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73章

作者:志鸟村

  ……

  长阳市。

  万宝明就等在市刑事科学技术中心门前。

  几名刑警也特意过来,站到万宝明跟前,观察着从大G上走下来的江远和魏振国。

  中心主任李致远穿了常服,白衬衫干干净净的,挺正式的样子,跟江远和魏振国握手后,道:“有什么需要的,就找老万要,确实有需要的,找我要也没问题。哈哈哈……”

  李致远跟着说了一句话,借口“有个会要开”就撤了。其他几名刑警也就是看看江远,各自散去。

  万宝明接手江远等人,就眨眨眼,道:“白衬衫的感觉不一样吧。”

  “有压迫力。”江远实话实说。宁台县局的局长都是蓝衬衫,普通刑警一年到头,都见不到白衬衫来着。

  不过,省城的级别毕竟不一样。

  江远就问:“李主任做技术吗?”

  “以前做过。而且也是法医出身。”万宝明自己是痕检出身,就看看江远笑道:“做法医的,都是狠人。”

  几句聊天,就将大家的关系给拉近了。

  万宝明再看看魏振国,笑道:“省会城市比较大,情况也都比较复杂,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咱们反正破案就行了,你们说是不是。”

  “有配合的刑警队吗?”魏振国问。

  “余支队长还是很信任江远的,你们有需要的话,找我或者直接找余队长都可以。”万宝明说过,又解释道:“余队长是有个会要开,没办法过来。恩,他是真的有个会要开。”

  几人相视一笑。

  万宝明带着两人进到一间小办公室,就见里面已经整理了出来,有两台电脑放着,另有一个文件柜,一个证物柜,还带着小锁的。

  “看看还需要什么,我让人搬过来。”万宝明道。

  “要两张行军床。没有的话,解剖床也可以。”江远道:“偶尔可能在办公室里休息一下,应该是可以的吧。”

  “当然可以。不过,我们行军床多的很,解剖床其实也有,你们法医有特别癖好的话……”

  “那也不至于。”

  “那就好。”万宝明哈哈一笑:“我还以为你跟我们主任一样,隔段时间要睡一下解剖床那种。”

  江远愣了一下神:“李主任还有这爱好?”

  万宝明道:“据说冰冷的解剖床有助于思考和散热,贵族吸血鬼之所以要睡地下,就是因为地下比较凉,可以降低脑温。贵族是要批阅文件之类的嘛,属于中世纪的脑力劳动者。解剖床因为是不锈钢做的,又进一步,还可以拔湿气。”

  江远听的脑温都要过热了:“这是你们李主任说的?我们法医的名声都要……”

  “不,这是大家编排李主任的话,现在已经不允许这么说了。”万宝明郑重其事的道:“这是李主任开会的时候,特意强调过的。”

  “咱们做案子吧。”魏振国听不下去了。

  万宝明见两人都放松了,也就一笑,问道:“江远愿意做指纹吗?”

  江远问:“还有别的案子吗?”

  “你想要什么样的案子?”万宝明笑问。

  江远略作沉吟。

  做哪个类型的案子,江远其实是考虑过的。

  指纹固然是有相当的优势,他的指纹技能也足够强,前两天才破获的高坠案可作证。

  但指纹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

  除了指纹库等方面的因素,指纹的证明力也是一个问题。

  首先,指纹本身就是间接证据,它只能证明嫌疑人来过,不能证明嫌疑人就参与了案件。

  其次,指纹的提取地点,以及提取方式等等,都可能有不规范,进而让指纹的证明力存疑。

  对一枚指纹来说,它如果是落在凶器上了,那证明力肯定是一等一的,基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但如果只是落在了凶手的交通工具上,那证明力就次一级了,再到犯罪现场,如果是咖啡店这样的公共空间,能撸出来的指纹那么多,就需要外界条件来判断,哪个指纹是犯罪嫌疑人的了。

  DNA什么的其实也差不多,警察为什么那么喜欢找精斑,牛法医当年为什么把卫生纸的性质搞的那么熟,就是因为正常人不会随处撒精斑,找到了,证明力就非常强。

  长阳市的刑科中心是相当专业的,他们的级别又高,跟省厅的专家合作也多,没有侦破的积案,大概率也在省厅转过一轮了。

  这种情况下,长阳市的指纹的难度本身就是比较高的,而且,他们递送给省厅的,找出来咨询专家的,至少都是挑选出来的,证明力非常高的指纹。

  江远现在坐在长阳市刑科中心的办公室,再扫他们的指纹,大概率会扫出一些证明力不高的指纹——专指命案。

  但要是不扫命案,他的出现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哪怕他侦破100起盗窃案,哪怕盗窃案的难度很高,也不会放在长阳市刑警队的眼里的。

