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72章

作者:志鸟村

  “找到其他证据了吗?”黄强民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万宝明点点头:“上了铐子以后,直接就软了。”

  “那就好。”黄强民一下子就放心了。

  这个世界上,最软的不是见到男神的女人,是即将面临惩罚的凶徒。最硬的不是见到女神的男人,是被巨大委屈笼罩的普通人。

  上铐就软的,到了审讯室,也是硬不起来的。

  抓住了人,大家也不装样子参观刑科中队了,就一层楼,几间房,一半是办公室,一半是便宜的设备,实在没什么逛的意思。

  大家开开心心的去食堂吃饭。

  吃完了抽烟剔牙,等着交付“尾款”。

  江远礼貌的给大家散了一圈中华,然后有些好奇的问:“万主任,凶手的犯罪动机是什么?有了解到吗?”

  他比中的要是指纹库里的指纹,是可以看到一些个人信息的。但这次的指纹,是以迈鑫工厂的人员为主的指纹库,比中了以后,也就只看得到最基本的信息了。

  对于这种小范围内的命案的犯罪动机,江远猜想,大约是因为琐事。因为利益重大的话,反而很容易被排查出来。他这时候就想证实一下。

  万宝明刚刚跟队里打了电话确认过,就道:“大概率是嫉妒吧。被害人和凶手是老乡,目前所知,被害人和凶手在老乡会上见过。然后,被害人准备回家结婚了,想把这边的东西卖咸鱼,凶手想要便宜买下来,因此发生了口角。”

  “嫉妒指的是什么?”江远问。

  “凶手嫉妒被害人可以回家结婚。大概是这样。”万宝明摊手,道:“当地的彩礼要10万以上,加上其他的费用,结婚得准备20万的现金,还得有房子。迈鑫厂在当地招聘了很多年轻人过来,导致当地的彩礼钱还上涨了,受害人说了一些,现在凑不齐彩礼,白打工一年之类的话……”

  黄强民呵的笑了:“这就是年轻人啊,再过20年,都是为了离婚杀人的。”

  万宝明觉得黄鳄鱼是如此的残忍,20岁出头的年轻人的生命,即将如清风一般逝去,人生还要被一群人审判,这是何等的凄凉。

  万宝明不由道:“我们现在正在跟他的那些老乡做笔录,还有周围人,看看凶手是否有谈到过杀人,或者相关的情况,尽量形成一些间接证据,把案子坐实。如果能判死刑的话,他就不用担心中年危机了。”

  “恩,这种人,肯定是要追求死刑的。现在有些人就是……”

  黄强民和万宝明找到了共同话题,两人说话的氛围都变的欢快起来了。

  不长时间,两辆车直接停到了刑警大队的楼前。

  万宝明给黄强民说了一声,黄强民立即亲热的挽住万宝明的手,喊上江远等人,一起前去接车。

  门口。

  一辆中型厢式货车,里面林林总总装的半满。

  先搬下来的就有两个大冰柜,都是十多年前的型号和品牌,黄强民也不嫌弃,笑呵呵的将江远和吴军拉过来,道:“这两个给你们装证据用,以后再有分尸怪,对吧,十个人以下,都没问题。”

  吴军:“谢谢黄队想的周到。殡仪馆其实有冰棺的……”

  “那是装整体的,这个是装部分的,我就记得我年轻那会,遇到一个下毒的案子,冰柜里存了好些内脏,硬邦邦的,像过年时候存的年货一样……”

  后续搬下来的好几个大箱子,轻松的让黄强民的思绪收拢了回来。

  万宝明挺挺腰,介绍道:“便携式的生物检材发现仪,450,532的双波,高纯度的紫外光源,直接就能发现指纹和生物物证,我们现在用的也是同一款,这个是新的,等于是我们的技术员,带着设备下来的……”

  “那人回去的时候,可不能把我们的设备带回去。”黄强民特意强调了一句。

  “不会。”万宝明笑了一下,继续指着几个大箱子,道:“现场勘查灯,防水防爆的探照灯,匀光勘查灯,现场足迹搜索灯,还有便携式的红外夜视仪,多功能的氙气强光灯,这种照明时间2小时的。还有一个汽油发电的,全方位的自动泛光工作灯。灯的方面,就算给你们配齐了。”

  黄强民点头:“这些个都是二手的?”

  “也就用了几年,用的强度都不高。说实话,有的灯,我们出去的时候,也不常带,挺麻烦的。”

  黄强民淡定的笑笑,道:“你们的刑警队,一个命案做三四个月,做半年呢,我们现在一个月就是一个命案,频率高。而且,我们江远做现场勘查,用得上这些。”

  万宝明无从反驳,为日后着想,甚至恭维道:“江远做现场勘查,做的细致准确,设备准备的齐全一点是应该的。”

  他这么一说,黄强民就觉得炫的无聊了。

  后面又拉出来一票照相辅助器械,黄强民都懒得看。

  到最后,装卸人员又给搬下来一堆的纸箱子,黄强民才重新打点精神,拉着江远,道:“这些也都是我特意要来的,都是新的吧?”

