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当然,要是日后能捡到趁手的遗泽也是好的。
“墉王大墓是国内非常少见的,主要墓穴都基本完整的大墓,我们的论文,计划从生活方式和殡葬的仪式讲起……”陶雅洁说起来了,就顺便给江远介绍了一下论文的思路,且道:“这次能够将被盗的墓穴里的文物找回来,尤其能够有相关的照片,可以说条件非常完美了……”
她这边说起来,旁边的孙教授也赞同道:“确实,咱们这次走的这个路线,在国内还是比较领先的……当然,还是有江老师的帮忙,能够将墓穴里的随葬品完整的找回来,这个也在国内也是独一份了……”
“我感觉,从墉王的跪踞面痕迹明显这一点切入,也是非常好的方向。我们普遍认为,到了墉王时期,跪坐是不常见的,但从这个尸骨的情况来看,至少墉王本人和家族内,还保留有跪坐的习惯。”陶雅洁顺势进入了讨论状态。
江远听到此处,道:“这一点,我正准备说到,跪踞面痕迹明显的,其实主要是墉王夫妇,我个人查询了一下同时期的一些文献资料,也看到了一些照片,个人认为,选择跪坐的人员的身份,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礼佛吗?”陶雅洁不觉点头:“这个理由很充分,我们也确实在随葬品中找到了大量的佛经。”
“礼佛与殉葬仪式有冲突吧。”孙教授提出异议。
“殉葬这一点,也许跟墉王的儿子有关。”陶雅洁回应。
很快,另外几人也加入到了这边的讨论。
紧接着,吴军也开始参与了进来。他对于墓葬内的随葬品、形制、仪式等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基础差了一点,但也能跟几名考古学家聊到一起。
讨论会的气氛由此就异常的和谐。
江远安静的等待着,直到下班时间,看着吴军跟几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才邀请众人一起用餐。
店是早已定好的,一家很不错的山珍店。
众所周知,大墓都是要建在群山环绕的大山中的,所以,有大墓出土的地方,山珍的味道都是不错的。尤其是有新出土的大墓的地方,如果仍然是未开发的山岭的话,说明它自古以来的环境就不错,该地区出产的山珍,自然具有传承有序,基因稳定的优势。
所以,若是有钱有闲,不用上班,没有家庭负担的人,若是想吃山珍的话,完全可以循着新发掘的大墓地址,去附近寻找农家乐或专业的山珍馆子。
江远动用了一些老爹给的社交基金,请大家吃了合法狩猎的野猪等野味。
宾主尽欢。
第914章 台河工作小组
回到宁台县,吴军依旧处于兴奋状态。
对他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体验,尤其是跟几名教授和学生的交流中,吴军收获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如今世界,信息繁杂,获取信息本身已经不再是障碍了,难的是分辨信息,利用信息。
面对面的跟教授和学生们的对话,还是很能够解决信任度的问题的。相信他们也不会轻易的对警察说话。再者,即使以吴军LV0.1的审讯能力,也足以判断大部分学生和教授是否说谎了。
吴军回到宁台县,弄了点叶子蘸水给江远扫了扫,就匆匆忙忙的回家去了。
江远反而稍微有点不太适应,回到家里,默默的在自家的香炉房里点了三支香,又找了个祖母绿的关二爷戴在了脖子上。待到老爹舀了碗牛肉汤,撒了重重的胡椒给他,酣畅淋漓的喝下去,江远才觉得重新回到了宁台。
“累了就歇几天。”老爹江富镇看他的样子,就道:“跑来跑去的,我都看着累。”
“歇着做什么,咱们不是刚去苏岛玩了一圈。”江远就笑。
江富镇摆手:“你那哪里算是玩啊,我回来以后,就让村里又请了6个保镖,都是咱们宁台县出去,在野战部队里服役过的,全家都给人搬到咱们江村小区里来了……”
江远一笑,道:“小区跟前不是建了警务亭吗?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恩,也不是真的要怎么样,就怕村里人多想。”江富镇说了这么一句,又道:“你没事就学学人家明星,去巴黎喂个鸽子什么的好了。”
“去巴黎吃几只鸽子还差不多。舟车劳顿的,太辛苦了。”江远表示自己没那份闲情逸致。
江富镇摇摇头:“其实坐私人飞机过去也不累,不过咱家买这玩意太浪费了,可惜我搞的牧场没赚到钱,要不然的话……”
“赚到钱也不用想这种事。”江远心道,自家的牧场不要再被拆迁就不错了,至于搞牧场赚钱这件事,江远觉得也不适合老爹。
不过,说到牧场,就算是说到了江富镇的兴奋处了,他话匣子打开,跟江远讲了些选种育种的技巧,又说草料问题,又说人员管理的问题,竟是一副真的想要把江远教会的样子。
江远就随意的听着,他反正不是那么听话的性格,或者说,江富镇也并不是很强势的长辈形象,否则,他当日也不会去读法医了。
汪汪。
两只杜宾嗅着味道过来,都站在门口,不好意思的跟小主子打招呼。
江富镇招手喊他们过来,又笑道:“总觉得咱们家最想你回家的是这两条狗。”
江远咳咳两声:“爸,你别这么说,外人听着误会。”
……
翌日。
江远返回宁台县刑警大队上班。
一通问好后,抵达办公室,就见王传星等人已经将好几个案子的卷宗等信息整理好,就等着他来看了。
“昨天没有休息吗?”江远还是关心了一下自己的下属。
王传星眼底发青,但声音尚且洪亮,道:“也不用专门的休息,晚上睡了一个整觉就挺好的了。”
江远点点头,没有顺着这个话题矫情下去,转而道:“这几个案子你有看过吗?说一说?”
