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24章

作者:志鸟村

  “那墙上的痕迹也破坏了?”

  “也取了。”白健顿了顿,道:“现场的话,现在也有保护。”

  案情分享到这里,周围已经有人在摇头了。

  白健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是一个层级的警队管理者,多少都能猜到一些白健的心思。

  比如他说先期考虑情杀和熟人杀人,为什么这样考虑,不就是因为这样才有侦破成功的概率。如果不是熟人作案,不是激情杀人,不是情杀,而是陌生人作案的话,这个案子就是极大的可能是连环凶杀案之一了。

  白健都不想验证这种可能性,因为验证了也没用,石庭县就没有这样的资源和能力面对这样的案件。都不用说别的,就最基础的追凶套餐:准备半个中队十二三个人,哪里有线索就派三四个人飞过去,住宿餐补按照标准给,在当地租车,三五不时的请当地的民警同志吃一顿饭,平均一周带回来一个嫌疑人……不用三个月,县局就该停发工资了。

  如果请不到江远的话,遇到后一种情况的话,白健就只能向清河市局和省厅求救了。

  白健眼巴巴的望着江远。

  江远审视了好久的受害人的照片,看着死者暴露在外的白生生的牙齿及牙根,以及暴露了一半的颅骨,道:“头皮和脸皮,剥的很散乱,谈不上什么技术性,从这一点来说,专业人士应该是排除的。否则,正常要剥去头皮的话,从这里下刀……”

  江远比划了两下,将手收了回来,再道:“受害人的死亡原因是机械性窒息,凶手使用的应该是某种绳索,绳索没有找到是吗?我看有取到纤维?”

  “是,送去长阳市分析了。”白健道:“目前来看,跟小卖铺里销售的一款绳索符合。”

  “头部的钝器伤……这个使用的应该是根木棍吧。有找到符合的吗?”江远的工具痕迹鉴定也是LV6,看照片就直接出结论了。

  白健愣了一下,轻声道:“是个什么样的木棍?”

  一个人受伤了,或者死亡,造成他死亡的工具是什么,这个鉴定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最起码,石庭县的法医是未能顺利完成。

  江远取了一张照片放在桌面上,又取了另一张现场的照片,直接道:“从木棍的直径和力度来看,我倾向于是顶门用的顶门棍,你看受害人家的大门的这个位置,日常应该都有放置顶门棍的,犯罪现场如果没有找到的话,就得走访询问一下,再到四周找找,这么粗的木棍,应该不是很好处理。”

  “好的好的。”白健赶紧点头,心下安定了许多。

  要说起来,江远破案的思路和白健其实是差不多的,大家都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试图对案件的事实有所突破,只不过,大家的实力有差而已。

  “江队,车队准备好了,出发去现场吗?”王传星过来报告。

  “走吧。再多带两车人吧,好找东西。”江远道。

第874章 最强组合技

  石庭县。

  路远,路烂,路难走。

  潭桂村。

  人少,人老,人死的老惨了——至少,村民们都是这样说的。

  江远等人到了犯罪现场,先是在附近逮到了一群村民,强制性的聊了一会天,再留下几个人给他们做笔录,才进到受害人家。

  村口的小卖铺,原本就是村里的消息站,也就是因为死了人的缘故,大家才不愿意站到小卖铺门口了,但原本的马扎子,椅子之类的,大家也不愿搬太远,就在跟前找了块平地继续晒太阳。

  聊天结束以后,江远就让白健将石庭县的刑警们集中起来,道:“今天,各位的工作重点就放在找顶门棍上。我刚刚跟村民们了解了一下情况,受害人赵冬是有一根直径差不多相当于苹果手机宽度的顶门棍的,长度有一米五左右,这么长的棍子,不是很好处理的。”

  “村里的话,可以烧掉吧。”有警员立即提出疑问。这也不是特意抬杠,分析案情的阶段,也是提出意见的好时期。

  江远点点头,道:“那意味着凶手要么是村里人,要么是村里人的亲戚。这个案子,就重新回到熟人作案的模式了。”

  “所以,找到了木棍就找凶手,找不到木棍,就证明案子是熟人作案?”有警员立即提出推论。

  旁边的警员第一时间反驳:“那如果凶手是自己驾车的,把木棍往车上一丢呢?”

  “没有村外的车在这边停很久吧。停很久的话,村里人应该是会知道的吧。”

  “难讲啊。再说,可以是摩托车,藏的好一点,晚上不见得被发现。”

  “小车也可能不被发现的,村里的老头子们睡的都挺早的,路边又没有路灯,临时停一辆车子,就算有人路过,也不见得就有印象。”

  “或者可以是两人或多人作案,车先开走,人下车作案,回头再开回来,把人带走就是了。”

  “两人或多人作案的连环杀人吗?团伙连环作案可以理解,杀一个开小卖铺的中年妇女,也没什么钱,然后还要把头皮和脸皮剥下来,凑不到这么多变态吧。”

  “确实,多人作案一般是寻仇或者谋财的概率大一点吧……不过,从寻仇的角度来说,会不会是得罪了什么人?”

