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202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谈了一天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中朝代表团从浮桥回到华川,联合国军代表团坐直升机回春川,北汉江十几艘摩托艇上的记者团、窃听团、偷拍团一哄而散。

7月14日。

特纳·乔埃:“……你方应该退出包括东豆川、涟川、报川在内的临津江以南一切区域,由我方接收东豆川、涟川、报川。华川和杨口作为非军事区域,你方应该从上述两个城市撤军……”

南日:“反对堪萨斯线。合理的军事分界线在半岛西侧应以汉江和北汉江为界,东线以双方现在的军事控制区为分界线。”

“散会。”

……

7月15日。

特纳·乔埃:“叶挺线是毫无道理的让侵略合法化的线。你方应该退出包括东豆川、涟川、报川在内的临津江以南一切区域……”

南日:“我们反对堪萨斯线。汉江是历史上朝鲜割据时期的常见地理分界线,以汉江为界很合理。”

“散会。”

……

特纳·乔埃:“反对叶挺线。堪萨斯线停战。”

南日:“反对堪萨斯线。叶挺线停战。”

“散会。”

……

特纳·乔埃:“堪萨斯线。”

南日:“叶挺线。”

“散会。”

……

到1951年的7月底,北汉江从源泉里到华川的河段,成了摩托艇折返跑的赛场。

“班长,我们的谈判车队开过去了!”

华川旁边的山头,设在制高点的瞭望哨起得更早,天刚亮开始值班。小战士看见了我方的谈判车队,接着也看见了天边的直升机群。

“当然很准时了,谈判谈判,不管谈不谈得下去,总得按时到会场。”班长说。

“西方记者来了,他们又要开始赛艇了!”

北汉江上,十几艘摩托艇正在溯流而上,螺旋桨叶片掀起白色的细浪。大概用了几分钟,摩托艇群开到了华川和熔岩里附近,而走进谈判会场的中朝代表团、联合国军代表团已经结束了今天的“三句话”谈判,各自拎包从自己一侧的门走出来,中朝代表团上车,联合国军代表团上飞机。在北汉江上的十几艘摩托艇早已熟练地掉好了头,仿佛有人一声令下,又一齐重新启动引擎往回走。

班长和小战士纳闷的另一件事是:这些记者等了一天,就为这么来回跑个折返,能有啥值得报道的内容?

……

大连。

安排完船舶工业局的一舰一艇改造,下一站是大连建新公司。

第一件事是燃料空气战斗部——云爆弹,刘鼐接了唐华的电话后已经从沈阳跑到大连蹲点了一个月,当唐华来到建新公司的时候,氯醇法生产环氧乙烷的生产车间已经组织起来了,正在小批量地试验生产,一是看看产品的纯度是否达标,二是检查一下生产线的安全。环氧乙烷以及制造环氧乙烷的原料、中间品大多是易燃易爆或剧毒的,出了生产事故可不好收拾。戴着安全帽和防护面罩,唐华和刘鼐远远地看了一眼车间,也亲手拿到了样品——密封瓶装的一点点环氧乙烷,看测试结果纯度还不错。希望这条生产线别出什么岔子,安安稳稳地出产原材料吧。

降落伞和定时器不是特别难做的东西,引信大连建新公司造过无数炮弹炸弹火箭弹和导弹战斗部,也有足够的工程师来完成这个工作。

第二件事时间就比较长了,还是唐华在今年1月初立下的flag。那时候刘鼐问唐华“有什么法子能让步枪打得特别准?”,唐华就觉得可以试试搞高精狙,如果研制中间不遇到困难,搞出来的时候应该正好能赶上抗美援朝阵地战的冷枪冷炮阶段。

鉴于大连建新公司有大量的型号繁多的枪械小炮生产线,熟练技工和加工机械都不缺,还有一个造过枪又是神射手还是兵工总局局长的内行刘鼐坐镇,搞狙击步枪很有希望。

1月份唐华答应刘鼐搞“特别准的步枪”的时候,就向东德蔡司发了订制说明书和合同预付款。但狙击镜的生产是比较费时间,加上夜视仪光学组件一再追加订单,狙击镜的生产日期也延后了,唐华来到大连前两星期,500支8倍瞄准镜才运到大连。

“如果想让步枪的精度提高提高再提高,直到极限,那么现在步枪的很多结构和零件都要重新设计。”唐华和刘鼐一边说话一边走进车间,“首先要换的零件,枪管。”

