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77章

作者:葫芦村人

  两人正是花都油脂化工厂的厂长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就登上了从花都到首都的火车。

  谢威哪里知道,就在今年,从首都到花都的火车,全程运行时间已经被压缩到了33个小时以内!

  为了尽快到达哈工大,两人到了首都几乎没有停下休息,根本不等有座位,拿着介绍信跟工作证,只要有票能登上火车,就直接往哈城赶。

  结果,失之交臂。

  与此同时,601所到学校了解情况的人也进了校长李瑞的办公室。

  “李校长,能不能请设计、制造出这个战机模型的同志来跟我们见见?我们有一些问题想向他了解。”

  寒暄后,顾副所长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那个巴掌大的战机模型。

  提出想见谢威。

  “走了。这会儿,火车可能已经发车了……”

  李瑞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一脸无奈地回答。

  “人走了?李校长,您在开玩笑?”

  跟着顾副所长来学校的601所劳资处副科长吕奎,脸色难看起来。

  所长让他们先跟人接触、了解一下,合适就把人先弄到所里。

  还让自己这个管人事的劳资处科长跟着过来,就等着确定对方是所里需要的人才,直接把组织关系转移什么的都给办了。

  结果,对方告诉自己,人走了!

  见不到人,怎么搞?

  难道有人走漏了所里要挖人的风声?

  不应该啊。

  所里从哈工大毕业的,也不会不顾所里的发展给哈工大通风报信吧。

  “你们所发函说今天到,让接洽,没说要跟提供战机模型的设计制造者见面啊!”

  李校长脸上满是无辜。

  对方发来公函,确实只让接洽,没说要见谢威。

  “李校长,见不到人,咱们的合作就很难谈。我们需要什么,可能就他知道。”

  见李瑞装傻,顾副所长心中直叹息,看来,传言是真的。

  对方就不是个要脸的人。

  难怪所长说要是学校不放人,他来想办法打通关系,让学校放人。

  现在好了,他们来了。

  人家已经把人送走了。

  面都见不到。

  “各位,非常抱歉。我们也没想到你们准备跟他谈啊……学校急需一些设备,他跟着老师去帮忙跑腿,在你们发函前就已经确定了。”

  李瑞一脸歉意。

  口里却没有一句真话:不说谢威去了哪里,也不说谢威究竟干什么去了,更不说多久回来。

  甚至,李瑞连谢威的名字都不想告诉601所。

  601所要抢人,李校长是清楚的。

  谢威这样优秀的学生,肯定得留校的。

  能让601所把人抢走?

  在知道601所准备派人过来后,李校长跟几个知情人都没告诉谢威详细情况,更是在确定对方到达的时间后,让于国峰带着谢威赶紧走。

  “李校长,设计、制造这个的同志叫什么名字?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

  李校长不想说,顾副所长不能不问。

  一路上,他设想了无数跟搞出外形如此流畅的年轻人的见面场景,结果……

  “啊?要不咱们还是先谈谈合作的事?”

  李瑞不想向对方介绍谢威。

  “……”

  601的人看着李瑞,尽皆无语。

  对方这是装傻耍无赖啊。

  如此情况,是来之前不曾预料到的。

  所有人脸上表情都不好看,也没人说话。

  气氛,很快就凝固起来。

  “贵校好像现在没有航空专业了吧?我想,咱们双方没发谈合作。”

  顾副所长的话,打破了沉闷。

  明确告诉对方,人藏起来是没用的。

  “这不就是希望麻烦你们601帮忙,借调几名技术骨干,帮学校重建航空专业嘛。”

  李瑞笑着说道,“学校可以提供部分经费用于航空相关技术的研究,比如,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啥的……”

  对于口中说的这些,李瑞其实并不懂。

  干什么用的都不清楚。

  这是李瑞通过谢威说的,然后再通过私人关系打听了关于国外最前沿战机的先进技术知道的名词。

  在李校长看来,不管这些是干什么的,先进到名字可以忽悠搞战机的专业人员就行。

  “吸~”

  果然,在李瑞说出这些后,601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尤其是顾副所长,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李瑞,“李校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进入70年代,世界战斗机设计思想从追求“更高、更快”向着改进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火控系统从而追求视距外打击的方向转变。

  随着近几年跟西方交流增加,部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论证,也开始放弃追求高空、高速。

  飞行高度26000米、飞行速度2.6马赫的“双26”高空高速战机歼-9,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进展不理想,才不断被减少经费。

  601所的歼-8,尚未完成定型,就已经收到了需要进一步改型,提升综合性能的风声。

  歼-8需要大改!