  “目前的证据看不出来,现在看,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老公也就是普通打工人,孩子在城里住校读书,老公偶尔管一下,差不多都熬出来了,没有得罪这种变态的程度。”

  经常侦办案件的刑警,下意识的推理能力,都得在LV1以上,比未经训练过的普通人强很多。

  如果将普通人比做是从未谈过恋爱的处男,经常侦办案件的刑警至少也得是经常谈恋爱的黄毛,就算前者的硬件条件比后者强很多,面对同一个目标的时候,后者对前者也是碾压的。

  经验,总归是有些用处的。

  江远听着几个人的推理,也觉得有些道理。

  但是,推理总归是需要证实的,尤其是这种只推理了一段的情况,并不能明显的缩短侦办案件的工作量。

  江远还是顺着证据的思路,道:“不管凶手是如何处理了这根顶门棍,是丢弃了也好,烧掉了也好,劈掉了也好,带走了也好,总而言之,我认为找到顶门棍,或者是找不到顶门棍,这两者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要细致的调查一番,以确定它目前的状态。”

  “是。”带队的新任刑警大队长带头应了一声。

  “把大壮也调过来吧。把申耀伟也叫过来。”江远连下两道命令。

  这个活也不容易的,潭桂村的面积不小,加上又是第二天才发现的尸体,以小卖铺为圆心,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都有可能是顶门棍的丢弃地点。

  另外,潭桂村是有烧柴的传统的,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堆着胳膊粗的柴火,大部分用防雨布或塑料布盖着。受害人赵冬所用的顶门棍,估计也是从这些烧火用的木头中,挑选出来的较规整的一根。

  换言之,凶手就是把这根顶门棍再插回到谁家的柴火堆里,警方都得一通好找。

  但这些都没关系,相对于这么大的案件来说,这种程度的障碍都算不得什么。大家垃圾堆里刨碎尸,化粪池里捡皮肤的工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江远将外围的工作分出去,接着才进到现场区域,开始勘察。

  现场一片混乱,警方后期的介入,将现场后期的混乱很好的保护了起来。

  面宽20米的平房,单层有100多平的面积做超市,再有一个大拐角,连到侧面的三层楼高的宅子,中间共围一个院子。

  此时,做超市的单层平房已是一塌糊涂,简易的货架就倒在地上,各种调料、酒水撒了一地,只见耗油搅在海鲜酱中间,酱油和蒜泥浇在两边,芝麻酱和香醋淋在四周,再加上一点点的花生碎和不知名的辣椒,走着都嫌粘脚。

  满房子都是被粘过的脚印。

  “脚印都取了吗?”江远转头问白健。

  白健看向自己的刑科中队的中队长施亮。

  施亮无奈的摊手,道:“我们都拍了照,一一对照的取脚印的活,还没来得及干。”

  “给你支援四个人,先把打斗现场以外的脚印都取了,包括院子里的狗的足迹,也都取了。打斗现场保护好,先不要动。”江远指点了两下,并不意外。

  正常的刑科工作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哪里有将现场的指纹和足迹都取了的道理,那是要忙死实验室的节奏。最起码,痕检是不会选择一种忙死自己的方式的。

  不过,当案子开始变成大案重案的时候,一切小规则都变得不重要了。江远要取多的足迹和指纹,只要资源给够,施亮等人也没有话说。做就是了。

  江远也没费神,招手让人开始铺亚克力的板桥。

  一会儿,房间的主要通道上,就铺上了一条透明的板桥,所有人都踩着板桥经过,再不会因为勘察而二次破坏现场。

  施亮等石庭县的痕检们只是啧啧有声,他们之前跟江远刨过坟,但这种室内的案件,还没用到这种高级货。

  某种程度上来说,重案大案都是具有一定的标杆效应的,或者说,那种能做到全国知名的案件,除了案件本身较为特殊以外,负责案件的民警和警队的处置,更是重中之重。

  江远积案专班转战多省,不仅是能破案,能火速破大案,还是能以高标准破案。

  不过,这一点,石庭县的警员们只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一些,感受的并不真切。

  现任的白局长更是时刻关注着江远,满脸的忧虑。

  江远踩着亚克力的板桥走进发现了尸体的拐角处,比对着照片看了大致的位置,再将现场其他地段全走了一遍,才回到小卖铺进门处的混乱地段。

  这里是受害人和凶手发生打斗的地方。

  按道理说,也是受害人被击打,被勒死,最后被剥去头皮的现场。

  地上的血迹却不多,足迹上盖着足迹,乱糟糟的跟各种油盐酱醋混在一起。

  江远站着看了半分钟,招手喊过牧志洋,道:“多拿几个板桥,垫高一点。”