两人进的车间,是7.62X54R重机枪的枪管生产车间。

大连建新公司现在能够生产郭留诺夫重机枪,但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生产大量的重机枪枪管用于改造旧枪——我军装备有大量的民24/马克沁重机枪和日本三年式/92式重机枪,现在既要全军弹药统一又要尽量省钱,就得用一根新的7.62的枪管把这些枪的口径改过来,以发射苏式7.62X54R弹药。

“老周,”刘鼐说,“有新的装配任务,要从你这里调100根重机枪管。这个项目我来负责。如果顺利的话,过个半年,之后每个月我要从你这里调走100根枪管。”

“是!”车间主任老周回答,“不过刘局长,我们现在生产任务很重,为了满足任务需要,现在已经采取部分加班以扩大产量了。”

“那就当你们扩大产量扩得没有那么充分,每个月少造了100根枪管。”刘鼐拍拍老周的肩膀,“哦,这100根枪管我要亲自挑选,要品质最好的,内膛没有任何瑕疵的。”

……

“枪弹发射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或者说后坐力如何从枪管传递到肩膀上?现在这支步枪就是在枪管下面弄一个凸起或突出的卡勾,卡在木质的枪托-护木相应位置凿好的坑里。木质纤维用久了会磨损会变形,凸起与小坑的啮合就会松动。而且一体化的护木和枪托会受潮或脱水慢慢变形,而且现在很多步枪是装着刺刀要白刃格斗的,用久了更会变形。”

唐华、刘鼐和两名技工坐在一起,唐华拿着一支半拆开的中正式,向三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我要用金属底座结构来连接枪管和枪托。机匣固定在刚性底座上,底座的末端就是抵肩板,也就是说底座才是承力的真枪托,旁边贴上两块塑料或者木质的东西是为了射手携带时方便些而已,不承力。当然,这支枪绝不安装刺刀。”

“注意我刚才说的话,底座是和机匣固定的而不是和枪管固定的,实际上枪管出机匣之后其实是悬浮的,不被任何额外的东西固定住。与下方的护木也不直接接触。两脚架也装在护木上。”

“所以你们要注意枪管与机匣固定时的加工工艺,这是枪管唯一的固定点。……机匣上方的导轨也同样,用最高水平的加工工艺,因为这是安装瞄准镜的地方。”

……

“唐部长,子弹也要有讲究?”来到子弹厂,刘鼐问唐华。

“子弹很重要。”

在生产线的中间,唐华随手抓起一把没装配到弹壳上的弹头,用分析天平称了其中几枚弹丸的质量,让刘鼐看其中的误差。

“除了重量有误差,子弹头的质心也有误差,这更加影响射击精度。不管是铅芯还是钢芯还是铜被甲,在流水线的机器上生产时并不能保证每个子弹头都完全一样,铅芯偏了一点点,子弹的质心也就偏了。往弹壳里填发射药也是机器自动装填的,量也有偏差……普通步枪用这种子弹无所谓,如果是要打得特别准,需要找一些熟练工组织专门的车间,手工装配子弹。”

刘鼐:“我只是想搞一支准点儿的步枪而已……没想到动静这么大。”

唐华:“我还想连子弹都一起换呢,这个以后再说吧。老刘,这枪的样品造出来,就叫八一式狙击步枪吧,呼应当年的八一式马步枪。”

第178章,底线是双方就地停战

从大连去沈阳,唐华是营口、鞍山、辽阳一站一站地过去的。

鞍山是唐华必须停一天的地方。鞍钢的改扩建正在进行,400多个苏联专家以及大批设备物资已经到位。从现在到1960年,鞍钢一共要搞三期改扩建工程,最终达到年产钢量320万吨、钢材250万吨的水平。现在鞍钢当然也能产钢,但出炉的钢锭有一大半都被大连要走,给建新公司生产武器装备。将来钢铁产量提高之后,才有多余的钢铁份额来搞建设。

从大连到沈阳,沿途随便瞄一眼就能看见很多军营驻扎着部队,军营外面的道路,各种运输物资和人员的卡车来来往往。唐华还看见了大约是一个整营的部队出营拉练,全都已换上了志愿军的军装,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唱着部队的军歌。

从军歌里唐华也分辨出来了这支部队隶属于解-放-军/志愿军第67军,也就是主席划定的三番轮战部队当中,预定第三批入朝的部队之一。

抗美援朝已打了将近10个月,首批入朝部队(后来被划定为第一番)是13兵团6个军和9兵团的3个军,13兵团即志司直属部队,从第一次战役打到第四次战役,9兵团二次战役后一半的师休整一半的师继续作战。

第二番轮换,志司直属的6个军撤下休息,3兵团、19兵团、休整后重返一线的9兵团打了第五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