  要不然,顾副所长不会因为一个模型,亲自来哈工大。

第90章 掌握核心技术,不接受议价!丢!太特么黑了

  一张模糊照片。

  一个做工粗糙的核潜艇玩具。

  能让国内核潜艇团队从无到有搞出核潜艇。

  在外形气动布局上几乎找不到理论弱点、各种细节无可挑剔的战机模型,比模糊照片跟粗糙的玩具强了不知道多少。

  怎么就不能搞出世界先进的战机呢!

  李瑞口中所说的每一项,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前沿技术!

  如何能不让人震惊?

  看着李瑞,顾副所长心中疑惑:难道哈工大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成果?

  由不得顾副所长怀疑。

  哈军工成立时,从哈工大划拨走了很大一批骨干教师。

  而哈工大的电子技术,一直都是国内翘楚!

  虽然后来,哈工大的教职员工也被其他单位抢走了不少,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

  有着合作关系的601所,之前同样从哈工大抢过人,此刻众人见李瑞一脸淡然,自然不会质疑学校根本什么都没有。

  “世界上先进战机主流配置嘛,也是目前世界先进战机发展方向……学校在研究讨论后,准备恢复航空航天系,航天不说,航空系,靠着目前学校的基础,是没办法支撑起来这些研究的……”

  李校长并不愿意在这上面多谈。

  他就知道个名词,稍微多说点,容易漏嘴。

  言多必失。

  “贵校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顾副所长现在顾不得问关于谢威的情况,急切地询问学校的打算。

  要是真能搞出来,歼-8大改项目,至少可以让战机水平提升一代,而不只是部分提升。

  对方主动转移话题,李瑞大喜。

  “顾副所长,学校计划由贵所跟611所各自提供一批技术骨干,跟我们学校相关老师一起,一边教学,一边攻关技术项目……”

  李瑞把学校的想法做了介绍。

  他哪知道随口提出来的几样技术对专业搞战机的人来说有多震撼。

  见对方的反应,不仅松了口气,心中更是高兴:谢威小子回来,肯定会感激自己的。

  看看,601的副所长都被忽悠得不敢质疑了。

  航空系,这不就有了?

  战斗机技术项目的研究底子,这不就来了!

  “学校提供经费?”

  “对。学校从上级主管部门要到了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政策。好歹,在哈军工之前,我们也是国内第一军工院校,现在哈军工没了,我们得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先进技术研究的人才啊……”

  李校长觉得,继续下去,超越哈军工再次成为军工界的扛把子,指日可待。

  “能提供多少?”

  顾副所长隐隐觉得李瑞的反应有些不对。

  具体哪里不对,他又不知道。

  “初期的话,每年至少300万!”

  想着谢威都保证明年校企联合办向学校提供不低于300万的利润,李校长琢磨着,用300万先把对方砸晕,让601安排人来学校。

  前期搞理论研究,要不了多少经费。

  后期?

  到时候再说,指不定自己就不当校长了呢?

  “什么?300万?”

  顾副所长瞪大眼睛看着李瑞,满脸不敢置信。

  对方真的知道他说的技术?

  每年300万的经费,研究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闹呢!

  随便一种,任何一套,售价都是以千万计数的!

  还得是美刀!

  有钱都没地方买。

  李瑞以为对方是被巨额经费震惊到了,心中更是高兴。

  却一脸平静地说道:“前期投入!后期,会根据研发进度追加的。”

  如此解释,倒让顾副所长勉强能接受。

  一旁的吕奎不是技术专家,在所里工作几十年,耳濡目染,也对技术不陌生。

  李瑞的话,总让他觉得不可信,可又找不到反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