“好的。”王传星也立即进入到了工作状态,道:“今次积累的总共是送来了三具尸体,一具是曲安县送过来的,另外两具都是从台河里捞出来的尸体,是按照台河工作小组的章程送过来的,尚未解剖,是不是案子还不清楚。”
“曲安县的确定是案子是吗?”江远听明白了。
“应该是的。曲安县的法医的鉴定,是死后入水,但尸源尚未确定。”王传星说着顿了一下,道:“三具尸体,会不会太多了?”
“看看再说吧。”江远又问了几个关键的细节,再想了想道:“把曲安县送过来的尸体先解冻了吧,解冻好了我就过去。”
理论上,他可以用一天的时间将三具尸体都解剖完,但是没必要,太累,而且也影响专案组的效率。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要比同时做三件事更节省时间,这是现实生活与网页游戏极不同的地方,次不同的地方是渣渣辉。
“是。”王传星应了,接着还是有点担心道:“溺亡案子,积累的这么快,会不会太困难了。”
江远摆摆手,道:“我先去看尸体,你们整理了解一下这三个案子,看看其他方向有没有突破的机会。”
溺亡的案子确实很复杂,可以说是各类死亡案件中最复杂的一类了。所以,即使是江远,也不敢保证说,就能侦破案件。
溺亡类的案件,或者说水中的尸体,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野外的环境。仅此一点,就与城市尸体有了巨大的区别——城市里的尸体变化少,通常也不会遭遇各类食腐类的动物。野外和水中的尸体恰恰相反,变化多,又容易被野生动物或各种鱼类给啃食了,进一步的破坏了尸体上的痕迹,而且实施者还不是凶手。
水中尸体更难的地方,在于它是活动的。尸体顺流而下,有的漂浮几百米的,有的漂浮几千米的,但不可避免的,有的尸体能越县过市,乃至于跨越省界的。
这样的尸体,除了指纹和DNA等生物证据,几乎难以确定尸源,距离案件的侦破就更遥远了。
这也是江远提出台河工作小组的建议以后,各方都表现的非常积极的原因之一。
类似的尸体交给江远,破不了还可能是运气的问题,交给各个县局,经常都是靠运气破案了。
江远就地开始阅读手里的案子。
这三个案子已经正式归属到台河工作小组里来了,等于就是宁台县的案子了。自家的案子,自然要投入120%的专注。
江远等着尸体化冻,就先以照片为主。
看了一会,江远不觉叹了口气,找了张A4纸,就地画了起来。
这具尸体在拍照的时候,也就是落水一周左右的状态,脸型肿胀的没法看了,但对LV6的法医素描来说,只能说是刚刚好。
跟听着嫌疑人的描述而画照片的技术不同,法医素描针对的就是脸部变形的死者。
LV6的程度,大概就是把丧尸画成人的水平。
很快,江远就根据照片里的尸体面部状况,画了一张死者的素描图出来。
拿着手机拍了张照,顺手往警务通里一放,一条提示就已经出来了。
第915章 推进
“调查一下这个人,大概率是死者。”
江远将警务通上的信息转给王传星。
王传星发青的眼皮子就不停的跳:“用素描锁定的身份吗?您什么时候学的素描?”
通过照片来确认身份,是现在的警务网络的基本功能了。但是,照片是照片,用素描来确定身份,这个难度,看过美术高考的人都知道,练八年美术也很有可能画人似猴。
而且,江远这种还是看着尸体画像的,并不是目击者参与的刑事素描,难度只高不低。
江远却不需要解释LV6的技能有多强了,看一眼王传星,道:“我就是把你做PPT的时间用来练习了,喊孟队和伍队一起去。”
王传星拍拍脑门,立正道:“是。”
死者的身体有了,第一起溺亡案就算是有所突破了,江远接着将精力投注在另外两起案子上,一看就是一个早上。
到下午了,另一起年轻女性的溺亡案,也有了眉目,看起来却不太像是一起案子,更像是失足落水,也就以非正常死亡处理。
做完这些,苗瑞祥的电话才打过来,问:“江队,早上化冻的尸体有点软了,咱是现在开始解剖呢,还是等再化化?我怕碎的太厉害了。”
会做饭的都知道,厨房里的肉要是彻底化冻了,其实反而没那么好切了,化的刚刚好,有点软,不坚硬,刚能下刀的时候,就差不多能动手了。
而且,解剖的过程很长,一次完整的解剖用两三个小时是很正常的,像是江远这种级别的法医,稍微多一点偶像包袱的,多拍几个照片,多摄影几次,时间花费的更多,那对化冻的时间控制就更重要了,不能彻底化开了,以至于腔内乱糟糟的,各种东西都黏糊到一起反而麻烦。
江远接到电话想了一下,道:“解剖你来做吧,你独立完成没问题吧?”
