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用等
南宫倩柔娇躯一震,忽而一股血气涌上头,羞红了她的面庞。
“苏南!!!”
后知后觉的的南宫倩柔,右手重重按在桌面上。
听着桌子发出的咔擦声,苏南头皮发麻。
“小柔啊,你是答应了的!”
“可不能反悔!”
“不然我就把此事告诉魏渊。”
南宫倩柔猛地抬起头,急切喝道:“不准告诉义父!”
……
有魏渊这张庇护符在,苏南安然无恙的走出了南宫倩柔的房间。
要换做其他人,估计不经受一百八十种酷刑,是出不来的。
待到苏南走后,南宫倩柔这才气呼呼的躺在床上。
登徒子,竟敢戏弄自己!
只是想着想着,南宫倩柔的脸,就变得滚烫。
……
因为严楷的死,导致案子没有线索,所以张巡抚也不打算继续追查此事。
他们的任务是前往云州,查杨川南通匪一事。
如果在禹州耽误太多时间,纯属是分不清大小王乐。
于是在禹州歇息一天后,队伍便再次出发。
这一路上倒是再没发生什么事情,平稳抵达青州。
他们将会在青州改换陆路。
走陆陆就得有马车、马匹,这些东西钦差队伍是没有的,需要找青州官府帮忙调度。
在抵达青州码头前,张巡抚找到了苏南,两人交谈了一番。
“此次前往青州,还需要苏谪仙帮忙一二。”
苏南面露不解之色。
张巡抚就笑道:“青州布政使乃是云鹿书院的大儒,杨恭杨子谦。”
“苏谪仙为他所做的那首《云鹿书院送杨恭之青州》早已传遍大奉儒林。”
“……”
苏南这才想起,当初赵守带着自己去云鹿书院的时候,杨恭正好前往青州,他顺势写了首诗。
只不过苏南还是不太理解,张巡抚找自己做什么。
难不成他与杨恭有什么嫌隙?
张巡抚见苏南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就解释道:“并非是我与杨恭不熟。”
“而是杨恭出身云鹿书院……”
只是这么一句,苏南就明白了。
杨恭是云鹿书院的大儒,与朝堂诸公尿不到一壶。
张巡抚和他又没什么交情。
苏南是赠诗之人,和杨恭打起交道来,肯定要比他更方便一些。
“原来如此。”
苏南懂了,点了点头。
张巡抚这才放心下来,对苏南说了些杨恭的近况。
“紫阳居士才华与手腕可谓当世一流。”
“他初到青州,以雷霆之势清扫了布政使司衙门。”
“短短一月之内,共罢黜、入狱贪官污吏一百七十八位,让整个青州官场震动。”
张巡抚话里透着钦佩之意!
如今大奉官场,类似于杨恭这样的人,不多了。
若是云鹿书院的大儒和学子能进入官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苏南则是微微皱眉。
杨恭在青州的动作这么大?
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一个京城外放的大员,即使想肃清青州官场,也应该徐徐图之……
紫阳居士接受朝廷委任,成为青州布政使才多久?
“朝堂各党容他这般大动作?”
张巡抚笑着说道:“京察期间,朝堂各党斗争激烈,无法再合作,又有魏公的牵制....”
苏南哦了一声。
张巡抚接着说:“况且,紫阳居士莽中有细啊,该拿到的罪证都拿到的,该说的话也让一干犯官吐出来了,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最擅长讲理。”
苏南闻言一笑,想起了云鹿书院里那几位性格风趣的大儒。
这倒是,大儒们最是讲理了。
……8521
队伍抵达青州后,张巡抚让众人待在驿站。
自己则是带上苏南去了布政使司衙门,拜访紫阳居士。
他们不能在青州待太长时间,需要尽快准备好物资,前往云州。
这也是为什么张巡抚要带上苏南的原因。
青州协调物资快不快,不就是杨恭一句话的事情吗?
