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203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原来的历史上,第三番轮换的部队在第五次战役后期就急急忙忙派出3个军从东北向朝鲜狂奔,赶往三八线到平壤之间建立防御工事,以应对最糟糕的情况——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的窘迫可见一斑。直到铁原阻击战成功,彭总、志司、主席这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第五次战役早就打完,东豆川反击战也打完都一个月了,作为第三番轮换兵团的47、67、68军还在东北不紧不慢地熟悉换装的新武器呢。第16军、36军、37军更夸张,还没运动到东北。

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好事,至少大连建新公司不用火急火燎地为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配备轻武器而加班加点。

本来中央就打算让每一批轮战的部队在朝鲜呆6到9个月,时间够长才够熟悉现代的高强度战争。至于五次战役和东豆川反击战中,损失比较大的3兵团——12军、15军和60军,也能够就地进行一些休整和补充。这三个军率先体验了朝鲜阵地战,扛住了美军的重炮集火轰击。不过现在国内的新兵可以直接卡车送到朝鲜补充;部队只要从第一线往后撤40公里,就吃得好睡得香,总之在朝鲜可以就地回血。

……

华川谈判陷入怄气式僵局,我方一边调整部队加强防御,志司和北京一边再度审议自己的谈判底线。

停战谈判开启时,我方抛出的停战方案是要联合国军退出汉江以北地区,这当然是个谈判策略,我方的谈判底线不是这样。

这个底线很简单,双方就地停火。谁正在控制着的地盘,以后就归谁。

作为代总参谋长,粟峪为第二次谈判条件的内部讨论写了个很长的报告。

“主席、总司令:当前我军在朝鲜控制的地域,均十分利于防守。尤在西线,我军占据山地而敌只得平原,我方居高临下可俯瞰敌方阵地,又可利用山地修筑坑道工事,克制敌方火力优势打击,与敌长期对峙。在东线,我军和敌军均占据山地,双方隔山相望,如双方都修筑坑道工事,则我难以大规模进攻席卷敌军,但敌军也不易攻克我方阵地。”

“当前我方推进到此战线,从战役和战略的角度分析,也十分利于我方布置防守兵力。当前敌我控制线为一条稍倾斜之直线,在此区域,朝鲜半岛的宽度不大,仅略长于安州处的分界线。在此控制线对峙,我方只需要6个军就可以构成完全的防守,未来我军坑道工事修筑完成后,则只需3个军:6个师把守一线阵地,3个师的机动力量作为预备队。”

“……如果按南北战争爆发前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为军事分界线,那么我方需要9个军才可以在整条战线建立有效防守,且由于三十八度线西段经过很多平原地带,东段又无理分切了许多防御地形,难以利用山地构筑防御工事,即便在一年或两年之后,要防守三十八度线仍然需要至少6个军。”

“如敌要求我们在西线向后撤军一定的距离、但未及三十八度线,我方的防御宽度和防御地形变化不大,构筑工事的困难度变化亦不大。但敌方的防御态势会有明显改善。如敌方西线的防御态势有改善,就可能将余出的兵力作为机动部队,在对峙线寻找我方防御薄弱处,集中兵力进攻。因此最终对我也是有不利之处的。”

“……就现在敌我双方的态势而言,我方在西线虽深入三十八度线以南、控制了战前朝鲜未曾控制的区域,但在东线,敌军的占领区域亦超过了三十八度线,侵入了朝鲜的领土。如以战前的三十八度线衡量,我方占敌方的面积多一些、敌方占我方的面积少一些,但毕竟双方都有所收获……就地停战的建议,必定会有很艰苦漫长的谈判,但我认为,我方应坚持这一底线,在战场上也不予让步,以坚决的军事行动促使对方答应停战条件。”

……

沈阳。

原空军第三十八厂已从飞机修理厂升级为制造厂,而且一分为二:112A厂和112B厂。112A厂的建设已经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破土动工,定位为喷气式战斗机制造厂;112B厂去年底就自行开工并且投产了,是唐华的导弹制造厂。

这两个厂真是死对头,一个厂专门造飞机,一个厂造专门打-飞-机的导弹。

不过,112B厂造的导弹也不全是打-飞-机的。在唐华来沈阳之前,112B厂已经把海鹰-1反舰导弹空舰版的无控试验弹送往试验场了。

1951年1月,红旗-1防空导弹的技术状态就冻结投入量产。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黄志千在112B厂也没闲着,用了半年时间新做了两型火箭发动机。

……也不全是新的,固体推进剂用的还是火箭炮的那种。发动机则是在红旗-1的基础上放大。

“老陆已经在米高扬做完了新弹的风洞试验,数据已经拿回北京所了。”唐华说,“导弹的强度设计,两级分离时的故障排查,现在做得怎么样了?”

黄志千:“导弹静力测试第一次做的时候就没有问题,找到两级分离故障原因、修复缺陷之后我们又做了一次静力测试,也通过了。”

黄志千和唐华在112B厂的车间,这里在生产的是红旗-2导弹的第二批试验弹。

红旗-2导弹还是一款移动式的野战防空导弹,卡车车载,无线电指令制导。

红旗-1是中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红旗-2勉强算是中程防空导弹。

说起来也不复杂,红旗-2就是比红旗-1多了一级,在屁股后头接了一段助推器,直径比红旗-1还大一点,长2米。然后红旗-2就成了长4.4米的一支铅笔。

静力试验和助推器分离试验都是在112B厂的测试区做的,因为分离试验的样弹不用打上天,就看助推器能不能顺利分离、分离的时候有没有把前面那段带得乱翻滚。不过第一次分离试验不太正常,助推器脱落后总是把导弹带翻了。黄志千花了一个多星期改进了助推器,再做分离试验才通过。

唐华:“新弹的飞控软件,北京计算机所还在开发,但现在已经可以做导弹的无控飞行试验了。等第二批试验弹的制造任务完成,就往乌梁素海运吧。”

黄志千:“这次乌梁素海的试验,要顺带搞战斗部的试验吗?”

