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86章

作者:葫芦村人

  “要真能解决半导体蚀刻时的涂层问题,良品率至少会提升40%以上。”

  对由于国峰陪着过来的年轻学弟,覃秋华从来不曾轻视。

  谢威这大清早找上门来,说帮14所解决不良品居高不下的问题。

  顿时就让覃秋华眉头皱了起来。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啊。

  “学弟,昨晚我把情况都向你做了介绍,国内电子工业、半导体材料、光学等领域底子都太薄弱了……”

  覃秋华严肃地看着谢威,希望他能脚踏实地。

  “覃学长,基础差,底子薄,大家都知道。咱们不去讨论,我只想知道,如果学校提供更好的涂层材料,让良品率大幅度提升,您能说服厂里先帮我们生产吗?”

  谢威知道覃秋华为什么质疑。

  基础差是事实,可他不想讨论基础。

  目前,别说国内,国际上芯片的研究,都没有太过深入。

  芯片电路制作使用涂层材料主要为碳化硅(SiC)、热解碳(PyC)、碳化钽(TaC)三种。

  相比几十年后普遍使用的过氟烷基化物(分子结构含有一个或多个全氟烷基作为取代基),差得太多了。

  芯片制造过程工艺很复杂,关键在与光刻阶段。

  谢威了解的整个光刻过程是这样的:

  硅晶圆上涂抹光刻胶——紫外线透过印着电路图的掩膜照射、溶解电路上的光刻胶——注入硼或磷粒子,使被溶解了胶的硅区域具有晶体管属性——填充金、银、铜等金属元素,联通晶体管形成电路——涂胶,保护已制好电路,利用换掩膜重复光刻。

  整个光刻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一目了然。

  可真的做起来……

  “你要是真能提供,我保证优先生产你们所需的!不仅如此,厂里会为你申请个人重大立功!”

  覃秋华打量了好一阵谢威。

  严肃地说道。

  要是年轻的学弟真能搞出来,国家得减少多少损失?

  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着几十层甚至更多层电路。

  光刻时,任何一步出现问题,整个产品就报废了。

  全工艺流程中,光刻过程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绝大部分废品就是在这里产生。

  覃秋华没告诉谢威,如果真能提供更好的涂层材料,良率率能提升到60%甚至更高!

  他对谢威能否搞出来,并不报希望。

  全国多少单位都在搞这个?

  为了不打击小学弟的学习积极性,他才如此。

  “覃学长,能不能麻烦厂里帮忙联系一下今天或明天回哈城的车票?”

  谢威没有说其他什么,而是提出希望14厂帮忙联系车票。

  无线电14厂在沪市,招牌比在这边没有什么名气的哈工大不知道好用了多少。

  于国峰瞪大眼睛,“谢威,咱专程为芯片而来!这就回去了?”

  “留在这里能有结果?”

  谢威叹了口气。

  等是等不出结果的。

  14厂生产任务饱满,不只是生产先进芯片。

  靠着每个月几块先进芯片产量,全厂一千多号人,国家没意见,其他单位早就闹腾了。

  “谢威,如果你们急需先进芯片用于研究,可以去一趟临潼的771所,他们或许能提供满足你们需求的芯片。”

  覃秋华见于国峰一脸无奈,疑惑为看了他一眼,对谢威说了一句。

  771所的成果属于保密,于国峰有权限了解啊。

  没给这年轻学弟说?

  “您是指771所研究的LS77微型计算机使用的NMOSVLSI CPU芯片?”

  谢威问覃秋华。

  “你知道?”

  覃秋华意外地看着他。

  既然知道,不去找有现成芯片的771所,却跑到自己这里来?

  “学校有相关资料,我给他看过。”

  于国峰急忙补充,谢威是从他这里了解过771所产品。

  “沈主任研究的NMOSVLSI CPU芯片,虽然是16位指令运算,还有32位指令运算,那是为火箭专门开发的嵌入式芯片,并不适合我们的项目……”

  谢威开口说道。

  于国峰给他介绍后,谢威就直接拿出了这样的理由反驳。

  专用芯片跟通用芯片是两码事,甚至,771所这种可以说是嵌入式单片机,连支撑谢威提出的PLC项目都不够。

  771所,谢威如何能不熟悉?

  被誉为华夏芯片跟计算机行业的“黄埔军校”,是国内唯一融合半导体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和混合系统集成三位一体的大型研究机构。

  66年,第一台全国产双极型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

  70年,第一台全国产PMOS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

  77年,第一台全国产16位VLSI微型计算机;

  81年,第一台全国产CMOS抗电磁脉冲加固微型计算机。

  开发LS77微型计算机的沈绪榜院士,更被誉为国产CPU之父!