要是遇到个不对付的,轻轻松松就能拖上好几天。
张巡抚,毕竟巡的是云州,而非青州。
不过苏南的面子,杨恭是肯定会给的,而且绝对是有求必应。
这样他们也能快点出发前往云州查案。
进了布政使司,吏员引着一干人进了内厅,看茶入座。
“布政使大人去各大衙门视察戒碑之事。”
接待他们的是布政使司里的左参政,从四品官员。
张巡抚沉吟道:“是前院立着的那块石碑?”
左参政笑着点头:“布政使大人欲立戒碑,告诫青州百官,为官当廉正,当造福一方。”
张巡抚点点头,这是清扫官场风气之后的余波。
“布政使此举用心良苦,只是戒碑上为何空无一字?”
左参政无奈的笑了笑:“布政使大人还没想好刻什么,近日苦恼此事。”
“连带着我们都一起劳神。”
……
此时的布政使杨恭,正领着青州一众官员进入青州府衙,府衙的知府大人谦恭的陪在一侧。
一身绯袍的杨恭,站在石碑前,满意的点点头:“众位大人,对于碑文可有提议?”
短短数月时间,杨恭身上那股教书育人的儒雅之气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政一方的官威。
“下官觉得,可以将布政使大人肃清贪官,匡扶正风的事迹刻在碑上,警戒后来者。”青州知府作揖道。
杨恭有些意动,如此一来,碑文必定会被载入青州地方志,供后人传唱。
但很快他就否决了这个提议:“碑文不宜过多,否则便是繁杂亢长,不够醒目。”
“需要简洁明了。”
“那就刻诗词吧。”一位官员下意识的说。
然后,他就发现在场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目光都很古怪。
这位官员干笑几声,不说话了。
大奉诗坛的尴尬情况,大家都460很了解……
世间诗才一石,苏谪仙独占十一斗,天下人还欠他一斗。
像这种铭刻碑文之上的诗词,不但要写的好,还得有警世作用,岂是说写就写。
“若是苏谪仙在此就好了,定能提笔挥就!”
“苏谪仙为布政使大人所作的那首《云鹿书院送杨恭之青州》,当真是绝佳之作!”
“莫问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的真是好!”
“……”
杨恭听到此诗,不由的心情大好,抚须而笑。
这可是他最值得为人称赞之事。
当日送行,竟然让苏谪仙为他写了一首名传千古的送行诗!
李慕白、张慎那几个老匹夫,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若苏谪仙在此,自然不必忧虑。”杨恭赞叹道。
“那日他为我写送行诗,乃是仓促之下,却仍能成就千古佳作!”
“真是天生诗仙啊!”
“……”
身边众多官员又及时送上了一波彩虹屁,既夸了杨恭又夸了苏南。
谈论间,布政使司的一位吏员骑马来到府衙。
他小跑着进来,站在不远处,禀报:
“布政使大人,京城来了一位巡抚,已经到布政使司衙门了。”
众多官员都面露疑惑之色。
巡抚?
今年的巡抚来的这么快吗?
庚子年是京察之年,按照惯例,应该是等京城那边的京察出了结果,京中再派巡抚下来。
这里面涉及到官场的潜规则。
京城那边结束了京察,也意味着各党派争斗有了结果,谁赢谁输已成定局。
之后才会派下巡抚,将败者阵营的官员拔除。
不过杨恭提前几日就收到了书信,自然清楚其中缘由,就开口为众人解释:
“非是为青州而来,是去云州的,途中路过我们青州罢了。”
云州啊……
众官员这才露出一脸意会的表情。
云州什么地方,大家也都很清楚。
匪州嘛,祸乱不断。
杨恭看向吏员,道:“转告巡抚,本官有要务在身,便不见了,有什么需求,叫他找左右参政。”
杨恭知晓巡抚来意,肯定是为协调物资而来。
上一篇:港综:我能刷忠诚度,最大方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