  后一句问万宝明。

  万宝明道:“是新的,两箱子……”

  “全新,没用过的,对吧。”黄强民强调。

  “全新。”万宝明只好重新说一遍:“没用过的,两箱子手套,一箱子帽套,鞋套,还有一次性的勘验服,防毒面罩,一次性的手术服啥的……”

  有些个人防护的小东西,江远以前都是自己买的,这一次,黄强民就算是给配齐了。

  当然,质量啥的还是没有江远自购的好,但给别的勘验人员使用,也就不显得江远多事了。

  等这个中型厢车看完,黄强民才满面笑容的看向后面的接近全新的现场勘察车。

  万宝明理解的走过去,并道:“这是我们之前用福特皮卡改的勘察车,6年多的车龄,刚跑了30万公里,无大修,无大事故,按期保养,一些小事故,都是换的原厂件,或者品牌的副厂件……”

  “真不错,真不错。”黄强民连连点头,摸着车漆,道:“我刚就注意到了,新喷的漆吧,还挺亮的。”

  “是。我们局里的任师傅,你应该知道的,30多年的老保养员了,亲自看着喷的漆,该换的件都给换了。”万宝明说着回头给其他人道:“任师傅也是我们支队的传奇了,以前交警队的,后来局里买了10辆长江750,用的费,他开始就帮忙修车,后来车多了,又专职修车。经他保养的车,状态都好的很。”

  黄强民道:“我主要是喜欢这个福特皮卡。我们现在的现场勘查车是依维柯改的,通过性太差了,城里跑跑还行。稍微偏僻一点的村镇就不行了。那犯罪嫌疑人又不按着规矩来,遇到大点的案子,不带设备心虚,带设备就真的想要带记者了。”

  “带记者?”

  “那人均几十斤的背负量,走几里路都累死人了,走十几里路的时候,你不让记者拍个照,你甘心吗?”

  万宝明听着笑了起来:“我们以前都是让徒弟背的。”

  “那不行!现在是新时代了,人人平等,徒弟就不累了?”黄强民的嘴立即就撇起来了。

  吴军淡定的道:“先说好,我可没让江远背过大件走山路。”

  万宝明乐了,道:“现在有这个皮卡勘察车了,就不用了。”

  黄强民郑重点头。

  “勘察车里面还有些东西,勘查踏板啊,活动伸缩梯,盘电线之类的,哦,还有防滑的雨靴和围栏啥的,算我们主任送的,说实话,这些才是值钱东西,我们也是旋用旋买的……”万宝明说着笑了出声。

  黄强民用刑警大队长的眼神看着万宝明。

  万宝明笑的没意思了,叹口气:“你们这些老刑警,就特没劲,那啥……我们这边其实还有点积案,把江远给我们借几个月……”

  “几个月?”黄强民揉揉耳朵。

  “两三个月……”

  黄强民继续揉耳朵。

  万宝明咳咳两声,道:“一个案子做下来就一两个月了,借两个月总行吧……”

  “那按件算吧。”黄强民说着,直接拉着万宝明上了福特皮卡。

  两人坐在近乎全新,毫不矫揉造作的驾驶室里,热络的聊了起来。

第262章 巨难案

  江远再次提前下班回家。

  宁台县最近都没什么尸体产生,没有命案,甚至都没有非正常死亡。市内经常出现案件的几个区域,也显的风平浪静,连丢电动车的情况都很少发生了。

  换成是别的县的法医,没有尸体的情况下,自然转为其他刑科人员使用,若是刑科需求不足的话,自然转为其他刑警人员使用。

  江远没有这样的经历和认识,黄强民等人对他也没有这样的要求,一切都显的很自然。

  回到家,就见微信群里,已经刷出了大量的信息。

  “清河技术分享群”更是有@自己的红点。

  日常萎靡:【@水工。感谢江远同志完成了关键的指纹比对工作。感谢各部门的配合和付出。1120迈鑫工厂高坠案告破,凶手已缉拿归案!】

  痕检李锐:【厉害,说破就破!】

  法医王澜:【恭喜江远用又立新功。】

  南征北战:【江远不错,是个快枪手。】

  痕检李锐:【@南征北战,这个词容易有歧义啊。】

  南征北战:【七天之内,远快,七天之外,远又快又准!】

  一群人嘻嘻哈哈聊的倍乐呵。

  江远拉到最下面,正准备回一下日常萎靡,也就是今天来的万宝明同志。

  这时候,法医王澜又说话了:【@日常萎靡,黄队是怎么说的?应该不好说话吧。】

  日常萎靡:【说真的,黄队做人还是相当哇塞的,配合的也好,我们准备跟他们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了。】

  法医王澜:【黄队?很哇塞?”】

  日常萎靡:【黄队其实是个挺单纯的人,你们接触久了就知道了,他虽然要求挺高的,但是吧,其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他说到这里,群就冷下来了。

  没人反对他的话,但肯定也是没人赞同的。

  大家都是见过黄强民的,有的人还品味过他的笑容,那是单纯的笑容吗?