唐华:“这次还用不着试验战斗部。”

黄志千:“唐部长,您搞的新战斗部,我们已经做过几次地面爆炸试验了,杀伤力和杀伤半径超好。”

……

唐华要搞红旗-2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用野战防空系统戳下B-29,最好也能戳下B-36。

B-29的最大飞行高度9700米,带弹作战时投弹高度最高8000米。B-36稍微有点提高,最大飞行高度达到13000米。

黄志千在5月底鼓捣出助推发动机,之后用计算机粗略做了个理论计算,认为红旗-2导弹的射高可以达到11000米左右,B-29肯定可以揍下来,但是打轻载状态的B-36有困难。唐华认为还要再提高一点最大射高,就从北京给黄志千发了图纸,战斗部从30公斤砍到15公斤,省下的重量给推进剂。

战斗部质量砍半,那威力就要往下掉。应对方法一是提高制导精度,二是换用连续杆战斗部。

……其实要是有时间,还是研制新的高效推进剂最好。但现在来不及。以后如果有新的更高能量或更高燃速的推进剂研制投产,就拿来提高导弹的最大射程和飞行速度吧。

在112B厂的会议室,唐华看了连续杆战斗部在地面做试验的纪录片。

试验场正中的台架放着战斗部,然后以20米为半径,几十块门板大小的铁皮围成一圈。战斗部引爆之后,现场硝烟弥漫,从镜头里都能看见有几块铁皮板从中间被截断了。唐华拿起爆炸后现场拍的照片看,铁皮板就算没被切断的,上面也有被杆状物体打穿的痕迹。

“嗯……看来杆与杆的连接还不是特别牢固。”唐华说,“但侵彻力是足够了。不过你们这次去乌梁素海搞试射,导弹还是不带战斗部,装个配重就行。要是往上安装战斗部,又要多费很多周折。导弹在试验场平稳地飞出去、平稳地二级分离就是胜利。顺便测测最大作战高度和最大作战斜距。”

第179章,在乌梁素海炸鱼

黄志千做了两种新的火箭发动机,一种是红旗-2导弹的助推器,一种是海鹰-1空舰型的主发动机。

第一种用的还是红旗-1主发动机的推进剂,第二种就稍微复杂一点,推进剂得换配方。

因为反舰导弹的发动机工作时间比较长,得控制推进剂的燃烧速度……

地空导弹发动机的推进剂可以烧得很快,推进剂几秒钟烧没了也没关系——可能这样更好,导弹在很短时间加速到最大速度,这样导弹实际上的平均飞行速度更高。接下来的航程依靠惯性。

反舰导弹就不行了,基本得在所有飞行阶段,发动机都在喷气。要是发动机关掉了,低空/掠海飞行的导弹就啪地掉水里了。按最大射程36公里计算的话,海鹰-1空舰型的主发动机大概得燃烧近3分钟。

唐华获得的第二种推进剂、也是第一种缓燃推进剂,点亮的科技树可不止反舰导弹一种。现在唐华手里拎着的就是第二种成果。弹体药柱由吉林化工浇铸,因为但比较小,费不多少原料,因此吉林一口气做了20枚。当然这些全是试验弹,而且是做最基本的原理验证而已。

唐华拎着的是其中一枚,身后跟着黄志千和七八名战士,各自手里也拎着东西。

“电缆厂……你们应该跟厂长强调,这个东西不只是要做出来,而且要控制成本,”唐华对黄志千说,“不是说我咬牙堆人堆料,手工拉细铜丝,手工绕线,机器搞不定的地方全用人肉,良品率低就海量制造挑检测合格的送来。这不算完成研制生产任务。这个线卷的出厂价必须控制在三百万元以内,如果做不到这个价格,等于整个项目没法继续进行下去,我不能在一个一次性使用的东西上用八百六十多万一卷的铜线。这东西的产量会非常高,前线指战员如果打急了,可能拿它当40火来用,消耗量很大。”

黄志千:“我跟电缆厂说过价格一定要控制,他们也在努力做。这第一批试做的线卷确实有很多手工工序,不过电缆厂已经在做工业化生产的方案了。如果工业化生产的方案施行,出厂价能够控制下来。”

唐华:“军品有时候是会比民品贵,毕竟品质要求不一样,但也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成本。……好,因为电缆厂第一批只给了我们5卷合格的线卷,所以先打几枚纯飞行试验弹吧。”

一行人走到靶场,唐华手里拿着的东西打开,摆在发射架上。两尺多长的一枚小火箭,尖头,四片面积很大的尾翼。

这东西……是反坦克导弹。

弹尾本该放线卷的地方,随便用一个同重量的东西填了进去。

反坦克导弹这个东西,做试验就不用跑到乌梁素海了,任何一个枪炮靶场就可以当试验场。

导弹摆好,该接的线都接上,由一名战士在几米远的地方操控,其余人躲到几十米开外。

战士按下发射按钮,导弹一声炸响,呼啸着飞了出去。因为是纯飞行试验弹,不带操控甚至也不带导线,因此飞的是弹道比较高的航线。反坦克导弹尾翼上的指示灯飞速地旋转着,代表导弹现在的转速有多块。按照设计标准,这个导弹的转速应该是9转/秒,不过现在没法精确测的转速,就觉得这导弹转得很快。

大约30秒之后,导弹的推进剂烧完了,从几十米高的空中掉了下去。

“够三千五百米了吗?”唐华从望远镜里看到导弹一直飞到燃料耗尽,但不知道究竟飞了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