  他们有许多的小案子没破,或许是破不了的,或许是没投入资源的,但在对方眼里,这些案子都是“我只要细心就能得满分”的案子。

  江远来,有且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侦破命案的。

  指纹不是不能做,但作为开门红,江远肯定要拿出自己的最强战力。

  LV4的青岛式单指指纹分析法+LV3的重庆式单指指纹分析法+LV5的影像增强也是超级强了,但没有LV5的血迹分析+LV3的足迹+LV3的法医临床学强。

  因为指纹和图侦都是显学,血迹分析+足迹却恰恰相反。

  当然,在宁台县局里,指纹图侦或者足迹或许都没有区别。曾经的宁台县最强痕检,老严同志的指纹技能,也就LV0.9最多了。

  但在长阳市,至少是有LV3级别的指纹专家的,江远在指纹会战期间,也都是见过的。

  图侦方面,他们的最高战力或许只有LV2,但做指纹的时候,主力还得是指纹技能,LV5的影像增强算是辅助。

  换成血迹分析+足迹。

  这两项技能,放到20年前都是显学,属于老一辈刑侦专家的拿手好戏。

  可到了现在,这两项技能不能说是失传了,只能说用的越来越少了。就算师傅教徒弟,素材不够,也是拉不起来的。

  等于说,如果做指纹的话,长阳市的刑警队搞团队合作,请专家帮忙,是由可以比肩江远的实力的。正常可能会差一点,但命案方面,输的也不会太多。

  而他们做不出来的指纹,江远也不敢保证就能做得出来。

  可换成血迹分析+足迹,他们做不出来的现场,对江远来说,可能就是小菜一碟。

  相当于,指纹+影像增强,江远是800分,长阳市刑警队组一个最强战团,能有700分或者750分,甚至爆发到800分也有可能。

  但在血迹分析+足迹+法医临床这条路线上,江远还是800分,长阳市刑警队搜遍全省,组一个最强战团,也就400分多点,撑死打个500分。

  命案侦破,虽然不是跟自家人对战,但积案侦破,起码要比自家人强才有意义。

  否则,大家若是实力差不多,人家现案都没侦破,你又凭什么侦破积案呢。

  要说的话,也就是血迹分析+足迹的案件比较少了,否则也不至于传承不下来大高手。

  但江远相信,偌大的长阳市,总有一些自以为特立独行的变态,和其他特立独行的变态,其实是一样的变态。

  “看看你们是否有这样一类案件。现场有大量的血迹,有血脚印,然后现场拍摄的很全面。”江远略作描述。

  “这种直接暴力犯罪的,现在是不多的。”万宝明先说一句,又问:“江法医对这类案件比较有心得?”

  “会更有自信吧。”江远说着就往电脑跟前走。

  万宝明笑笑,走过去开了机,却是直接道:“513开门戳杀案。您先看看这个?”

  直接就能叫出名字的案子,不用说,就是重案大案一并疑难案件了。

  江远问:“具体是什么情况?”

  “我简单介绍一下吧。”万宝明道:“三年前的5月13日。受害人为本地乡镇的一名独居老人。当时有人喊抄电表,老人开门,就在门前,没有任何争执的,被人一刀戳在胸口。无声死亡。尸体被邻居发现时,已经死亡一个小时以上了。”

  万宝明看看神色凝重的江远和魏振国,道:“现场提取到了足迹,有大量血迹,还有半个血脚印,但因为有邻居等人的围观,现场的痕迹也比较混乱。这个案子如何?”

  “这案子也太难了吧。”魏振国已是叫了起来,生怕江远冲动的答应。

  “先看现场照片。”江远让开了位置,让万宝明开内网。

第263章 稀缺

  长阳市刑事科学技术中心的小楼是新建的,钢结构,大玻璃,外观靓丽,光线极好。

  宽宽敞敞的走廊里,时不时的就有技术员路过,或者干脆就有人好奇的路过溜达。

  万宝明不管技术员们的探寻,端坐在电脑前,将513案的现场图放出来给江远,就顺便介绍道:

  “这个案子,先期考虑,猜测是仇杀。但是,受害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一个人独居,其实比较少吸引仇恨的因素,所以,这个侦查方向,后来没有继续进行下去。”

  “第二考虑是求财。但是,老人家里并没有失窃的痕迹,从痕迹上看,凶手应该也没有真正进入到死者家中去。”