  “好。”牧志洋赶紧应一声,多找了几个人,排成一串,互相传递着将板桥递进来,然后摆了个一米多高的平台。

  江远像是登基似的,站上了平台,再看着下方几百个层层叠叠的脚印,陷入了沉思。

  同时,江远展开了面前的系统界面:

  “临时+1”

  “犯罪现场重建临时+1”

  两者齐齐开启。

  这基本是江远的最强组合技了。犯罪现场重建是依托于犯罪现场勘察(LV5)技能下的子技能,使用了“犯罪现场重建临时+1”后,相当于是LV6,再叠一个临时+1,就是LV7。

  LV7的犯罪现场重建,同时LV5的犯罪现场勘察也被叠到了LV6,同样能发挥作用,相当于是一套LV7+LV6的基础套装效果,现场别说是一地混乱的脚印叠脚印了,就算是一地混乱的屁股叠膝盖,也能把姿势看清楚。

  当然,还需要点时间就是了。

第875章 轮廓

  一个小时后。

  石庭县刑科中队的中队长施亮返回来,好奇的看着平台上的江远,低声问:“这是怎么了,我能报告不?”

  牧志洋摇头:“待吾王回返。”

  施亮“哦”的一声,接着有点犹豫,道:“我看狗过来了,想喊警犬一起帮忙找那个顶门棍,要给江队报告一声吗?”

  “这种你找王传星就行了。”牧志洋道。

  “好嘞。”施亮很客气的应一声,转身撤了。

  同来的队员出了门,低声道:“施队,你就大声喊一声好了,阎王都没他这个小鬼这么难缠。”

  “你说牧队?”施亮问。

  “是啊。您有点太客气了吧。”

  施亮撇撇嘴,道:“牧志洋的手叉着腰说话,你没看到吗?”

  “看到了,是有点不尊重人吧?”

  施亮瞅了队员一眼:“他身上的92的轮廓都出来了,你要他尊敬什么?”

  队员愣了一下,果断闭嘴。就现在的环境,有警员愿意冒着写报告的风险带枪,那绝对是危险人物了。

  施亮出去找了王传星,再带上宁台县警犬中队的三只警犬,开始嗅探搜寻。

  李莉志得意满的牵着大壮一马当先,警犬中队如今有三只警犬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了。

  特别是新来的二壮和三壮都不晕车,支援过来就能工作,作战效能提升了不止一倍。

  “你们先开始,我等大壮歇一下。”李莉给手下们说一声,自顾自的牵着罗威纳到旁边休息起来。

  大壮蔫吧吧的找了块干净的硬地趴了下来,它晕车是天生的,在警犬基地里训练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来。如今参加工作了,也没有选择工作地的权力。

  好在警犬中队还有另外两条狗,大壮身为功勋犬,耍耍赖也是没什么的。

  潭桂村里,来来往往的全是身着制服的警员。

  村民们倒是蛮兴奋的。他们平时本来就是有点无聊的,互相之间聊天,早就张家长李家短的聊透了,好不容易有了新鲜事——虽然说,本村的村民的死亡令人震撼,但是,逝者已逝,谈资总归要积累的。

  有年轻一点,懂得玩手机的,手机下面挂个充电宝,就开始录像起来。

  回头一截截的发出来,是能聊好些天的。

  唐佳带着两名辅警,来来回回的宣教了几趟,也只是控制人群,没有真的阻止拍摄。“摄像头下的执法”是部委早就明确过的,唐佳等人也就是不断强调说明,要求村民不能堵路,不能怼着民警的脸拍,不能干涉民警的工作,不能拉着民警要求合影,就像是他们刚刚做的那样。

  白健来来往往的做着协调的工作。

  现在其实已经是一个小规模的排查了,石庭县的刑警们在挨家挨户的敲门入内,搜寻顶门棍,甚至掀开各家存放的柴火堆,让警犬嗅探,或者挨个翻看。

  潭桂村的柴火堆架的都有一米多两米高,宽度也在一米左右,长度则往往有两三米,等于说,储存柴火多的人家,要存五六个立方米的柴火。将这么大的柴火堆推倒翻开,如果再给堆回去,那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

  大部分的警队搜查嫌疑人的住宅之类的,走的时候都是一片狼藉,没人会给重新收拾的。但这种村子里的排查,尤其是房间外的柴火堆,是否要给重新堆回去,那就比较考验警队的指挥和智慧了。

  白健一边找人沟通,一边又从县里调人过来,还找了当地的驻村干部,直接花钱雇佣“志愿者”。

  忙忙碌碌的几个小时后,终于有一条好消息传了过来。

  “顶门棍找到了。”白健带着人回到现场,就见江远已经是坐在了平台上,拿着个pad正在写写画画的。

  “哦,说说。”江远放下pad,看向白健。

  白局长的脸上也没有多少兴奋的神采,平铺直叙的道:“距离犯罪现场两公里多的山沟里,但也是在路边,很可能是路过的时候丢弃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