  这时候,江远发言:【@日常萎靡,太客气了,是我应该做的。】

  日常萎靡:【哈哈,能做出来,就是很了不起了,期待接下来的合作。】

  江远:【我有一点好奇,您应该不是清河市人吧,也不在清河工作,怎么进了清河市技术分享群?】

  日常萎靡:【兰州牛肉拉面馆里面,既没有兰州人,也没有牛肉,还不是混的风生水起。】

  江远觉得重点就在于“混”字吧。

  想想看,万宝明的工作状态,还真有点混的风生水起的样子。论职位,他做到了省会长阳市刑事技术中心的副主任,级别不低,条件不错。论具体的操作,他能让黄强民吐口,看似让黄强民占了便宜,实际上,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这年月,刑侦专家其实不老少。有名的挂着部委刑侦专家名头的刑警,一年出差250天上,就是在全国各地的破案子。

  刑侦八虎之一的欧桂生,一年完成200起案件,亲自参与破获100起,平均每年得一个一等功,两个二等功。

  但就是这样,刑侦专家还是不够用的。而且,稀缺资源,争取起来并不容易。往往都需要局长一级,甚至更高一级来帮忙协调。

  万宝明能够在自己的层级上,寻找到外力的帮助,又何尝不是一种本事。

  至于那一点点看似黄强民赚了的开销,相较于一起命案,算得了什么。

  江远隔着屏幕,对万宝明做了一波分析,也是提高了警惕。

  从根子上说,万宝明显然也不是会吃亏的主,所以,他这么积极的跟黄强民达成协议,明天拿出来的案件,肯定也不会很简单。

  又或者,他手里就有压力很大的案件,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江远倒是不怕这些,但也是早早跟老爹吃了饭,小玩了一会电脑和手机,赶在11点以前就早睡了。

  对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来说,比12点前睡觉还提前一个小时,尊重度算是拉满了。

  翌日。

  江远自己开着奔驰大G,直奔长阳市去。

  万宝明花了大价钱请他去长阳市做案子,肯定不会太低调的,否则,那些开销怎么算?又如何说服同事和领导。

  所以,预计到会受瞩目的江远,也不委屈自己,更有点无须顾忌的爽。

  差不多时间,王钟、牧志洋和魏振国开着队里真正的旧车,一辆有15年光荣历史的桑塔纳旅行版,后备箱放满了各种警械和多个勘察箱。

  后者其实也可以找长阳市提供一下,但黄强民觉得没必要,而且掉份。

  他派王钟和牧志洋两个年轻人过去,就是给江远当小弟用的。当然,话不能说的这么直白,他只告诉了魏振国。

  魏振国自然是给江远保驾护航的。再怎么说都是刑案,甭管万宝明说的有多好,还是得有人帮江远看护一下,黄强民才放心。

  大部分的刑事案件,破获的过程都是很平静的,就像是从小水塘里捞鱼一样。普通点的方式可以钓鱼,凶狠点的可以电鱼,人手多了可以捞鱼,遇到有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水捡鱼,说起来,有点需要动脑子,又更需要劳动力的样子。

  但是,总有些刑事案件,有非常小的概率,是有一定危险的。危险或许来自于水里的毒蛇,也有可能来自于岸上的意外。而最可怕的是走错了水面,从池塘走到了海里。

  黄强民做了几十年的刑警,其实也没遇到过几次真正的危险。

  但有一说一,他这辈子都是在县城里工作的,省城的情况怎么样,他也不是很清楚。再者,受邀参与的案件,本身就不会太简单,让年纪轻轻的江远直接去闯荡,黄强民是不放心的。

  两车在出城高速入口处汇合,魏振国立即转移到了奔驰大G上,并吩咐徒弟牧志洋,以及王钟两名年轻人安全驾驶。

  牧志洋和王钟答应了,牧志洋更是乖巧的道:“师父,您放心吧,咱这车高速上开到90就抖,车身又硬,安全的很。”

  “速度过70了,就别开车窗了,高速上的风,把脸吹皴了不说,风噪也大,实在想开车窗了,你们就在副驾驶开一点缝,右后座开一点缝,相对好一点啊。”魏振国将自己的经验告知了两人,就坐上了大G副驾驶,将温度调到20度。

  空调声音一下子变的大了起来,直吹而来的凉风,让魏振国不由一个哆嗦,露出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