  “最有可能的,但大家最不愿意接受的犯罪动机,是随机杀人……这方面,市局方面还紧张了一段时间,担心再出现类似的案件,好在没有。”

  “但案子就一天天的拖下来了,始终没有嫌疑人。”

  江远听着万宝明说话,自己看着现场的图片,一张张的,并没有及时回应他。

  魏振国眉头皱的都要拧起来了,也是看着图片,道:“随机杀人的话,这案子就太复杂了,现场本身就很弱,又被人来来回回的踩踏了,一点证据都没有。这案子没法破的。”

  他是在帮江远说话和解套,说的也很有道理。

  随机杀人,本来就是超级疑难案件。

  如果说,激情杀人还有迹可循的话,随机杀人几乎就是完美犯罪的模子了。

  因为激情杀人是没有犯罪准备的。所以,现代社会的大部分激情杀人,都可以通过监控调取,人员排查等方式来追踪线索。

  而真正的随机杀人,尤其是眼前这种,具有一定武力值的凶手杀人,就特别难破案。

  事实上,普通的民警破案,除了DNA,监控和手机以外,主要就是依靠人际关系来摸排。

  这种方式倒也是屡试不爽。算得上是一种通方。

  就相当于解方程过程中的标准程序。

  而标准程序,最怕遇到的就是特殊情况。

  魏振国不管江远是怎样的考虑,先往难里说,且道:

  “这个案子,首先是双方接触的时间短。受害人打开门,估计就被凶手给戳死了。凶手杀人干净利落,带走凶器的同时,可能留下的证据就太少了。指纹没有,DNA估计也没有,受害人年纪也大了,大概率都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防卫行为……”

  “凶手的运气也好。邻居也都是老年人,不懂保护现场,等警察来了以后,地面都给踩乱套了。”

  “这个血迹,跟做血迹分析的血迹,也还是不一样的意思吧。”

  魏振国现在也比较了解江远做血迹分析的能力了,他也猜得到江远要求有血迹,有足迹,拍摄全面三个要求的原因。

  只是从魏振国的角度来看,现场的血迹实在是太少了。血泊的面积倒是够大,但除此以外,仅有的一些喷射状的血迹,少数滴落的血迹,相对于江远此前做重建的现场,相差还是有点多的。

  万宝明拍拍脑袋,笑道:“我是一下子想起这个案子了,因为在我们长阳市局内部,这个案子还是比较有名的案子。不过,不符合要求的话,我们就找别的案子……”

  “不用。”看了差不多一半图片的江远,这时候才轻轻的说了一句,道:“基本要求都是满足的。”

  魏振学咳咳两声,道:“江远,咱们先找一个合适的案子,打一个开门红出来,然后再搞攻坚嘛。”

  这也是他们在路上设计好的策略。

  做案件,如果只是单纯的干指纹或者DNA,那都是可以窝在办公室里做的。最多就是出一下现场,重新勘查个一两次。这些工作,也都是可以江远带着王钟一起干的。

  包括法医的活计在内,就在办公室里看图片,剖尸体,再看看显微镜什么的,差不多也是能做个八九不离十的。

  但江远真的跟起案子来,往往也都是需要排查、图侦等团队协作的,要是不建立一定的信任度,长阳市刑警支队是否能配合,配合的程度如何,就说不清了。

  尤其是搞排查,若是排查的不够细致,或者排查的设计有问题,那等于将一串线索给废掉了。

  江远看看魏振国,笑笑道:“案子都看到这里了,来都来了,就先做吧。”

  “这……”魏振国知道江远不是鲁莽型的,眨眨眼,决定静观其变。

  江远再对万宝明笑笑,道:“咱先看看这个案子,但也不确定就是这个案子,我把现场图片先看完,再说。”

  “好。也不用固定哪个案子。”万宝明心道,虽然黄强民是按件收费的,但都是县局级别的收费,那只要是命案,他也都能接受。

  江远于是继续看照片。

  和魏振国想的不一样,江远并不觉得这个案子非常难。

  这大概也跟江远掌握的技能有关系。血迹分析就是血迹分析,血迹多的时候,可以用血迹分析来重建现场,血迹少的时候,照样可以用来分析得到线索。

  事实上,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513开门戳杀案”这一类的案子,放到四五十年前,反而是主流的重案。

  当然,一开门就戳死这种,还是提高了一点难度,但本质并没有变。

  “没有找到凶手所用的交通工具吗?”江远看着图片,问了一句。

  万宝明道:“应该是没有,当地是一个远郊的乡镇,有公共交通,还有很多黑车。这条线应该没有查下去。我找个专案组的民警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