  去年研发成功的16位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更比因特尔8086芯片早了一年。

  为什么谢威没有去找771所?

  771所所有计算机、芯片的设计研发,全都是给航天的火箭、导弹配套。

  无法提供给其他领域!

  一方面得保密,这年头使用计算机的火箭、导弹,那都是镇国的大杀器!

  另一方面,这种专用单片机如果用于自动化领域,需要重新设计指令集,并且对电路等进行修改,难度远比重新开发一款更大!

  不然,谢威怎么可能不去找对方?

  “既然这样,我就让后勤帮你们安排,今晚上就有火车……”

  “谢谢学长。”

  谢威没有丝毫犹豫。

  “真不在这边到处走走?康毅不是让你多走走,看看么?沪市这边的轻工业,一直都是国内最发达的,化工也是国内最强、配套最完善的……”

  谢威表面平静,于国峰却担心他只是装出来的。

  任何一心报国,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在知道基础条件如此差,明明有很多东西设计出来却因为配套跟不上,严重阻碍技术研究,心态会崩的。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跟刚建国时候的心态不一样。

  刚建国,谁都知道国家一穷二白。

  “以后有的是机会。今天咱们正好能进一步了解芯片相关情况。”

  谢威摇头。

  虽然他对于这年头国内第一的经济城市也感兴趣,可交通不便,加上吃喝玩乐都没法跟几十年后比,芯片现在又是大问题,自然没有太多心思去逛。

  “行吧,有老覃带领,除非军用的一些东西,你都能了解到。”

  整个行程,于国峰虽然级别跟地位都比谢威高,可他清楚,他这次,就是陪太子读书的。

  主打一个陪伴。

  ······

  花都。

  油脂化工厂。

  吴涛跟王征两人,经历长达5天的痛苦旅程,终于站在了花都油脂化工厂的门口。

  看着厂门口的招牌,昨晚上已经在招待所里脱掉了厚重棉袄、认真洗漱一番的两人,也有相拥而泣的冲动。

  厂门口的门卫并没有如同其他单位那样傲慢,在听到两人是来谈合作的,热心地给两人指了厂部办公楼的位置。

  厂长没在厂里。

  接待两人的是副厂长曹兵。

  对于两人恭敬递上的硬纸壳印刷的名片,曹兵看都没有看就丢在办公桌上。

  在听到两人居然是哈工大的人,不由更是坚持对方肯定是骗子!

  一个大学,有着上级财政拨款,需要工作人员到几千公里外来跑业务?

  难道整个东北就没有一家化工厂?

  亏得侯国勇跟赵良玉还专门跑到学校去。

  要知道两人去了,学校还需要派人来?

  想到这些,曹兵心中暗爽,这次等侯国勇回来,看他如何交代!

  直接打断了吴涛的介绍,一脸傲慢地看着两人:

  “洗洁精、沐浴露、洗发香波?我们厂并不需要!就现在上级给的生产计划,都完不成,哪里还有精力生产什么其他产品!”

  曹兵的态度,让吴涛跟王征两人面面相觑。

  谢威不是说这边的厂长很容易接触?

  “曹厂长,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这是我们开发的产品,贵厂可以先看看产品……”

  吴涛不愿意放弃。

  几千公里的旅途,多受罪啊。

  “看什么产品?没看到我们接待室催货的人都排着队?别以为随便在市场上搞点外国的进口货,就拿来招摇撞骗,你们这样的人,我见的多了去了……”

  曹兵本身就不希望合作。

  自然不会给两人好脸色。

  “我很忙,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两位,请回吧!”

  曹兵直接赶人。

  吴涛还准备解释,却被王征阻拦,拉着他就离开了曹兵的办公室。

  “呵呵,绝对是骗子!这下有乐子看了,我倒要看看,侯国勇回来怎么给厂里以及化工局交代!”

  赶走两人,曹副厂长心情大悦。

  直接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平时都舍不得喝的英德红茶。

  在以前,每年其他为了拿货的客户,可没少给厂里的管理层送各种好东西。

  随着侯国勇担任厂长,供货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整个厂里其他领导谁都没法干涉,甚至被发现送礼后,直接取消客户的供应。

  从那之后,曹厂长家里很多的东西,都得自己花钱买了。

  不只是他,厂里没被侯国勇换掉的领导都是处于如此状况。

  坏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厂里很多原来的管理人员都恨侯国勇,接连在局里闹了几次,奈何化工局的领导都力挺侯国勇,加上侯国勇也没有什么把柄让人抓住!

  想到这些,曹副厂长觉得,应该给侯国勇加一点码。

  当即叫来财务科长,吩咐他把之前侯国勇让准备的60万给哈工大打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