“啊?我一个人做吗?”苗瑞祥惊讶坏了。
他也是有独立验尸的经验的,但验尸和验尸是不一样的,他平时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验尸记录一下,那是难度最低的尸体解剖,而面前的这具尸体已经有法医解剖过了,二次解剖的难度可就非常高了,苗瑞祥要是有这种自信,那也太不应该自信了。
江远也不说这个案子已经有了突破,只道:“你让人全程摄像和拍摄,多拍照片多摄像,最好是多角度的。另外,检材多取一些,我知道前面一次解剖的时候应该取过检材了,再取一次也行。”
江远的这套要求听起来像是为了避免苗瑞祥失误,实际上是给了苗瑞祥一大笔的经费——换一名法医,可不会如此浪费。包括检材之类的,第一次的时候取多一些可以,第二次还取一大堆,还要存放起来,这份开支,大队领导不见得就会同意。
不过,经验总归是要经费才能堆起来的,只是有些人纯开销经费,有些人是边工作边训练。
苗瑞祥也很快明白了江远的意思,开开心心的去剖尸体了。
江远自己收拾收拾,就提前下班了。
今天就化冻了一具尸体,另一具还被认定为非正常死亡,也就是排除了刑事的可能性,再剩下的最后一具女尸,江远看照片也很难判断,就只能等明天再化冻了看。
至于说加班,就算江远想加班,也不能自己加一具尸体了,而其他类型的案子,宁台县的警力已经是溢出了,暂且不用他来参与。
实际上,别看各种刑事案件操作起来状况百出,思路都是大同小异的,稍微有些经验的民警,有个五六年以上的经验,对于大部分的案件类型都已经很熟悉了,无非就是一个权限大小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人员管理的问题。
也就是命案的区别比较大,主要也是发生率太低了,警局往往又会用力过猛,使得命案专案组的操作与普通案件的操作大相径庭。
第二天一早。
江远踩着点来上班,就见办公室里已是一片忙碌。
“江队,昨天第一具尸体的嫌疑人抓回来了,正在审讯,路上已经招供了。”王传星青着眼来报告。
江远并不惊讶的“哦”了一声,问:“熟人关系吗?”
也只有是熟人关系,才好这么快的抓回来。
“是。”王传星道:“嫌疑人是死者的老公,老婆失踪以后,男人声称老婆跑了,也没有报警。”
江远点点头,有这么一个撒谎的过程,嫌疑人想解释清楚就难了。
王传星顿了顿,又道:“苗瑞祥那边把一号尸体解剖完了,您看看吗?”
“那就看看。二号和三号化冻了吗?化冻了的话,三号也由他剖了吧。”江远简单的安排着任务。
接着就是看苗瑞祥的解剖视频和照片,都是加速拖进度条的模式,不到十分钟看完,基本就知道尸体的具体情况了。因为没什么花头,加上案件都基本侦破了。
三号尸体是非正常死亡,也属于是可剖可不剖的程度,江远还是倾向于解剖掉。毕竟是水里的浮尸,迷惑性还是非常大的。
到下午,江远算着时间,自己也到了殡仪馆的解剖室。
二号尸体是有外伤的,所以,虽然和三号一样,也是生前入水,但江远认为这具尸体大概率涉及刑案。
解剖下来的结果——并不能指向这个结论。
单就法医病理学的判断来说,死者就是单纯的溺水身亡,身体外伤是否与之相关,就法医的技术,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
不过,江远也不着急,先是取了肺部的样本,部分送去理化实验室检验,接着就安安心心的将尸体解剖完,再一件件的写报告和归档。
速度有点慢,但是,缓慢切割尸体还是很治愈的,让人的情绪安宁,少了焦躁和不安。
晚间。
二号尸体的解剖完成。
江远又顺手画了一张素描,但用软件扫了数遍,都没能找到适配的信息。
如此一来,案件的难度就有所提升了。
江远想了想,喊来了申耀伟,道:“2号被发现的地点,有大量的淤泥和芦苇,算是台河的减速带了。你带人去翻一番,看能不能再找到什么物品,能证明2号的身份的。”
这是海底捞针的法子,但命案侦办中,类似的要求简直多如牛毛。
申耀伟只高兴自己得到了重用,认认真真的谢过了江远,就士气高昂的带队出发了。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