问道:

  “江法医,你会重建犯罪现场吗?”

  “会。”

  江远回答的简短有力。

  “重建犯罪现场,可不简单……”侯小勇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要说这里面距离血液形态分析最近的,自然是做现勘的侯小勇。不过,他也就是知道一些皮毛,距离重建犯罪现场什么的,距离远的很。

  那种电视上一看现场就分析的头头是道的……现实其实非常少,而且有些扯淡。

  重建犯罪现场这项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了,它还涉及到脸面和形象,乃至于地位问题。

  现实破案的时候,重建犯罪现场,重建的是凶手杀人或攻击受害人时的场景,虽然很酷,可是现勘是需要一步步完成现场重建,然后要把过程详细写下来,形成数千字的报告文案。

  然后接下来他可能面对凶手的灵魂一击。

  “你说错了,我当时可没这么搞!”

  任何一名现勘,要是收到凶手这样的反馈意见,情绪绝对是崩溃的。

  队里的嘲笑声,想都不用想。

  所以,学艺不精的现勘,就算懂得一点重建犯罪现场,也是不敢重建的。

  建完了,是要祈祷抓到凶手,还是祈祷当场击毙凶手?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顺利的通过重建犯罪现场的职业生涩期。

  而这类人,到为人所知的时候,通常就已经是专家了。

  侯小勇怀疑江远并不知道重建犯罪现场,所将面临的种种问题。

  毕竟江远比他还年轻。

  可转念一想,只有重建失败了,重建错误了,才会面临这些问题,而若是重建成功了,所谓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考虑到江法医在指纹学上的造诣,侯小勇还真不敢乱说话。

  在场的技术员都知道,县里也就是趁着江远年轻,才能把人家借过来,还是借着法医的名义借过来的。

  人借过来了,连尸体都没给看,就送到犯罪现场来了,县里真正想借用的,还是江远的指纹技能。

  侯小勇想到此处,道:“江法医,你要是说你采集指纹什么的,需要改变一下现场勘探的顺序,我觉得上面估计更容易同意。”

  他这就等于是明示江远,应该如何打申请了。

  江远只当听不懂,这时候,同样的一句话又能发挥作用了——他又不是隆利县的人,他找领导打申请,岂不是更加的名不正言不顺。

  “你们请示一下领导,或者咱们就这么干。”江远觉得都行。

  正如他所言,领导通常都是要求技术员在现场找线索,找指纹,找DNA,有几个领导会细致到安排现勘的顺序。

  他也得懂才行。

  “你要多久?”侯小勇问。

  “到早上,6个小时应该够了。”江远看了一下表(一块朴实无华的鹦鹉螺),等于将时间放到了早上8点多钟。

  侯小勇喵了一眼,莫名感觉亲切,现在还会戴表的年轻人,给人的感觉就比较成熟稳重萌了。

  “我给重案中队的郑队打个电话说一下吧。他要是想给大队长报告,再让他去报告。”

  侯小勇也不想为这种事,凌晨两点多钟,打电话给大队长侯乐家,虽然是亲戚,也没必要因此扰人清梦。

  一会儿,侯小勇就打完了电话返回。

  几人都站在那里等。

  “郑队没意见,搞吧。”侯小勇道。

  “咱们尽量5个小时内结束战斗,留个整理的余量。”最资深的技术员老李折中了一点点。

  “行。”江远一口答应。

  “你要我们怎么做?”

  资深技术员老李其实也是看在江远是指纹大佬的份上,放下脸,等于以江远为尊,开口问道。

  任何一个人,甭管他用什么手段,他能破10起命案积案,那就是刑警队伍里的牛逼人物。

  战功这种东西,终究是打出来的。

  而在警察队伍里,破案就是最大的战功。

  “从门口开始做。”

  江远果断的道。

  他干脆的回到了门口。

  自起点开始,一步步的边走边说道:

  “凶手尾随入内,自带凶器,并且关上了门……”

  “为什么?”侯小勇只听第一步,就问了出来。

  像是积极提问的差生。

  江远戴好了手套,将门轻轻关起来,道:

  “因为门的背后有血迹,如果没关门的话,理应是门的外部沾血。当然,这是后期造成的血迹。”

  侯小勇“啊!”的一声,然后又“哦!”的一声。

  这么一解释,他就明明白白的了,但在刚才,他的脑子完全没往这里想。

  其他人也跟着恍然大悟的点头。

  “后期可以在这里取微量物证,有助于分析凶器的种类。不过,我们还是先顺着凶手的步骤来……”

  江远跟着指指前方,道:“凶手把老人踹倒在了地上,然后挥舞凶器击打……”

第134章 高端

  深夜。

  猫头鹰都睡觉了。

  听完江远的话,一干技术人员,又重新有了些干劲。

  拾荒老人的小院里,刚进门的位置处,几名技术员聚拢在一起,站在江远身后,一边听他说话,一边观察着地上的血迹。

  大灯的照耀下,血的颜色有点失真,但还是能隐约感受到其中的残酷。

  江远手指的位置,是院内少有的没有被物品覆盖的地面位置,几处血点,颇为显眼。

  “这里好像也没看到有喷溅状的血迹。”侯小勇也是学过血迹分析学的,只是学艺不精,只知道一些众所周知的知识。

  江远只轻点了一下头,道:“书里说,喷溅状的血迹往往预示着是第一现场,是加害的起始位置。但今天的现场,凶手使用的凶器的杀伤力明显不够,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凶手最初的目的,可能不是杀人。”

  江远在自己脑袋上比较了一下,又道:“从周围的抛甩状的血迹,其实能看出来,凶手用的应该是钝器,而且,你们看抛甩状的血迹的速度。看这边墙上的更明显。”

  众人于是一起围着看墙上的血迹。

  红砖混合水泥砌起来的墙面上,椭圆形和长条形的血迹为主,前方有一些细小的血迹。

  “这是相对高速的血迹特征,说明钝器的重量不大,可能比较长。”江远也是边看边做分析。

  几名技术员都跟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这些众所周知的知识。

  “所以,他的第一击可能没有出血。也没有产生喷溅状的血迹。”江远看了眼侯小勇,算是回答了他的问题。

  侯小勇听的不由缓缓点头。

  确实,你要是钝器砸一脑门,它也不是立即就要出血的。

  “但在挨打之后,张洪,也就是死去的拾荒老人是有逃避的动作的,这里的手印上的血,是后来摁上去的,可以看出,他是向前窜的。”江远说接着往前一指,道:“此处出现抛甩状的血迹,说明二次击打是打破头皮了。”

  江远再往前走两步,面前就是一片倒塌的物件。

  “这里是第七次击打时留下的痕迹,拍摄一下,先提血迹证据,剩下的可以放边上后面慢慢提。”江远的手在面前摆动了一下,算是划定了一段区域。

  正跟着江远准备学习重建犯罪现场的侯小勇等人一愣,都有点不知所措。

  “你问。”

  “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